异时空我为先驱
字体: 16 + -

狙日_36 八国联军



第二天飞机一降落何应钦就直接面见张学良。蒋介石催的急啊,天津仍然不断发生民团与各国驻军冲突,英美法大使一天好几次催蒋介石处理此事。一见面何应钦就要求张学良立刻围剿进入天津的民团,这可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大。张学良可不敢担这个骂名了,立马说自己已经决议下野,连通电都发了,下午就飞上海,天津的事你下命令吧。这下把何应钦顶得不行,杨杰连忙打圆场说只要能够制止民团攻击外国军队就行。张学良却说人家打日本军队你们也不让人家打?说完甩手就走了。这人只要想开了就少了顾忌。

于是何应钦就和张作相谈,张作相就说部队要求打日本,你们军委会不是让打日本人吗。这事何应钦哪能做主,只得鸡同鸭讲缠夹不清。倒是杨杰并不着急成了看戏的。

张作相这边和何应钦谈着那边就给陈同宇送信“赶快行动吧。这边的底牌已经清楚了。”

当晚驻德州的武立明军、驻济南的张必先军、驻邯郸的孙连仲军、冯安邦师便登上火车开进河北。第二天一早人民军总部再次发表宣言称将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并且与日本侵略者站在一起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人民军的敌人,人民军将出兵到山海关帮助东北军打击日军。这个时候武立明的部队已经到达保定,张必先的部队也到达了沧州。沿途东北军接到张作相让开道路的命令都不加干涉。

蒋介石眼看刘宗汉突然发力这是要吃掉东北军啊,连忙以军委会名义下令东北军所有部队原地驻防不得调动。张作相正和何应钦谈判的时候一军的前锋就抵达天津城外并且一下火车立刻绕城向东运动切断天津与塘沽联系,一部向塘沽运动。这下不但英美军队紧张日本军队更紧张。东北军对天津的态势是三面包围,但是只要不切断塘沽和天津的联系各国军队可以随意增援或撤退,明显的东北军打天津的决心并不坚定。但是人民军一上来就四面包围就完全不同,这说明人民军已经下定了打天津的决心并付诸行动。日本特务机关在天津经营了几十年耳目众多,立刻便得到消息,这下陆军省可急了。日本军队自从1927年以来的挫折基本上都是人民军及其前身17路军给的,说不定刘宗汉真的不管不顾什么狗屁条约打天津呢?在热河日军第二骑兵旅团被打得撤销了建制,前两天在北平丢了中国驻屯军一个联队,如果中国驻屯军另一个联队和司令部都被人民军吃掉,日军就会开创一年内被打掉两个旅团的记录,这个责任谁也负担不起。正是这个压力让无论是陆军省甚至裕仁还是关东军都无法冷静的分析华北的局势。一直关注中国局势的裕仁在看过侍从武官送来的情报后说了一句“支那驻屯军那些在支那人包围中的忠勇武士不会有危险吧?”

裕仁的态度立刻被报告给了陆军省,陆军省不敢怠慢立刻命令关东军派遣部队增援天津。有了裕仁这句话一直乐的看陆军乐子的海军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当晚两艘轻巡洋舰和四艘快速驱逐舰满载日军第18师团的部队从日本起航前往塘沽,并且日本遣外舰队在山本五十六指挥的航空战队的掩护下再次出现在山东海面。

这天对英美等国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人民军到达之后与天津市内的民团联络,民团开始撤出城区,城内的零星战斗逐渐停止。忧的是天津租界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抗议英美支持日军,而且人民军的部队在廊坊吧英军给打了。孙连仲部队经过廊坊时英国驻军又要阻截火车,可人民军不是东北军,二话不说就把英军给包围了,架上机枪命令英军缴械。英军在中国横行惯了,以为这不过是中国人吓唬他们。一个碉堡的英军上尉命令用机枪回答中国军队的命令,他们的威克斯机枪连一个弹鼓都没有打完就和这位上尉一起被迫击炮炸上了天。枪声就是命令,包围英军的部队机枪迫击炮一通狂轰滥炸,结果就是英军那边从掩体后面哆哆嗦嗦伸出几支挂着白裤衩的步枪晃啊晃。

廊坊滞留着不少东北军的部队,他们把英国人恨得牙根痒痒。现在人民军的部队率先开枪立刻就有士兵和下级军官跟着凑热闹的,而且他们是发泄心中的愤怒更是把英军往死里揍。在中国的地面上从来都是英军先开枪中国军队还不敢还手,英军官兵已经形成了习惯,做的工事也就是应景,根本扛不住猛烈的火力打击。等好不容易制止了狂热的东北军士兵后能自己走出来缴械的英国兵已经不超过五十个。就这样一个英国少尉还嘴硬,他冲着一个中国营长抗议“我们是先开了枪,可我们是有条约的,而且我们是抬高枪口的。你们这是不宣而战。”中国营长冲着他冷笑一下“抬高枪口了?我说你们打中我的人了!”英国少尉被这种**裸的谎言激怒了“尸体在哪里?”

