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明
字体: 16 + -

第69章 锁定嫌犯

    有申家的帮忙果然不一样,他们只在客栈内等了两天,就得到申家派来的人密报,说申公子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约他们晚上在张安房内碰面。

    那日夜深人静,申纬独自一人来到张安房中,见着陈卿,一眼便认出他是陈月的弟弟,微一错愕,简单寒暄后,双方落座。

    申纬不紧不慢道:“张首领所托之事,连日来我多方察访已经有了眉目,两位既是官府中人我也就直话直说,这荫城永记铁庄就是与朝廷军器局有合作的其中一家可打造兵器的铁庄,他们李掌柜跟我透露,前些日子曾有几个人上门找过他,让他帮忙打造一批刀具,他跟他们要军器局的行文,对方又没有,所以他当时就给拒绝了。

    “果有此事?”张安起身道。“那他可是记得这些人的长相,他们操什么口音?”

    申纬道:“说起这个就更让人奇怪了。李老板讲,这几个人都是普通农人的穿着打扮,口音也是本地壶关口音,根本不是什么河北口音。长相嘛,那日天色已晚,店堂昏暗,他没太看清楚。”

    “什么?没看清楚?”陈卿刚听出点眉目,又显得有点失望。

    他思索一阵,急不可耐的建议道:“既然咱们已经知道这永记铁庄是暗中和官府合作能打造兵器的,那是否可通过它再找到另外几家铁庄,我们不妨挨家挨户查问,这帮人既在李老板这里得不到合作,说不定有别家在他们重金之下敢铤而走险呢。”

    “我看不可。”张安摇头道:“且不说打造兵器的铁庄号本就是朝廷机密,我们无论怎么察访,稍微动静大点都可能增加这个机密外泄的可能,这是大罪。何况即便做到,私自打造兵器本身是死罪,又有谁会主动承认呢?”

    “那你说怎么办。”陈卿不耐烦道。

    张安做出一副略有所思的样子,念叨着“壶关口音,本地口音……”

    他忽的转身问陈卿道:“你说你那天遇到李杰的几个亲戚,他们是什么口音?”

    陈卿见他又将矛头对准自己,顿时不高兴道:“他们就是本地口音,这荫城本就属于壶关县管辖,人家都是本地人说本地话不是很正常的吗?李杰自己姥姥家就是荫城的,他舅舅家孩子自然是荫城人。”

    张安见他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苦笑一下,没再继续问下去。

    反是申纬一脸纳闷道:“陈公子所说的李杰是个什么人。”

    陈卿看他一眼,随口道:“他是我们王府的一个护卫,跟我一样,我刚来的时候我们住过一个宿处。”

    他话音刚落,申纬忽的起身道:“护卫?你是说他是沈王府的护卫?”

    “是啊。”

    申纬脸色一变,似乎想起什么道:“是了,一定是了,这几个人有最

    大的嫌疑。”

    张安和陈卿同时一脸茫然的看着他:“什么意思?”

    申纬这才激动道:“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条线索。永记铁庄的李老板虽没看清楚这几个人的长相,却多了个心眼,在他们说没有军器局的行文后,他故意说想要打造兵器,除了军器局的行文,那就只剩下王府辖下沈阳中护卫的勘合也行。

    他说,当时说完这个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这群人中似乎有人想说什么被其他人拦住了。果然第二天,也是个晚上,当时那个想说话的人又悄悄找过他,说打造这点刀具本就是王府所用,如今蓟寇肆虐,为保王府安全,沈王近日私自从民间多雇了点护卫,府内库存兵器有限,眼下形势又比较危急,来不及向朝廷兵部申请,所以先打造一点,随后补上手续。”

    听到这里,张安和陈卿同时瞪大了眼睛。

    申纬接着道:“许是怕那李老板不信他的话,那人还朝他晃动了下腰间的腰牌,以证明自己就是王府中人。说这事毕竟有违朝廷规矩,要知道朝廷本就一直对各地藩王存有戒心,所以此次他们前来是机密,不便透露太多。”

    说到这里陈卿和张安面面相觑,他们终于明白他说就是这帮人了是什么意思。尤其是陈卿,心中顿觉不安起来,不由得联想起他那日在这附近遇到李杰,又在那美食街遇上他那几个亲戚,这些事情像是提前被人安排好的,怎么会那么巧的。

    还有那次醉酒,难道他们真是有意把自己灌醉从他嘴上知道了什么,然后趁早溜之大吉了?

    “完了完了,如果真是他们,自己这次不仅无功反而是犯了大过了。”想到这里他不禁冒出一身冷汗。

    张安似乎注意到了他脸色的变化,却没说什么,只是一脸严肃道:“事不宜迟,明天一早我们只需再做一件事,便可确定是不是这帮人。”

    陈卿惊讶的看着他。“做,做什么?”

