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
字体: 16 + -

第九部 定中原 第四十一章 瓮中之鳖

    第四十一章 瓮中之鳖

    看着往日无敌的元帅,此时依旧威风凛凛,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一丝希望。 “也许自己真的还有生的机会”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生机,仿佛希望就在眼前。

    程普明白孙策的意图,也高举兵刃大声喝道:“横是死,竖也是死。 与其窝囊等死,不如向着生机拼杀。

    兴许我们真的能够冲出重围也说不一定,就算不能我们也是勇士,比等死的懦夫要强。

    更何况,吴侯大人说了,只要死战就一定能够突出重围,他的我们的统帅,江东儿郎的骄傲,我们不听他的,听谁的?”

    生的希望在将士心中蔓延,江东众将士不由高喊“愿随吴侯拼死一战”,接着这样的声音迅速向周围传开,整个大营都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这些欢呼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

    孙策看这士气如宏将士,豪气万丈的喊道:“将士们,我孙策向苍天保证,除非我死,否则一定将你们带回吴郡,杀回秣陵。 现在,将士们转道随我向东方冲锋。

    ”话音落下,士兵们轰然应诺,浩浩『荡』『荡』的向东方冲去。

    行了不久,孙权驱使战马来到了孙策身旁,急道:“大哥,前面不远就是震泽(今太湖),以无路可去。 若在不转道向南,恐怕我们就要真正的成为瓮中之鳖了。 ”

    孙策笑道:“谁说无路可行?”

    孙权道:“这里离吴郡不远,震泽弟也前来游玩多。 这里道路崎岖,南下的道路被震泽山所阻挡。 若在前进数里,我军就会因为震泽山之故,永远失去了南下的机会。

    依弟愚见,不如这样。 此刻转道向南,强行冲出重围。 ”

    孙策甩了一下马鞭。

    大声道:“二弟,你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南下的道路早已被孙灿布置下了天罗地网,去了将会是九死一生,我们明知道那是九死一生,可为何还要执意南下?”

    孙权苦笑道:“是孙灿用兵力强行『逼』迫我们南下的吧,对方将天罗地网设在了南方,自是要将我们向南赶。 ”

    孙策点头赞同道:“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对方将我们向南赶。 那我们明知道南下是死路为何还要向南方撤离?”

    孙权有点明白孙策的意思,说道:“那是因为我们的食物不足啊,以我们现在地军粮来看,最多最多只能维持两天。 我们要不就南下,要不就被擒,再不然就是饿死。

    没有多余的路可以走。 也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被对方吃的死死的。 ”

    “没错!”孙策这时意外的笑了起来,“你这么想合情合理。 孙灿自己想必也是这么以为的。 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向南走,沿震泽向北。

    绕上一圈,在由神亭岭过枫桥,然后在抵达吴郡。 ”

    孙权闻言惊诧道:“这招确实出人意料。 但不太符合我军如今的情况吧?”

    孙策军的粮草除去吃掉地,大部分都因为被孙灿的追兵所截,所剩无几。 另外,一路上的大小村落所有百姓的余粮都被孙灿以强制『性』的手法购买。 他们根本征求不到粮食。

    然而震泽有着“三万六千顷。 周围八百里”的美喻。 虽有些夸大,但也可证明他的宏伟。 若是绕震泽到吴郡那必须再花费上十余天的路程。 他们只有两天地

    食物,要以这些食物走十余天的路,显然不符合实际。

    孙策依旧掣马飞快的奔驰,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说道:“二弟可记得我们祖传兵书上说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正因为我们无粮,所以孙灿才会高价购买沿路百姓的余粮。

    将我们『逼』入死地,这样他也不会想到我们会在无粮地时候临时变道。 我们也可以乘机离去。 ”

    “最好的突围方法就是不陷入对方的包围,在对方的包围圈外撤离。 主公妙计!”一旁地程普听了两人的对话,不由高声称赞起来。

    “可是粮食的问题怎么解决?”老将韩当也加入了他们的话题。

    这时,睿智的孙权已经完全明白了孙策的想法,高兴的笑道:“这有何难,我们跨下马匹不正是用之不尽的食物。 ”

    韩当双眼一亮,立刻不舍又兴奋地点了点头。

    孙策看了眼韩当。 明白他心中所想。 正『色』道:“义公放心,他日若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策让义公造就出一支威镇天下的骑兵。 ”

    韩当本是辽西令支人,善于弓马骑『射』在江东军中位列前矛,就连孙策的弓马骑『射』都是韩当手把手教出来的。

    他同时也是江东的骑兵统帅,他深知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在孙策攻下柴桑后就提议组建一支骑兵队。