中国营长这次是嘿嘿一笑对翻译说“想要尸体吗?让他等一会儿给他找一具。”

翻译翻过去后英国少尉差点儿被噎死。但是他也明白了人家就是来找茬的,不怕你抗议。想明白了这一点他选择了和中国人合作,作为使者去劝说其他英军部队缴械。应该说他的劝说很成功,毕竟有百多个英印军官兵变成了尸体和伤兵作为榜样,他再说明这些中国军队明显就是来找茬的,于是英军指挥官便请示上级后将部下列成整齐的队伍吹着风笛威武雄壮的走出军营向孙连仲缴械。

这一幕让围观的东北军军官们看得瞠目结舌,而东北军士兵们则羡慕的要死——你看人家那是什么成色,洋人见了人家跟孙子似的,咱们怎么就整天让人家打呢?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有了英军的榜样法军连派人发通牒都免了,人民军这边一喊话那边就派人出来接洽,不到一个小时就交出武器。

这下孙连仲可是风光得很,他在东北军老熟人们羡慕的目光中派遣铁道兵接管铁路。

华北的形势变化彻底打乱了关东军的部署,西尾寿造命令在辽宁和吉林与义勇军作战的第三师团立刻集结,正在向承德方向调动的第六师团立刻掉头开往锦州准备入关作战。驻绥中的第七师团一个联队与12师团立刻向南攻击打通通往天津的道路,日本海军也向山海关增兵两艘巡洋舰。由于日舰火力猛烈,何柱国、傅作义、刘多筌等部伤亡巨大,只得向抚宁、迁安方向撤退,日军在舰炮掩护下逐次沿海岸向昌黎前进,形势十分危急。幸好,原来傅作义在撤离之前把铁路都给扒了,日军没有足够的卡车只能徒步行军。但是日军有舰炮支援又有从大连起飞的飞机参战,东北军眼看就要挡不住日军如潮的攻势。

就在此时,24日人民军两个轰炸机中队和一个战斗机中队在高志航等人的配合下进驻北平南苑机场,加油后立刻挂弹起飞十二架轰炸机空袭山海关的日本舰队,炸沉驱逐舰一艘,炸伤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一艘自己无一损伤。这下日本舰队马上撤离山海关水域,日本陆军也就失去了舰炮支援。

这个新的情况让日本人彻底发狂了。陆军省直接命令出动轰炸机轰炸北平,但是日军在东北的

航空力量已经严重消耗,25日只能派出八七式重轰炸机和八八式轻轰炸机十架。在北平坐镇的飞行大队长杨志很清楚日本人吃了亏必定拼命报复的性子,从早上开始就始终保持天上有4架战斗机巡逻,不起飞的飞机全都分散隐蔽。日本轰炸机还没到达机场上空就被杨志的战斗机发现遭到一通暴打,机场上待命的战斗机也紧急起飞加入战团,结果八八式轻轰炸机跑得快,只被击落一架,两架笨拙的八七式却全被击落。

虽然人民军的飞机从北平机场起飞轰炸日军的锦州机场比从承德起飞要远很多,但是北平机场却囤积了东北军的大量汽油和弹药,飞机在这里起飞作战更能得到保障。于是这天有三批16架次轰炸机突击锦州机场,把锦州机场炸了个遍。日军的锦州机场是彻底废了。

天上打得热闹陈同宇在北平和各国领事代表的谈判也谈崩了。叶庭26日发出最后通牒,命令除日本以外各国军队必须在明日凌晨前撤出天津,否则在人民军攻击日军时发生误伤概不负责,若有协助日军与中国军队为敌者一概以敌人论。

