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记(三十)九品中正制
三国分裂逐渐走向同意,蜀国被魏国所灭,魏国又被晋国所代替。西晋王朝统治阶层士族能够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就是九品中正制。士族是由名门望族转化而来的,那么士族的官员选拔标准,也是根据名门望族的选拔标准一步一步演化来的。东汉时期实行的是官员选拔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查举制度,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各地已经形成的名门望族以老百姓的名义,以儒家道德水平为最主要标准,来对本地的官员候选人进行评价,然后反馈给政府,一个人优秀不优秀,到底有多优秀,全看那些名门望族的评价,他们的意见就是所谓的“民意”,政府就是依据这种“民意”来决定候选人是否有资格当官、该当多大的官。
在东汉末年,这种其实由地方名门望族操纵的民间评价,基本上已经能够决定官员选拔,甚至,很多人为了得到名声,专门花钱托人情去找名门望族里面出名的所谓“名士”给自己来个好评价,以用来让政府知道进而升官发财。这种人里面有一个代表,就是奠定曹魏帝国基础的曹操,他就曾经找到当时的名士许劭,用尽了各种办法让许劭给自己一个好的评价,然后就用这个评价当成了自己的形象广告,最后被推举为孝廉,进入官场。
董卓时代以后,天下大乱,人到处乱窜,来自什么地方的都有、什么出身的都有,这个时候即使想再按东汉那种和平时期的家乡评价制度去评价人才,已经完全不可能了,但是完全新创造一套用人机制,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宋书》记载,曹操在逐渐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开始设立一种新的九品制度,来对手下的人才进行分级。但是,曹操时候的这个九品,只是个临时性、应急性的制度,它是为了分级而分级,并不特别代表谁家的利益。
曹操是宦官家族出身的,论起祖上来,和名门望族甚至是利益冲突的双方。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利益上,曹操都和名门望族非常合不来,他将任用官员的权力统统收归自己的中央政府,严厉的反对那种地方名门望族以所谓的“民意”影响官员选举的做法。所以,在一段时间之内,那些所谓的名士,一部分被曹操一刀结果,一部分就被吓的尿了裤子老老实实。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曹操尽管讨厌名门望族,但不可能把这个社会中坚阶层的人全部杀光,只要不影响曹操任用官员的权力、拥护曹操,在地方上十分有影响力的名门望族,仍然是曹操最欢迎的人。因为,名门望族毕竟是地头蛇么,战乱造成了老百姓跟随大大小小名门望族或者流动逃荒、或者占地自保,曹操除非是超人,不然根本不可能把地头蛇挨个儿干掉,也只能采取合作态度来吸引更多的名门望族、进而带动更多的老百姓来加入自己。
其实在曹操最开始单干的时候,他就已经指定少数忠于自己的名门望族人士,来全权选拔他们的老乡们当官。比如,在官渡之战前,他的人才,基本都是靠荀彧介绍的河南老乡;在官渡之战后,他又选了河北名士崔琰(眼)做他的人事部长,来选择当地的人才;在降服荆州之后,曹操又命令原来荆州名士韩嵩,全权负责对荆州人才进行评价,然后根据韩嵩的评价,给这些人才大大小小的官职。这样,名门望族选拔官员的权力,反而进一步借助曹操政府选拔官员的名义而更加强大。
曹**后,他的继承人曹丕终于正式承认了名门望族在事实上垄断官员选拔的权力,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名门望族,也从此正式成为士族。
九品中正制是对东汉末年评价人物旧传统的继承,但它是把民间评价变成了官府评定,把民间评价国家化、正规化、系统化。它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设立了中正这个兼职,专门负责给各级官员和候选人品定级别,然后由中央政府根据这些人的品级,决定他们是否能做官,能做多大的官,是升官还是降职。
九品中正制里面的九品,不是指官员的待遇,比如我们常说的一品大员、九品芝麻官,这里的九品类似于我们当今给人才综合素质的所评定的等级,简称品级。西晋时代的人们说的品,往往不是指官品,而是特指九品中正制里的品级。这种评定方法,把各类现任和候补官员分成九个等级,最优秀的是一品上上等,最不行的是九品下下等,上品的就当大官儿、中品的就当中层、下品的就当小官儿甚至无官可做。
一品只是象征性的高度,根本没有人得到过这种等级,而七、八、九品由于是下等,人们宁肯不要品级,也不愿意接受下等的名声,朝廷也不好意思给人们一个下等的名声,所以实际上人们能得到的品级,只有二品到六品,二品最高,六品最低。在曹魏帝国乃至西晋初期,二品和三品算作上品,等到西晋中期的时候,只有二品算上品,其它品级通通都算做下品。只有上品的人,才能算作被当时人们所承认的士族,也只有上品的人,才能担任相当于我们如今处级干部这类比较高级的官员。
下面再来说说负责品级工作的中正。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各郡才有负责品级的中正,由本市的官员一起选举出来;到了司马懿成为辅政大臣以后,他才又主持在各州设置大中正,来负责对市中正来进行监督;西晋之后,中正由所属大中正一个人直接推举,而不再是由当地官员选举。
