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江湖诗与剑
字体: 16 + -

第3章 章二【暗潮涌动,四方逐利】

    皇亲贵族声色犬马,大好一片盛世年华。士农工商,盛世的年华只有一部分优势阶层者所能享受。杜甫有诗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奢靡的皇室贵族在尽情挥霍时,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还在为生存而挣扎。

    兴庆宫大宴几日后,李剑独自一人从吏部出来,方才参加完吏部的选试,心情沉重的走到了礼泉坊,在坊内小曲(小路)边的小商贩里买了几个毕罗饼,走在金光门大街上,准备驶回崇仁坊。

    行驶在金光门的十里长街上,宽敞的石砖路,两边是高耸的白色坊墙,整条大街上除了来往匆忙的牛车、马匹、行人,便是偶尔可见的一排巡城的金吾卫,虽是车水马龙却甚是让李剑觉得孤独。

    从锦州来京已经两年,自从其去年春闱进士及第喜登龙门后却一直未通过吏部的选试,通过不了选试,便无法参加铨选为官。今年的选试方才结束,李剑心里却很惆怅,心情沉重的他知道自己今年的选试不出意外的话,又会落榜。

    正当李剑对自己前程颇感渺茫而懒散往前行时,突然身边一阵微风袭过,一个神秘的身影急匆匆从其身边蹿过走至前方。李剑望着神秘人的背影,此人身披一件白色亚麻布斗篷,包住了全身。李剑一眼却能看出此人脚步稳健,行如风,一定是习武之人。

    一阵风吹过,把神秘人的斗篷被吹起,露出了其腰间白色的波斯弯刀;本被斗篷遮住的头也露出来,斗篷下还有一层黑纱遮住了其头发和脸部。——大食国人,还是一个神秘的大食国娘子。仅凭一眼背影李剑便认了出来,舞勺之年的李剑独自离家,跟着夫子游历各州府读书学艺,自然见多识广。

    李剑在大食国娘子之后行走,一直走到崇仁坊,看着大食国娘子右转向南走去。李剑走进崇仁坊,同去选试的学子已经回来,有些是今年常举雁塔题名第一次选试的新人,有的是和自己一样已经选试两年,甚至还有选试三年者。

    崇仁坊住着很多国子监的学者,也有像李剑这样的考生,还有一些等待铨选的学者。所以走在坊间的小曲上,可见许多手持书籍诵读的书生。有的读九经;有的读诗歌;有的读些时事政论。

    另一边神秘人大食国娘子绕了一圈,走进了永崇坊内安禄山的宅子,宽敞的大宅内,几名胡姬正在跳着舞,伺候着安禄山吃喝。安禄山得意洋洋的躺在床榻上,一名新罗婢抓起短脚桌上摆着的一盘羊肉,一片一片的喂着安禄山。

    大食国娘子站在门口,黑纱遮住的脸只露出了几缕褐色的发丝,两只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还有额头中间的一颗红纱。娘子对安禄山说道:“不知节度使阁下,此番急唤我过来,有何指教?”

    安禄山一边亲搂着身边的胡姬一边回道:“本节度使有一事欲交于尔去完成。”

    “哼——节度使虽是位高权重,只是本娘子再不济也是一教之圣女,凭什么要我帮你去做事?”大食国娘子不屑地说到。

    “圣上视尔等摩尼教徒皆为污邪,禁令不许建寺,同样是大食国宗源秘教,景教却寺宇巍峨。本节度使替尔等不值,只要完成这件事,本节度使可让尔等在本节度使的辖镇内传教!”

    “当真?”大食国娘子突然一下兴趣十足。

    安禄山拿起桌上的觞,一口饮尽,大呼道:“本节度使麾下镇兵上万,军令如山!”

    “何事?”大食国娘子走向前,向安禄山问到。

    “百年前,中原流传名剑十把。前几日十大名剑之一的七星龙泉重见于江南东道,望圣女帮本节度使寻得其余九把名剑。”

    安禄山和自称为摩尼教圣女的大食国娘子娓娓道来,关于十大名剑之事。

    与此同时,朱雀大街上,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身披山文甲,骑骏马,率领兵将众十数人,准备离开长安。

    “右武卫将军哥舒翰,上前来。”一行人正骑着马前进着,突然王忠嗣将身后的哥舒翰唤至身旁并排骑行。

    “喏!”哥舒翰左手抓马缰,右手持马鞭,于王忠嗣身旁骑行。

    王忠嗣与哥舒翰悄悄说道:“吾为圣上之假子,大人欲得十大名剑,吾理应殚精竭力而为之。尔等替吾安排人员前去寻得名剑。”

    “末将有一义女,武艺超群,常年行走于江湖。甚是适合办此差事,末将即可发家书命其从速行事。”