各国外交部眼看从人民军这里拿不到想要的东西便以战争相威胁。蒋介石看到一下子惹了这么多列强也不得不表态不允许人民军伤害友邦,他是真的担心列强联合起来把刘宗汉打垮让日本人趁机占了华北。所以他一天四封电报让何应钦与陈同宇沟通。何应钦接到电报唯有叹气,他已经对陈同宇反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可陈同宇看来是铁了心要在天津和洋人过不去。让他生气的是副参谋总长杨杰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于是他把杨杰叫来“总座的意思刘宗汉、陈同宇如此率性而为可能导致华北不可保,国家危矣。还请老弟到郑州跑一趟与刘宗汉细说厉害让他立刻将兵力撤回。”

杨杰却笑眯眯的毫不在意“到郑州跑一趟没有问题,只是我看只怕说服不了刘宗汉愧对总座。”

何应钦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尽人事听天命吧。只怕这次华北又要生灵涂炭了。幸好东北军方面这两天口风有变,似乎更加倾向中央,我在北平尽力与东北军打成改编协定不负总座重托。”

回到自己的房间杨杰恨恨的对贴身副官说“哼。何应钦如此蠢材居然大权在握,实在是国之不幸。”

虽然杨杰以前也透露过自己鄙视何应钦的才能但是从没有如此不加掩饰,这让副官很惊讶便问“您怎么会突然有这么一说啊?”

杨杰随手转动客厅里一个地球仪“作为总长连眼前的形势都看不明白?现在八国联军少了陆军强国德国俄国,法国被欧洲战争削弱得今非昔比,英国美国陆军很弱再加上劳师袭远,出不了多少兵。只有一个日本是肯定大举出兵的,只是日本还根本没有准备好如此规模的战争。在天津打陆战他们怎么能打赢人民军。列强尽可以封锁华北,可只要人民军能给士兵提供步枪就能拖个十年八年。这些列强国家谁能支撑这么长时间?刘宗汉肯定会把华北吃下去了。况且他们根本封锁不了人民军的。”对着地球仪出了一会儿神,他口述了一份电报让副官直接发给蒋介石。

刘宗汉对列强的强硬不但吓坏了蒋介石也吓坏了东北军一干人,张学良就在上海来电明确要求张作相尽量接受中央整编将部队带离华北是非之地。东北军大部分高级军官也走马灯一样找张作相表示不想和人民军掺和,张作相心里也打鼓啊,他实在难以判断刘宗汉和陈同宇这么折腾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毕竟东北军是他一生的心血所在,他不能看着十几万官兵这么多老兄弟跟着刘宗汉陈同宇走上一条不归路。在下定决心之后他把陈同宇找来关起门来告诉陈同宇自己决定率东北军接受中央改编。让他吃惊的是陈同宇好像早就料到一样表情没有一点儿波澜。他一想陈同宇是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就有些拿不准陈同宇会有什么后招,可别闹出流血事件啊,便试探的问陈同宇是否已经通过内线知道了他的决定。陈同宇说早在我们行动之前就料定了结果十有八九会是这样,但是强扭的瓜不甜。最后陈同宇还开玩笑,你们东北军里的日本间谍太多了,要是一下子并过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些间谍清除掉。

张作相心里重重的松了一口气,下面两个人便谈定了具体事宜。东北军将保持目前阵地至人民军接防部队到达后移交防务,官兵按照自愿原则可以随队开拔也可以留下加入人民军,东北军在唐山等地的兵工厂和北平的航空器材则全部移交人民军。

第二天张必先的先头部队抵达秦皇岛开始接替东北军,早上人民军小部队果然进入了天津对日军发动了攻击。这些部队完全不同于过去日本军队见过的中国军队,每一支部队都是步兵炮兵工兵合同作战打得日军毫无还手之力,夺取了数处日军据点。但是英国人再次跳了出来干扰攻击与进攻部队发生交火。中午设在山东的监听台截获英美海军电报,命令各自从香港赶来的舰队会合然后以摧毁青岛港向人民军示威。英美两国的亚洲舰队光是装备200mm以上火炮的巡洋舰就有十多艘,要是真让他们得逞青岛港非夷为平地不可。不过总参谋部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案,接到警报之后立刻宣布青岛、烟台、蓬莱和龙口四处海域为军事禁区已大量布雷,任何船只不得接近。水雷的警告没有吓倒英美舰队,他们最忌讳的反而是以山东为基地的轰炸机,所以这支舰队在靠近青岛的路上一直对空中的情况特别留意,直到先导舰报告发现水雷才不甘心的转向。鉴于四处港口布雷可能是真的,舰队司令布鲁克中将不敢拿军舰去冒险,又不甘心无功而返请示了英国内阁后命令驱逐舰炮击山东沿海目标。刘宗汉也没想到英美会如此穷凶极恶,但如果立刻就进行反击力量实在是不够,必须要等到敌人舰队进入渤海湾再说。那就只有忍了。虽然山东部队请战的报告一个接着一个,刘宗汉回电只有一句话“按照原计划行事。”

