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汉末当土匪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生死莫测贩马道(二)

    父子三人再聚首,感慨之余,却是一脸严肃。

    “赵大麻子父女如此欺我,实在叫人难忍!”

    大哥赵石愤恨的抱怨道。

    大哥赵石以前是个极为老实的人,可是自从杀了张小胖子以后,就变得不那么老实了。

    这就上学迟到一样,第一次惶恐,第二次歉意,第三次无所谓。

    杨俊在山上受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走马道,可不是那么好走的,实在凶险莫测。

    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在位时,已经是豪强桀骜不驯,天下隐约有大乱之势。

    汉帝刘宏喜欢胡闹,在后宫设市场,飞鹰斗犬,更喜欢排场。

    可是据史料记载,汉帝刘宏的御驾马车,都难以凑齐同色骏马。

    要知道,东汉继承西汉的政治制度,并且出于抗击匈奴骑兵的需要,拥有完善的马政系统的。

    可是作为东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居然不能够凑足足够的御马,可见中央皇权的衰落。

    马匹作为这个时代的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绝对不会是没有人重视,而中央没有,则说明地方势力开始控制骏马的资源分配了。

    要知道后来的光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有近万的规模。

    贩马,在后世来看是从事畜牧业,可是在汉代,那是从事军火产业,危险性极高,可以说九死一生。

    “这趟走马道,要走通是南匈奴右贤王于夫罗和邺县冯家之间的商路,山寨经营困难,若是没有了这个收入,只怕也是难以维持啊!”

    父亲杨勇打断了杨石的抱怨,只是客观的讲起这次任务。

    东汉马贵,洛阳里一匹好马居然可以买到百两银子,同样,贩马的生意,自然也被各种势力盯上。

    冀州的颜家、文家、田家,高家,与并州的王家串联,共同控制着冀州马市。

    而在北太行赫赫有名的黑道第一高手,万花山万花寨寨主万不通,更是与他们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万不通,人称万路不行,此路不通,一手万花刀法,威震太行,手下几百马匪,纵横各个商路,顺者昌,逆者亡。确保着几家对冀州马市的控制。

    这万不通等联络的是南匈奴须卜骨都侯须卜云,这须卜云因此巨富,直接威胁到羌渠单于之子右贤王于夫罗的地位。

    而冀州冯家那是冀州大族,一直眼红马市暴利,更是像据此占据一定的马匹资源,以防天下有变。

    而蛇头岭则是实在需要钱粮,并且需要背后有人支持,才能维持住目前的地位。

    可以说,蛇头岭要开通走马道,绝不可能一帆风顺。

    而赵大麻子就要杨勇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杨勇以前是斥候,会骑马会侦查。

    这也是,赵大麻子在犹豫之后,最后破了小女的面子,讲杨俊放出来的重要原因。

    清楚了这前因后果,杨俊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次上山,上的是火山啊!

    兄弟三人略作修整,第二日便随同蛇头岭的几十号人马,前往南匈奴右贤王部。

    其实,于夫罗和冯家并没有完全指望蛇头岭这一路人马。

    当然这种凶险暴利的生意,也就是适合像蛇头岭这种急于上位的人马。

    蛇头岭的带队那是二当家巴达,听这名字就知道此人有胡人血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大麻子才让他负责此次的交易。

    蛇头岭一共出动了七十余人,可以说将其中的青壮全部出动了,就连那个冷面大叔麻阳也在其中。

    一行人直奔塞外,邺县冯家另有他人联络。

    杨俊前世骑过马,但是真的没有怎么练过马术。

    在汉代已经出现马鞍和马镫了,这为骑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汉代的马鞍并不是后世常见的高桥鞍,没有前桥和后桥作为依靠。

    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马鞍前面和后面有个凸起,汉代的马鞍就像个垫子。

    所以骑马,在汉代是个不大不小的技术活。

    而在马上厮杀,则更是需要充沛的体力和超人的马术的。

    蛇头岭一行也不是人人有马,也就十来匹驽马,平时都是用来驮东西的那种。

    却也正好适合让杨俊练手。

    父亲杨勇乃是军中斥候出生,弓马娴熟。

    “身体要放松!放松!腿部用力!”

    杨勇看着杨俊骑马,紧张的如同弓弦,只能一边耐心教导,一边摇头。

    大哥杨石,根本就不愿意学骑马。

    父亲杨勇几次要求,他也只是说。

    “我自在山岭中纵横,要马何用?”

    如此,也就由着他了。

    行了五六日,便来到右贤王于夫罗的部落之地。

    这里居于河套之地,当年乃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毅率领几十万秦军血战夺回。

    后来南匈奴内附,大汉皇帝头脑一热,就把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划给了南匈奴居住。

    从此北方胡人开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汉人的文明,为不久的五胡乱华奠定了基础。

    杨俊看到广袤的牧场,无数的牛马,一片兴欣向荣。

    那右贤王于夫罗此时也就二十多岁,脸上已经有不少塞外的风霜。

    杨俊觉得于夫罗简直太年轻了,可是对于塞外的牧民可不这么想。

    此时,塞外胡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岁,二十多岁不小了。

    那于夫罗甚是热情,一把就保住了带队的巴达。

    两人用匈奴语滴里咕噜半天,杨俊是一句没有听懂。

    其实,自打穿越以来,语言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杨俊。

    东汉王朝的普通话,也就是官方语言,是洛阳话,也就是河南话。总让杨俊有种奇妙的感觉。

    于夫罗和巴达两人聊了半天,才又热情用汉语像他们说道。

    “朋友来了有美酒!我们的美酒美女都在帐篷里等着大家呢!”

    说罢,便将众人引入大帐。

    杨俊其实是没有资格进入大帐吃饭的,像他这种新人,原本应该跟着其他的匪兵和牧人一起的。

    但是,此次贩马,赵大麻子非常看重杨勇的斥候经验,让杨勇为副,并丰富巴达多听杨勇意见。

    这样杨俊才能够跟着父亲进入大帐,坐在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