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体: 16 + -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七十二章:黑色方案的启动(一)

统帅部所考虑的不止是抢滩登陆等问题,按照目前轴心国与盟国的军事实力对比,轴心国完全不担心登陆行动不会成功,而是在考虑减少登陆部队的损失,以及必要的补给等因素。

在多次推演中,轴心国每次都能够抢滩成功并且建立前线基地,每一次的战损数据都不尽相同,有些次数战损比较严重,有时候战损则是非常稀少。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轴心国海军遭受难以想象的损失,在未来的一年里无法再启动作战。 而最成功的登陆作战,轴心国战损数据非常稀少,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时考虑的就是后续补给。

众所周知,轴心国现在可以控制的领土达到几乎整个欧洲,如果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意大利的联合军事行动顺利的话,南斯拉夫和希腊也将被轴心国占领,那么就包含了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欧洲资源可以让轴心国利用。

目前,轴心国的整体国力远远高于拥有英联邦。 当然,这并不是说轴心国控制的范围比盟国多,而是一些技术上的数据差别。

所谓的英联邦当然不止是英伦本土的英国,还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也门、尼泊尔等等国家的同盟,其中还包括英国的一些殖民地。 英联邦的整体资源虽然不比轴心国少,但是有一个问题便是,英国殖民地没有成熟的工业体系,或者干脆连最基本的工业体系都没有。 因此。 拥有资源地情况下,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形成一套为战争服务的系统。

现在是战争状态,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的资源因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潜艇部队的无差别破交战而无法运送到英伦三岛。 英国本土正处于历史最虚弱的地步。 英伦三岛上面的工业系统在没有足够资源地情况下,哪怕那套工业体系是最先进或者高效,它都无法及时转为战争实力,这也是轴心国目前的优势。

轴心国可以控制地大部份领土全部在欧洲大陆,而欧洲是现在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开采出来的原材料可以在短时间内变成步枪、子弹、炮弹,或者可以简单的说可以变成战争所需要的装备。 可以说。 也因为是这种条件,现在德意志是处在最占据优势的时期,如果不利用这种优势尽快解决掉英国,那么等东面的那头北极熊躁动起来,一切也就完了。

就如同以前多次提到地那样,徐阳认为轴心国虽然在海上处于劣势地位,但是解决掉英伦三岛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这也是他坚持启动不列颠之战的根本前提。 他作为轴心国的领袖所需要考虑的并不是局部而是大局,在最具有优势的情况下,他必须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打赢最迫切的一场战争,在危险系数最低地情况下做好与那头北极熊作战的准备。

徐阳淡定地对军备部长兼后勤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安慰:“我的将军,抢滩成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你们所担心的补给问题是必要但却是可以解决的。 ”

凯塞林“呵呵”笑着对一直担心补给线地布劳希奇说:“元首和空军以及海军一直在进行一个计划,陆军成功登陆英伦三岛后,补给问题会随着英国皇家海军的覆灭而消失。 ”

布劳希奇异常疑惑地看向徐阳:“我的元首。 您有什么计划了么?统帅部怎么没有接收到关于那个计划的消息?”

徐阳哑然失笑:“我的元帅。 那只是一个正在考虑中的方案。 当然,我并不是忽略统帅部,在一切因素还没有成熟时,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数据。 ”

统帅部的几位元帅听完徐阳的话立刻lou出怀疑且闷闷不乐的表情。 他们或许已经猜出“我地元首”地心思,那便是保密是为了防止被英国间谍获得相关情报。

“该死的英国佬……”没人会将心里对徐阳地抱怨表现出来,他们或许不满但却不会直接提出来。 只有在心里或者嘴巴上痛骂:“无孔不入的英国间谍!”

徐阳那个所谓的计划只限制在少数几位空军和海军的主要负责人才知道,至于统帅部和陆军系统因为和计划没有多少相干并不知情。 其实,他知道这么做会因为统帅部和陆军的不满,但是那与泄密是无法比较的,如果因为不必要的原因而导致泄密,那才是不可取的。

凯塞林心里得意,不过他却是不敢招惹同僚,元首可以不解释他却不能,呐呐地说:“作为军人,我们了解保密的重要性。 所以……”

勒布做出老粗状。 耸肩:“当然,我们都知道。 ”

事实上。 徐阳并不觉得抢滩登陆后后勤方面会有什么问题,现在的德意志空军的运输能力十分强大,如果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完全能够为登陆部队提供半个月左右的补给。 同时,如果空军和海军协同起来,登陆部队虽然还是会出现补给困难的情况,但那只是一些小麻烦而已,不会过多地影响到整个作战计划。

