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战国之睥睨天下——江离传
字体: 16 + -

第8章 不谷是个什么鬼

    “杀人?”公输般不禁一愣。

    “楚国的北方有个人不断的攻击我的学说,造谣抹黑我,用下流的话谩骂我,侮辱我的人格,让我寝不安席,食不知味,心有块垒,胸腹郁结,不除之不为快,所以请兄弟帮我杀了他。”

    公输般心下一沉,暗忖:“虽然我们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相见,以我的了解,他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被人侮辱了几句,就非要杀之而后快?即使现在他有了些名气,就会变成这样?他的门下弟子众多,尽皆誓死之士,即使他真的想杀一个人,哪用求到我的门下,他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图?”

    见公输般沉默不语,墨翟进一步说:“我愿意为兄弟奉上十金。”

    公输般沉下脸说:“我虽然说贪图些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不像师兄一样心怀天下,兼爱众生,宣扬仁义,怜悯苍黎,但我也是一个讲道义的人,也有自己做人的底线,无故杀人这种事,即使我们有着十年的同门情谊,我也不干。”

    说出赞扬墨翟的那些话,公输般自己也觉得不免有些讽刺,嘴角不由浮起一丝冷笑。

    墨翟以手击案:“好,我等的就是这句话。”

    公输般不由疑惑:“怎么说?”

    墨翟挺直身子,抱拳一揖:“我在鲁国听说师弟在为楚王制造云梯,要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吗?楚国地域广袤,还要去抢夺别人的地盘,这是很不明智的,宋国疆域狭小,宋国国君对楚王谦恭有加,楚王却要去征伐他,这也是违背道义的。你说自己是一个讲道义的人,不愿为我违背道义去杀人,现在楚王要攻伐宋国,去杀死许多无辜的宋国士卒和百姓,涂炭生灵,是大大的不义,你不去劝阻,反而助纣为虐,这就是你所讲的道义吗?”

    公输般一时语塞,尴尬一笑:“原来师兄在这里等着我呢。你的话确实有道理,征讨杀伐,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事。”

    墨翟说:“那你为什么还要为楚王制作这些杀伐的器械呢?当初我们拜季泽为师,学习他的奇巧技艺,初心可都是为了制作出更好的劳动工具,让生黎的劳作不再那样繁重,制作耕犁,让黍民不再挥舞锄头;制作车舟,使行者不再肩挑背扛;制作织机,让妇人们更快的纺织出更好的布来,希望人人都能穿上衣裳;架设路桥,是为了让人们不为河水所阻,能够通行;建造房屋,是为了让人居有定所,安稳生活。这些都是美好和利于民众,受到赞扬的事情,你建造的云梯是杀伐的武器,会涂满人的鲜血,夺去人的生命,是恶毒和不详的东西,会被人厌恶和唾弃,你的义又在哪里呢?”

    公输般说:“我没有想那么多,我接受楚王的食禄,就应该为他做事。”

    墨翟说:“如果桀纣给你很高的俸禄,你会不会去给他们做事呢?”

    公输般说:“当然不会,他们都是残暴的恶君。”

    墨翟说:“你拒绝去给桀纣做事,现在却愿意伺奉喜欢杀伐的楚王,这又有什么两样呢?”

    公输般说:“楚王胸怀大志,有着开拓疆土的雄心,他虽然很信任我,但是在中心国策这种事情上,他怎么可能听得进我的话呢。”

    墨翟说:“既然如此,你就带我去见楚王好了。”

    公输般点头:“这是可以的。”

    墨翟说:“我希望尽快见到楚王。”

    公输般说:“这个不难,楚王对我还算信任,随时可以相见。”

    “这样最好。”

    公输般制备了丰盛的宴席款待墨翟。

    席间,公输般说:“师兄自立清规,严格自律,绝不逾越,想来这样的饭食,也是很少吃到吧?”

