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
字体: 16 + -

第九部 定中原 第四十章 一线生机

    第四十章 一线生机

    建安十年,一月二十六日。

    经过四日的逃亡,孙策终于抵达了阳羡县城,这一路上既有伏兵无数,又有追兵过万。 孙策军可谓损失惨重。

    突围前的一万余精兵,如今只是剩下四千而已,各路战将也是死的死,降得降,散的散,此刻还在孙策身旁的也仅仅只有几位而已,随行突围的几位孙家儿郎也多数英勇战死,只剩下了孙权以及孙韶二人而已。

    “主公!”陈武来到了孙策的身前,道:“前面就是阳羡县城,过了这城就已经抵达吴郡境内,如果这城还没有被攻下的话,我们可以在城中休息会儿,补充些粮草。

    我们食物能丢的都丢了,剩下的仅能维持二日左右。 ”

    孙策听后忍不住长叹了口气,夕阳的余辉照『射』在他消瘦憔悴的面容上,比起从前那英姿勃发的江东小霸王,如今的孙策神情中带着漠然和寂寥,唯有那双略黝黑『色』的双眼,仍然闪现着光芒。

    只是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了从前睥睨天下的傲气,他双目之中的光芒充满了对世情的明悟和莫名的悲怆。

    他摇头苦笑着说道:“列位有没有发觉从昨日傍晚起,我们就在也没有遭到对方的攻击?”

    程普这时正在为韩当包扎伤口,闻言抬头道:“这点我也发现了,前些日子,对方无时无刻都在后头追击我军。 『骚』扰,撕杀一天下来,少说也要斗上几合。 可是。

    从昨夜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平静的令人感到可怕。 ”

    孙权也憔悴了许多,那怪异的容貌多了风霜之『色』,衣袍之上血迹斑斑,本身金枝玉叶的身份,如今却是血染战袍,一身是伤。

    好在他并非只知道享乐的贵公子对身上的伤并不以为意,他静静地分析道:“对方此举动有两个可能。 第一、因为某些特殊的事情,令他们放弃了对我们的追击围剿。

    ”说到这里,他苦涩的笑了笑,这个可能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他接着说道:“第二、就是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已经将他们赶入了他们的天罗地网之内,等待我们的只有灭亡一途。 因此,他们没有必要继续增加伤亡。

    只要在特定的时候收网,那么我们就会被一网打尽。 这点确实和孙灿惯有地战术一样,不做没有必要的伤亡。 ”

    孙权话音一落,四周便寂静无声。

    恐怕此刻他们都意识到了前路的危险。

    孙策道:“除非孙灿中原根基动摇,不然他绝对不会就此罢休。 本来。 我们以为联合了曹『操』,袁绍就可以让孙灿前后相忌。

    没想到孙灿如此相信荀彧,将所有事情都交于他处理,并且不闻不问。 根据情报显示。

    曹『操』只是不断的对宛城进行『骚』扰,并没有真的对宛城发起攻势,还有袁绍也因为徐晃率军杀入青州的举动,不敢放手攻打延津。

    宛城现有徐庶镇守,荀彧也亲临官渡指挥,中原一地并未受到战火波及,因此二弟的第一条并不符合实情。 第二条正是孙灿的最终目地。 ”

    孙权闻言愕然,其实他也知道孙灿的目的是第二点。 他之所以多说一条,就是为了让将士心中存有一丝希望,不至于让他们连求生的欲望也没有。

    可是,孙策这么一说,立刻就将他的一番苦心全部打破,心中不免生出一丝疑『惑』,这时他又想起前几日孙策说过地话“大哥明白,也自有分寸。 别再废话。 你执行便是。

    ”心中生起一丝希望,欣喜道:“大哥。 你难道……”

    孙权才刚刚说了五个字,就见孙策一脸笑意,一手指着嘴然后轻微的摇了摇头。 数十年的手足情深,让两兄弟间有股非同寻常的默契。

    他立刻明白了孙策地意思闭口不语,心里暗自高兴。

    一行人来到了阳羡县城下。

    陈武警惕的望着城上,单骑来到城下,高声道:“高太守何在?”

