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一二一章 招飞行员

    2月16日,从美国购买的15架c—47运输机飞抵建康机场。其中10架为客运机型,5架为货运机型。

    战后美国待处理的c—47各型运输机数量非常庞大,从1941年12月23日,第一架c—47交付使用,不到4年时间,美国一共生产了10174架各种用途的c—47。c—47在印度到中国的“驼峰航线”上曾立下汗马功劳,1942年至1945年间,经过驼峰航线一共向中国运送了65万吨物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c—47运输机,在此期间,至少有468架美国飞机和41架中国空军飞机因各种原因在驼峰航线失踪,造成1,314名机组人员和乘客死亡。

    c—47正常航程为2,575公里,添加副油箱后的最大空载航行距离为5,794公里。建康到香港的直线距离为2400公里,c—47可以在满载、不添加副油箱的情况下可以正常飞抵,以其26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只需要9个小时即可从建康飞抵香港。

    一架c—47的飞行小组需要飞行员,副驾驶,导航员,无线电操作员,一共四名工作人员。这次随同c—47抵达建康的有60名机组人员、50名额外聘请的飞机维修工,这110人大都是刚刚从美国飞行部队退役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他们与美国的梦露化工厂签定了为期1年的服务合同,到了建康机场后,这些人还得担负起培训新飞行员的任务。

    建康机场为迎接新飞机的到来,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了。

    机场在去年就修建了一座30多米高的新塔台,并安装了进口的微波通信设备。在机场跑道旁,又新修了一片占地达5亩的水泥停机坪,停机坪一侧还新建了飞机的维修厂房、油库等设施。

    距离机场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是新建的机场工作人员生活区,这里有职工宿舍、教室、会议室、健身房,美国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宿舍,也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

    为了机场以后社会化运营,新的航站楼正在建设之中,以后建康人只要买张机票,就可以很方便地在建康机场乘坐飞机前往东南亚各地。

    距离机场4公里以外的地方,一条新的跑道也正在建设之中,这是一条备用跑道,备用跑道建成后,将会用来训练新飞行员,近期计划,是打算在这里办一所航空学校。

    黄延义是在飞机抵达建康后第二天,才到建康机场参观。

    陪同黄延义到机场参观新飞机的还有勒格罗斯议长,陈光普、鲁伊等第六区议员,一行人坐着豪华的凯迪拉克高级轿车,先到机场生活区看望了不远万里来到建康的美国飞行员以及地勤人员们,亲切地关心了一下他们的

    生活,然后才跑到机场停机坪上参观飞机。

    陈光普、鲁伊等人是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这么大的飞机,一架架看上去比房子还大的c—47飞机,带给他们强烈的震撼感,几个人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在陈光普等人的啧啧赞叹声中,黄延义简略地看完了排在前头的几架c—47,货运飞机和客运飞机,在外观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机身部分涂着不同颜色的号0码。

    黄延义在穿越前坐过空客a380,那可是能搭乘550多人的大飞机,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真正的大飞机,对这种最大乘员才28人的飞机自然没多少感觉。

    一行人看完了飞机,又到新建的塔台指挥室去参观,鲁伊逮住一个空挡,在黄延义耳边小声说道,“黄议员,能否把那种四轮驱动的吉普车匀给我一辆,我喜欢那种四轮驱动的汽车,它不挑路,在我们老家寨子里的土路上也能奔跑如飞,我想开一辆回老家去转一转。”

    黄延义笑笑,说道,“这次运回来的200辆吉普都下发到建康自卫旅各连队了,如果你真的想要,我可以帮你问一问,看有没有人愿意把车交上来。”

    鲁伊是个明白人,知道拨下去的车是没人愿意交上来的,他急道,“用我的凯迪拉克去和他们换,这凯迪拉克好是好,可是我每次一坐上去就头晕。”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有和鲁伊一样的毛病,坐在封闭性太好的轿车上,就会头晕。

    “好吧,我想会有人拿吉普车跟你换轿车的,毕竟这两样车的价格相差了一倍,换了之后可不能后悔哟。”

    鲁伊举起一只手作出发誓样,“天地为证,我绝不后悔。”

    “不用说得这么隆重,我一会儿回去就帮你联系。”

    c—47抵达建康几日之后,一条要招收飞行员的消息不胫而走,马上传遍了建康城。

    招收飞行员这件事倒是真的,只不过是先在建康自卫旅3000多士兵当中遴选。经过近5年的文化学习,现在自卫旅士兵的文化程度普遍达到了初中毕业水平,到航空班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后,基本可以达到飞行员的文化要求。

