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出塞
字体: 16 + -

第五十三章假意东进设伏焉耆王沈祥监守无意惹荻花

    次日起,龟兹军再也没有到龟兹王城下叫阵和攻城,城外如一潭死水,静的可怕。

    焉耆王和危须王终于明白,班超不是去追敌,而是离开了王城。焉耆王命人查看班超军营,见营中再无一人,正是人去帐空。

    “班超委实狡猾,竟然假意出兵,趁机离城。”焉耆王怒道。危须王却不这么看,他早就恨死了班超,班超走了,正是拔出了眼中钉。焉耆王如此一想,觉得危须王说的有道理,就不再多想。

    城外安静的可怕,没有班超率领的汉军,也没有龟兹军,难道他们真是进行了厮杀和火拼,死的一个都不剩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焉耆就是西域第一强国。想到这里,焉耆王得意的大笑。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一个月后的一天,城外出现了一匹快马,骑马的人刚刚到城门下,人就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报告,城外有一人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人掉下来关我们什么事?”

    “看装束,像是焉耆人!”

    “焉耆人怎么会在城外?”

    “可能是从王城过来的!”

    彼王城非此王城,焉耆王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喊道:“快打开城门,将人救活!”但是人没有救活,来人临死前,说了一句话:“王城不保。”

    焉耆王大惊,焉耆王城不比龟兹王城坚固,无怪龟兹王城下见不到龟兹人的影子,原来是攻打焉耆王城去了。焉耆王城乃是自己的大本营,城内有自己的妻儿,一旦被破,则根基具毁。

    “回城驰援!”

    焉耆王命危须王留守龟兹王城,自己率领骑兵一万回防焉耆王城。

    焉耆王疾驰十日,人马俱疲,行至狐山一带,已是夜里,焉耆王命人生火做饭,不想饭没做熟,忽地箭雨纷飞,箭簇或射进烤肉,或射入士卒口中,一时间,死伤大片。焉耆人大惊,此处距离焉耆王城还有五百里,没有想到此处会有伏兵。

    焉耆人尚没有看到敌兵,已然死伤三成,待拿上兵器,骑上战马,又死伤一成,余者奋起厮杀,不想来敌势大,多是二打一或三打一,甚至有四打一者。焉耆人寡不敌众,陷于慌乱。

    焉耆王率部杀出重围,眼见逃出,忽地前方亮出火把,一路大军挡住焉耆王的去路,放眼望去,竟有万人之多。

    “贼人广,你意欲逃往何处?”

    焉耆王一眼就认出了龟兹王建,大惊:“你怎么在这里?”

    建说道:“你中了我的调虎离山计了!”

    焉耆王知道自己今日在劫难逃,问:“你想如何?”

    建

    道:“你杀我爱妻,纵兵为祸,淫乱后宫,难道还想活着出去吗?”说罢,大军将焉耆的残部紧紧围住。

    焉耆王看到建的身边是汉使班超,连忙下马,跪在地上,说:“汉使救我,王妹是自杀而死,汉使劝我不要纵兵,我也下了严令!汉使在龟兹时,我未曾为难过汉使分毫,求汉使救我!”

    班超斥道:“大胆焉耆王,你攻杀西域都护,罪大恶极。龟兹阏氏虽不是你杀的,但你却将阏氏尸身悬于城门。龟兹阏氏乃是你的胞妹,你不知人伦,不懂廉耻,不开教化,岂能无罪。”

    焉耆王老泪纵横,道:“小王知错了,盼望汉使宽恕!”

    班超道:“来人啊,将焉耆王绑了!”

    赵森与沈祥将焉耆王绑缚,焉耆军卒十分惊慌,班超道:“放下兵器者,免死,否则格杀勿论!”焉耆人没有听懂班超的汉话,建代为翻译,焉耆人连忙下马,将兵器置于地上。

    赵森与沈祥将焉耆王押下去,建向班超道谢:“多谢汉使妙计!”

    班超问:“龟兹王准备如何处置焉耆王?”

    龟兹王建道:“焉耆老儿夺我城池,杀我爱妻,我与他不共戴天,明日午时,我要将其在军前正法!”

    班超道:“不可,你杀了一个焉耆王,必引来复仇的大军,更何况你的王城还被焉耆王占着。”

    龟兹王建问:“依汉使所言,莫非要将焉耆王放了?”

