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84章 海上争锋(二)



第184章 海上争锋(二)

凌芸的办公室,也就是被定名为御书房的地方,时间进入二十世纪,皇权势微,世界上除了遗留下的封建国家,几乎没有新建立的皇权国家,即使是皇权封建国家,也在一步步走向君主立宪制,共和联邦制,这是社会进步的标致。

凌芸在开历史倒车,这让她有些心里不舒服,在一些层面上,也就不想弄得那么严肃。所以从表面看,汉华不是集权独裁的封建国家,只是没有议会,没有民选的一个共和制国家。

随着汉华人口不断增加,地区之内民众越来越多,机构和行政体制不断健全,科技力量加强和经济状况一点点恢复。汉华下面都有些什么小动作,凌芸也知道,但她并没有阻止。

皇权和民主历来是对立的 ,民主政权要限制的就是独裁皇权,这点凌芸很清楚。并不是她天生高风亮节,并不是凌芸没有权力欲望,而是她有两个清醒认识,一个这是世界潮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不是某一个人可以阻挡的。第二个问题是自己掌握绝对权力,能如此做,但凌芸的继任者也能吗?

哪一个国家和朝代不是开国皇帝,都算明君,但随着国家稳定社会富足,也开始走向昏庸和无能。而集思广益能互相限制的民主模式,也就成都最好的管理方式。失去监督的权力才是最可怕的权力,明白这个道理的凌芸,不会去干涉下面这些人的小动作。张景全、方远洪、白建起、楚玉,由于思想的不同,并没有成为一个阵营里的人。他们之间的野心和政治欲望也决定了不可能走到一起,有凌芸的默许,大小党派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冒起来。

党争危害了中国几千年时间,但为什么最后全世界又走向了政党执政呢?研究很长时间,凌芸才研究明白。那就是党争一直是为个人利益奋斗,不论哪一个党派,他们都是想控制国家,完全达到一家独大的目的。

但事实证明,无论什么国家都不可能一家独大。作为皇帝他想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力,不想被限制,所以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些人结党营私,想夺取他的江山,从而开始大加剿灭。

这些结党的人为了自保,为了打击其他党派,对抗皇权必然是奋起反击。国家首先承受的是内乱,只有外敌进入的时候,才能暂时联合起来,一旦没有外来的力量威胁,内斗又开始了。这样无形中消弱了国家发展力量,弄得国家虚弱不堪。

暗箱操作是最不可取的,他是一切问题根源。所以,凌芸不断接见各方面人士,对内阁方面的人发出警告,提出他对各党派的要求,第一是维护汉华的和平稳定团结,第二,国家利益和共同所有权,第三,以协商和谈判进行解决政治分歧,在法律的监督下行使一切权利和争论,第四,任何党派不许有武装力量。

争夺权利拉拢民众公开进行,通过宣传讲解和协商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绝对不许用武力解决。党派不许插手军队,汉华军队是国家的,也就是凌芸的,不遵守上面的规定,触犯汉华的皇帝权威,下场不言而喻。

对于都经过新民主主义运动,也接受过新思想的这些人来说,凌芸在一步步走向共和,他们看得出来。汉华毕竟人口有限,所以争取民众支持就很重要。本来凌芸不想这么快推进民主运动,因为集权对战争还是有好处的,和平建设需要民主,对外战争却不能那样,会失去决断的机会和时间。

但凌芸也不能不承认自己也无力阻止发展,民意是不可阻挡的。所谓阻不如疏,那就公开来。以凌芸的政治威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一点,失去凌芸的支持,谁也生存不下去。为此,各党派也就只好在维护凌芸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政治宣传。如此一来,凌芸把自己上升到议会监督的地位,本身

一个人代替了宪法。

她的明智和正义,公正和绝对权威,比宪法还有效果,让汉华的政治一直比较清明。司法的健全和司法独立,保证了对错误的处理和政府廉洁,汉华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都在长足发展。

让汉华能在短时间进入正常轨道是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汉华有很好的资源渠道。本来斯大林是反对汉苏贸易的,那样等于在资助汉华。可是,德国的进攻,大批的工厂被迫迁移,大片工业区被占领,让苏联不得不在汉华方面寻求物资帮助。把大量的资源出卖给汉华,换取产品支撑。卫国战争这一往一返,为汉华的贸易顺差汇入强大动力,而汉华成为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

另一个就是中国方面广大的地区,众多的人口,贫困落后的科技,让中国成为一个吸不饱水的海绵。汉华的工厂根本无法供应中国方面的需求。

日本在中国方面力量的减弱,让全世界都能看出来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共双方都在加紧准备,汉华成为中共最大的供应商,一个有无限资源,有广大市场的国家,经济想不发达都不可能。

但所有人都不明白,凌芸却坚决不向蒙古进行出口。无论斯大林方面怎么要求,乔巴山如何派人谈判,汉华的武器和技术对蒙古是全面封锁,让蒙古方面十分难受。

由此也引得大量蒙古人进入汉华,特别是蒙古原贵族阶层。他们是蒙古共和国斗争的对象,通过汉蒙边境大量聚集在汉华境内。

对此,汉华外交部,情报处和汉华内阁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大开方便之门。对于蒙古国王在汉华境内积蓄力量,组成蒙古光复军这件事,汉华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对于蒙古方面提出了抗议,胡启忠张嘴就骂,就是指名道姓,根本不给乔巴山面子。

中共支持蒙古回归,蒙古人大量聚集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中共方面更加快速,竟然境内出现蒙古人单独组成的部队。这一切,斯大林又怎么会不明白,中国方面一直不承认蒙古独立。

