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贾
字体: 16 + -

第六章 女儿心与男儿事

    马车离开南市,朝着襄阳城南门开过去。

    马车上,来时兴致勃勃的小翠也似是感觉到事情的严重,一言不发,罗彩静坐垂头,想起今早的经历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如她所料,李并虽然莽莽撞撞,但敢在端木堂顶撞宾客,本就有借题发挥敲打她的意图。

    罗家虽有女子及笄后掌管田地,以此磨炼心性,以便以后能为夫家做事的规矩,但视察集市就有些过界了。

    不管父亲未来是不是会在集市中挑选几个产业划入她往后的嫁妆中,她以大宗次女的身份巡视,了解她心性的人自然不会误会什么,但跳梁小丑自作聪明地以为明白主家心意,于是擅自做主想要给她找点麻烦的也大有人在。

    为的就是让她打退堂鼓,不要坏了罗家一直以来各房各脉各管麾下产业的规矩,以免她背后的嫡系再分去一杯羹。

    南市一向是三叔祖主管,三叔祖对她疼爱有加,此趟过来两人也明说过心意,想来不是三叔祖的意思。但李并受人挑唆于是有这种想法并不出奇,就是不知道幕后到底是谁了,也不知李和没来是真的昨夜放工太晚,还是假借托词置身事外……

    老人家也有意思,大早上就寻思着找麻烦,找来找去,偏偏找上了管家二郎。

    那管二郎商贾出身,学识平庸,算是个难得一见的软柿子,李并不认识管二郎,就算认识找上麻烦也只能说李并恃强凌弱,只是谁也不会想到管二郎能藏拙到这种程度,以至于此番弄巧成拙。

    “此事当真不是姑娘设计敲打老夫?”

    想起老人家几次三番问出这句话时的胆战心惊,罗彩也确实有些开心。

    可事情变得更麻烦了。

    本该平平无奇的管二郎今日徒然间拥有了让所有人大惊失色的书法,纵使写得平平无奇,但单凭一个模糊不清的“永”字,深谙书法的李并依旧笃定这种笔法旷古烁今,稍加修正便足以开宗立派,还说管二郎登门不止有卖钱的意思,还有授业天下学子的大功德。

    想起口出李并针对管二郎所写书法“足以青史留名”的六字评价,女子至今仍会浑身汗毛耸立。

    可问题就棘手在这里,李并冷言恶语把人羞辱了一遍,还把人赶走了。

    原本以为田辅过来,能够有个完美的解决办法,没想到在父亲口中能独挑大梁,还与管二郎相熟的田世叔也让这件事情吓到了。

    在田辅看来,管二郎以往性子木讷,就算有些学识,那也只能跟东亭街普通百姓相比,这种书法根本不可能学会,要不然仅将书法献给五业曹,秋试的名额就有可能保留下来,不可能沦落到投河自尽的地步,这也意味着管二郎背后很有可能有人指点。

    有人指点却不出面,这很像端木堂商敌干的事情,而就算管二郎便是单纯来卖字的,这种能够开宗立派的书法,经过李并赶人之事后,此时又等若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足以让敌人打击南市所有罗家产业的名声,乃至对罗家的声誉也能产生重大影响。

    “及至‘罗家不懂书法’的名声传出去,天下士人只要学到这等书法,都会把罗家当成笑柄……”

    想起田辅当时的凝重言辞,联想到罗家的恶名有可能流传后世,年轻女子也不由手心发冷。

    情况不明,如今田世叔都乱了阵脚,此时除了派人打探那位管公子的下落,准备待人以诚,问明真相,还打算惊动掌管整个南市的三叔祖,乃至已经派人前去通知在州牧府当律令师的爹爹,要让爹爹早做准备,以免有人针对罗家落井下石。

    可是,这怎么可能……

    明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布衣公子,谈吐也颇为真诚本分,原本觉得对方会投河,日子想来挺难的,她还想着招揽到罗家,能够帮衬一下对方呢,怎么就徒然间成了可能动摇罗家百年根基、戕害罗家臭名流传的元凶了……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不会有人这么坏吧?

    或许便是巧合罢了,那位公子有心从商,也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这等书法的技法,所以想着去端木堂碰碰运气?

