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积分从安史之乱开始
字体: 16 + -

第二章 醒来

    天宝十五年正月,大唐都城长安。

    眼下,正值新春时节,理应普天同乐。然而大殿之内,却是一片冷寂,似乎还残留着几分严冬的气息。

    “若是以往,拜贺君亲,进饮椒酒,想来极尽欢声笑语。”

    在听得来人禀报之后,唐皇李隆基发出一阵感慨。凝望着铜镜中那须发斑白的模样,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原来,安禄山已在东都洛阳登基,并且自称为大燕国皇帝。从他范阳起兵,再到攻破洛阳,只用了短短三十五天。

    这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而唐军则节节败退。按照目前的形势,叛军很可能会集中兵力,将潼关作为下一个重点攻击目标。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潼关是长安的东大门。倘若此地丢失,整个长安城便是岌岌可危,这便相当于将都城直接拱手相让。

    想到这里,唐皇不由得心头一颤。他暗暗平息着心绪,随后便下了一道旨意,任命宦官边令诚为监门将军,立即前往陕州监军。

    当听闻此事之后,太子李亨便直言上柬,可唐皇仍是一意孤行。李亨见劝说无效,情急之下提了一句杨贵妃。

    这便如同一滴水落入了油锅,无论是宰相杨国忠,还是宦官边令诚,两人本就与太子关系紧张,此刻更是见机行事。

    边令诚当即上疏唐皇,“太子非议庶母,实属不孝!”

    “太子遇事不够沉稳,有失储君风度!”

    杨国忠亦如是说,只轻描淡写一句有失风度,便已经给太子李亨定了罪。

    “宰相大人说得极是,本王的确有失风度!在这家国蒙难之际,那么请问,您的风度又何在呢?”

    “太子殿下,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下官不与你一般见识可好!”

    此刻,唐皇更是龙颜震怒。果然,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可信的,包括他的儿子在内。

    在听得杨国忠之言后,唐皇心头便涌起一个念头——废立太子。可一转念,他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一时间,殿内剑拔弩张,气氛极度压抑。边令诚还是很有眼力价,赶紧把杨贵妃请了过来,唐皇向来接纳贵妃的言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有过,改了便是!”杨贵妃只是淡淡开口。

    “不愧是贵妃娘娘,果然见地独到!”杨国忠立刻意会贵妃之意,随即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

    “好!就依爱妃之言,即刻着令太子回宫面壁思过,无诏不得离开东宫!”

    “杨国忠,你……”李亨气急攻心,遂即昏厥了过去。

    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皇的情绪波动便尤为明显。他只想迅速的平息叛乱,在指挥迎敌之时,却连连失策。

    半月之后,东宫。

    “太子殿下,您终于醒了!”

    李亨渐渐转醒,还来不及熟悉周围的环境,便听得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看样子是位宦官。

    “你是……”李亨只觉一阵混沌,一瞬间,无数的记忆碎片充斥于脑中。

    “殿下,如今陛下已经年迈,行事难免会受情绪影响,还希望您莫要记恨于心!再者,当前形势堪忧,还是早做打算,实为上策!”那宦官已是不惑之年,虽面目丑陋,却是一脸的忧思。

    “你叫李辅国吧!”

    李亨仔细搜索着脑海的每一处,终是很难寻到一个与之匹配的名字。

    只是纵观历史,作为太子身边最有名的宦官,他所能想到的只有李辅国。

    对于他们来说,阿谀奉迎,溜须拍马,根本无须学习。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亦是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已,更是毫不手软。

    “多谢殿下赐名,只要殿下一句话,属下愿意赴汤蹈火!”

    “好!李辅国,你去禀报父皇,就说本王已无大碍,叫他不必挂怀!”

    李亨缓缓从袖间拿出秃笔,静静地整理着凌乱的思绪。这安史之乱的背后,有着诸多复杂的政治因素。

    唐皇自认为是最贤明的君主,放眼整个朝堂,无一不是他的提线木偶。不管是从太子到宰相,还是从文官到武将,都形成了一对一的制衡体。

    但是他忘了,有一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明知道宰相杨国忠是个废物,在牵制安禄山方面明显能力不足,却还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放任杨国忠私下搞小动作。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且杨国忠使得一切手段,仅仅只是为了把对手安禄山搞下马。

    这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是手握重兵、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从始至终,唐皇的确是太过自信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考虑一个万全之策,以期退敌。

    “老袁,你给我出来,兄弟我有话问你!”

    李亨环顾四周,仍是心绪难平。他总觉得那日的狂风来得蹊跷,便想找袁大人问个究竟!

    “殿下,呼唤袁某所为何事?”只待他话音将落,一个白影便悄然而至。

    “老袁,那日的狂风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李亨轻轻转过身来,以审视的目光望着袁大人。

    “殿下,这个说来也是奇怪,那日袁某已经算计好了时辰,本打算安排您去开元二十六年的,结果忽然来了一场狂风,着实打乱了我的全盘计划!”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等等,老袁,你总得给我留些装备吧,或者护身符之类的也行?”

    “装备?护身符?你不都已经有了金手指?”

    “我去,你是说这根秃笔?”李亨正说着,便将那秃笔丢了出去,“老袁,要不要这么坑人?想要兄弟我好好地给你干,你倒是拿出点诚意来!”

    “殿下,切莫小瞧这支秃笔,它的来历比较久远,袁某也不愿在此赘叙。”只见袁大人接过那支秃笔,迅速地在地上画了一个圈,然后地面上豁然呈现出一个大洞。

    “除此之外,这秃笔还具有改写历史之效,只要殿下对照着史料,签上您的名字即可!但请切记,涉及每一处史料,皆不宜有过多过大的改动,否则,您将会遭到来自时空的反噬!”

    “时空的反噬?”当提到这几个字之后,李亨分明看到,袁大人的脸色越发地凝重起来。

    “殿下放心,关于那日的狂风,袁某定会给你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