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98章 风云再起(二)



第198章 风云再起(二)

袁桐接过报告看了一遍,这是情报处的报告,是蒙古方面的报告。曲大壮他们报告的很详细,从一九二一年蒙古建立独立国家开始,中华民国就没有承认过。但是国共内战不断,随后就是抗日战争爆发,根本无法干涉蒙古独立的问题。

蒋介石政府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蒙古已从中国等于独立出去。共和国主席乔巴山是铁杆亲苏的赤色份子,被社会主义阵营称为革命先锋。但对中国人来说是在必杀的名单中。

曲大壮和梅新生就多次提出,应该对蒙古进行渗透,颠覆这个苏联的卫星国。但凌芸只是下令情报处进行情报收集,并不许采取行动。所以汉华帝国和中国、苏联都进行双方边境谈判和勘定,但与蒙古一段边境交界却一直没有谈判和勘定,这让蒙古方面十分不理解。

汉华并没有对蒙古的独立性发表过任何言论,对于承不承认他的独立主权,一直不表态。虽然蒙古方面不明就里,但乔巴山也多少有些明白,就连斯大林也很清楚。别看汉华现在是一个国际上完全承认的主权独立国家,但骨子里和中国没什么区别,就是一个国家两个地区一样。

特别是取得东北控制权的中共,完全摆脱了苏联,倒向汉华,说两家是一伙的也可以。原来并不对外发表态度的中共,也随着对国民党军队的反攻,开始态度越来越强硬。在对待外蒙问题上和已经和返回南京的蒋介石开始一样。

这让苏联和蒙古很快就明白汉华什么态度,那就是不承认蒙古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所以汉蒙边境并没有勘定,双方也并没有建交。虽然苏联试图让双方达成外交关系,但汉华一直不给答复。

这样一来,汉华的态度已然十分明显,苏联也没有再做努力。汉华和蒙古共和国的关系也就很特殊,双方边境也可以正常贸易,但都是民间的,没有官方贸易。汉华对蒙古的进出口限制非常严格,有关技术性和军事性的一概不行,打击走私比对日本都严重。

今天的报告并不是蒙古共和国,而是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地区。这是一个十七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是苏联垂涎三尺的地区,曾两次进兵占领。

在一九一三年,出兵占领这一地区,把中国人蒙古人逐出境外,向那里派出警察和官员,驻守军队。十月革命的一九一八年,中国政府出兵夺回唐努乌梁海地区,把沙俄军队赶出去。

取得十月革命胜利的苏联,并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而是想永远摄取这些地方。利用已潜伏进这些地区的苏联共产党员,在当地发展党员,建立图瓦人民党,进行独立运动。

一九二一年,图瓦人民党驱逐了大喇嘛,建立所谓的图瓦共和国,就是苏联支持的。随着苏联的不断渗透,作为图瓦共和国的领袖邓杜克开始不满苏联。苏联就支持图瓦政变,扶植更为亲苏的萨尔恰克成为人民党领袖。邓杜克遭到清洗,大批原来的人民党党员和官员被清洗杀害,还有一些被排除驱逐。

萨尔恰克掌握实权,更加倒向苏联。国民政府派出人员进行谈判,苏联承认唐努乌梁海是中国领土一部分,苏联并不干涉,所以这一地区一直保持现状。

随着中国的抗战进入低潮,苏联加大了对唐努乌梁海的控制。一九四一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图瓦共和国出兵参加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国战场却因为汉华的出现而进入良好的时间。随着中共进入东北内蒙本北部,开始对蒙古方向施加影响。

汉华收拢的蒙古流亡贵族和赞成回归的人员聚集在内蒙古北部,而这些人也在汉华撤出东北之后转交给了中共东北局管理。迫于美国方面的压力,汉华必须减少对中国的支持。

中共和国民党内战爆发,苏军转入全面大反攻,进入德国境内,向柏林推进。斯大林有些缓过劲来,开始把眼睛盯上了远东地区,可随着中国解放军向南部的推进,蒙古地区也在一步步的收回。

凌芸的延安之行终于见到效果,中共开始提出蒙古问题。乔巴山发现,回归派在中共支持下大肆进入蒙古活动,成立另一个蒙古共产党,活动加快。这些人直接归中共中央指挥,与苏联指挥的乔巴山根本不是一回事,让斯大林感觉到中共在进行政治输出。