    可即便如此,人都是有脾气的,万一他另投别家,被利用了……

    李世伯着实糊涂……

    兄长也是……

    妾就不该来……

    十六岁的年轻女子抹着微热的眼眶,掀开窗帘望着来往的人群,心绪复杂。

    她方才入世,便感觉到了人心的险恶,尚属稚嫩的脸上隐现一丝委屈与凝重。

    正值家族存亡之际,这种帮不上忙的感觉委实不好。

    好在,不久之后,她就在南城门附近看到了那位“元凶”,急忙喊道:“罗永叔,停车!”

    她提着裙摆有心下车,及至看着那位管公子挑着担的朴素身影,也不知怎么的,原本乱糟糟的心情突然安定下来。

    她凝望半晌,忽然笑了起来,而后歪头将下巴枕在车窗角落,抓着窗帘开了个缝,一边笑一边抹眼泪:“真好……”

    ……

    巳时刚到,天际云絮朵朵,阳光下云影浮动。

    光暗结界分明的巷闾里,管佐告别这户人家的主人,收拾好破衣服与稻草,挑起担,望了眼一旁推着鹿车抿嘴不说话的乐燕,哭笑不得地朝着巷闾外走:“别生气啦。这些破衣物稻草真的有用……而且没亏多少,一双麤才十钱,两件衣服加上稻草,做点东西卖也不止十钱了。”

    麤是荆州人对草鞋的特称,其他地方也称草履、不惜、搏腊等等。

    两人出市来到南城门附近不久,因为修城郭九月就要交期,这两天天气好,受了徒刑的城旦舂以及服役的百姓正在加紧赶工,大概是官驿提供的早餐不够,蒸饼糕饼刚送到城门下就被官吏包下了。

    这时在附近的宅院处逛了一遍,两个箩筐中放了鞋袜的箩筐只剩半满,另一个箩筐中则放满了换过来的稻草、破旧衣服,就连绑在鹿车上的篮子中也放了两个破釜。

    南城门附近大体都是大户人家,小门小户的也有一两个丫鬟小厮伺候,这种生活层次相对高的人家,家中衣物淘汰率高,出手稻草树枝也阔气,讨价还价的基本没有。

    一路换下来,管佐也发现以物换物的路子走的对,只是铁器这年月相对精贵,换的人少,一个时辰下来,只以那张小案几换了两个破釜,离重造一个便于煮炒的大铁锅的目标还差一半。

    不过在乐燕看来,他干的就是赔本买卖,自从那张价值二三十钱的小案几换了两个破釜之后,一路上本就与他话少的乐燕更是一言不发,此时也是低声抗议道:“哪有。不值钱的……你还送了人一个小木鸟,伯兴兄平日能卖两三钱呢。”语调一如既往的生硬。

    这年月的货币相对值钱,十钱能让管家两兄弟好好吃上两天粗茶淡饭不用挨饿,管佐平日要买竹简笔墨是没办法,但送人价值两三钱的小木鸟,的确算是出手阔绰的败家子了,当然他自己不可能承认的:“人家也客气。都说好了这两日多拿一些破布稻草换给我,我也不算亏本。”

    “人家得了好处对你说好话呀……你要这样,我跟你换。我家也有。够你把这些东西都换给我了。你要尝试做纸也够了。”小姑娘鼓着腮帮子撅着嘴,雀斑稀疏的脸此时鼻梁紧皱,好似小巧的芝麻包。

    刚刚他提出拿东西换是为了做纸,乐燕就不信他,这时大概是实在肉疼他败家,他干笑几声,不置可否,等出了巷闾,乐燕却是推着鹿车往市门方向走:“回去啦。”

    “我再走走。”他开了口,乐燕停下鹿车望着他默不作声,片刻后,大概是他固执着不走,小姑娘眼睛都红了。

    乐燕一向是乐观积极活蹦乱跳的性子,这样委屈的表情绝对少有,他暗叹一声,把箩筐扁担往鹿车上放,拿吊绳固定住后,抢过车把手推起车来,“行,回去了。”

    乐燕仍旧垂着头嘟着嘴,扶着箩筐走了一路,及至临近市门,才带着哭腔低声道:“仲匡兄,你不要生我气……我,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办。你要做事我肯定支持你,可做纸这事太大了,这么做下去,你家米都买不起呢。伯兴兄做的一贯是小本买卖,平日外出做工也不容易……”