    张安瞅他一眼:“你不是说他们是来订马掌的吗?咱不便去查能制造兵器的铁庄,却可以明目张胆的去挨家挨户的查这些制造马掌的铁店,看那几日是不是有李杰所在的村子马坊头那边的订货记录,如果没有,就说明他在说谎;如果有,我就不信这些店铺也没人看清楚他们的穿着长相,到时候看和那永记铁庄老板印象中的能否对的上不就是了。”

    陈卿这才恍然,心中暗暗佩服张安的高明。

    申纬则一拱手,恭维道:“还是张首领思维缜密,如此最好。接下来倘有用得着申某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

    张安客气道:“哪里哪里,还要感谢你此次大力相助才是,不然我们也不能这么快有这些线索,回头世子爷那边我一定好好回禀,事成之后,王

    府或朝廷若有赏赐,申家必是首功啊。”

    两人又互相客气一阵,那申纬才离开,临走又跟陈卿客套了几句,似乎有话要说终不便说出来,只说希望他们结案离开荫城的时候一定要通知他,好让他尽点东道之谊。

    他前脚一走,张安和陈卿立马坐下来仔细商量了下明日的行动,到很晚才各自回房歇息。

    次日一早两人分头挨家挨户查找镇内各家能做马掌的铁货店,一连两日下来果然有了结果,最近一个月内别说李杰所在的马坊头村就是整个潞州城在此订制马掌的都没几个,可见李杰的确是撒了谎。

    查得这些,两人立即收拾行囊马不停蹄赶往王府,一道去承奉司交了旨,将察访结果向赵公公禀报详细。

    一路上陈卿心里都七上八下,生怕张安回来禀报时把他曾和嫌犯在一起饮酒,还有可能泄露了此行秘密导致嫌犯早早逃脱的罪责也一并说了。

    没想到张安禀报时不仅丝毫没提这些,反而把此次能这么快查到线索的功劳都安到陈卿身上,说他年轻有为,思维缜密,这次全靠他日夜不辞辛苦的察访才能这么快有结果,让赵公公听的很是满意,对陈卿更是赞赏有加。

    陈卿听的脸上火辣辣的,只得不住谦虚道:“全赖赵伯父栽培,侄儿岂敢言功。”心里却是惭愧。看一眼张安,内心感激不已却有点想不通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们回禀完刚出承奉司,世子府便来了人来召张安,说世子要见他,显然是急于知道察访结果。陈卿看那人有些面熟,仔细一想才想起,这人不正是他第一次去世子府时,误认为是世子爷的那个白袍书生吗?

    又一想,上次从朱勋潪处听说那幅字又回到了世子府上,他气势汹汹去世子府找张安算账,到那府门口时看到正在和张安亲密交谈的那个人也是他,看来这人在世子府中地位一定不低,说不定就是世子爷身边的人,就像那个白影之于朱勋潪一样。

    张安被召回世子府后不久,陈卿正在长锦宫门处巡视,忽见宫门内走出一队太监,约有几十人,为首一人正是赵公公,他手上捧着一个令旨,急匆匆往世子府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甬道两边平日很少打开的王府东西宫门大开,两队约有百人的甲胄鲜明的兵士从外面跑步进入府内,在长锦宫门前集结后往世子府方向而去。

    又一时,宫内有人宣旨,着陈卿带领一队护卫二十人前往世子府门前集合。

    陈卿不敢懈怠,带人急匆匆赶往世子府,远远便看到大门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两个兵士方队,这些兵士个个佩刀持枪,甲胄整齐,再看他们的穿着,头顶红色毡笠,身着青棉布齐腰甲,甲上缀满金属丁,胸前一块红色

    圆布牌上绣着一个沈字。陈卿听张安说起过,这种穿着正是王爷辖下的沈阳中护卫军士的装扮。

    陈卿带队快步走了过去,却不知该往哪站,紧张之下只得先站在那方队后面,远远看见世子府门前站着几个人,除了两个小公公外,其中一人自是张安,他已换上了一件明晃晃的鱼鳞片铁罩甲,头戴一顶尖顶铁盔,腰悬佩刀,威风凛凛。而站在王府正门口的那个人却一身白色直裰,书生打扮,霍然是刚才召张安去的那人。

    此人穿着虽是普通,眉宇姿态间却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气势。

    再看张安和两个公公都恭敬的站在他身后,陈卿更加确定此人在世子府中地位一定不低,因为他此刻显然是要代世子说话。

    只见他一双眼睛来回扫来扫去,目光落到陈卿等人身上,眉头一皱,大声道:“来者什么人,不懂规矩吗?”

    陈卿不知道他是在问自己,左右看下,依旧愣在那里。

    “耳朵聋了?”那人脸皮一拉,眼睛直直看着陈卿。

    “你,你是在跟我说话吗?”半晌,陈卿见大家都在看他,这才指着自己问他道。

    那人这下脸色更是难看,顾左右道:“这是什么东西,哪里来的,一点规矩都没有,居然问我是不是在跟他说话。”

    张安赶忙闪到他跟前,边说道:“这是长锦宫护卫首领陈卿,他初来王府没见过这阵势,估计不知道站哪里好,容我前去安排下。”说着朝陈卿而来。

    那人也没说啥,依旧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边看着张安过去,边伸手从身后一个小太监手上接过一个销金字令旗。

    张安走到陈卿身边,示意他带人向前和兵士们靠齐,陈卿这才明白,赶忙照做。

    只见那人向众人展示一下手中令牌,大声道:“奉王爷旨,查王府护卫司护卫李杰勾结外敌,私造兵器,图谋不轨,王爷有令,即日起令世子全权处理此事,务要查明究竟。”

    现传世子爷裔旨,命沈阳中护卫甲士二百人并世子府、长锦宫护卫五十人,由世子府护卫首领张安带领,分三队分别前往护卫司、天晚集李杰宿处、马坊头李杰家中进行搜查,将嫌犯李杰及其亲属人员即刻捉拿到案,明日由世子府和审理司共同审问查实。

    陈卿到这刻才明白,这阵势,原来是要动手抓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