如果是以前,斯大林是不会反对的,因为中共也是共产国际成

员。可是现在不同,中共和苏联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是斯大林不能容忍的。也就在凌芸接到报告的前几天,图瓦共和国小呼拉尔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正式提出并入苏联,而苏联方面也给予答复同意。

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中共反对,认为苏联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分裂,中共向蒙古边境增调部队。

迫于舆论压力,南京蒋介石政府也召见苏联驻华大使,警告苏联撤销接受图瓦共和国的请求,否则将出兵收复这些地方。两个在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的军队,同时向苏联发出警告,这有些超出斯大林的预料。

昨天,唐努乌梁海地区爆发暴动,格日勒领导的反分裂游击队向图瓦人民军发动进攻,举行军事政变。图瓦共和国主席萨尔恰克向苏联发出请求,苏联远东方面军派出一个团的兵力进入唐努乌梁海。

这一下引起了连锁反应,中共军队第十五兵团第七纵队向蒙古边境集结,准备进入蒙古。乔巴山的蒙古人民军向边境增调一个师的兵力,阻止中共第七纵队。

而新疆方向国民党第96师也向阿尔泰山方向调动,准备直接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

蒙古地区大战一触即发,苏联远东方面军从哈萨克斯坦方向集结部队,双方都拉开架势,曲大壮报告的就是这个情况。

驻守在京兆府地区,汉蒙边境的汉华守备第三师也进入一级战备。总参谋部下达作战准备,关明远李海忠飞往西疆市,也就是原来的乌兰乌德。

凌芸看一阵地图,没回头问道:“你怎么看?”

袁桐放下报告说道:“还能怎么看,我认为这是机会,一次解决他。本来蒙古问题早晚要解决的,这正好是个机会。想发动还找不到理由,斯大林倒是送来了。”

凌芸摇头:“没那么简单,苏联就是看到中国内战到关键时刻才敢这么干的,他认为中国根本无暇干涉他,认为有把握。如果汉华插手,可能会爆发和苏联的大战。”

“不是可能,是一定。斯大林已发布通电,永久放弃远东地区,他也承认了汉华的独立主权。眼看马上要打败德国,他想收回这些地区,但没有开战的借口,知道我们一定干涉蒙古问题,才来这么一手的。”袁桐不屑的说道。

凌芸说道:“你的历史真差劲,一点都不知道,我想斯大林不是这个意思。历史上确实是一九四四年,唐努乌梁海申请加入苏联,也就是那时候起,这个地区永远归苏联了。所以,这一次还是历史的惯性。”

“啊?”袁桐说道:“那原来国共干什么去了?”凌芸笑了:“你傻啦?四四年,抗日还没结束呢,你说他们干什么去了?”

“奥。”袁桐叹口气,随后高兴的说道:“哈哈,这回好,日本提前撤军了,我看苏联怎么应付国共军队。”

凌芸说道:“你也别高兴太早了,两边都不可能全力对抗苏联,毕竟战争在紧要关头。斯大林也就是看到这点才会发动的。再说,双方军队不联合起来,你认为打得过苏联吗?苏联不是日本,德国都不行。如果大打出手,胜负难料。”

袁桐不以为然的说道:“怕什么?不是还有我们呢吗?正好一并解决,灭了蒙古,让中共接收那里。”

凌芸说道:“是该一并解决,不但要解决了蒙古,还有苏联、美国和日本,一次性全解决了。”

袁桐吃惊的看着凌芸说道:“厉害,比我还厉害,要一次全解决。”

凌芸说道:“当然,这是四四年十月份,距离欧洲战争结束还有七个月时间。我们结束这场二次大战,不能由我们再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这一次全盘解决,通知军政方面人员开会,准备全面解决战争问题。”

“好。”袁桐说道:“我等这一天等多少年了。”

凌芸看看她说道:“你急什么?还是老实的在家安胎吧,如果有点差错,怎么向肖明轩交代?”

