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171章 峡谷血战

第七卷 奸臣贼帅 第171章 峡谷血战

高仙芝的军队没有撤出峡谷,而是在走了一半以后就停了下来。

在上野寺沟的中间部位,高仙芝带着他的部队严阵以待。

这里的地势狭窄,应该是最难通过的地方,自然也是部队最难展开的地方。对于规模和实力较弱的一方,这里无疑也是设立阻击阵地最佳的地方。

高仙芝行军布阵多年,经历了无数次的血火战斗,拼命经验充沛,自然懂得遇险设伏阻击的道理。因此,他将1000多人的军队重新进行编组。

天冷地冻,无法挖掘阻击梅‘花’坑。对于防御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难受的难题,于是,高仙芝命令将士们设置了鹿砦和拒马有总比没有强。

高仙芝很后悔出来的匆忙,如果多带一些火油和柴草,布设在峡谷中,给吐蕃人来一个地龙熏老鼠,那就太妙了。不过,事到如今,后悔的事还是别提了,让人气闷。

高仙芝的人马刚布置好,还没来得及吃一口东西,吐蕃军队的前锋就压迫过来。

达扎路恭元帅耽误了很多的时间,以致贻误了战机,现在他在赶时间。

这一次,吐蕃军队接受了教训,没有惯常的骑兵突击,而是采用步兵集群缓缓移动,步步为营的战法。

吐蕃军队的盾牌兵排列在队伍的前方,在大盾的掩护下,弓箭手和长枪兵紧随其后。

高仙芝站在刚刚树立的刁斗之上,看到了吐蕃军队大山般压来,已经进入了弩弓‘射’程,当即命令擂鼓。随着他一声令下,战鼓声在峡谷中‘激’‘荡’,唐军的60张弩弓平‘射’。

弩弓接连发‘射’着,弓弦撕裂了冰冷的空气,强劲的弩箭****而出,弩箭划破‘阴’冷的空气,死神一般扑面而来,‘射’穿了牦牛皮大盾,接连穿透吐蕃将士的身体。

在狼牙箭的呼啸声中,一片一片的吐蕃将士栽倒在地,惨叫声不绝于耳。

但是,吐蕃军队没有后退,依然在前进。

生活在极为寒冷的青藏高原,生存环境恶劣,在这样的地方生存,不狠活不下去。环境塑造‘性’格,南方的人‘性’格懦弱,因为那是好山好水滋润着,没理由拼命。而北方人‘性’格粗犷,甚至狂野,那是寒冷的气候‘逼’出来的。孔子文学网因此,吐蕃将士具有狼的‘性’格,面对死亡没有惧怕,没有在死亡面前停止脚步,踏着倒下的尸体,稳步向唐军阵地压迫过来。

在遮天蔽日的箭雨之中,吐蕃军队用生命趟过了一条血路。抵近了唐军设置的障碍,他们挥刀砍倒了鹿砦,搬开了拒马。

清除了障碍,唐军阵地‘门’户大开,到了一决胜负的时刻。这时,吐蕃人的牦牛号角变得急促起来。在号角的刺‘激’之下,吐蕃步兵爆发了震天撼地的呐喊,随即,队形‘乱’了,吐蕃步兵争先恐后的向唐军阵地奔涌而来。

吐蕃军队如青海‘潮’奔涌,恐怖的味道扑面而来。唐军将士拉开了步兵硬弓,分批次‘射’击,500支利箭****入空,又是500支利箭随即‘射’出。

三个梯队接连发‘射’,连绵不断的箭雨遮蔽了峡谷的天空,编织了死亡的巨网,吐蕃军队在箭雨之中纷纷倒地。

然而,吐蕃军队已经疯狂了,将士们舍死忘生,冒着箭雨抵死不退,渐渐拉紧了和唐军的距离。

‘交’战双方的距离太近了,唐军将士甚至能闻到吐蕃人身上的牛羊‘肉’的膻气。

不怪唐军将士的鼻子好使,这是因为穷苦的吐蕃人一辈子就洗两次澡,出生洗一次,死了再洗一次。平时不洗脸不刷牙,脸上的油泥有一个铜板厚。

日积月累,都是陈年的油垢,那味道能小的了么!

用词有些夸张,不是嘲笑吐蕃人。公平的说,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都有着合理‘性’,吐蕃人生活在苦寒地区,气候寒冷,大半年时间天寒地冻,让他们到哪里洗澡去!因此养成了不爱干净的习惯。不过,这只是一般贫民百姓的生活,贵族不是如此,他们可是经常洗桑拿的。

随着一声狼嚎般的大喊,吐蕃军队发起了反击,一阵阵箭雨蝗虫般扑面而来,唐军将士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近百名将士阵亡,受伤的更多。

吐蕃军队之所以抵近反击,而不是先敌‘射’击,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唐军的弓弩制作‘精’良,有效‘射’程更远,而吐蕃生产力落后,军队的弓弩‘射’程较短,够不着唐军。因此,吐蕃军队以死亡的代价,换来了进攻的有利距离。