在轴心国成功登陆英伦三岛后,可以想象英国人一定会感到十分紧张,他们会更加迫切地想要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船舰回调,集结足够的海军想要切断轴心国登陆部队的上海补给线,再调集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歼灭或者围困已经登陆英伦三岛的轴心国部队。

切断轴心国登陆部队后勤补给的前提是,英国必须拥有绝对占有优势的海军,而海军也正是英国最依赖和信任的部队。 过去的两个月左右,丘吉尔一直在向世界各地发布命令,他不计损失地在调回散落世界各地的船舰。 这当然给德意志地潜艇部队创造了打击英国皇家海军的良机。 仅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经过不完全统计,英国皇家海军在那一个月损失的舰船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多。

相对于海面舰船来说,德意志第三帝国对潜艇部队的期待其实更大。 一战后,《凡尔赛条约》规定战后德国不能拥有潜艇。 希特勒上台后决定大力发展海军,主要是潜艇和大型水面作战舰艇。 当时的邓尼茨海军上校接受任务,决定建造大型潜艇用于远洋作战。 由于受《凡尔赛条约》规定,研制潜艇需要秘密进行。 秘密的设计工作一直在荷兰、芬兰进行。

1935年6月18日,德国于英国签定了回避《凡尔赛条约》地限制协议书,规定了德国的海下武装力量要限制在英国地45以内。 于是德国于1935年开始建造潜艇,其中包括ⅱa(小型潜艇)和ⅰa,1935年6月28日首艘ⅰa型潜艇在不来梅ag weser造船厂动工。 ⅰa型属于大型远洋作战潜艇,水面排水量862顿,设计水面航速为18节。 共有6管鱼雷发射管,艇艏4门,艇艉2门,可以装有14条鱼雷。

ⅰa型建造出来满足当时的德国海军,但是ⅰa型潜艇性能并不时很突出,操作起来不方便,此外问题很多,经常性入造船厂修理。 因此ⅰa型是一种设计失败的潜艇,但由于当时德国无潜艇,ⅰa型潜艇制造出来主要训练优秀的船员和为以后建造大型潜艇提供可kao的数据。

在斯达克接替希特勒领导德意志后,政府支持海军的力度更是进一步得到加强,不但是在海面舰船更是在潜艇部队上获得很好的效果。

拿斯达克上台后所建造地ⅱa型来说,这种型号总共建造6艘。 服役后主要用于训练优秀的船员,1939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当时德意志海军只有57艘潜艇,潜艇指挥官邓尼茨海军上校下令潜艇部队出海作战,ⅱa型作为57艘潜艇的一部分参与了二战初期战斗,其主要任务是近海作战。 作战中ⅱa型潜艇只有u-3和u-4取得战绩,其中u-3击沉2艘船共2,348吨,而u-4击沉4艘船共6,223吨。

潜艇部队发挥的作用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也就再一次加强潜艇部队的建设。 仅是在半年内就相续建造出多达一百二十艘不用型号的潜艇。 其中大部份都是u系列。

u-7击沉2艘船共4,524吨。

u-9击沉8艘船共17,221吨。 击伤1艘船共412吨。

u-10击沉2艘船共6,356吨。

u-13击沉9艘船共28,056吨。 击伤2艘船共17,901吨。

u-14击沉9艘船共12,344吨。

u-15击沉3艘船共4,532吨。

u-16击沉2艘船共3,435吨。

u-17击沉2艘船共1,615吨。

u-18击沉6艘船共7,521吨。 击伤2艘船共7,801吨。

u-19击沉16艘船共40,519吨。

u-20击沉14艘船共38,326吨。 击伤1艘船共1,846吨。

u-21击沉6艘船共8,328吨。 击伤1艘船共11,500吨。

u-22击沉9艘船共10,775吨。

u-23击沉12艘船共30,807吨。 击伤2艘船共1,061吨。

u-24击沉7艘船共9,418吨。 击伤1艘船共7,661吨。

u-25击沉4艘……

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潜艇部队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以及他们地辉煌战果。

徐阳的计划是,等待抢滩成功后。 在情报上和军事部署上给潜艇部队创造机会诱歼英国皇家海军!而这个计划如果没有错差的话,英国海军为了切断轴心国部队绝对会上当。 可以想象在那相对狭窄的英吉利海峡的海域里,潜艇部队对海面船舰的威胁该有多么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