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一四一章 移民管理

    7月16日,黄延义在机场送别了前来参加典礼的克拉克总督、以及帕内尔议长一行,这一行人对黄延义给他们制定的3天行程安排非常满意,他们昨天参观了建康的市政建设,还到牛头山上看了看风景,电影摄制组也一直在跟拍。

    黄延义刚从机场回到议会办公室,便收到了陈兆麟从香港发来的电报,港英政府通过了青衣岛大桥的修建方案,希望黄延义最近能够到香港去签署建桥协议。

    “这香港市政部门的办事效率也太低了,一份建桥方案,居然讨论了将近3个月。”

    黄延义吐槽完港英政府,直接把电报塞进了桌上的文件夹。

    “那您准备啥时候去香港签署协议?”站在一旁的吕登科问道。

    “等两天吧,等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之后我才能动身,去了香港后我要接着去欧洲,不然我到了欧洲也不放心啊。”

    吕登科知道黄延义说的不放心指的是什么,也就没有再问。

    最近,黄延义注意到,随着建康的移民人口增加,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管理混乱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缺乏,以及与移民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订立完善。

    现在移民过来的大部分是上海一带的中国人,这些移民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中国人几千年来习惯了在政府的高压管理下生活,到了这里建康之后,宽松自由的社会管理模式让有些移民放大了他们的缺点,一些人开始钻制度的漏洞,逐渐的把一些之前不太好的习气在建康复制出来了。

    一些进入建康各农贸市场、家具市场做买卖的小商贩,出现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专门欺骗没有文化的土著,险些酿成民族冲突,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一些人拉帮结派,欺行霸市,哄抬物价。

    最近建康成立了几个行会,诸如瓦工行会、窑工行会、鱼业行会等等,这些行会组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或服务质量,而是为了抱团牟取最大利益,人多力量大嘛,可以想见,将来这些行会极有可能形成黑社会组织。

    最近半年多来,在建康政府报备并挂牌成立的还有一些地域性商会组织,诸如闽南会馆、潮商会馆、广府商会等,才从上海过来没多久的几家营造厂也成立了营造业公会,建康的老居民也成立了一家建筑业协会,这些商会或行会之间已经出现了为了利益而摩擦的事件。

    建康政府倡导的是“四海一家亲”,所有移民,不分地域,机会均等。之前东南亚华人在洋人的殖民统治下,成立会馆,可以团结乡人,互帮互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建康这个纯粹华人占主导地位的政府治理下,再出现乡籍帮派,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今天

    ,黄延义召集了第六区和第七区的陈尤壬、林文栋、林平山、杨继章等人,黄氏企业的郑惟炎、邝文海、林文盈、黄二姑,以及建康自卫旅的陈树华、王忠蔚等人,下午在建康镇招待所开会。

    黄延义走进招待所会议室,看到参会人员都已经依序坐定。

    黄延义先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包里掏出一个拇指大小的玻璃瓶,轻轻放在会议桌上,玻璃瓶中装着白色的粉末。

    “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建康的青霉素制药厂,今天上午试生产出了第一批500克青霉素,以后我们各医院的青霉素不用再从美国进口了,相反,等正式大规模生产后,我们的青霉素还可以销售到新加坡、香港等地。”

    “这个药跟从美国进口的药效是一样的吗?”陈树华昂着脑袋问道。

    黄二姑怒瞪了陈树华一眼,“说什么呢,设备和菌株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药效怎么可能会不一样。”

    黄延义没有搭理陈树华这种没水平的问话,“我刚收到电报,香港政府已经通过了我们在蓝巴勒海峡修建青衣大桥的方案,过两天我要去一趟香港,去香港签完合同之后,我还打算接着去欧洲,准备从德国招聘一些钢铁工人或工程师回来,现在德国被盟军占领着,从军事占领区招募工人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所以这趟欧洲之行可能要花月余时间,在我走之前,我得先把建康这边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不然我不放心。”

    “你们可能也已经意识到了,我们建康之前政府机构的设置,还存在诸多短板,一些应该设立的机构,比如监狱、市场监管、环卫管理等部门都没有设置,打个简单的比方,最近几个月,在建康城内部分街道两侧,出现了大量的行人随处便溺情况,这种情况正愈演愈烈,随地大小便的行为很不雅,对市民的健康也会带来危害,但现在没有人管理,建康的公共厕所数量还是按照以前1。5万人口设计的,现在公共厕所明显不足,建康镇政府应该把增加公共厕所的事情提上日程。我还听说,建康的几个自由市场里出现了欺行霸市、坑骗土著的行为,这些都是新移民到了之后才发生的事,到现在也没有人去深究,这就是我们的管理能力问题了。我们管理城市,一定要从细节、小事抓起。”

    “还有,建康最近出现了一些行会、商会组织,这些组织如果没有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的,一律给予取消,我们现在对这些华人地下组织不加以控制,任由其壮大,将来它们极有可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政治倾向的群团组织,到那时候我们再来控制,就已经晚了。我们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主线,凡是与这条主线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都不适合存在,那些涉及到

    寻求砂劳越独立的,反对砂劳越现政府的,或者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组织,一律不得登记注册,而且还要锁定、关注这些人,一旦他们有过激行为,坚决驱逐出境。”

    陈尤壬插话道,“目前砂劳越沿用的是布鲁克王国1941年3月颁布的法律,并没有限制民间组织的成立,我们如果这么做,会不会与法律相违背。”