双方都在‘射’程之内,唐军将士就要吃亏多了。吐蕃军队人多,死几个不在乎,而唐军不足两千人,承受不起巨大的消耗。

在接连不断的对‘射’之中,两股铁流移动着,双方的距离没有了,两支充满仇恨的军队终于碰撞在一起。

两股铁流在峡谷中‘激’‘荡’碰撞,死神的翅膀遮断了峡谷‘阴’暗的天空。

在这个时刻,都到了拼命的关头,唐军将士扔掉了硬弓,挥舞横刀和大槊,拼命的抗击着吐蕃人的弯刀。

唐军的横刀是历史上最恐怖的兵器,砍杀时“如墙推进,人马俱碎。”在那一瞬间,唐军将士取得了‘交’战的优势。

唐军的横刀无坚不摧,当世罕有敌手。不过,吐蕃军队是那个时代最野蛮的军队,也是战斗力最为恐怖的军队,面对死亡,抵死不退,怒吼着和唐军绞杀成一团。

双方绞杀在一起,谁也不让着谁,战场上血‘肉’横飞,每一次呼吸,都有无数个生命飘然逝去,血腥的气味催人‘欲’吐。

惨烈的战斗在每一刻进行着,杀戮让天地昏暗。‘混’战一直进行到了天黑,英勇的唐军将士抵死不退,英勇顶住了吐蕃军队的势头。

吐蕃军队同样可歌可泣,其英勇行为让人肃然起敬。然而,地形限制了吐蕃军队的行动,在那样狭窄的地域中,吐蕃军队人数众多的优势无法发挥,因此没有攻破唐军的防线。

任何惨烈的故事都有一个结尾,而这个结尾往往让人沮丧。终于,英勇的唐军摧毁了吐蕃军队的战斗意志,吐蕃将士不顾长官的命令,纷纷后退。

仗没法打了!达扎路恭元帅惊叹唐军的顽强,无奈之下下令收兵。

终于得到了撤军的命令,吐蕃军队争先恐后的后撤,在夜幕的掩护下撤出了战斗。

这一仗,吐蕃军队虽败犹荣。吐蕃军队如此敢战,这是有原因的,吐蕃尚武,以有男人因作战而死的家庭为最尊贵的家庭。但是,唐军能守住阵地,也是吐蕃军队的战场纪律所然:吐蕃军队作战的时候,前一队不死完,后一队不上。

这样的奇怪规矩不稀奇,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是如此。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只能隐蔽躲藏,而不能开枪还击,因为****的德国教官不允许。后来,有的****士兵急了,用汉阳造对空‘射’击,真就把日军飞机打下来了,从那以后,这个雷人的规矩才解除。

因为吐蕃军队的臭规矩,影响了兵力的投入,正因为如此,唐军才能从容应对吐蕃军队的攻势,立于不败之地。

吐蕃军队‘潮’水一般退去,战场终于陷入沉寂。高仙芝矗立在尸体之间,鲜血将锦绣白袍染成了红‘色’。

校尉龙海的肩膀中了一刀,还好,骨头没砍断,扎好了绷带,挣扎着来到高仙芝的身旁。

席元庆已经收拾好了队伍,正在重新部署防务,然后督促累得要死的将士们赶快吃饭。

龙海对高仙芝说道:“将军,刚才我已经数过了,我军阵亡一千二百人,剩下的人几乎人人带伤,不堪再战了。我军早已经完成了阻击天数,现在撤出战斗,哥舒大帅无法责怪将军。”

高仙芝惨然一笑,说道:“校尉,我军伤亡惨重,但陇右军也在苦苦支撑。这时候,大家都在拼命,我们第一个跑,就是活着回去,以后还能见弟兄们吗?”

高仙芝整得义正词严,煞有介事。龙海无言以对,眼珠迅速旋转着,想着应该说的话。

高仙芝知道非常时期是要哄的,于是拍了拍龙海的肩膀,笑着说道:“校尉,哥舒大帅发来命令,全体参战将士破格提拔,回去之后,每个人都有赏赐,你现在已经是游击将军了,恭喜!”

战场上出生入死,就是为了‘混’出个功名。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应该高兴才是,手舞足蹈也没人笑话,然而,龙海有如雷击,面‘色’惨淡,无言的退了下去。

怪不得龙海怯懦,不怕死是没有经历过死亡。他很清楚,这一仗的结果就是全军覆灭,赏赐再多,没命‘花’也是枉然。然而,高仙芝已经下定了决心,他还能说什么!

高仙芝这是在打肿脸充胖子,面对死亡,他如何不畏惧!早就想跑了,甚至想不告而别,直接返回轮台,关上‘门’再也不出来。但是,哥舒翰昨天派亲兵送来了给养和盖着关防大印的任命令,重金奖赏参战的将士。

哥舒翰在信中许诺,一旦战斗结束,立刻向朝廷报功,皇帝肯定会提拔他。高仙芝可以任意提拔任何将领,只要是他提拔的,统帅机构一律予以承认。

高仙芝内心苦笑,哥舒翰虽然没有要求什么,许下了这么重的诺言,这就是让自己的将士成为烈士。

哥舒翰玩了这么一个‘阴’招,无疑是下了死命令,他高仙芝还走得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