正是因为刘宗汉没有任何动作,英美国家都认为人民军还是怕了列强,英美舰队便只留下几艘轻巡洋舰后放心大胆的一路开炮绕过山东半岛进入了渤海湾。几个在亚洲没有舰队或海军弱小的国家此时也看出便宜纷纷表示出兵,荷兰派出一艘轻巡洋舰和一艘炮舰加两个步兵连,法国派出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商船搭载一个营步兵,意大利从本土派出加富尔公爵号率领两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和四艘运输船装载一个步兵旅赶赴天津参战。

这事情闹得越来越大了,蒋介石几天来愁眉不展。在开了一上午会仍没有办法后回到办公室他又把杨杰发来的电报拿出来看了一遍。杨杰的电报中分析人民军只要战术应用得当就可以拖死列强,最后一定会惨胜,蒋介石现在要做的就是撇清干系,占据有利地位,既不被刘宗汉拖下水又不给列强口实,这样在刘宗汉和列强都筋疲力尽之时就可以出面收拾残局。蒋介石想这也许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他终于下定决心。下午蒋介石发表讲话宣布人民军不听中央指挥搞军阀割据挑起国际争端,中央将调集部队

予以讨伐。蒋介石这事做得够决绝,一直希望国民政府能够干涉人民军保证列强利益的各国大使也就心满意足。蒋介石为了表示剿灭叛军的决心还宣布将正在江西“剿匪”的十万中央军调往湖北安徽讨伐人民军。

杨杰从收音机里听到蒋介石的讲话时正在郑州等待刘宗汉的接见,他心里多少有些惴惴。毕竟他是中央军的副总参谋长,刘宗汉如果有意与中央为敌说不定会把他扣下。但是和刘宗汉一见面他的顾虑就被打消了。和他见面的不是刘宗汉一个人,还有江天阔和徐永昌,三人都满面春风先是一阵恭维。这阵恭维让杨杰吃了一惊,显然刘宗汉和江天阔都是读过他写的东西的,而且不是一扫而过的那种读法,是确实用心读了,这让杨杰不由得内心对刘宗汉心生好感。

杨杰这样的杰出人物光靠恭维是难以真正笼络的,刘宗汉和他聊了几句闲话便转入正题。首先是对东北军的收编,刘宗汉提出对东北军按照自愿原则,愿意投中央的由何应钦带走,愿意在华北抗日的由人民军收编,但是东北军原有的兵工厂要留在华北。这一点杨杰没有什么异议。

其次是华北与中央的关系问题,刘宗汉提出为防华北落入日本之手拔除列强在华北利益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来自列强的压力他可以独力承担。他刘宗汉绝对不会首先攻击南京方面,他也理解在这件事情上南京方面尽可以撇清干系的作法,但是双方要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要避免内耗。杨杰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刘宗汉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根本也腾不出手来对中央造成什么威胁,他还告诉刘宗汉自己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上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

由于双方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分歧所以很快就拟定了十一条秘密协议。这协议是要等蒋介石定夺的,杨杰要派信使乘火车前往南京,这就需要几天时间。刘宗汉说这样正好,中央政府这一宣布我们是叛军我这几天就有许多工作要做来不及和你就一些问题详谈,你先在河南参观一下,等有了时间我们再好好聊聊。

杨杰感到事情太顺利得有些反常心里隐隐不安,在离开之前便拿东北军的问题试探刘宗汉。“当今中国凡军事统帅视军队犹如生命。象刘总司令这样能允许东北军自由选择出路的统帅实在罕见。”

刘宗汉说“我们既然选择了反抗帝国主义,就必须认识到敌人非常强大,道路极端艰险。我希望在渡过每一个难关的时候都是万众一心,决不允许因为有人三心二意而失败。我会把前途的艰险告诉每一个人,这样胆怯的人可以自动离开,剩下的都会是可以依赖的骨干。这样在下一步的斗争中我才可以相信我的队伍会在最艰难的时刻以他们的勇气、团结和坚忍战胜任何困难。我要的绝不是凑数的人。”