“不行。”袁桐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一次谁不让我参与,我跟谁急。如果他敢反对,我和他离婚。七个月,那个时候我的孩子就快出生了,男孩叫胜利,女孩叫迎新。”

凌芸被袁桐说的笑起来:“想想孩子他爸姓什么,再取名字吧。”

袁桐一愣,但一下明白过来:“太坏了你,那好,我孩子取名字归你取,不好听就我给你的孩子取名字,

男孩叫胡闹,女孩叫胡说。”

凌芸笑的有些直不起腰:“女孩还行,男孩亏你想的出来。”两个人想想都笑起来。

面对着复杂纷云的变化,两个人竟然开玩笑,这是谁也想不到的。确实,在凌芸和袁桐心里,他们根本不在乎。从四三年开始,不到两年的休整,外界不知道汉华到什么程度,但两个人知道。她们不再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样子,因为这些国家和军队已没放在两个人眼里。

两天时间,汉华高级军官齐聚皇宫议事殿,汉华最重要的军事会议召开。当听到情况通报以后,那是群情激奋,热血沸腾。从三七年起兵到今天,太多的雪原军将领倒在战场上,他们为的什么?为的就是这一刻。

这一次,战场分为三个,一个是海上,一个是西部苏联,一个是东部日本,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凌芸的作战计划是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开会的军中将领都冷静下来,兴奋归兴奋,但面对的对手是多么强大,谁都清楚。

弄不过袁桐,凌芸只好答应,让他重新穿上军装,恢复汉华王国陆军上将的职务,指挥东线对日本的战斗。关明远指挥南部海上战斗,东面对苏联的作战由凌芸亲自指挥,这是汉华全力一战,三个最高领导亲自负责一面。

当开始调配军队的时候,本来以为有一场争论,但却没有。南线作战以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为主。东部作战以空军为主,西部作战以陆军为主,海陆空如何组建部队,动用多少兵力,由三个人自己解决。

会议上对东南战场的作战,凌芸只是给了一句指示:“那就是要快,要干净利索,不能拖,在最短的时间里达成作战目的。”

可是,会议还没有开完,曲大壮的报告让全场一下冷静下来,因为中国沿海方向出现变化,日本放弃了台湾。

因为太突然,事先情报处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被苏联在蒙古搞出的动作吸引,目光全在蒙古身上,让汉华没有注意到。

曲大壮低头说道:“对不起皇上,这是我的工作失误,请求处罚。”

袁桐火了:“曲大壮,一句对不起就行啦?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枪毙你都不为过。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竟然不知道,要情报部干什么?”

曲大壮低下头,他不知道袁桐为什么发这么大火,日本从中国撤军,大批的地区全部交给国民党了,就算是汉华和中共关系好,一个台湾也没什么,毕竟皇上说了,国民党也是中国人,也是中国的政党。台湾交给国民党也没什么,汉华又没打算在台湾岛驻军。

凌芸却知道袁桐为什么发火,两个人为什么不要求日本在台湾撤军,就是因为国民党还是中国的合法政府,日本撤军必然把台湾交给国民党,可是,蒋介石占领台湾,他是亲美的,凌芸和袁桐都不会忘记第一岛链的问题。这也是不能说的问题,也只有两个人明白。

日本不交出台湾,蒋介石无退路,中国就不会出现一中一台的局面,台湾不会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筹码。

凌芸摆摆手说道:“桐桐,别怨情报处,他们并非万能的,这明显有美国插手的迹象,否则日本不会无缘无故的从台湾撤军。这样,情况出现变化,对日本的作战更加要快,避免美国出兵干预。关总长,对南部海上战斗要迅速,我想美国会给我们制造障碍。”

关明远连忙立正,他也不明白袁桐和凌芸那么紧张台湾干什么?“是,我明白。”

凌芸说道:“看来,我们要调整一下作战计划,关总长调动海军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占领琉球群岛和日本近海岛屿,封锁海上,但不要向台湾海峡靠近,避免和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没有解决苏联以前,不能和美国有军事战争。”

“我明白。”关明远当然清楚。汉华也无法承受两面作战,何况是两大军事强国。

凌芸说道:“桐桐,双管齐下,迅速解决日本,我这面要给苏联一个教训,让他知道不是汉华对手。曲大壮通过中共特派人员,帮我联系延安方面,我要和他们亲自联系。”

曲大壮答应后离开,军事会议研究了一些大问题,细节没有研究,每一方面都有负责的人,知道怎么办。军事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两年多没有动静的汉华突然开始行动,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显示了充足的准备,亚洲最后的决战时刻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