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40章 风云激荡



第140章 风云激荡

尽管山田乙三尽了最大努力,可是战场之上并非他说了算,日军方面的作战也不尽如意,计划虽然很好,可是要达到预期战果,也要看雪原军如何作战。

先机失掉,再想挽回难上加难。四平防线失守,彻底打乱山田乙三的战略计划。不能不说日军战术和军事建设都相对落后,作战思想要僵化很多。

紧急应变能力十分不到位,四平防线失守,在吉林北部的第28师团回援速度太慢,其他方面进攻的日军还是老一套,按部就班的向前推进。

凌芸既然想到进攻,周围如此多的日军又怎么会没有防备。对于日军来说,凌芸从来就没有认为他们不会打仗,也没有把日本人当蠢猪,山田乙三大将也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都会知道,凌芸进攻,后方一定空虚。日军全力进攻,绝对是让凌芸得到东地,失之西隅,得到长春,失去沈阳。

在战略价值上,沈阳超出长春。得到长春只是在政治上得到优势,在长远战略上,远远不如沈阳。如果角色换一下,凌芸绝对会放弃长春,取的沈阳。可日军方面不行,起码山田乙三不敢失去长春,所以他一定固守长春。

凌芸说这是精神战,就是这个原因。只要夺取长春,就意味着日本占领东北的优势荡然无存。即使日军占领东北所有的地方,那也无济于事。

从本心上说,凌芸也不会丢弃沈阳、鞍山和辽阳。这就是明知道长春日军第三方面军有两个师团的兵力,加上其他部队,铁道守备队,独立守备队,宪兵队,总兵力应该在八万以上,可雪原军只派出三个师,三万多部队。剩下的五个师,六七万部队,分别扼守在几个重要地点,阻击日军进攻。

第二师在鞍山阻挡营口方面的日军,第四师在辽中挡住盘锦锦州方向的日军。第六师在再向通辽方向进攻,牵制日军第一方面军的部队。第七师和第八师在临江以北阻击进攻的第25师团和第4师团。

当袁桐指挥三个师向四平街发动进攻的同时,四面八方的日军全线开始进攻。当四平街失守,北进军向长春进攻的时候,接到命令的日军几乎疯了,他们不要命的进攻。

北平,天津,赤峰,锦州,丹东,日军飞机场的飞机全面出动,对沈阳,辽阳,鞍山,本溪进行疯狂轰炸。日军各师团的炮兵联队用重炮进行轰击,步兵发动一次又有一次的决死进攻,每个战场上都是炮火连天,血肉横飞。

沈阳雪原军司令部里面,凌芸紧闭着嘴唇,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整个指挥司令部里面,电话,电报和传达命令的声音让司令部里面有些嘈杂。

关明远也没想到战场会扩大到这个程度,这是全面开战,日军动用的部队总数已经超过二十万,雪原军八个师,九万多部队全面投入作战。就连机动的林子贤特战队,严顺的警备总队,直属教导大队,全面投入战斗。

仅仅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东北战场成为世界焦点。询问的电报,关心战局的记者,关心抗战前途的人士,都是一脸焦急的等着消息。

姚崇山一封电报一封电报向重庆拍出,请求军事委员会向日军发动进攻。山西、河北、山东,华北方面,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八路军,他们的武工队,抗日游击队,八路军主力,向华北日军发起攻击。同蒲、平汉、陇海,铁路相继中断。

第五战区,第一战区,第三战区,第九战区,第八战区,几乎同时在李宗仁,程潜,张发奎,顾祝同和薛岳的指挥下,向日军发动进攻。

东北战局终于引来全中国军队的全面反击。与此同时,东北抗联在司令杨靖宇和周保中指

挥下,向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以及牡丹江发起全面进攻。

当郭京校的第一师进入长春外围的时候,全国战场已是风起云涌,引起世界关注。所有人都想知道凌芸到底是什么人,不知道的赶紧打听凌芸是何方神圣。一个兵力不足十万,崛起只有两年时间的雪原军,竟然引发全国的抗战**。

日军总共在中国不超过一百三十万军队,却占据着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铁路沿线长达上万公里,海岸线几千公里,兵力分散到各处,根本没有多少。

国军几大战区还是原来战术,盯着大中城市,向日军重兵集团进攻。日军不得不坚守这些地区,他们已经失去沈阳和鞍山,不能失去南京、上海、武汉、南昌这些地方。

如此一来,兵力严重不足,导致很多县城都没有兵力。中共游击队遍地开花,无孔不入。别说城镇农村,就连县城也不保险,不断被占领攻克。

从三九年初日军治安战取得的成绩,在短短的时间内全部丧失。中共的游击区和抗日根据地扩大十几倍。国军相继收复了很多日军兵力不足的城市,卫立煌,收复运城,临汾。李品仙收复大别山地区商城,霍山一带。

凌芸也没想到会这样,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认为最大就是引起整个东北四省战斗。

关明远通过私人关系给马占山通信,请求他向承德进攻,牵制日军第一方面军,同时牵制华北方面军不让他增援关东军。但是马占山的进攻,引来傅作义的进攻。看出机会的卫立煌立即出兵向黄河沿岸进攻。

加上赵祚向延安汇报,中共游击队开始反击,从而导致整个战场爆发。面对雪原军和中共军队的作战,不论是蒋介石看出战机,还是迫于舆论压力,给各战区下令向日军进行全面反击。

