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藏
字体: 16 + -

第19章 两岸关 上

    第二日清晨,天空还只是蒙蒙亮。

    马坡亭的小客栈内,灶房的炊烟便已然升起。

    店家老者正在用力搅动着大锅里的苞米粥,旁边的三层大蒸笼里也装满了热气腾腾的馒头。

    而灶台旁边的长桌上,已然摆放着七八个大盘子,盘中盛满了刚切好的酱牛肉和店家自己腌制的咸菜。

    贾家商队有两个护卫在给老者打下手,就像昨天他们住进来时的那样。

    说是打下手,其实是盯着店家,免得在食物里做手脚,这也是商队行商的规矩,店家老者似乎也见得多了,没什么话,只是闷声做早饭。

    其他的护卫们也都在各自忙活,收拾着行装,套弄着马鞍,检查着一应物品。

    夏侯真早早便来到郭老道的房间内,缓缓的说着昨晚发生的事。

    郭老道的脸色仍然有些苍白,他昨晚住进这客栈后,便一直调息打坐,没有再出过房门,一方面是他确实累了,而另一方面,他也确实不想再见到石鑫宝。

    面对夏侯真的叙事,老道他倒是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情绪,只是在听到石鑫宝被黑蛇咬中时的情形,他的神色才闪过一丝异样。

    “哼,老子的那两件宝贝都喂进了他的体内,他要是还能被一条蛇咬死,那老道我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虽然心里腹诽不已,可郭老道嘴上却没说什么,没有打断夏侯真的话。

    直到夏侯真把他想说的都说完,郭老道才悠悠的问道:“出关之后你想转道,先去兴城?”

    “没错,转道兴城虽说会耽误一天的时间,但总体来看,是可以赶上交货时间的,您也知道,我们所用的马匹本就不是普通的货色,只有到了兴城驻地才能补充。”夏侯真面色凝重的接着说道:“接下来的路不太平,如果没有这些马,万一出现什么变故,你我都担待不起。”

    见他说得如此认真,郭老道目光闪动,默默地思索着,而后,轻声问道:“昨晚的事,真是一场意外?”

    也难怪郭老道心生疑惑,这件事早不发生,晚不发生,偏偏在他们即将踏出“两岸关”时发生,怎么看都有些异样的味道。

    夏侯真沉默了片刻后,才说道:“这也正是我担心的,如果这事不是一场意外,那接下来的路会更不太平,这几匹马就更是得换。”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不是一场意外,那你转道兴城的举动,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郭老道面无表情的说道。

    ...

    ...

    今天的天仍然是阴沉沉的,昨夜没有下雨,但看样子今日是肯定要下的。

    商队在吃过早饭后,便启程赶路了。

    店家老者昨夜只找到了石鑫宝所说的半边莲,即便如此,石鑫宝用了药之后,那三匹马的命算是救回来了,留下一些草料钱,便交给店家代为看管,待商队回程时再去将马儿接走。

    说来也巧,那三匹马儿当中,有两匹便是那李老三和肖云才的,还有一匹却是属于那个被夏侯真训斥的护卫。

    尽管商队还有两匹备用马匹,但那也是用来驼物资的。

    马匹少了便是少了,因此他们几人便只能与其他护卫共乘一骑。

    石鑫宝在经过昨天的事情之后,也没有脸再与郭老道一起坐马车了,甚至在出发的时候,他都有意无意的躲着老道。

    而郭老道似乎也是这么想的,出了房门便直接坐入马车内,一声不吭。

    ...

    ...

    “两岸山来两岸关,两岸关外踏秦川,

    少年出关图壮阔,白骨归乡泪蹒跚”

    骑在马背后排的石鑫宝,听着身前的高个子护卫,念道这两岸关的童谣,心里有些沉甸甸的。

    商队出发已经有一个时辰了,听说再有一个多时辰,就要到两岸关了。

    从护卫们的口中,石鑫宝得知了许多关于两岸关的内容。再配上那首悲凉的童谣,让他对于这天下闻名的雄关充满了好奇。

    两岸关的确很有名,此关是吴国的西北门户,是最险要的关口,有史以来便兵家重地,因此过关盘查也是相当的严律。

    另外,此关的形成也是非常的传奇,相传此关本是羌江畔的一座大山,几百年前的一日,几个仙人在天上斗法,被其中一个仙人一剑斩下,硬生生的将这座大山斩成了两半,羌江也就此改道,江水从两半大山之间穿流而过。

    两半大山被这湍急的羌江水隔绝开来,坐落于江水两岸,由此便形成了如今的两岸山。

    而两岸关则是由几位当时世上的大修道者,用至圣仙法在江水之上凝结成的一座石桥,此桥宽有两丈,可六马并行,几百年来风吹雨打,依旧结实稳固,连接着两岸之山,也连接着两岸关外的北境秦川。

    “仙人可以一剑把大山劈成两半,又可以在湍急的江面上建桥助人,真是了不起,可我为什么就入不了道呢?”石鑫宝在马背上静静的想着,有些惆怅,难以释怀。

    “郭师曾说过我身体内少了点什么,可连他都不知道,我又有什么办法呐?”

    石鑫宝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好让屁股下的裤子透透气。

    便在这时,一滴水珠落在了他的额头,紧接着,刷刷声从四周传来,更多的水滴落下,便是下起了雨。

    商队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大家都知道会面对这场雨,所以早有准备,纷纷取出斗笠和蓑衣穿上,便再次赶路。

    由于穿着蓑衣,有一件东西石鑫宝便不得不拿在手中,无法再背在身后了。

    那正是他从红泽湖中捞出来的,那根黑不溜秋的棒子。

    对于这跟棒子,石鑫宝最初是有些想法的,只不过在翁田村出现山火的那晚之后,这棒子便再也没显露出任何不寻常之处了。

    这棒子是握起来是比较轻巧,也比较结实,但似乎也仅此而已。

    他出村后就一直将它带在身边,商队里的人见了,都以为那是他随身带的手杖。出门在外,谁不带个称手的东西啊?因此谁都没有在意。

    然而有一次,石鑫宝故意将棒子拿到郭老道的面前晃悠,就想看看郭老道是否看出什么来?可最终也没瞧见郭老道脸上有什么反应,从那以后,石鑫宝便将这棒子的事给放下了。

    跟老道接触的时间长了,石鑫宝对于他还是有些佩服的,在他想来,连老道这样见多识广的修行者,都不会正眼一瞧的东西,那只能说明这就是普通的东西。

    “在村子的那夜,兴许就是个巧合吧,我也真是傻,怎么可能随手挥一下,天上就会打雷呢?那不就成仙棒啦?”想到此处,石鑫宝自嘲的笑了笑。

    天空哗哗的下着雨,越来越大,夹带着风声,也夹带着夏侯真的喝语声:

    “加快速度,尽快赶到两岸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