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月明
字体: 16 + -

三十二 头三脚

    此时此刻,郑鸣只想身边有酒!

    就此斟满两杯,一杯敬奉这位为大明海洋事业鞠躬尽瘁的三保公,一杯握于自己手中,就此遥遥相敬,然后一饮而尽,再而相拥一处,仰天大笑!

    不,不能只敬一人,还要敬那两位同样堪称伟大的明朝太监,王景弘与洪保,若非他们无怨无悔,一路相携相扶,三保公也许走不了那么远,走不了那么顺畅,更无法在殒身西洋之后,还能保有这簇大明海洋事业的珍贵火种!

    对,还有洪度年、吴由端、唐雷,曾一叶,以及潜军与安不纳岛上那些忠于职守的英雄们,当然,还有他们的先辈们!

    他们人人都当得起这杯饱含满腔敬意的美酒,就此一一斟满,顶礼膜拜,然后共同举杯,将这杯志同道合的美酒一起灌下!

    感慨大发之际,外面却传来笃笃笃的敲门声。

    郑鸣忽然醒悟,才知自己太过聚精会神,已然不知过了几个时辰。

    郑鸣将古卷重新放好,走出密室,来到门前,问道:“谁啊?”

    门外传来洪度年疲惫的声音:“圣使,老朽洪度年前来请示,是否需要备些宵夜瓜果?”

    郑鸣心中一暖,却又大为不忍,于是柔声说道:“不必了,洪总管也是连日奔波,想来早已累了,就请回转家中,歇息去吧。”

    “圣使身体金贵,兀自挑灯不辍,老朽不过一介乡野村夫,又焉敢独去,这便在外相陪便好!”洪度年说道。

    郑鸣本要再劝,却知自己此时身份特殊,若是自己不睡,这位总管果真不敢去睡,于是郑鸣索性说道:“如此,便请洪总管叫起两个人来,将这口木箱抬到本官下榻之处,本镇要连夜阅读。”

    “是!”洪度年答完,又问一句,“东厢便有三处上好院落,只是孤岛野乡,难免简陋,不知圣使可否暂且将就。”

    “本镇此来只为公干,又怎会讲究这些,请洪总管随意安排就好。”郑鸣此时心急火燎,哪还顾得上住宿条件,于是随口说了一句出来。

    “那就委屈圣使了!”洪度年说完,立时出门安排去了。

    不大会工夫,洪度年又带着两个人回来了,在此期间,郑鸣早将那些珍贵卷本重新包好盖严,又将木箱拖出密室,拧动钥匙,室门随即重新转回,一眼望去,了无痕迹。

    一待那两人抬起木箱,郑鸣便将那把圣旨中的铜钥自己收了,另一把依旧交还洪度年手中,接着便一起前往东厢一处小院去了。

    所幸小院就在东厢,与议事厅相距不过七八十米,几乎抬脚就到。

    郑鸣进去一看,但见小院幽静,门前有树,院内有花,影壁背后还有一眼假山水池,用以养些金鱼龟鳖,正是一处上佳居处。

    屋内也是三间格局,中间会客,左侧书房,右面卧室,这般条件谈何寒酸二字,简直再好不过了。

    一旦将木箱安放妥当,洪度年便来请示后面几天如何安排。

    郑鸣看一眼木箱,盘算着若要将箱中那些文本卷宗通读一遍,一夜恐怕不够,于是便与洪度年约定,明日不许有人前来打扰,一应事项,后天一早再说。

    洪度年诺诺连声,出门之后,却又唤来一名女婢,令其小心服侍钦差大人,除了一日三餐按时送来和里面招呼之外,便不可随意进门打扰。

    安排完毕,洪度年便在屋外道声“安置”,自回家中去了。

    郑鸣却是热血沸腾,闩好屋门之后,立即打开木箱,将那些古卷全然抱了出来,放在床头,就此不眠不休的拜读起来……

    这一读,就读了足足一天一夜,除了吃饭喝水和出恭解手之外,郑鸣便没出过屋门。

    直到第二天亥时时分,郑鸣方才将最后一卷文本全部看完,见识到昔日三保公的万丈雄心,又拿到当年下西洋的第一手资料,便是此处潜军构成与来龙去脉也已了然于胸。

    随之,一个清晰完整的海国轮廓渐渐生成于郑鸣心中,那个酝酿已久的梦想也由此变得更加丰满坚实,郑鸣恨不得立时冲出屋门开始大展手脚!

    但夜已深,鸡未啼,万籁俱寂,唯有草虫兀自鸣叫,于是郑鸣只得将胸中热血强行平复下来。

    “对,不能着急,一定要心平气和,一定要循序渐进,尤其是头三脚,一顶要先踢开才行!”

    重新冷静下来的郑鸣思索片刻,便已为头三脚定下了基调:全面了解,提纲挈领,深入话疗,赢取信任。

    全面了解,无非是要充分了解潜军遗民目前的人员构成、技术能力和物资储备情况,虽然那箱卷宗中早有介绍,但此时已过两百余年,谁又知道他们的子孙们又是何等货色模样。

    提纲挈领,则是树立好愿景,制定好计划,分配好任务,管控好进度,毕竟自己孤身一人,却又身处高位,与其事必躬亲,不如做好领头雁和管理者,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嘛!

    深入话疗,就是要针对重要环节亲自关照,将自己对本时空的世界局势、舰炮技术和历史脉络,有重点、系统化的灌输给关键人员,至于方式,只好通过自己这张嘴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还是会的。

    至于赢取信任,既是亟需达成的目标,也是未来开展工作的基础,即便手握圣旨官印,可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与尊重强求不得,反而要靠平日一言一行逐步积累。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以德服人,这没啥好说的,既已借来这个钦差名头,郑鸣早已决定严以律己,起码从此夹着尾巴,小心做人。

    其次,便是要有真知灼见,远期能画喷香大饼,给人愿景希望,近期能提中肯意见,让人有个方向,这些都已在郑鸣脑海中设计过无数遍了,此时只需因地制宜,稍加变化即可。

    将这十六字方针确定之后,郑鸣转而想些细枝末节,沉沉睡意随之袭来,两日一夜不休不眠的郑鸣,眼皮开始打架,脑袋也渐渐混沌起来。

    穿越过来快要半个月了,不是在船上晃荡,就是在小岛上凑合,直至到达婆罗洲之后,郑鸣才觉一丝心安生出。

    眼见床榻干净,被衾崭新,于是索性脱了个精光,胡乱擦洗一把,钻入被窝之中,很快就睡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