    小姑娘语调喑哑,揉了揉眼睛:“你换东西,也得跟伯兴兄商量一下啊……不能这么做的。还有,石灰这么贵,你一出手就买了四十钱……”

    “你家没多少钱的……你要用钱跟我说。我有多少积蓄都可以给你,不要花伯兴兄的钱行不行?他很苦的……”

    像是觉得自己说错话,小姑娘转过脸来,已经哭成了小花猫,揉着发红的眼睛,嗓音喑哑:“我知道你也很苦……你这次这么做,肯定是真的苦到心里了。大难不死,一心想发财是好事,我支持你的。可,可我……我真的……呜,仲匡兄……你不要这样好不好……你,你……”

    乐燕支支吾吾半天,蹲下身抱紧了双腿,埋头在膝间哽咽。

    许久之后,有沉闷的声音传出来:“你我好好过日子不好吗……”

    临近市门的宽阔街道上,青石路两边的梧桐梓树沙沙作响。秋中时分,树叶绿黄相间,果实摇坠高枝,落叶打着旋从婆娑树荫间穿过,滚到女子有些缝补痕迹的黑裙边上。

    管佐停下鹿车,沉默不语。

    脑子里闪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片段。

    十一二岁黑瘦矮小的小乐燕眨着大眼睛喊着:“阿佐哥哥……”

    十三周岁的小乐燕在管母的坟前哭得撕心裂肺……

    十五周岁的乐燕已经于此时一般高了,抬着头便是加上双丫髻也比他矮了大半个头,拿着皮尺量着他的身高:“仲匡兄又长高了。以后衣服都拿给我来练手,不许浪费钱!都是我的!”

    心中有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来,偏偏又觉得极其突兀陌生,他抿了抿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却也猜到大概是这次管佐投了河,藏着情愫的小姑娘备受煎熬,这时很有可能是以为他一心赚钱失了理智,所以才急着表露心意,想要留住原来安安分分的管扶,留住那份感情与念想。

    他正不知怎么应对,前方市门旁边,有两人交头接耳着什么,随后跑了过来,当先一人正是先前见过的李丘:“管公子!某家终于等到你了!”

    “二郎啊!你可让叔父一阵好等。”李丘身后一名面相刻薄的中年人也一边跑一边喊,一手扶着有些宽松的袍摆,一手固定夹在右耳的毛笔,跑过来时,嘴边灰白相间的山羊胡紧贴下巴,一张皮包着骨的脸洋溢着殷切笑容,正是就义堂掌柜田辅田国盛。

    乐燕站了起来,抹着眼泪望了他几眼,管佐整理了一下仪容,迎上田辅与李丘,心中对于两人的来意有了一些猜测,脸上意外道:“原来田叔与李兄相识。”

    “世叔与亡父以往是过命的交情,我与小九……便是田陵,亦是结义兄弟,怎会不识。”李丘的目光停留着鹿车上片刻,拱手道:“也多亏某家认识卖饼的乐家姑娘,找到世叔方知公子身份……姑娘可是有什么伤心事?若是有人招惹,你只管说,李某尚且认识几个人物,这便为你出头去。”

    这态度就有点过于热忱了,乐燕大概也不习惯,连连抹着眼睛摇头,朝田辅喊了声“田叔”,又朝李丘问道:“你是……笔墨店的店家?”

    “正是。某家李丘,乃田陵结义八兄。”李丘温和一笑,又望向管佐,“若非今日管公子上门,某家一直不知东亭街竟然有不世之材大隐于此,险些错过机缘。”

    李丘一脸殷切,乐燕却是微微蹙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没回应,疑惑地望向管佐,表情还隐现一些担心与愤懑。

    “李兄说笑。敢问李兄此次有何事指教?”他自知老底,又知小厮不可能嘲讽他,猜着大概是那片模糊的竹简有了分晓,心中高兴,却也想着赶紧了结此事,实在是对方过于热忱,这捧人的话说得他都脸红了。

    田辅上来就抚住了他的背,中年掌柜以往对过去打工的管扶多有照拂,管母去世办丧事时也过来帮过忙,虽然与管氏兄弟交情不深,但此时的动作也不算太自来熟,“二郎啊,你别急,快与小燕去端木堂小坐。叔父让那老匹夫备了糕饼浓茶,好好给你赔罪。小八,还不推车!”