无论是曹魏帝国还是西晋,中正品级之后都先报司徒府提出拟定品级,然后报国务院吏部(人事部)进行批准。不管中正还是大中正,他们本身的品级都是二品,各地的中正都由本籍贯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说白了大多数都是司徒府或者是人事部的人,甚至就是司徒或者吏部尚书本人。各位就能看出来了,九品中正制设立以后,国家越来越牢固的控制着官员选拔,而避免民间力量的干扰。
因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了所有中正的品级都必须是二品级,他们同时还负责评定出新的二品级,而只有这些新的二品级最后才有资格成为中正。实际情况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士族合法的通过品级评定的方法,牢牢的把持了官员甚至中正的人选,不仅很多士族世世代代做高官,甚至连负责评定官员品级的中正,都被很多士族世世代代把持。所谓的人才品级,其实根本就是摆设而已。
再说说九品中正制的考评标准。九品中正制每三年在全国重新评定一次,有三个标准:家世、道德、才能。根据家世、道德、才能的综合考核,来确定一个人的水平等级。
这种选拔制度,说得很好听,看起来很全面,可缺德就缺德在这三个标准之中,道德和才能实在是无法辨别高低,你说他高就高,你说他低就低,全在中正的
一句话。实际情况是,中正们对候选人道德才能的评价十分简略,在被评选人的档案里,关于道德和才能的评语往往简要到只有一两句、十来个字。您可以想象一下,这么简单的评价,对于一个大活人,能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可是家世,就好分出高下了。西晋时代所谓的家世,仅仅是指爷爷和爸爸两代,太远的也不论。因此,有很多祖先并不是士族的人,也可能因为机缘巧合成为士族,很多原本很鼎盛的士族,也可能衰落甚至消失。如果把所有士族看成一个整体的话,这个阶层统治士族时代是无可置疑的,但如果详细的看各个家族的话,一直保持鼎盛的家族,是非常非常少的,但是西晋时代几乎所有的高官,都是曹魏帝国甚至东汉时代高官的后代。
各位就看出来了,西晋时代的家世,说白了就是你爷爷、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当了多大官。如果咱爷爷当过丞相,咱爸爸最次也能混个部长,因为咱爸爸的门第高啊,咱爸爸门第高,你个人最少也要混个太守啊,这在三国时期乃至整个西晋,可都是合法的,绝不会和任人唯亲扯在一起。这样的官员选拔制度,看起来客观全面、而实际上只能依靠门第,而且这种所谓的门第标准还非常势利,你就是百年名门,如果现在不厉害,也没人待见。
九品中正制评定的品级和官员的级别、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古代官员品级、简称官品,既有区别,也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从曹魏帝国到西晋王朝,对于官员候选人来说,如果品级是上品,一个没有任何职位的人,旱地拔葱直接成为高官也毫不新鲜;对于在任官员们来说,品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到底能做多大的官和以后的升迁速度。各地县处级以上的官员,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品级至少都是三品,至于那些品级比三品还要低的官员,就只能任一些县吏、乡长之类的职务了,很少有机会升到县长以上的职位。
但是,品级和官品也不是完全对应的,官品小的官员,品级不一定就比官品大的低,很多职位,比如说国子祭酒(中央大学校长)、博士(教授)、助教(助理教授)的品级,都必须是二品,和官品一品的大臣们一样高。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品级被降了的话,他的官职品级就有可能同时被降,以适合他的品级,降品有时候就意味着降职甚至免职。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学者考证,在实际上,曹魏和西晋的官和吏,并不是人人都能有个品级的。别管是高的还是低的,这个时期能捞上个品级的人,也就两三万人,剩下的绝大多数官和吏,根本没有品级,也就是我们今天总说的“不入流、不入段”。而且,这两三万人里,有将近一半儿都集中在首都洛阳,剩下的一半儿,才散布在全国各地,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家世越一般、住得越偏远,越不容易捞上一个好的品级,甚至根本捞不上。
这就是决定西晋官员政治前途的九品中正制。说是看能力、看道德,实际上全是靠门第,士族子弟通过这种官员选拔制度,几乎垄断了做官的权力,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们的后代又成为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是士家大族的政府,官职是士家大族的官职,区别只是在于哪个时期,哪个士家大族占据优势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