    墨翟放下筷子,说:“在没有消弭楚王伐宋的决心之前,就是再好的美食,我也是食不甘味。”

    公输般长叹一声:“因为忧心黎民百姓的安危,焦虑愁苦到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只有圣人才会这样啊。”

    墨翟说:“一个心存大义的人,就该怜悯天下苍生。”

    公输般点头:“师兄,我不如你啊。”

    公输般和墨翟同乘马车来到王宫门外,下了车,墨翟看时,楚王宫殿又是不一样的宏伟辉煌。

    公输般说:“师兄,我先进去参见楚王,我会尽量说服楚王见你。”

    墨翟点头。公输般拱一拱手,向着宫门走去。

    公输般走进宫中,守卫宫门的大阍(门卫)都认得,并不阻拦,一直来到殿外,向值班的司宫(太监)说明来意,司宫进去传话。

    不一会儿,司宫出来,说:“我王请左尹觐见。”

    公输般走进殿中,楚王正在观看书简,长案上摆着几捆竹简,都是待批阅的奏章,身后两个司宫恭立伺候。

    其时当政的是楚简王熊仲,是楚惠王熊章的儿子,熊章在位五十七年,是楚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王,惠王初期楚国并不强大,大权掌握在重臣手里,由于权力的争斗,政局动荡不安,发生内乱,惠王遭到软禁,差点丢了性命,叛乱平定后,他慢慢把权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励精图治,休养生息,慢慢的富强了起来,,有了逐鹿争霸的资本,惠王后期,楚国突然发力,以绝对的优势,接连剿灭了邻近的两个小国——蔡国和杞国,尽显虎狼本色,使楚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惠王死后,简王从老子手里继承了几度扩张得来的广阔国土,同样继承了老子横扫诸侯的野心。

    公输般放轻了脚步,走到丹阶下,垂手而立。

    楚简王也不抬头,眼睛盯在书简上,只是问道:“左尹今日又来,难道还有没有说完的事吗?是在众臣面前不好说吗?”

    “哪里。”公输般拱手说,“是鲁国的一个旧人到了,他要面见我王,特地前来禀告。”

    “鲁国来人了?他应该到庭礼司(外交部)去呀,自有司尹接引,找你干什么?”楚王说。

    “此人是一个布衣(老百姓)。”公输般说。

    “布衣?一个布衣有什么事需要见不谷(楚王自称不谷,诸侯多自称寡人,小的诸侯自称孤)?难道一个布衣的事情是非要不谷来做决定才能解决的吗?”

    “此人不是寻常布衣,是墨家的巨子墨翟。”公输般说。

    “墨翟?他要见不谷干什么?”

    “臣下不知。”公输般答道。

    “不见。”简王摆摆手说。

    公输般说:“墨翟名闻天下,当年周天子都以礼相待,先王时墨翟来楚,献书与先王,先王称赞‘良书也’,恭而敬之。我王如果拒不相见,恐怕失了些礼贤下士的信义。”

    简王看着公输般,眯起了眼睛:“这么说来,不谷还是要见上一见?”

    公输般不语。

    “好,请他进来。”简王说。

    不一刻,墨翟跟着谒者(传令官)进来。墨翟看时,但见简王正是壮年,脸上是君王的倨傲,和蔑视一切的霸气。

    墨翟上前长揖:“鄙人见过王上。”

    简王看了墨翟,心中不免轻慢:“原来所谓名满天下的人,却是一个农民。”

    简王道:“久闻先生贤达的大名,无限崇敬,先生来到了楚国,不谷愿意聆听慧言。”

    墨翟说:“我来到楚国,看到农人在田里辛勤的耕种,庄稼长得很好;人烟稠密,道路宽阔,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断;商賈的车马上堆满了货物,为有着丰厚的利润而高兴;城市里商铺林立,生意兴隆,充分显示着楚国人的富足;驿馆酒肆接连相望,贩夫走卒都能喝上一壶驱赶身上的劳乏;到了晚上张灯结彩,处处笙歌,人们多么惬意快乐,我行走在楚国的土地上,好像进了天国。人们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我为他们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高兴。可惜,这样的景象就要看不到了。”

    “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简王看着他,揣测着他的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