    “法律也是人定的,我们第六区和第七区政府也可以出台地方性行政法规,把我刚才说的这些意见囊括进去,绕开砂劳越州的法律。你们想想,现在建康、民都鲁、三马拉如,三地城镇人口加起来才12万多人,12万人口都出现了管理混乱,等将来人口增加到120万人,甚至200万人,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我建议,在出台行政法规的同时,第六区和第七区成立一个统一的移民事务管理公署,把现在三镇的移民办公室统合起来,移民事务管理公署专门负责移民的登记、就业安排、法规宣教、以及出台管理细则等工作。”

    林文栋说道,“这个办法倒是可行,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混乱局面,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军管会的人手不够,按照200个移民需要配置一个专干管理,12万人应该配备600个专干,我们现在显然没有这么多人手。将来如果移民达到200万人,我们就需要1万个专干去管理,管理人员的缺口更大。我们现在三地镇政府的所有办事人员加起来也不够1500人,要管理好越来越多的移民人口,需要增加大量的政府机构工作人员,这对地方财政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现在军管还没有结束,等将来结束了军管之后,政府工作人员都是有定数的,任意扩大政府机构的人员,可能会招来上面的非议。”

    林文盈举手发言道,“我认为,我们现在移民的根本目的和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是为了发展三地经济,总共有30万人就基本够了,没有必要将我们这里的人口一下子扩大到200万人,现在我们为移民提供住房、土地,给他们的孩子提供免费入学,我们又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呢?房子和土地虽然没有明说是免费发放给他们的,但也没有提出让他们赎买的办法,将来真要有200万移民,仅房子就要提供40万栋左右,暂且按一半的移民靠农业或种植业为生,这就是100万人,100万人至少要1000万亩土地,才能养活他们,这1000万亩土地,我们从政府手里买下来,花的钱将是一个十分吓人的数字。”

    黄延义没有反驳,对林文盈的话表示默认了,的确,如果真的移民200万人,安置费用将是非常大的一笔钱,升米恩斗米仇,万一这些人

    到了这里,有人不记你的好,还带头闹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从南洋的移民史,就可以发现,东南亚华人经常有不团结甚至内斗的情况。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们的确不能仅仅为了人口数量而移民,但没有人口,我们的经济发展会滞后很多年,想靠自然增长来增加人口,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人口基数还是要有的,不一定要200万,起码120万还是应该要有的,至少我们这里的总人口要和新加坡差不多。你们也考虑考虑,商量一个针对移民的安置办法,比如说住房,可以先提供给移民入住,等移民有收入了再赎买过去,土地问题,我们可以先垫付购买土地的费用,但土地所有权要先掌握在我们手里,我的想法,可以成立一个移民公司,与移民管理公署联合办公,一起管理移民,从经济上和制度上共同管理,也要让移民为我们,主要是为他们自己,快速创造经济价值,最好是双赢局面。”

    “公司化管理,这个办法可行。”邝文海赞同道。

    “我上午送克拉克总督上飞机之前,曾试探着问过他,砂劳越什么时间结束军管,他说大概会在今年年底。结束军管后,一切都将趋于正规化,我们的自卫旅士兵也会在年底全部退伍。算上前段时间加入的马来族士兵,我们自卫旅现在大概有3500多人,自卫旅的战士们基本都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我的想法是把这些士兵先退伍一半,让他们加入到移民公署,参与到移民管理之中。退伍多少士兵,自卫旅再招募多少新兵,新兵集训半年,就又可以退伍一半老兵,届时正好赶上年底结束军管,这些士兵可以转为警察或安保部队。”

    “您说的新士兵是从华人当中招募,还是华人和土著士兵混招?”“武装部长”王忠蔚问道。

    “还是混招吧,这次土著士兵的招收对象,除了之前的肯亚人、姆禄人、加央人,要扩大到马来人和马兰诺人,以后我们各级政府行事,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当地的土著排除在外,包括学校、医院等部门,华人和土著要一视同仁。”

    王忠蔚用笔记本刷刷地把黄延义的讲话内容都认真的记录下来了。

    “平山,你们三马拉如的工业区规划做出来了吗?”黄延义问林平山。

    “已经做好了,就在三马拉如滨海,一共规划出了12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块土地上原先的10多户土著人家,已经完成了异地安置。”

    “很好,三马拉如工业区的定位,是以化工产业为主,我们将来会在工业区内建设合成橡胶厂、染料厂、聚乙烯以及聚氨酯塑料厂,还有各种塑料制品厂,以后三马拉如的工厂数量不会少于民都鲁,你这个镇长可是任重而道

    远啊。”

    “老板,我一定完成好总部分配的任务。”

    ……

    7月18日,黄延义和休斯特、莱恩中校等人乘坐飞机抵达香港。

    在驻港办事处陈兆麟的安排下,黄延义等人再次入住于半岛酒店。

    “老板,这里是青衣大桥的选址,用红笔勾画出的地方,就是香港市政部门预定给我们划出的两块地皮,让我们任选其中一块,作为跨海大桥的建设资金冲抵。”

    陈兆麟在酒店内桌子上摊开一张地图,并在上面比划着说道。

    黄延义俯身扫视着地图,地图上两个画圈的地方,一个在大桥桥址的北面,即荃湾一带,一个在南面,即荔枝角一带。

    “两块土地的面积都在50亩(英亩)左右,就看您怎么选择了?”陈兆麟说道。

    黄延义站直了身子,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最后在南面荔枝角的那个圈上点了点,“就选在这里吧,这里距离深水埗不远,目前交通也方便。”

    “我的意思跟您一样,荃湾那边太过偏僻了,想开发出来还需要等许多年呢。”

    “许多年?不,要不了几年,荃湾就会人满为患了。”

    “您的意思是会从北面过来,大量的人?”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