    李丘立刻过来抢鹿车,管佐推辞不过,亦步亦趋地跟着田辅走,朝有些迟疑的乐燕道:“一起去坐坐吧。”

    “嗯。”巾帼发梢轻曳,小姑娘轻轻点头,然后垂着头,沉默地跟在一旁,偶尔好奇地望望管佐,眼眸中仍有流光闪烁。

    一路上田辅寒暄几句,得知他身体无恙后也没纠缠投河的事情,走过市门时,笑着说道:“听犬子说,你在店里买了一石石灰要琢磨赚钱的法子。可有什么想法啊?”

    田辅敛了敛容,“旁人许要说你明珠暗投,但叔父心眼坏,也乐意见到有士人自甘堕落。你能当商贾,我辈算是后继有人。叔父便厚颜求条财路更进一步。如今尚有一些门路,你说说法子,若能成,叔父定然倾囊相助。”说完大笑几声,一脸豪迈,与生来刻薄的面相大相庭径。

    李丘眼尖,大概以往就见多识广,所以被安排在了端木堂接客,这时翻弄了一下箩筐里的破衣服,“这稻草与衣服……公子是想拿石灰造纸?”

    自从蔡伦改进纸张,近些年又有左伯左子邑改进纸张,造纸其实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像李丘这种常年接触笔墨纸砚的人在这方面肯定有见识,瞒是瞒不过的,管佐也没打算掩饰,望着一辆超过他们的厢式马车拐进端木堂右侧的后院巷闾,说道:“李兄高见。”心中估量着这么折腾一番后楷书能卖的价钱。

    田辅说道:“造纸啊……五业曹还教这个?”

    管佐笑了笑,“以往有所耳闻,所以才想买一些自己琢磨一下。如果真能造出来,想着肯定能赚一些钱。”

    “公子有眼光。”李丘夸赞一声。

    前方端木堂门口,那老掌柜拿着蒲扇跑到巷闾口朝内张望几眼,又望过来,明显是看到了他们,提着蒲扇就快步过来,不过经过田辅毫不掩饰地挥手后,很生硬地停在一侧卖首饰面具的摊位前,在摊主维持了片刻惊悚的脸色开口招待时,拂袖负手,又略显灰头土脸地往店里走。

    李丘将鹿车推到棚子一侧,与田辅对视一眼,拱手道:“公子姑娘且坐,李某去后院拿糕饼水果。”也不等回话,便急匆匆地朝着右侧巷闾跑进去。

    那老掌柜一看就按捺不住,刚扇了几下炉子,扔下蒲扇就快速拱手迎过来:“公子来啦!日出之时多有得罪,老夫在此向你请罪了。”走出来时还踢倒了靠在棚柱一侧的“休业”木牌,也没去扶。

    日出就是辰时,是汉时针对时辰另外的叫法。这老掌柜过来时有些凶相的老脸笑得让人觉得别扭,毫无一点亲和力,但人笑脸相迎,管佐便也拱了拱手,只是没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此时他们已经到了笔墨店门前,田辅扶起休业牌,拿下毛笔用干燥看着质地不错的笔尖指着老掌柜,“小八循着乐授找到我,李掌柜得知你与我关系匪浅,方才正眼看了你留的墨宝,至此心悦诚服。自觉日出时怠慢你惹了祸事,一直耿耿于怀,方才比谁都急着要找到你。这不将我都叫出来了。”

    田辅哈哈大笑:“此次为了赔罪,他可是将珍藏的蜀地苦荼都拿出来了。”

    他搂着管佐往草席上凑:“来,二郎小燕且坐。这老头写起字来时常发疯,对人对己都吝啬却是一直的事情。能令他拿出好东西的时机委实不多,叔父厚颜借你的光,你我三人一同尝尝这苦荼。”

    管佐望向乐燕,自从进了市门,小姑娘就一直望着人去摊空的早点摊方向,此时也是一脸局促,他望过去,乐燕双手揪在一起,垂头低声道:“摊子收了。家里还有活。仲匡兄留在这里,我……我不坐了。我一个女子留在这里也无道理。”

    自一百多年前汉章帝时期通过《白虎通义》确立三纲六纪,世人在东汉初年的礼崩乐坏后再度受到约束,及至汉末,那些刻板的规矩虽然没有真的沦为一纸空文,但多数人在乱世中已经思想觉醒,不再受束缚,反而以及时行乐为主要价值观开始发展个人性情。

