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链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晨起长安动风雨

    翌日,长安城还沐浴在清晨月光洒下的余辉之下,天还微微亮,顺着灯火照耀的车马道两旁望去,还可以看见星星点点的大唐子民恭敬的躬身对着队列行着礼节。

    “哎,听说了吗?”

    “什么?”

    “听城东的乞丐二狗说,昨天有一队公公将那飞扬跋扈的马尚书押了去。”

    “怎么会?咱们大唐的律法不是都在那位大人手上握着吗?谁能将他押了去?那二狗多半又是为了酒钱在市集上胡诌了吧!我可是不太相信啊!除非是陛下?”

    路旁的两人,看到上朝的一众官员走的七七八八了,其中一人推了推另一人的手臂对着他窃窃私语到。说完后另一人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

    说来也巧,总有那么些个人喜欢搞特殊,这人又好巧不巧的打车马道上经过,左手掌着灯笼,衣冠也不甚整洁,用右手捂着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啊……啊……啊,大叔,你们刚刚聊什么呢?”

    “我跟你说……”大叔又把刚刚同别人说的事和那个慵懒的人说道了起来,看来八卦是每朝每代人都有的特性。

    “啊?为什么说是除非陛下啊?陛下难道不是天天都在理政的吗?”

    “听这位公子的口音,应该不是本地人吧?”

    「呃,也可以这么说吧,毕竟我是穿越来的啊!」

    “大叔,你听岔了吧?我可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士!”

    “那你怎么可能没有听过陛下无心朝政而醉心丹药的传闻?”

    “大叔!刚刚还走过去一队百官呢!你怎么还睁着眼睛说起瞎话了?我可是每天都目送着那一队人陆陆续续往皇宫里走啊!”

    「说那个耍帅的老头不理朝政?那我每天起个大早干嘛!」

    “嗨呀。就这么同你说吧,朝中有一位魏大人,你知道吧。有一回陛下又想如往常一般罢了朝议而去寻那炼丹的方士,要知道算上那一次的话,大唐整整七日未有国君理政了!一国怎可无君?所以魏大人以死相谏,才引得陛下稍稍松口,约定了每日朝政之事必定坐镇,可是人虽然是到了,却也总是草草了结,所以方才那一队百官看似进了皇宫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又要从这里出来了,不信的话,公子可以在此处稍作等候。”

    “对,这位兄台说的不错,但是,依我看,今日恐怕是要变天了。”

    “喂!大哥!你怎么还优哉游哉的在这里?你就不能有一回上朝是准时的吗?你爹爹的!你这身官服又是怎么回事?多少次了!还穿成这个鬼样子?丢人!”

    伴随着一声“吁”的勒马声,就是急风骤雨般袭来的指指点点,能搞成这样的除了那两人,别无其它。

    “哦!处默!你又来送我上朝了?真是太客气了!”上了那么多次马的白槿早就从摔下马背的那个小子到了现在这样驾轻就熟的程度,他几乎不费力的蹬上了马背。

    “上……上朝?你是官员?”

    两位大叔几乎异口同声脱口而出。这两人也是只顾与白槿闲聊,未能对着白槿上下打量一番,又或者说是打量了一番也看不出这个不会穿唐代官服的现代人居然是个官员。

    “是啊……区区小官儿罢了,大叔们不必在意。对了,处默你怎么今儿个也跟我上朝时辰差不了多少?”

    “大哥还好意思提?我去到白府的时候,皎露说什么都不让我进入府中,也不告诉我你的行踪,那没办法我也就只得候在你府外,是白奶奶出来告诉我了,这才……”

    「哈哈哈哈!谁让你小子先前这样耍老子?有妹妹果然赛高!」

    程处默突然扬了一鞭,也不顾白槿是否坐稳了,衣冠是否理正,就策马扬鞭,驱马而驰,初冬的长安清晨,袭到脸上的风好似坚硬的钢铁,锋利又如刀刃,划在前面挡风的程处默脸上,一阵的生疼,后头的白槿此时却好像神游天外了,只是随着马背的抖动而抖动。

    「嗯?怎么想都如此奇怪,大唐的天子竟然未涉朝政数年?百姓的传言虽说不可尽信,却也有一定的根据,就像上次的边患争论一事,陛下也是草草了事,罢了早朝,看来这千古一帝与书中所写不怎么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