八月十号开始的战斗,当八月二十五日的时候,才过去半个月时间,整个中国大地烽火连天,战况十分激烈,日军陷入全面被动。

日本大本营方面,紧急调动四个师团,通过海上运往关内,增援上海、武汉、山西、山东、河北战场。

关明远匆匆进来:“司令,形式太好了,我感觉能把日本赶出中国。”

凌芸摇摇头:“关总长,你太乐观了,日本战争潜力还在,不可能承认失败的。我们不能持久,关内更不能。”

关明远失望的看看地图。他明白,关内战场只是一股猛劲,日军不断投入大规模部队,国军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变得战斗力强悍。中共方面只能打小仗,他们武器弹药都不足以向日军发动大规模作战。

凌芸勉强笑笑:“别急,抗战不是一天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的战争。日本不耗尽国力,他不会认输的。我并没有想一战成功,只要达到这一次作战目的就行,想全面胜利还得一段时间。”

关明远叹口气,这样的机会失去多可惜。要是国军再坚强一些,中共的军队再强大一些,有可能一战定输赢,但是现在看来确实不可能。

不说别的,雪原军也进行到关键时刻,四路阻击部队伤亡巨大,虽然给进攻的日军重创,但兵力相差太悬殊了,暂时也只是能堪堪挡住日军进攻。他说道:“关键还是长春,必须结束那里的战斗,整个战场才能平静下来,再打下去雪原军也很危险。”

凌芸点点头说道:“通知黄日华,空军大队接受袁司令指挥,展开对长春的最后进攻,务必三日之内占领长春。”

“是”关明远微微立正,向空军飞行团下达命令。

沈阳机场上立即一片忙碌,已经把指挥部迁移到四平街的袁桐看着手里的电报,眼里闪过凶狠的目光。头也没回对李豹说道:“命令,第一师

,第三师,第五师,在东南西三面对长春发动进攻,时间是午时。命令黄日华,清晨摧毁长春机场,然后用空军对日军长春防线进行攻击,配合陆军进攻。飞机对长春的皇宫,日军司令部进行攻击,我不管伤亡,只要战果。”

李豹连忙一个立正。雪原军很少这样打仗,特别是空军飞机,由于燃料问题,很少出动,也特别珍惜。袁桐竟然是不管伤亡只要求胜利,这是孤注一掷的战术。

几封电报快速发出,三个师的部队,第一师已经占领永春,第三师占领黑林子,第五师占领秦家屯,三面包围长春。

日军第14师团残部,第21独立混成旅团,第8独立混成旅团,第35独立守部队和铁道守备队,加上到达长春的第28师团,兵力已经达到六万多人。空军一个飞行集团,三百多架飞机,还有一个战车师团正在赶来的路上。

雪原军只有三个师,经过连续作战,伤亡也不小,加上疲惫不堪,战斗力也在下降。

不过凌芸的精神战术确实起到作用,雪原军进攻,日军防守,整个战场形成一种错觉,那就是雪原军强大,日本不行了。就连日军方面也有这样的错觉,各师团和旅团,没想过反击,只是一味的防守。

袁桐就是要把这样的信息保持下去,所以郭京校,赵起和金忠泽三个师长亲临一线,给部队打气,鼓舞士气,向日军阵地采取压迫战术,不断进攻。特别是冷兵器配合奇怪战术,日军也十分头痛。

他们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会败在弓箭之下,因为战壕是没有顶盖的,前面可以有效防止子弹攻击,可弓箭是抛物线攻击,不需要射箭多准,只是大概方位,靠的是数量强大。

士兵只是向上射箭,当箭羽落下时是从头上坠落,战壕和掩体工事什么作用也不起。兵力再分散也没用,一动就是上万支箭,就像下雨一样。瞎猫碰上死耗子,总有躲不出去的。而且弓箭没有声音,没有火光,在夜晚基本就是发现不了。

雪原军能弄出盾牌,日本不可能给他的士兵没人弄一个盾牌出来。所以面对这样的进攻,日军就是大面积伤亡,受伤的超过死亡的十几倍。

袁桐和三个师长发挥了他们凶狠的一面,根本不留俘虏,战场上一律就地处决。就这一样已经让日军胆寒,袁桐更加干了一件让日本人痛哭大骂的事,她把日军尸体竟然垒起来,或者摆在战场,绵延十几里地远,震撼效果太大了。什么武士道精神,被彻底摧毁。

只是半个月时间,袁桐的外号在增加不少,屠夫,刽子手,女魔鬼,杀星等等,让袁桐感到分外自豪。郭京校他们排在第二位也都是洋洋得意。

这股风立即传遍整个东北战场,竟然在黑龙江作战的抗联也跟着学。弄得赵祚电报凌芸,希望制止这样的野蛮行为。

可凌芸也没办法,战场上陆军部队全都听袁桐的,还有一个袁桐放个屁都说是香的李豹参谋长。雪原军过后是一片血腥,日本人和汉奸几乎屠杀一空。

凌芸也知道袁桐这样做为什么,震慑日本人只是一方面,她在为今后经营东北做准备。

沈阳已经出现声音,要求抗日军政府交出民事权力,组成民主政府。还有不少人要求国府派出行政官员,也有一些人倡导东北独立。还有不少关东军士兵和官员提出,应该请少帅回来,主持东北大计。

凌芸没说什么,可袁桐气的暴跳如雷,恨不得大开杀戒,这一次进攻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又是一天过去,沈阳东塔机场上飞机全部移出机库,飞行员整装待发。他们今天是进行全面战斗,飞机直指日军三个重要目标,决战的时刻终于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