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积分从安史之乱开始
字体: 16 + -

第三章 顿乱

    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致使得货币异常匮乏,几乎难以维系市面上的正常流通。

    与此同时,差钱、次钱以及假币也横卷其间,使得整个长安城陷入顿乱之中。

    唐皇听了宰相杨国忠的奏表,遂从高力士手上接过假币,心下越发地郁愤难平。原来,安禄山谋逆之心早已有之。

    此刻,李亨手上握着一枚假币,正细细地端详着,似乎能从中寻到一计缓解之法。

    此币坑相趋熟,薄锈浓浆裹缚。只见面文上书“圣武通宝”四字,书意端庄,书写规范,颇有唐风隶韵之感。

    其字廓清晰,钱纹饰深峻而突兀有度。云纹精美且形大,云团几近满铺,极富有亮点。

    其铸相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净。材质青铜,铜色亦是熟老无比。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若开。

    望着手中的那枚假币,唐皇只感胸口发闷,适才高仙芝退守潼关一事,便已经让他心神不宁,而这一刻更是彻底地乱了阵脚。

    “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边令诚之言犹如一记惊雷,震得在场之人无不头晕目眩,四肢发怵。

    吏部侍郎达奚珣不由得心头一紧,而户部侍郎杨暄更是眼前发黑,险些跌坐在地上。

    对于此言,唐皇也并非深信不疑,只是身处于盛怒之下,也难免会令决策有所偏驳。

    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倒是这封常当初清率先请缨,信誓旦旦的跟着唐皇一通保证,可以说几乎是立下了军令状。

    可结果却事与愿违,且不说他伙同高仙芝意图不轨,私自克扣军饷之事是否属实。单是两人屡屡贻误战机,还一而再再而三的败退,就该以军法处置。当真是认为大唐无将士可用不成?

    如此溃散军心的行为举动,着实不得不令人牵想其他。别说是取得安禄山首级进献朝廷,只怕是连同长安城都将危在旦夕。

    唐皇倒想听听不同的意见,只是诸位官员对杨国忠皆有所畏惧,曲意逢迎地说些不着边际的废话,听得高力士也连连摇头。

    由此,惹得唐皇甚为焦躁。只是随后杨国忠的一句话,不禁令一众官员愈加的心悸胆寒。

    “好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唐皇眸光沉沉扫过众人,遂即派遣边令诚再度赶赴军中,监斩封常清与高仙芝于潼关。

    太子李亨听闻此事之后,只是淡淡一笑,心底却是一阵焦灼。为将者,驰骋沙场,当以马革裹尸还!

    封常清与高仙芝皆是骁勇之士,就因为边令诚的一句谗言,便要冤死于自己人的刀下。如此只会寒了天下将士们的心。

    待长枪刺破云霞,且放下一身牵挂。遥望这寒月如牙,是谁在孤身纵马?但只求生死无话,将梦回再叙桑麻!

    眼下,李亨正面临着一个选择: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封常清与高仙芝,只能选救一个!他这样做的代价是——折寿十五年!

    “李辅国,将这份密信交给陈将军!另外,你以本王的名义,去筹备明晚的宫宴!”李亨说话间,手上把玩着那支秃笔。

    “殿下,这笔都已经秃了,您为何还留着?”李辅国对此甚为不解。

    “公公有所不知呀!这支笔是我当太子的那一年,父皇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虽然它现在已经秃了,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李亨眸光转动,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殿下孝心可嘉……”李辅国话说一半,一眼瞥见窗外似有人影抖动,定了定,继续道:“乃是陛下之福啊!”

    就在这时,唐皇已在高力士的陪同下,扶门而入。只听得高力士道:“殿下如此看重亲情,陛下又怎会不知?”

    “高力士,把朕的天子剑取来!”

    “陛下,您这是要……”高力士叹息一声,却未将“禅位”那两个字说出口。

    “父皇……孩儿只希望您永远安康!”

    望着唐皇那历经沧桑的面容,李亨莫名的一阵哽咽。再看他眼中映照着自己的模样,竟是那样的不堪。

    想起自己暗中操作之事,李亨心中更是划过一丝愧疚。只是李辅国已然离去,估计陈玄礼也已收到了密信。

    “你可知道,朕为你更名为亨的用意?”

    “孩儿谨听父皇教诲!”

    “亨取自于《易经》中的乾卦,即元、亨、利、贞四字,也就是君主四德。元为开始、初心,亨则为坚守、过程。为父希望你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父皇,您的教诲,孩儿铭记……”李亨说着,不觉泪水已模糊了视线。

    回顾自己前半生,大都是在隐忍之中度过。从李亨当上太子的那一刻,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包围。

    无论是之前的李林甫,还是现在的宰相杨国忠,都是他政治前沿上最大的威胁势力。

    李亨自然不会忘记,那个多灾多难的年头——天宝五年。他遭遇了两次大案,也经历了两次婚变。

    在那之后,他的身心蒙受了巨大的创伤,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何其所幸,一切都是有惊无险。

    后来,在唐皇的安排之下,李亨再一次成婚,也说明唐皇没有动过废他的念头。

    因为那一次,他续娶的是位很有背景的女子,她便是至今相伴于左右的张良娣。

    李亨在娶了张良娣以后,并不曾觉得太平无事,反而更加地谨慎小心。他相信,一如既往的沉默,便是为了有一天更好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