    此举深得酷爱弓马骑『射』的孙策,在一统江东后,他费劲心力才江东可以充当战马地马匹收集起来,交于韩当训练。

    韩当废寝忘食,终于打造出一队可以纵横江东地骑兵,若非战马和铠甲太过寻常,江东骑兵未必不能和孙灿麾下的骑兵一战。

    马是骑兵地最主要的利器,是在战场上是一起出生入死的伙伴,尤其是在少马的江东更是被喻为宝贝。

    如今被当成食物,他如何能够不心疼?心疼的同时也为有新的出路而感到兴奋。 两种情感混合在了一起。

    他没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孙策还顾及自己的感受,心中感动异常,高声道:“若真有那么一日,当必然为主公练就一支可以助主公征战天下的雄师。 ”

    神亭岭,隶属丹阳郡,东与吴郡相接壤,南临震泽之畔,山势起伏,延绵千里,扼东西来往之要冲。

    孙策一行人飞快的向北转道后。 历经十日路程,孙策等人终于绕过了震泽抵达了神亭岭。

    孙策疲惫的脸上尽显兴奋之『色』,他高声道:“将士了,过了神亭岭我们就快进入吴郡,只要抵达吴郡我们就安全了。 ”

    孙策的话音刚落,一个幽幽的声音在神亭岭上回『荡』。

    “是吗?可惜你没有这个机会了。 ”

    前面拐弯处,缓缓的走出一队军队。 为首一人身披黄金龙鳞甲,腰间挂着一把奇特的长剑,不是孙灿又是何人?

    孙策脸『色』巨变,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一路上他们都是选择的路都是最难走,走的全是最难泥泞的山道和湿地,本来五日变可到达的地方,他们足足走了十日方才抵达,这还是他们熟悉地形的结果。

    依照常理,追兵人多示众,路越难走,速度也就越慢。 况且泥泞的山道和湿地并不利于战马的行走,外加地形不熟,孙灿军毫无优势可言。

    事实也证明,他们转道的时候,确实遭到了孙灿军的疯狂堵截,他们并不理睬,铁了心向前行。 三日后,孙灿军就渐渐跟不上他们的速度,被远远的甩在了后头。

    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最近这五日,他更是连孙灿军的影子也没有发现,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前面?

    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一切,事先埋伏了起来。

    想到这里,孙策忍不住叹息道:“我孙策纵横半身,想不到会死在自己的自作聪明之上,可笑,可笑啊!”

    孙策被困,迟早就缚,孙灿看着现在的局面,回头看了一眼身旁的贾诩,虽然自己策划了这次战斗,但这诱『惑』孙策的计谋却是贾诩依照孙策的『性』格才干出的。

    他竟然就凭借孙策的一些习惯和事迹,便将孙策看的透彻。

    孙策的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并且还根据这些为自己出了如此的诱敌妙计,让人不得不服,心中再一次庆幸这位奇才是自己麾下的谋士,不然自己恐怕真的要寝食难安了。

    孙灿笑道:“文和,如今敌酋已在我军掌握之中,若能生擒于他,便可大定江东。 得此战果,文和的诱敌计策功不可没也。 ”

    本来孙灿以为贾诩得到自己的夸奖一定会象以往一样非常高兴,可是出乎他的意料,贾诩不但没有附和吹捧,反而皱眉道:“主公,很难啊。

    诩和孙策不熟,但对他却非常了解,知道他的为人。 此人『性』情高傲,不甘于人后。 若是战败,他是宁可一死也不会被俘受辱,如果他同意归顺,那么他一定别有用意。

    或是意图东山再起,或是意图对主公不利。 总而言之,贾诩敢用项上人头担保,孙策存活在世上,绝对对主公是百害而无一利。 属下希望主公慎重处理今日之事。 ”

    孙灿默然,贾诩向来都是向保己,在出谋,他能将自己的『性』命压上,可见他对自己的判断多么的有信心。

    贾诩见孙灿有几分不忍,继续道:“换句话说,如果主公是今日的孙策,属下冒昧问一句,你会被甘心受别人侮辱吗?”

    “这个……”孙灿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反正只有两个答案。 一、是自尽。 二、就是忍辱负重,他日雪耻。 绝对不可能当一个失败者,受人摆布。

    贾诩接着说道:“主公乃上位者,想法于属下等人不同。 属下和一些人都是有所需求,求财,求名,求利或求义,只要有明主给予他们这些,足以。

    可是,上位者至有上位者的想法,属下也不胜了解。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位者绝对不甘心于人后。 ”

    孙灿叹了口气,随后笑道:“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处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