    班超道:“自然不能轻易的将他放了。”

    龟兹王道:“如何能放?”

    班超道:“归还城池。”

    龟兹王道:“如此大仇,岂是归还一个城池这么简单,我乃西域的雄鹰,受此大辱,必要那焉耆老儿以命偿还。”说罢,策马而去。

    班超在原地驻足良久,带兵回到营地。

    是夜,耿恭找到班超,将一张羊皮交与班超,羊皮上只有四个字:柳中告急。

    班超问:“怎么回事?”

    耿恭据实回答:“北匈奴左谷蠡王并非撤军,而是改道柳中。现在匈奴三万大军围攻柳中,我又将大军带出,关宠一人苦苦支撑,恐难以维持。”

    班超道:“那你火速驰援柳中。”

    耿恭道:“可是如此一来,你在西域就孤立难支了。”

    班超道:“无妨,我于诸国有恩,他们不会对我怎样!”

    耿恭道:“职责所在,既是如此,后会有期!”说罢转身离去,班超追上耿恭,道:“我送你。”

    再说赵森和沈祥看守焉耆王,焉耆王被放进一个五尺见方,八尺深的坑里,焉耆王坐在坑里,

    一言不发,赵森和沈祥觉得甚是无趣,不时的举着火把查看,生怕焉耆王死了。

    夜半无聊,将睡之际,赵森、沈祥二人察觉身边有人,同时惊醒,大喝了一声谁,只见那人也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

    “毛贼,你可是来救人的?”赵森说罢,欺身上前,抓住那人衣领。那人反手打了赵森一个耳光,骂道:“臭不要脸。”

    “怎么是个女人?”

    沈祥也看清楚了,此人确实是女人,只是因为她穿着黑色衣服,沈祥才没有认出。

    那女子说:“女人怎么了,女人你们就可以动手动脚?”

    赵森反倒不好意思,道:“姑娘莫怪,我们兄弟二人身负重任,不敢怠慢。”

    那女子道:“有何要事,不就是看管焉耆王嘛!”

    沈祥咦了一声,道:“你怎么知道?”

    那女子道:“抓人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只是你们佯做没有看到罢了。”

    沈祥摇头,道:“不可能,偌大一个女子,我怎么会看不到。”

    那女子道:“你肯定看不到。”

    沈祥坚持:“我肯定看得到。”

    那女子咦了一声,道:“你眼睛长在屁股上了,我站在你身后,你都能看得到。”

    沈祥奇道:“你认得我?”

    女子道:“自然认得,你站在汉使身边,雄赳赳,气昂昂,好不威风。”

    沈祥颇为得意,道:“我与汉使乃是兄弟,从军比他还早一年。”

    女子道:“既然早于汉使,为何军职低微!”

    沈祥哑口无言,女子颇为得意。

    沈祥问:“你来此究竟何为?”

    女子大声道:“好奇,想仔细看看焉耆老儿长什么样,我奉命出征,总要知道敌人长什么样吧!”

    沈祥奇道:“你是来打仗的?”

    “怎样,看不起我,我乃姑墨公主,姑墨的先锋大将!”

    沈祥哈哈大笑,道:“先锋便是生得你这副模样!”

    那女子十分不高兴,突然上前,抓住沈祥的双肩,将沈祥扔出一丈之外。

    沈祥从地上爬了起来,十分不服气,道:“有本事再来。”

    那女子适才打了沈祥一个措手不及,这次沈祥有了防备,便没有这么容易近身。她几次试探,都被沈祥识破,几次攻防之后,沈祥渐渐看清了她的套路,她惯于摔跤,一旦被她抓住,人就像蛤蟆一样飞了出去。

    可能是害怕被对方抓住,那女子同样防守严密,沈祥一直找不到机会。

    “你们别晃了,要打就打,看的我眼睛

    都花了。”赵森在一旁喊道。

    沈祥被赵森逼的急了,心道自己总算是男人,力气要大,就算被抓住,也不会怎样。想到这里,他故意卖了一个破绽,将肩膀露了出来,那女子看到机会,上前一步,抓住沈祥的肩膀,沈祥也趁势抓住她的肩膀,两人都想将对方甩开,但都拉扯不动。僵持半晌,沈祥下盘不稳,被那女子扔了出去。沈祥虽脚离地,但不肯松手,手中抓有东西。

    “臭不要脸!”那女子上前踢了沈祥一脚,转身快步离开。

    沈祥从地上爬了起来,道:“姑墨公主踢我干什么?”