    两位边疆重臣为取悦于唐明皇李隆基,已命人前去寻觅另外九把名剑。而京畿大臣也并未闲着。

    贵妃杨玉环之表亲杨国忠因唐明皇李隆基御赐改名之后,在朝为官如鱼得水,更是处心积虑的巴结宰相李林甫。此刻,杨国忠车马已至平康坊,杨国忠携一身穿皮甲之侍卫走进了李林甫宅中。

    只见李林甫盘坐与堂中,手持一纸上书文表,正用毛笔勾写着,身前的长案上更是堆放着许多上书表状等公文。右辅宰相陈希烈及三省大臣皆列坐于堂侧,李林甫身边还坐有一穿着妖艳的娘子。只见李林甫放下文表与笔,将文表递给陈希烈说道:“此次吏部选试,铨选授官人员就以此名单为准。中书、门下、尚书之臣皆已在此,此议既然皆知,即算是三省都通过无异了。阁下认为呢?”

    陈希烈只是唯唯诺诺地说道:“相公所言极是。”

    杨国忠走进堂前,向李林甫、陈希烈和在旁的三省重臣俯首行礼说道:“见过两位相公,见过诸位阁下!”

    李林甫身旁女子见杨国忠到来,起身向其行礼,说道:“奴婢见过杨御史。”

    见到如此妖艳的娘子,杨国忠殷勤地说道:“许久不见上官都知,娘子更显妖娆了。”

    被杨国忠的唤作上官都知的娘子,见杨国忠这般夸赞自己,羞涩地一笑,又跪坐与李林甫旁。

    李林甫见杨国忠到来,挥手示意其他人退下。陈希烈及其他重臣起身,向李林甫举双手鞠躬退下。

    待到众人退下之后,杨国忠谨慎地行至李林甫跟前悄悄说道:“相公,下官收到消息,安禄山、王忠嗣皆已派人前去寻觅名剑。”

    李林甫一听,觉得不妙,一脸阴险的样子看着杨国忠,自言自语道:“此二人如此急功近利,莫非真欲于殿前分权与本相?”

    杨国忠在旁煽风点火,献媚道:“安禄山虽为胡人,却甚得圣意;王忠嗣更是圣上假子,边功煊赫,四镇节度,又与太子殿下李亨情如伯仲。难保二人不会进京为相,与相公为难!”

    听完杨国忠所言,李林甫觉得甚对,也正说到了李林甫担心的地方。“杨郎所言极是,吾等须派人赶在其他人之前寻得名剑。断不可让安、王二人夺了吾等荣华。”

    李林甫说罢,举起双手拍了两下,堂后奴仆行上前来,李林甫说道:“唤明苏陆晨入内。”

    “喏!”奴仆行出屋外,不久一个脚穿木屐,日本浪人模样的男人走了进来,手持一把银色横刀,腰间插着一把一尺左右的红色障刀。

    李林甫对杨国忠说道:“此人名曰明苏陆晨,倭国浪人。因斩杀游侠三十人,被刑部拘押,后被本相所救,效忠与本相。就命其前去寻剑。”

    说罢,杨国忠立即唤随行侍卫上前,只见该侍卫与明苏陆晨更显得威武高大,五孔有力,杨国忠说道:“此乃下官家侍,名曰苏秦,天生神力可助明苏陆晨郎君一臂之力,为相公夺得名剑,保相公权倾朝野。”

    一旁倭国浪人明苏陆晨不屑地说道:“阁下大可放心,替相公寻夺名剑我一人即可。此郎虽天生神力,只怕太过笨拙,反而碍事。”

    李林甫觉得也对,毕竟这件差事不是一件光靠体力就能办成的,其他人肯定也会是派遣武艺超群江湖人士前去寻剑,弄不好只会白白送命。问道:“郎可会武术?为何不见随身兵器?”

    苏秦回答道:“鄙人兵器乃双手剑,因其高可达胸部,不便携与身,所以放于坊外马匹之上。另,鄙人与先人习得华佗五禽戏,拳脚功夫也是了得,平常人家不得进身半步。并非鄙人狂言,曾与左金吾卫将军切磋,未曾败下半招。”

    李林甫一听,甚悦,拍手说道:“好!如此,其余九大名剑吾等志在必得!江南东道采访使已经命人护送欧晏赴京,尔等准备一番,及时动身,务必将欧晏擒于长安城外,打听出其余九大名剑下落。”

    杨国忠与李林甫一番密谋之后让苏秦留在了李宅,临走前,悄悄地与苏秦说:“郎与倭国浪人此番前去寻剑,万事都要向本官汇报,待寻得名剑后,设法将名剑偷偷夺于本官,迫不得已之时,杀了此浪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