    女子虽然仍旧保守,但抛头露面并不是那么惹人非议。

    事实上冀州、幽州等黄河以北几个州至今普通百姓仍有女子操持家务在外打点的风俗,凉州那边,女子更是性情豪放,待人接物颇有家中半边天的架势。

    司隶、荆州、益州、扬州四州的女子是仍颇受礼仪教条的束缚,但以益州、司隶为最,荆州与扬州的女子受到规矩的迫害较少,女子独自面见男客,出席宴会与男子同坐并不会惹人非议,就算是路遇陌生男子困顿送伞送饭之类的事情,乃至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也不在少数,这也是管佐先前在就义堂见到罗彩与田陵相处有所臆测的原因。

    至于像乐燕这样有市籍的商贾子弟,与男子同坐本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世俗自然是有,但在这时,顶多就是一个打退堂鼓的借口罢了。

    管佐想了想,却是挽留道:“田叔找我是买卖的事情,你在旁看着我也不会吃亏。谈完就走,不会浪费时间。”

    刚刚乐燕流露的心意于他而言是蛮麻烦的,有管佐记忆中那些以往的误解在,他此时也不知道怎么掉转身份面对这份感情。

    虽说留人坐下来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但他已经想好了,两家人不可能因为这些别扭就分开,反正乐燕不管是走是留,总会想着这些事情,还不如留下来当个见证,等到回去之后,也能帮他朝管扶解释几句,以免再有不必要的误会。

    这是他第二次挽留,也是小姑娘第二次垂头“嗯”上一声,也不知道是刚才擦了眼泪的红印还未消散,还是又升起了其他情绪,此时小脸红扑扑的。

    “哈哈哈,方才犬子还夸二郎直爽不少,此时叔父却是不知该夸你待人以诚还是骂你叔父都不相信了。”田辅朗声笑道,“小燕,你乐家与管家相互扶持多年,你二人亦情同兄妹,还怕谁人误会不成?只管坐,就当在叔父店中。来来来,二郎,快坐,不必拘束。”

    管佐道了谢,与乐燕一起跪坐背对街道的案几这头,对面田辅坐下来,那老掌柜则在炉子里引了火,点着了明显新备的熏香。

    香炉一盖,熏香的烟雾便升腾起来,香气消弭了柴火燃烧与茶水蒸汽的怪味,入了口鼻,便感觉神清气爽,一闻就知道熏香品质不错。

    有厢式马车停在店门口的街道上,一名儒生打扮摇坠象牙佩的年轻男子跳下马车朝着这边走过来,还朝老掌柜打招呼,那老掌柜板着脸指了指“休业”木牌,也不说话,扭过头拿着麻布捏起壶柄,将浓茶率先倒在管佐面前的瓷碗中,脸上带着有些僵硬别扭的谄媚:“上好的苦荼,公子与姑娘尝尝。”

    那年轻男子嘟嘟囔囔地走到端木堂的右侧巷闾中望了一眼,随后朝车夫摆摆手,领着马车自顾自地朝着巷闾里走。

    川蜀之地多瘴气,很久以前蜀地就养成了煮茶的习惯用来调理身体,茶叶加点药材、配菜煮在一起,或是用茶叶煮饭煮粥,便慢慢生成了蜀地的茶文化。

    蜀地苦荼是茶中上品,管佐以往也听过几次,据说很贵,一撮就要好几十钱。撮是容量单位,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两毫升,此时看倒在碗中的棕色茶水中混了茶叶姜片红枣参须之类的药材,一看老掌柜也是讲究过的。

    管佐闻着浓香也没客气,用眼神鼓励着也得了一碗的乐燕一起品尝了苦荼,感觉入口苦中带甜,茶水入肚片刻,口齿间涌上一阵香醇,肯定不是凡品。

    不过等到老掌柜微微收起笑容坐到田辅身边、乐燕对面,整理着案几上的一摞竹册,又从一卷竹册中抽出两片竹简,望着其中还有焦黑痕迹的一片竹简上的字迹,管佐直截了当道:“坐也坐了,茶也喝了。说实话,早上我的确生阁下的气,却也心中失落自己技艺平庸。阁下与田叔也无需多礼了,有什么话直接说。”

    他端起瓷碗,又喝了一口茶,“如田叔所言吗?只是书法得了认可?诗文呢?二位给我个底,只要价格合适,我立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