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第一仙
字体: 16 + -

第66章 文人骚客

    陪太子读书的陈礼起床了,他其实一直不算赖床的性格。

    洗漱结束,陈礼觉得在东宫练武不好,所以在演武场练习着他的锏法。

    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宝剑随身藏。

    这些武艺其实都需要一直勤学不辍的,绝对不能有什么放松、懈怠的理由。

    陈礼现在最擅长的还是锏法,然后是枪术。马槊或者长斧、大刀,也稍微有所涉猎。只不过‘看家本领’还是锏法,不能说多么出色,也算是稍微初窥门径了。

    狗子牵来了马等在府门外,陈礼洗漱结束后立刻翻身上马直奔皇宫。所谓的东宫就在皇城里,李承乾现在可没有搬出皇宫。正常来说,太子一般都是住在皇宫的,只不过太子居住之处,亦称春宫、储宫。

    陈礼屁颠屁颠的赶到显德殿,这是东宫第一殿,是太子接见群臣和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

    李渊逊位后在此殿举行登基仪式,因为那个时候太上皇还在太极殿呢。

    看到陈礼,李承乾显得非常开心,“阿兄。”

    陈礼还没有说什么,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开口,“殿下,此人可是宗族?”

    看到陈礼摇头,另一个老头也跟着说道,“殿下乃国本,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陈礼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至于李承乾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这两位就是在秦王府时就教授他儒学经典的老师们。

    就在这个时候,胖嘟嘟的李泰跑进了殿里,开心的看着陈礼,“阿兄。”

    跟着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小萝莉李丽质,“阿兄。”

    陆德明与孔颖达都不高兴了,冷哼一声表示不满。

    这里面既有对已经改封越王的李泰感觉到不满,也有对长乐公主李丽质的不满。

    尴尬的陈礼觉得如坐针毡,这些‘同事们’对他的观感直线下降啊。

    算了,陈礼也不是很在意这些事情。能相处就好,不能相处陈礼也不担心什么。他是来学兵法的,不是来学儒学的。再说了,陆德明与孔颖达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代沟很大,陈礼也不觉得和他们会有什么共同话题。

    李泰可不在意夫子们的不满,亲热的对陈礼说道,“阿兄,我们去崇文馆。”

    李丽质也跟着说道,“兵部尚书已经侯在那里了,父皇和母后也让人送来了好多孤本、典籍。”

    李泰很开心,满是期待的样子,“崇文馆藏书万卷,且需校理典籍、考证,馆内文人雅客。”

    陈礼有些不自在了,强调道,“殿下、公主,臣不善经史典籍。就是有些好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不是也在这里?”

    李丽质眼前一亮,声音清脆,“阿兄,《兰亭集序》藏在秘府,父皇不大愿意拿出来。”

    秘府,就是皇家的藏书阁。

    李承乾这个时候也开口了,“长孙祥,你且去求见圣人,就说游骑将军想要借《兰亭集序》。”

    陆德明与孔颖达愣住了,皇子和公主待这个游骑将军有些过于热情了。就算是太子,也待这个游骑将军过于亲近了。更重要的是《兰亭集序》可是天下第一行书,圣人本身就被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兰亭集序》一般人可无缘可以得见。

    长孙祥立刻领命离开,他其实也不知道陈礼为何有这样的待遇。但是长孙祥前几天得到了族叔长孙无忌的交待,一定要关照这个游骑将军,不可有半点抵触、违逆。

    更何况长孙祥现在是尚舍直长,他当然要听太子的话。

    晕乎乎的陈礼跟着李承乾、李泰还有李丽质来到了崇文馆,见到了李靖。

    李靖看到陈礼,只是笑着拱了拱手。热情当中,也带着一些疏远。

    小胖子李泰板着脸,开口说道,“我大唐名臣猛将无数,但是要说帅才还是首推兵部尚书……”

    李承乾有些不高兴,打断了李泰的话,“孤为国本,不可不知军事,还望李卿指点。”

    李靖好像没有看出来太子和越王的勾心斗角,一板一眼道,“臣不敢。”

    陈礼倒吸一口冷气,九子夺嫡?

    陈礼可不敢小看这个年代的人,他也觉得这个年代的人比较早熟。

    十三四岁的人,有些时候行为做派已经无比成熟了。七八岁的也不见得就是单纯的孩子,懂得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在高门大户,这些孩子们都很有心思和想法。

    至于在皇家,这些孩子们更是知道自己是谁、想要得到些什么。

    李靖也没有打算立刻就开始一些兵法的传授,他知道不管是太子还是越王,其实都喜欢文学、儒家典籍,平时对于军事不大关心。现在两位皇子关心军事,其实就是给那个游骑将军面子。

    但是作为太子的‘老师’,李靖首先还是需要忠于本职,要开始慢慢的让太子对军事感兴趣,慢慢的开始了解一些军事。一开始说的太深,太子未必能懂,也会打消兴致。

    至于那个游骑将军,要是一开始说的太深,也未必能够理解。

    李承乾和李泰兴致缺缺,他们是强打精神在听着李靖在那里讲故事。而陈礼就兴致勃勃了,无比专注的他甚至还在做着笔记,这就是李靖的带兵心得以及经典战役的总结。

    “阿兄,还是我来代笔吧。”

    看到陈礼那鬼画符一般的字,李丽质悠悠叹了口气。她就是擅长书法丹青,看到陈礼的那些字,想到的就是‘不堪入目’。

    李氏皇族还真的就是擅长书法丹青,李泰工于草书、隶书。李承乾的书法,也没得挑剔。至于李二,一手飞白体引以为傲。而长孙皇后,在她的熏陶下,李丽质的书法字画都已登堂入室。

    一个时辰很快,在陈礼觉得很快。但是在李承乾和李泰看来,实在太慢。

    刚下课,陈礼就问道,“李尚书,我知道你公务繁忙。若是有闲暇,我可以登门拜访,还望李尚书不吝赐教。”

    李靖立刻明白陈礼的意思,笑着说道,“游骑也莫要着急,这两日我也在分析、整理,过两日必会给游骑一个交待。”

    这一下陈礼是真的激动了,他可是给李靖送去拜帖好几天了,但是一直都没有等到李靖的回信。而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和大唐军神开始‘讨论’军法了。

    李靖恭敬的朝着李承乾他们行礼,然后离开。

    至于陈礼的那些事情,李靖肯定会重视。这绝对是一个用心的好学生,只可惜是没办法教的太深。一方面是资质的问题,另一方面显然就是担心皇帝多想。

    没有想到啊,自己的‘开山大弟子’,很有可能就是个半成品。

    算了,还是整理一下自己的带兵心得,以后出一本兵书吧。哪怕束之高阁,也要留下来啊。

    李靖都走了,陈礼其实也想走,但是走不掉。

    “游骑,听闻你想要鉴赏《兰亭集序》?”李二龙行虎步,非常的开心,“哈哈,正好下朝了,不若我们一起鉴赏、品评一番?”

    长孙皇后也温婉一笑,轻声说道,“这自然是最好了,王右军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实在难得。”

    陈礼有些后悔了,我就应该随身带着印章,学学乾隆没事就哐哐哐的给名人字画盖章,这也算是和那些伟大的作品一起流传后世,也顺便说明了我收藏、欣赏了这样的佳作,我是文人,更是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