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链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旧部

    半月前,京城某宅邸。

    “师父,将军旧部从伊州截获的密信!信上说,有人要对萱妍少主不利!师父……您看?”

    一个浓眉大眼,皮肤白净,身着道袍的青年冲着屏风后的老者说道,语气中透露几分焦虑又略带期许。

    “伊州?”

    苍老沉稳的声音自屏风后传来,相较青年的焦虑急躁,屏风后的这位老者,倒是波澜不惊,气定神闲,只缓缓说出伊州二字。

    屋内熏香缭绕,一丝丝一缕缕的回荡在这一方狭小的天地,涓涓沁入屋内的二人体内,静静游走。

    「看来是朝中有些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了,不知道这条鱼是不是老夫日思夜想的那一条!倘若真是它,那也算了却了这二十余年心间的恨!」

    “徒弟,着信鸽传所有旧部进京!这件事背后的人或许会有些价值!”

    “是!师父!”

    年轻人似乎早就再等待这一声号令,他表现的格外兴奋,就好像之前的焦虑全然是假装的。

    他几乎是直冲出屋子,一出屋子,便朝着主屋阁楼走去,府邸住宅全貌是一主带二偏的结构,他要去的阁楼在主屋的二层,正是方才同他师父交谈那间屋子的正上方,他登上一条蜿蜒的木质阶梯,朝阁楼迈步。

    阁楼里,大半空间几乎都被一根细长的竹竿占了,另一半空间落一张案台,案台上工工整整的归置着一叠生宣,且配上一副毛笔架及一张砚台,怎么看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张书桌。

    他取生宣一张,裁出适当大小,匆匆在纸张上勾勒出一些细小的记号,记号的样子酷似一朵梅花。

    他将着墨的生宣细致卷起,走向架着竹竿的那一端,伸出自己的一根手指,只听得扑腾扇动空气的声音,细致瞧来是一只信鸽,它静静停留在男子的手指上,晃悠着自己的脑袋,梳理自己身披的羽衣,爪子上缠绕一个竹制小圆筒,男子将带有记号的纸张塞入其中。

    支起竹窗,它像一朵白云般慢慢悠悠的扑腾开去。

    “师父,召集令已通过飞鸽传去据点,相信师叔伯们应该不日就会齐聚京城。”

    三日后,伊州城,市集。

    “诶,这位公子,来看看我这胡马?这可是戎狄部落产的宝马,你看这鬃毛,是不是散发出鲜红色的光泽?看它的四蹄,健壮吧?就这匹马你去整个伊州城都找不出第二匹了!”

    说话这人,一副市井模样,他沧桑的面颊用俏皮的胡子稍作遮掩,身着土色的棉袄,这颜色叫人分不清是被大漠那头的风沙沾染上的,还是本色就如此。他盘起的发髻上也多多少少也有着细小的土黄色颗粒,甚至有几根头发张牙舞爪的在空中乱舞。

    “公子,我看这马贩子说的也没错,这马确实是好马,只有这样的马才配的上您尊贵的身份哪!”

    这人看上去就明显的多,典型的家奴形象,他对着身边一位公子哥谄媚的说道。

    “呵呵呵!会说话!好!买了!”

    公子哥手往腰间一探,摸出一颗碎银,就丢给市侩的马贩子,而后一伸脑袋,示意仆人赶紧牵马,头也不回的做了一个转身就往别处走去。

    「什么买卖最好做?那当属这些公子哥的买卖!这些人人傻银子多,为了面子就算买了假货也不会报官!凭着一匹唐军与戎狄战场牵来的马就赚了半月银钱,甚好!甚好!这趟护送萱妍少主的差事没白干!」

    他正想着呢,走到一处拐角,看到了墙上赫然用石灰画着一朵梅花,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甚至带着吃惊,那双瓣梅花栩栩夺目,叫人一眼就能识别。

    他正了正衣裳,收敛脸上的吃惊神色,手上的鞭子都不要了,随意就往地上一丢,神色复原往常,如十分平常的马贩子淹没于人海之中。

    “鲁匠人?鲁匠人?”

    “哎!在呢!怎么了张大娘?”

    “你看,这上个月刚打的耜又断了,也不知今年是怎么了,收成这么差!田地也干旱到开裂了!哎呦,这可让我们守着田产过活的人如何是好啊?”

    “张大娘,您别急,我来看看,说不定稍微敲补两下又可以用了,您放心,不收您银子!”

