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风流
字体: 16 + -

第235章 男同事大发色火

第235章男同事大发色火

这样,他的脸慢慢就象一幅会变的漫画一样,由夸张的笑脸变为阴森可怖的哭丧脸。一天到晚,阴得象要下雨一样。于是,两个人就耗上了,在办公室里搞起了冷战。这叫同事冷战,比夫妻冷战还要难过。没有工作上必须说的事,他们在办公室里基本上都不说话。气氛很不和谐,真的让人备受煎熬。

我这不能算是得罪他啊,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另外,作为一个女同事,对一个色目迷蒙不怀好意的男同事或者说是男上司,保持一定距离和不冷不热的态度,也是正常的啊。他怎么就对我这么生气,甚至一下子就达到了敌对状态?小妮反复想着这个问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他是不是妒嫉我,怕我抢了他的正主任位置啊?小妮想,这个他就多虑了,起码我现在还没有这个想法。虽然他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她都不敢恭维,但她根本没有抢他位置的思想。唉,还是把这个意思跟他说一下吧,让他明白,我就是工作再努力,师生们反映再好,也不会抢他位置的。

小妮觉得,尽管两个人象陌生人一样互不理睬,对她保持宁静的心态倒是有好处的,但办公室里的气氛太尴尬,她坐在里头,心里实在憋得慌。所以她想,还是应该改善一下两人的关系,不能再这样冷战下去了。再冷战下去,对各自的身心、工作和前途都会有影响的。

从时间上算起来,现在,她跟他呆在一起的时间要比星星还要多。所以一直这样下去,真的不好,日子太难过,比在集团总部的时候还要难过。那里的朱昌盛跟徐主任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朱昌盛热情地关心她,真诚地照顾她,除了让她在感觉有些别扭和不安外,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他虽然也不太正经,却比这个徐主任好多了。起码办公室里的气氛不一样,轻松和谐了许多。

徐主任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呢?如果仅仅是我说了那句对他不恭的话,那他完全可以跟我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啊;如果真的担心我表现积极抢夺他的位置,那他应该有暗中比干劲的积极性才对啊。可是这两点,他好象都没有。这就说明,他对我持这种态度,不仅仅是这两点,一定还有其它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又有什么背景?是怎么提拔上来的?小妮都不知道,也不好唐突地去问人。

是的,小妮这个时候还没有明白,其实他的症结跟严总和朱昌盛是一样的,患的都是好色的毛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严总的表现方式是用自己的权威**和强迫人,朱昌盛则是用亲切的关爱和帮助来打动人,徐主任却是用一热一冷的态度来反激人,目的都是想得到她的亲近和美色。

小妮不明白这一点,所以这天她想跟他改善关系,就主动给他打招呼,然后跟他开诚布公地说话,却没想到却反而惹得他色火大发。

是啊,爱而不得,往往会生恨。而一个男人想亲近身边一个美女,这个美女却百般地冷淡他,不理他,他就会恼火,就会比她更冷漠,甚至还会给她泼脏水,污辱她,谩骂她,刺激她。当然,这常常都是一些无权无钱的无赖之徒的无奈之举。

这天上午,也就是开学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三上午,小妮来上班以后,走进办公室,见徐主任已经坐在里边了,就主动跟他招呼说:“徐主任早。”

徐主任冷冷地看了她一眼,简短地说了一个字:“早。”

小妮不在乎他的这个冷漠态度,把包放在桌子上,就去打开后窗,没话找话地说:“今天天气真好,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打开窗子透透新鲜空气吧。”

徐主任这才话中有话地说:“是该透透风了,我们办公室里的空气太沉闷。”

小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打开电脑,然后愣愣地望着他,想了想,才坦诚地对他说:“徐主任,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上次我说了那句话,你不开心了?”

“没有啊。”徐主任从电脑屏幕上掉过头来,有些虚伪地看着她说,“你各方面都很好,简直无可挑剔,我生什么气啊?你课上得很有水平,学员们的反映也不错,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我要向你好好学习,怎么能还会生你的气呢?”

“徐主任,我们不要这样说话好不好?”小妮诚恳地说,“我对你是很尊重的,你是我的上司,又比我经验丰富,也比我早来这里工作。我各方面都要向你学习,你也应该多多关照我这个小字辈才对。真的。可现在,我们的办公气氛弄得这样沉闷,好象不太正常吧?”

“有什么不正常呢?”徐主任张大眼睛盯着她,不露声色地反问,“那我们应该怎样相处,才算正常呢?”

小妮一时答不上来,就叉话题说:“徐主任,我是很听你话的,对不对?你应该心里有数。你分工我做老师的出勤情况登记,我每天尽量提前上班,推迟下班,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你让我在没有课的时候,去多听听其它老师的课。我就抽时间去听了,到现在不止,我已经听了八节课。也及时跟那些任课老师作了交流和探讨,效果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有个别没有认真备课的老师,我一说,他们都能认真备课了。你让我多检查一些班级的作业本,看一下老师们批发作业的情况,我就去检查,几乎翻遍了三个班级的所有作业本。只要发现问题,我都及时跟任课老师说了。你让我多听听学员们对老师和学校的反映,我已经开了三次学员座谈会,每个班级开了一次,听取他们对老师和学校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了相应的老师,也反馈了你和茅校长,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