    阳羡县城原本由一个姓高的太守打理,不过那已经是以前的事情了。 如今这阳羡县城早已被孙灿军取得,城中的代太守不是别人,正是孙灿麾下的水军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周瑜独自一人出现在城墙上,神『色』黯然的看着远处旌旗下的孙策。 当年他和孙策义气相投,都是志向远大,身怀抱负地大好青年,两人渡过了一身最无忧无滤的时光。

    可是,如今却是兵戎相向,实在是造化弄人,他高声道:“在下卢江周瑜,此城早已被我军占领,高太守以是街下之囚,麻烦通报一声贵上吴侯,就说故友请他上前叙话。 ”

    陈武面『露』黯然之『色』,既然阳羡县城以被孙灿军占领,足以证明孙灿军并没有放弃追击他们,确实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等他们入网。

    他回到孙策的身旁,将情况向孙策汇报了一遍。

    孙策并没有『露』出太大的惊奇,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内,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句,就不在言语。 他见陈武预言又止,便好奇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陈武犹豫的说道:“还有一事,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

    孙策笑道:“你我以经历生死,早以情似兄弟。 又有何当说不当说地?”

    陈武感动,说道:“现在地阳羡县城守将是一个叫周瑜的,他自称主公故友,请主公上前叙话,但是在下恐怕对方另有埋伏。 ”

    孙策听后,笑道:“公瑾雅量高至,乃世之奇士,岂会做此小人行径。 我和公瑾相交以久,只恨被孙灿捷足先登,不然他必是我军地水陆大都督。

    次番他叫我前往必是为了私情,而非公事,去去也无妨。 ”

    言罢,不理会众人,孤身前往阳羡县城。

    阳羡县城城门大开,周瑜单骑来到城外,见孙策一个人正缓缓的向他走来。

    周瑜暗自叹息,他就知道孙策一定会一个人孤身前来,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为人刚强无比,但却轻而无备,有霸主之才,却无成大事的『性』格。

    若当当只想要建功立业,在孙策麾下效力,确实是一个好去处,但若是要一统天下,治理疆土,另百姓安居乐业这就不是孙策力所能及的。 他是个明主,但觉对不可能是个名君。

    因此,当年他在孙灿和孙策之间,选择了与自己没有过任何交往的孙灿。

    孙策也发现了周瑜,高兴的问候:“瑜弟近来可好!”他话语真挚,无任何做作。

    周瑜微微叹息道:“你我一别近十载,想不到今日竟然在这种情况下相遇。 孙大哥,听愚弟一声劝吧,率全军降了主公。

    主公惜才如命,一定会既往不咎,对你们孙家以及全江东都有莫大的好处。 ”

    “哈哈!”孙策大笑:“公瑾勿说笑语,我孙策堂堂男儿,战死沙场,无所危惧,又岂甘于他人之后?策之秉『性』,瑜弟又怎能不知?今日为兄前来只位私情相求,公事多说无意,此对你我都好。

    ”

    周瑜就知道会有这个答案,明知如此,但他还是忍不住劝说。 他知孙策如果已经中计。 为了忠,为了大义,他无法透『露』任何情报,也只好劝说他归降。

    孙策说的斩钉截铁,而且大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模样。

    周瑜无法再次开口劝说,只能将心中的疼楚藏在胸中。 伤感说道:“孙大哥,有事尽管直言,只要不是违背主公利益的事情,瑜一定尽力作到。 ”

    孙策笑道:“为兄此生别无所求,即便战死疆场也毫不在意。 但唯一放心不下之人就是在下的母亲。 你我情如兄弟,立场虽是不同,可兄弟情义没变。

    我孙策一身从不求人,只希望瑜弟他日能够多加关照,孙策在此拜谢。 ”

    周瑜赶忙扶起孙策,道:“兄长之母,便是弟母。 代兄尽效,理所当然。 弟明白,孙大哥是担心主公为难孙家。

    这点大哥可以放心,主公『性』子孤高,抚视孤寡,不欺弱者。 主公那日攻入秣陵,兄家人均被俘获。 主公对他们体恤抚慰,并下令不得侵扰。 诸位文臣武将的亲属都毫发无伤。

    主公还当众宣布,只要他们不生事端,绝对不会为难他们。 主公当真是百世难见的明主。 ”

    孙策淡淡一笑,不在言语,随后便告辞离去。

    周瑜看着孙策远去的身影,眼中充满了无奈,他知道自己很快又可以见到他,可是那时他见的仅会是一具尸体而已。

    孙策回到军寨,全军上下以是一片死气,原先他们还存在一线生机,但孙策那话一说,此刻令他们都陷入了绝望之中,丝毫没有战斗欲望。

    孙策冷冷一笑,大声咆哮道:“这就江东男儿吗,一个个行同死尸,全无生气,难怪世人都笑我江东男儿个个软弱可欺。 ”

    众将士个个羞愧难当。

    孙策在道:“眼下,我军确实陷入绝境之中,但并没有到死地,我有一法,可以突出重围,但必须要诸位死战才行。

    儿郎们,你们相信我吗?若是相信,就高举你们的兵器,随我杀出重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