    “这怎么好意思呢?每次你都不收银子,这铁匠铺子维计也要不少银子!还是收下吧。”

    “大娘,您都说了日子艰难,您的血汗钱还是自己收着吧。”

    几次推阻后,大娘实在是没辙,只好说待会回家去取一些粮食来做交换。

    姓鲁的铁匠接过张大娘手上的农具,只是大致一看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不料,他将农具前端的铁器翻了一个面,看到了一朵双瓣梅花。

    “大娘啊,您这耜有给谁看过吗?”

    “先前村子来了个道士,我恰巧在路上碰上,他问我是不是要来你这里,还说要借老妇手中断耜一看,想来他也是好奇,老妇也就借他看了看,有什么问题吗?鲁匠人?”

    「道士?难道是师叔?」

    “大娘,您看现在都初冬了,您就别忙活了,农具就暂且先放我这里,等过了冬您再来取吧!冬天都要来了地里还能种什么?”

    “老妇我不怕吃苦,就算挨过了冬天又怎样?今年收成竟到如此艰难地步,恐是活过今年没有明年咯!倒不如趁着雪还没落,赶紧将地翻一翻!”

    「听大娘的意思是执意要在这里等农具修缮了。但是这可能会误了我的行程,不如……」

    “大娘,铁匠我家中也有些急事,这几日确系脱不开身,今日我便要启程往那京城方向。”

    「村中就我一户铁匠,这下她应该会乖乖回去了。」

    “哎!看来是天都不愿意给老妇一条活路了!那好吧,鲁铁匠一路小心,老妇告辞。”

    大娘无奈的起身离开,她带着落寞的背影走远了,鲁匠人也熄了炉膛,合门而出。

    “石蜜!上好的天竺石蜜!来看……”

    叫卖之人的声响戛然而止,他同样的经过一处拐角,不同的是他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头,规制成一包行李,像是早有预谋。

    越来越多的贩子像是从未在集市里出现过,稍作改变就没入人潮涌动的人海之中。

    云海绕仙山,连山到海隅,仙人藏何处,遥看山中观。

    高耸入云的山峰中藏着一座道观,道观的外围是一条窄窄的栈道,每走一步都像是驾在云海之中,颇有腾云驾雾之势,再往别处一瞧,更坚定了这种想法,周围尽是白茫茫一片,看不穿也摸不透周遭到底如何。就这样的地方也有人络绎不绝往上走着,那些人也并非是道观的道士。

    “师兄,怎选得在道观相见?为何不去京城府邸?”

    “是啊,师叔,每次来你这道观我都心惊胆颤的。生怕哪一天就掉下去了!”

    “京城如今暗潮涌动,我等一行人数庞杂,京城相会实属风险过大,故选择山中一叙,师兄,先前伊州寄来的密信我已收悉。今日召集众同门也为此事!”

    道士将信中所写内容一五一十进行了复述。

    “什么!有人要对萱妍少主不利?可有查出幕后之人?萱妍少主可无恙?”

    “诸位放心,萱妍少主无恙,今日召集各同门只为探明京中情况,还有查明少主身边人的身份。”

    道士冷静的说道。

    “师弟,我启程之日伊州似乎没了动静,倒是有一点有些奇怪,随行部队的将领中,有一人为少主所救,此人乍看上去并未有何武家本领,却不曾料到也是心性坚毅之人,此人甚至能制出细盐!倒是让我颇有几分兴趣,不过跟了他们一路也确是累了,我见不会有危机,也就逍遥快活去了!”

    这位正是先前的马贩子,只不过如今他穿戴整洁,脸颊饱经沧桑,显得俏皮的胡子也不见了,倒看得嘴角处有一条浅白色的疤痕。

    “哦?有这号人物?马师伯,这倒是也让我很有兴趣啊!”

    “臭小子,我可警告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贩私盐可是死罪!”

    马贩子,居然也姓马,他此时用警告的语气提点着身旁的少年。

    “确实,这样传奇的人倒是别有一番意趣,不如皇帝身边那些看不清摸不透的人,趁他还未进京,好好探查他的底细!烦请各位且分散进京,各自探明情报后于京中府邸汇合。”

    道士平静的吩咐在场的诸位友人,就像是一家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最后出来主持大局的一家之主一样。

    各路职人相继散去,以他们各自的身份融入到山下的社会当中,没有丝毫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