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170章 血战

第七卷 奸臣贼帅 第170章 血战

战斗进行了三天,达扎路恭元帅考验着唐军的耐‘性’。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щw.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隘口之内就会涌出大队唐军,迅猛的攻击前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自己的军队立刻进行战略防守,就地坚守,节节抵抗,拖延时日,等待吐蕃赞普的救兵。

正因为判断这是唐军的‘诱’兵之计,吐蕃军队的进攻拖拖拉拉,空耗时日。

正在达扎路恭元巳着青稞酒啃着羊蹄惬意的时刻,亲兵带进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吐蕃士兵。

这个衣服几乎撕成布片的士兵跪倒在地,放声大哭,哭的那叫一个凄惨,让人听了都无法不陪着掉几颗眼泪。

达扎路恭元帅莫名其妙,老子正在高兴,从哪里冒出这么一个玩意儿,败了老子的雅兴。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亲兵不会随便带一个人进来拿领导开心的。

达扎路恭元帅放下了羊蹄,在布袍上擦了擦手,然后问道:“你是何人?”

跪地痛哭的士兵止住了哭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说道:“元帅,小人是铁刃悉诺罗将军的亲兵曲措乌达,顺着绝壁偷出了石堡城,爬过了日月山,奉命传递一封书信。石堡城山穷水尽,求元帅救救石堡城的数百弟兄吧。”

达扎路恭元帅吃了一惊,打开了书信。看罢了书信,他的目光变得格外的渗人,良久,向曲措乌达问道:“果如书上说的,石堡城的守军杀死了近万唐军?”

曲措乌达带着哭声回答说:“没错,元帅,唐军的尸体填满了沟壑,进攻只能踩着尸体前进。尸体越堆越高,高低不平,滚木石要不起作用了。”

达扎路恭元帅暗暗吃惊,唐军损失上万,兀自进攻不止,这就说明唐军志在必得石堡城,而不是什么大非川和赤岭西海郡。看来,自己误了大事了!

一股恐惧在达扎路恭元帅的后背浮起,几乎让他昏厥。

然而,达扎路恭元帅想到,这件事情还不能最后下决心,谁也不能保证铁刃悉诺罗不夸大危险,杀了千儿八百的,就说成了上万。虚报战功的事儿没少见过,自己也这么干过。根据这样掺水的情报,贸然行动就坏了,因为一旦贸然迈出第一步,就意味着踏进了唐军的陷阱。而且,兵法上有一句话叫“围点打援”,谁也不能保证唐军是不是“围而不克”,故意延缓战斗,等待吐蕃的援军进入埋伏圈。

唐军狡猾大大的,堪称诡计多端,吐蕃很多名将都中了唐军的诡计,死得那个凄惨。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达扎路恭元帅真的不相信,石堡城守军力量薄弱,唐军在牺牲万人的情况下还拿不下石堡城。或许,这是唐军故意演戏,刺‘激’吐蕃军队救援,然后聚歼。因此,他的决心还在犹豫着,一直没有落下。不过,他没犹豫多久,也就是一盏酥油‘奶’茶的功夫,有人替他拿主意来了。

随着一声报告,亲兵百夫长呈上了吐蕃赞普的飞鸽传书。

恩达扎路元帅打开一看,见只有几个字:“唐军阿布思已经撤离战场,在赤岭一带扎营。”

达扎路恭元帅颓然跌坐在地上,如果情况属实,自己的第一个判断是正确的,唐军的攻击目标是石堡城,而不是赤岭的西海郡或大非川,更不是引‘诱’吐蕃军队在石堡城下围歼。如果真要是进行围歼战,需要大批军队,特别是攻击力强悍的骑兵,阿布思的军队不会驻扎在赤岭,应该回防才是。阿布思不走,这是防止赤岭西海郡守军支援石堡城。至于自己的军队击败董延光的军队,那只是一个意外而已。

达扎路恭元帅暗暗咒骂董延光,这一个蠢驴,跑得这么快,造成了唐军故意撤出战场的假象,让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达扎路恭元帅长叹一声,自己对了而没有坚持,才有今日的大错。想到这里,站了起来,挥手让亲兵带曲措乌达下去休息,随即命令道:“击鼓升帐。”

天‘色’微熹,太阳还没有来得及出来,大队的吐蕃军队就发动了进攻。

吐蕃军队大山一样压来,唐军将士感到了冷飕飕的寒气。

高仙芝站在高高架起的刁斗上,目视着吐蕃军队黑压压的队伍滚地而来。

高仙芝觉得非常的意外,这几天,吐蕃军队都是试探着小股进攻,遇到打击,立刻就缩了回去,以至于将士们纷纷嚷嚷,打起来不过瘾,扫兴!

今天是怎么了,吐蕃军队倾巢出动,难道吐蕃人终于醒酒了?