    赵森捧腹大笑,道:“你这个色鬼,淫性不改,与人斗狠也就罢了,还扯人家衣服作甚。”

    沈祥见自己手中攥着两块黑色的布,懊恼道:“姑墨人的衣服太不结实了。”

    次日,龟兹王建来到班超军营。

    “汉使,听说戊己校尉带着汉军走了?”

    “正是,柳中告急!”

    “定是左谷蠡王发兵了,说起来龟兹和焉耆都是匈奴的属国,没有匈奴,就没有龟兹和焉耆的今日。”

    “错,没有匈奴,焉耆和龟兹会更好!”

    建不置可否,他是匈奴人扶持起来的,不肯说匈奴坏话。

    “戊己校尉突然离去,汉使在西域岂非无兵可用。汉人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炊,汉使还如何完成大业。”

    “大业不在人多!”

    “不知道汉使如何处置广?”

    “焉耆王杀死西域都护,论罪当诛,龟兹王将其杀了吧。”

    龟兹王道:“杀之不妥,哨骑探报,焉耆城内大军出动,据此不到五十里了。”

    “你欲如何?”

    “我想和焉耆王谈谈!”

    龟兹王命人将焉耆王从坑内捞出来,经过一夜,焉耆王身心俱疲,像是换了一个人,往日威风扫尽。

    班超道:“广,你可知罪!”

    焉耆王跪在地上,声音沙哑,道:“广知罪。”

    班超问:“你有何罪?”

    焉耆王道:“广不该得罪汉使,不该袭扰龟兹王城。”

    班超斥道:“你杀死西域都护陈睦,乃是叛逆,按大汉律法,当灭九族。”

    焉耆王怅然的看着班超,道:“陈睦都尉并非死于广之手,实在是匈奴人所为,我也是奉了匈奴人之命,才攻打都护府的。”

    龟兹王道:“那你占我龟兹城,杀我阏氏,这笔账怎么算?”

    焉耆王道:“我愿退军,让出龟兹王城,将...将...将我爱女白月嫁给大王,以补王妹身死

    之憾。”

    龟兹王道:“还有,你每年须向龟兹进贡战马一千匹,肥牛一千头,肥羊一万只。凡龟兹军所至,焉耆军须避让,不得有不敬之行为。”

    焉耆王早已是惊弓之鸟,连连点头称是。

    龟兹王十分满意,命令大军起行,带焉耆王回龟兹,索要王城。

    班超命令所部收拾行装,准备起行,出发时,却见不到沈祥,问赵森,沈祥何在,赵森笑而不语,班超责问之下,赵森才道明实情,说沈祥一早被姑墨公主抓走了。班超大惊,问为何抓走沈祥,赵森道:“昨夜我和沈祥奉命看守焉耆王,不想姑墨公主起了童心,想再看看威风一时的焉耆王生的什么模样,与沈祥打了起来。争斗时,沈祥抓破了姑墨公主的衣服。”

    笛玉问:“抓破了哪里的衣服?”

    赵森道:“抓破了肩头。”

    笛玉道:“坏了坏了,沈祥性命不保!”

    班超问:“为何这么说?”

    笛玉道:“姑墨人视贞洁如性命,平日衣服裹的严实,被沈祥撕掉一块,还不将沈祥杀了。”

    班超骑上快马,道:“快随我追姑墨人。”

    姑墨人起行的早,走在龟兹人前头,班超超过龟兹,急追姑墨,天近正午,方才追上。

    “停步!”

    姑墨大军见有人追来,停止前进,班超一眼就看到了沈祥,他被五花大绑的放在一个姑娘的坐骑上。那姑娘蒙着面纱,难掩动人身姿,班超知道此人就是姑墨公主。

    “拜见公主!”

    姑墨公主并不买账,道:“汉使追我有何事?”

    “想请公主归还沈祥。”

    “此人我要带走,交女王处置。”

    “沈祥乃大汉使臣,公主不能将他带走。”

    “若是我强行将他带走呢?”