原来中共为了苏联的支持,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但是,随着中共不断掌握东北,态度越来越强硬。延安七大会议竟然免除了在共产国际的王明权力,排除他在中央的地位,中共已脱离苏联掌控,这让斯大林有些忧郁又愤怒。

但德国的军事压力,让苏联毫无办法,斯大林只能看着汉华一天天强大。暗暗下狠心,准备将来解决汉华,还不敢露出来,因为他的兵力全在西线对抗德国,远东和西伯利亚方面没什么军事力量。对凌芸这个女皇帝能干什么,苏联也没有底。所以,汉日战争苏联希望日本强大才好呢,那样可以牵制汉华的力量。可是,让斯大林来气的是,日本也不争气,竟然被汉华打得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

由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同盟党几乎被排除开外,金九是中共支持的人,周永泰也是,李东宇是中国国民党支持的,李青山也是,朴正楠也是,美国支持的李承晚没有回朝鲜,苏联支持的金光照、崔永喜、李浩完全被排除,连内阁都没进去,苏联已失去对朝鲜的控制。

李垠这个傀儡皇帝完全倒向汉华。朝鲜成为汉华附属卫星国,这是铁定事实。朝鲜一天天在稳定,有汉华在支持,经济和社会也在发展,连美国方面也不得不承认,有朝鲜和中国东北,再到内蒙古北部,此时,汉华联合的力量已然十分庞大。所掌握的资源、人口和地域面积,已不是轻易可以打败的,日本失败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这一次谈判消息汉华没有保密,很快报纸上就出现汉华和日本的谈判内容。对于汉华这种土匪绑票一样的行为,很多国家都表示耻笑。但罗斯福一点都没笑,他只能承认,凌芸这一手很高明,有很长远的战略眼光。消灭日本十五

万军队,二十几万平民,对一个人口接近一亿的日本根本没什么影响。可是,这样一弄,可以极大的削弱日本的经济力量。

当知道日本出动联合舰队,准备从海上接走他们的人时,罗斯福替日本悲哀,他们完全落进了凌芸的圈套。很有战略头脑,同样具备远见的罗斯福知道日本不会成功的。凌芸明知道日本有强大的海军,还敢这么干,当然是有准备。

白宫总统办公室,赫尔说道:“总统阁下,我们该怎么办?”

罗斯福转动轮椅,向办公桌靠近一下,说道:“放宽对日本战略物资的出口限制,但官方不要参与,通过驻日本大使,向他们提出,美国可以恢复日美贸易,但日本必须解除和德国的盟约,否则,美国帮不上他。”

赫尔国务卿点点头,美国完全站到和英国一个阵线上,出兵插手欧洲战争,日德同盟让美国不能公开支持日本,所以美国必须逼迫日本解除和德国的同盟,他点点头说:“我明白。”

罗斯福接着说道:“另外,迫使日本从中国撤军,否则,美国将出兵协助中国。”这一招更狠,罗斯福终于打算公开介入亚洲战局。日本同意从中国撤军,解除和德国盟约,美国完全可以公开支持日本。那样不但能进入中国,同时也能进入日本,阻止汉华向外扩张。

凌芸的战略日本这些蠢猪看不明白,但美国却看得明白。凌芸在控制战争节奏,并不想结束太快,日本就是凌芸向太平洋伸手的借口。汉华在执行消耗战略,将耗尽日本的国力,然后不损伤任何力量,控制日本。

汉华控制朝鲜,一旦完全控制日本,那么再没有力量可以阻止汉华进入太平洋。以中国的地大物博,汉华的经济实力,美国和英国提出的联合国计划,可能会受到来自亚洲的威胁,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将受到影响。

在美国方面发出信号的时候,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对美国提出的苛刻条件,日本方面很难一下接受,特别是东条英机,他极不想接受。他对美国没有好感,认为美国并不比汉华好,也想完全控制日本。同时,发展迅速的和平反战同盟发出反对声音,亚洲是亚洲人的,不需要美国和西方国家插手。

政治上的斗争并没有影响海上的军事行动,山本五十六大将的海上行动展开。他把联合舰队布置在佐贺和长崎,派出七八百艘的民用商舰驶向釜山港,准备接运日本平民。参谋本部山杉元也很清楚山本五十六的意图,用民用商舰接运百姓,这样汉华不会攻击。放弃接出十五万军队,把海军舰队布置在一边看着,出动舰载飞机保护天空,支持陆军作战,同时,严密监视汉华海军。

朝鲜海峡到对马海峡上空,布满了飞机,一个庞大的商船队,在向釜山港开进,没有军舰护航,没有战略物资,只是单纯的运送平民百姓,如果汉华攻击,那么他们将失去道义上的支持。

山本五十六大将很无耻的让日本商船挂上红十字旗,并对外界宣布日本将撤出朝鲜半岛,承认韩国的独立自主,从朝鲜全面撤军。

金州,汉华军和朝鲜军联合司令部里,陈殿元看着地图,对郭元说道:“命令空军第五飞行团对海峡上空的日军飞机进行打击,封锁朝鲜海峡和对马海峡。”他说完又接着问道:“联系一下钱师长,让汉华重炮师进入位置?”

郭元说道:“是,钱师长还没有消息,应该没有布置完。”

陈殿元脸上是冷笑,山本五十六以为很高明,但他妈的你太不了解汉华军了,胜者王侯败者寇,没有汉华军队不敢干的事。既然你这么做,那么就让你看看,什么是心狠手辣,让你们悲哀去吧。

他刚刚发完狠,参谋递给她一封电报,正是钱顺利的报告,重炮师准备完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