高仙芝想得脑袋疼,也拿不出一个合乎道理的判断。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干脆不想了,打仗拼的是士气,敌人过来,砍倒就是。于是命令军队全军出战,在一线打阻击,一个预备队都不留。

在唐军将士的注视下,吐蕃军队缓慢而又秩序的移动着,终于接近了那曲河。

突然,一声牦牛号角发出的惊天声音,打破了单调的宁静。

吐蕃军队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大队人马‘波’涛涌动,数千骑兵脱离大队,向着隘口卷地而来。

吐蕃骑兵黑压压的移动,犹如大草原上卷起的风暴。

唐军阵地发生了巨大的回响,‘激’昂的战鼓声陡然响彻云天,将士们松开了弩机,100支巨大的弩箭****入空,在空气中发出了恐怖的呼啸,划过天空,仿佛冰雹砸向大地,雨点般‘射’进吐蕃的马队。

唐军弩箭没有采用平‘射’,而是采用了抛‘射’‘性’攻击战术,在最远的距离‘射’杀吐蕃骑兵。

唐军的‘射’击非常有效,弩箭接连发‘射’了4次,数百名吐蕃骑兵摔落马下。

吐蕃军队越来越近了,吐蕃骑兵狰狞的嘴脸都能看得清了,弩机调整了方向,改用平‘射’。平‘射’的准确率更高,力道更猛烈,一箭‘射’出,往往能‘射’穿数人,吐蕃骑兵接连被‘射’倒了一大片。

随着吐蕃骑兵的渐行渐近,弩机失去了作用,唐军的弓箭手登台表演,1000具硬弓雷霆发‘射’,吐蕃骑兵被‘射’到了一大片。

硬弓接连发‘射’,利箭遮蔽了宁静的天空,数千吐蕃骑兵死伤大半,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和热情,纷纷后退。

在唐军编织的火网面前,勇敢的吐蕃骑兵死伤惨重,被迫退出了战场。但是,达扎路恭元帅已经拼命了,一声令下,上万名吐蕃步兵发起了冲锋,纷纷踏过那曲河坚硬的冰面,向着唐军阵地‘逼’近。

高仙芝站在刁斗之上,嘴角‘露’出冷笑,他已经命令士兵每天在冰面上燃烧大火,用以照亮开阔地带,防备吐蕃军队的偷袭。然而,大火燃烧有一个致命的副作用,就是可以把冰层变薄,冰面变脆。

生长在北方的人都知道,一旦接受了过多的热量,冰的结构会发生物理变化,变成立茬的,横向张力变得脆弱,难于承受重力,这就是北方的河流在‘春’季经常发生行人落水事故的原因了。

高仙芝人为的改变了冰层结构,在这样的冰面上,上万人踏上去会有什么后果,那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在北方长大的高仙芝很清楚厚冰的本质,那东西坚硬似铁,不是轻易就能破碎的,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加点儿佐料。

随着高仙芝一声令下,十座抛石机连连怒吼,将磨盘大的石块抛上了半空。

巨大的石块轰击着密集的人群,巨石从天而降,在冰面上滚动,人马粉身碎骨,鲜血横溢,人群逃散。抛石机依然按原方向发‘射’,轰击着坚硬的冰面。

在抛石机雷霆万钧的轰击之下,那曲河的坚冰终于破裂。冰块碎裂的声音如万马奔腾,冰冷的河水喷泉一样涌出。数千来不及过河的吐蕃步兵卷入河水,立刻被封冻,成为了标本。

没有在北方待过的人不一定清楚,北方的寒冷是很恐怖的。一个人不小心落入几乎零度的冰水,人的体温瞬间降低,如果不马上救治,生还的可能‘性’极小。

在那个要命的时刻,人人危在旦夕,谁有能力救人,于是,落水的吐蕃步兵只能自求多福了!

身后的河水开裂,后路断绝,已经过了河的吐蕃将士肝胆俱裂,进攻的意志化为乌有。

在吐蕃将士向那曲河的上游或下游逃亡的时候,唐军将士跃上战马,风驰电掣的追赶着吐蕃人。马刀闪闪,寒光映日,每一次挥过,就有一个吐蕃人的头颅滚进河水。

在河对岸的吐蕃军队目睹着自己的弟兄惨遭屠戮,而自己竟然无法救援,哭声顿时响彻云天。

恰在此时,吐蕃军的重装骑兵后队上来了,这是达扎路恭元帅的亲兵卫队。他们装备着缴获唐军的强弩,这种弩力道很足,‘射’程很远。目睹唐军肆无忌惮的杀害自己的兄弟,吐蕃重装骑兵弯弓搭箭,隔河‘射’击。狼牙箭破空而至,数百名兴高采烈的唐军将士被‘射’倒在那曲河畔。

高仙芝站立在刁斗之上,看到自己的军队吃了亏,下令鸣金收兵。听到急促的锣声,将士们向后聚集,高仙芝跳下刁斗,跨上战马,马上率领部队后撤。

抛石机笨重,运送困难,而吐蕃骑兵很快就会绕过塌陷的河面,从结冰的上游或下游追击过来,运走是没有可能了。

高仙芝下令,将抛石机拖到隘口,浇上火油,点燃大火,阻隔吐蕃骑兵的追击。

在熊熊的火光之中,高仙芝率领着唐军安然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