    班超站直身体,道:“那我只能动手了。”

    姑墨公主冷哼一声,姑墨人顿时将班超围了起来。当时班超身边只有十几人,而姑墨大军却有七八千人,班超一时陷入两难。

    正当这时,龟兹王建追了上来,他问明情由,道:“荻花,你就卖我个面子,将这位壮士放了。”姑墨公主不肯,龟兹王有些动怒,道:“怎么,连我的话都不听了。”姑墨公主气不过,但还是将抓起沈祥,扔给了班超。班超一面接过沈祥,一面惊叹姑墨公主的臂力。她看似柔弱,但是力大无穷,难怪沈祥会败给她。

    “汉使,你的人情我还了,咱们再会!”龟兹王说罢,哈哈大笑,带领大军离去,姑墨公主一脸幽怨,对着沈祥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话,

    众人谁也听不懂。姑墨公主走远,赵森将沈祥身上的绳子解下,他气的暴跳如雷:“打闷棍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单打独斗,明着来!”赵森说:“单打独斗也不见得能赢啊!”沈祥看着赵森半晌,道:“不说话能憋死啊!”赵森笑道:“我要是不说话,你就死了,幸好我发现及时。”

    笛玉上前对班超道:“这位勇冠三军的公主可能爱上了沈祥。”

    “勇冠三军?”

    “你不知道吧,姑墨是女王制,凡是姑墨的女王,都苦练了一身本事,力大惊人。不过姑墨也是一个奇怪的国家,一旦女王生了女儿,就会立即杀掉丈夫,防止篡位。”

    “要是女儿未成年就死了呢?”赵森忍不住问。

    “新的女王就会从哥哥或弟弟、叔叔的女儿中挑选,总之不会因为没有女儿继位破坏了女王制。”笛玉道。

    疏勒军经过半月的跋涉,终于回到了盘橐城,盘橐城军民欢呼。

    经过数十次战斗,疏勒在艰难中存活下来,这一年,疏勒人口减半,有的战死,有的逃亡,可谓惨烈。

    班超回到盘橐城,与忠会合,互诉战情,不禁唏嘘。潘辰据实讲述,龟兹王不断对盘橐城增兵,兵力近两万,但疏勒人不畏生死,拆房拒敌,以死马为食,顶住了龟兹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龟兹王见盘橐城久攻不下,动员姑墨和尉头国出兵,聚合胜兵三万余人,准备一鼓作气,攻下盘橐城,盘橐城百姓也做了与城共存亡的准备。就在大军攻城的时候,龟兹王城传来了被焉耆和疏勒军攻占的消息,龟兹王率军回防,大军俱走。开始盘橐城内的军民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后来知道疏勒军占领了龟兹王城,军民振奋。

    说到这里,忠问:“恩公,何以助建夺回王城,待其自灭,不是更好。”

    班超道:“一者焉耆凶残,二者建夺不回王城,必全力攻打盘橐城,以求立足。”

    忠恍然大悟:“恩公思虑深远。”

    班超道:“疏勒王抵抗龟兹大军一年有余,保住了盘橐城,功在千秋,我必向大汉天子请旨,对诸位褒奖!”

    忠及诸文武都十分高兴,笛玉问:“洛阳可有新帝继位的消息!”

    班超道:“洛阳道远,尚未收到新诏书!”

    忠问:“下一步作何打算?”

    班超道:“巩固盘橐城,对盘橐城进行修补、扩建、加高,仿汉城,挖壕沟,建吊桥。召集疏勒百姓安心放牧,沿疏勒河复耕。吸取疏勒城教训,在城内挖井,寻水源,防止城外断水。我估计龟兹王一时不会再来,但是难保龟兹国力恢复,龟兹王野心

    再起,所以城内要多备粮草,防止围城。”

    忠叹道:“恩公所言甚是,此次围城,最感到吃力的就是粮草不济。我们西域人以肉为食,不吃粟米,但牛羊乃是活物,城内无草,牛羊饥瘦,不够军民食用!”

    班超道:“夏秋之际,可屯干草,以备需要。此外,粟米存储久远,不会腐烂,补羊肉之不足。”

    忠道:“汉使所言,小王一定照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