杨杰这下明白了一块石头落了地,同时也被刘宗汉震撼了。以前由于接触少他一直认为刘宗汉只是个张学良那样的开明军阀,而蒋介石才是国家的领袖,现在他不由得在心里拿刘宗汉和蒋介石作了一些对比。

何应钦听到蒋介石的公开讲话惊出一身冷汗——这搞不好人民军会把他扣在北平的。他连忙派人去找张作相,张作相却到陈同宇那里去了。好不容易等到张作相来,何应钦忙问陈同宇那里是什么态度。张作相说已经和陈同宇达成协议,东北军在人民军部队接防前保持原有阵地,在人民军接访后按照自愿原则加入人民军或南撤接受中央整编。这下何应钦还是不能完全放心,他对张作相说既然如此东北军肯定无法就地整编,而是应该开往徐州,他现在就前往徐州作准备工作。说完他便穿戴整齐直奔南苑机场上了已经发动的专机直飞徐州,只留下张作相一个劲儿苦笑。

蒋介石的讲话在东北军内掀起了悍然大波,不但中高级军官就是下级军官和士兵们都在思考自己的出路。也幸亏铁路都控制在刘宗汉手中,孙连仲军、冯安邦师也分批到达北平、唐山等地接替东北军防务,日军又兵力不足无法发起大规模攻势才没有闹出大乱子。张学良从香港给张作相发来急电要求他让东北军尽可能接受中央收编。张作相便命令驻北平和天津周围的部队在官兵自决后向南开进,其他部队则向北平集结。

蒋介石的讲话对日本人来说却并非福音。因为这个讲话一出刘宗汉就命令叶庭向天津和塘沽发动攻击,此时已经可以不再顾及什么条约之类的劳什子了。刘宗汉的命令是只要英美军队敢出头就连他们一块儿打。28日一军就攻入日本租界。这子日本陆军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热河在打,山海关在打,天津塘沽在打,东北也不消停,面对苏联的方向也需要部队防守,哪里都需要增兵,可日军只有二十个常备师团,第8、12师团又刚吃了败仗,20个师团显然不够用。

英美等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国军队开进了原奥地利、俄国和德国租界将英法意租界包围,比利时租界则完全被从租界区分割开来。28日刘宗汉宣布声明要求英美等国立刻将军舰撤离塘沽水域,否则自卫军空军在打击日本军舰时发生误伤概不负责。

当日国联宣称将组织联军讨伐华北政府,但是国联里那帮人愁啊:相对于列强强大的海军如何筹措陆军部队实在是个问题。这次德国、奥地利、俄国是肯定不会出兵了;英国陆军暂时只能从印度派出两万人了不起了;美国陆军规模太小,而且深受反战情绪影响士气低落,即使紧急召集也不可能派出超过一万人;法国陆军倒是强大,问题是刚刚经历了血腥的欧战国内反战气氛浓厚,一旦出现重大伤亡政府就有倒台的可能,哪个政客也不敢冒这个险,法国能派个万把人就撑死了,最有可能派出来的还是越南人组成的法国殖民军;日本是最积极的想往天津派兵的,可被好几个方向牵制着兵力不足,要想加大动员规模那需要钱啊,钱从哪儿出;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大家都心里有数谁也不敢指望;比利时军队能派出一个营装点一下门面就不错。另外意大利和比利时在亚洲没有大片殖民地,其兵力需要从欧洲运来,这个时间也让人不敢指望。最后各国政府在国联打成协议,英国派印度的廓尔喀部队和第一英印师共两万人,美国派菲律宾的海军陆战队一万人,法国从越南派出殖民军一万人,日本派出第一师团第一旅团和第一炮兵联队组成联军夺回天津。至于意大利倒是提供了两个师加一个旅,但是这些部队都要从意大利或利比亚起运,按照国联里各国政客的预计等到这些部队到达仗都打完了。不过为了扩大声势国联还是接纳了这些部队,另外在辛丑条约上签字的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也被号召出兵天津。

下午三点钟英美法代表在国联向中国华北自治政府宣战,同时已经接到开战命令的英美日舰队在塘沽海面上示威性炮击了内陆目标。而人民军的飞机这一天都没有出现在塘沽海面,三国水兵们都认为中国人不过是虚张声势,只要他们一采取强硬措施中国人就会屈服,这让英美水兵普遍有些懒散。但是以后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如噩梦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