    文化水平考核倒是排在其次,最难过的是体检关,在战争中负过伤的士兵首先就止步了,视力有问题的也不行,所幸这个年代近视眼不多。其他身高、体重、耳鼻喉科、精神科等,一条条检查下来,又会刷下去一大批人。

    进行考核的是美国飞行教官和建康医院的医生,他们是不会看谁的面子或者给谁开后门的,因为飞行员的身体同时也关系着这些教官的生命安全。

    至2月底,建康自卫旅3000多人,只挑出来78名体检和文化双合格的士兵,其中土

    著士兵占了一多半。

    距离100名飞行员的名额,还差了22人,建康机场又决定在建康中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和去年的往届生当中继续挑选。

    这个年代开汽车都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何况是开飞机。这段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谁家的孩子被选上飞行员了。

    招收飞行员的事情,黄延义没有去具体操心,都是由机场方面和建康医院在协作考核。

    这一日,黄延义正在议会大院的办公室内阅读吕登科送来的文件。

    黄幺姑领着珠儿和贝儿来到了黄延义的办公室门口,看到只有黄延义一个人在办公室内,她先怂恿着珠儿和贝儿进了办公室。

    黄延义早已看到黄幺姑三人了,他先把珠儿和贝儿安排在沙发上坐下,让她俩吃上了水果,才走到门外,冲黄幺姑招手,“幺姑,别躲躲闪闪了,进来啊,马上都中学毕业了,怎么还怕见人呢?”

    “我才不怕呢。”黄幺姑嘟囔了一句,半跑着从黄延义面前晃过,带起了一阵风,直接冲进办公室,和她的两个小侄女挤在了沙发上。

    黄延义哑然笑了笑,跟着迈步走进了办公室,坐在了办公椅上。

    黄幺姑和贝儿、珠儿一起在挑选茶几上果盘里的一堆水果,仨人叽叽喳喳的,忙得不亦乐乎。

    据统计砂拉越有50多种水果,一年四季都有产出,这个季节正是山竹、莲雾、芭乐盛产的时候,周围山林里的土著经常把一些奇怪的水果弄到建康来出售,黄延义至今也有很多不认识的水果。

    黄幺姑今年17岁,还有4个月就中学毕业,学习成绩也还不错,黄延义打算等她毕业后把她送到美国去留学。

    黄幺姑吃着山竹,时不时地抬头瞟一眼黄延义,等到几颗山竹下肚,掏出手帕把嘴角擦了擦,才说道,“大哥,飞行员现在招满了吗?”

    “嗯?我最近没有关心招飞的事情,不知道招满了没有,怎么,你这是要给谁开后门吗?”黄延义的确不知道飞行员具体招的怎么样了。

    “我才不会给别人开后门呢,我只是认为,建康机场也应该招收女飞行员,你看,中国女飞行员郑汉英在抗战中立下战功,李霞卿在美国做飞行表演,为中国的抗战募捐,还有颜雅清、杨瑾珣、李月英等人,她们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我在收音机和报纸上听过、看过她们的报道,这说明女性也能驾驶飞机,所以,我觉得我们建康机场也应该招收女飞行员。”

    黄延义听明白了,原来黄幺姑也想当一名飞行员,她只是没有明说罢了。

    其实招收女飞行员也没什么不可以,后世还有开战斗机的女飞行员呢,只是这样一来,送黄幺姑去美国留学的计划就要改变

    了。黄延义坐在办公桌后沉吟了半晌,拿起桌上的电话,拨到了建康机场,接通了黄延仁的办公室,电话里头传来了黄延仁的声音,“喂,哪位。”

    “是我,延仁。”

    “哦,大哥,有什么事?”

    “飞行员现在招满了吗?”

    “还没有,还剩7个名额,自卫旅和两届学生中符合条件的我们都基本收了,我们这两天正打算再到美里和古晋去招一些学生参加体检,应该很快就能招满。”

    “去美里和古晋,我看就不必了,这样吧,机场今年招收一些女飞行员吧,就从建康中学今年和去年的两届毕业女生当中招,你看怎么样?”

    “大哥,是不是幺姑那个小丫头跑到你那儿说什么了,前两天她跑到我这儿来,跟我唠叨半天,说我们应该招收女飞行员什么的,我没有理她,肯定是她又跑到你那儿去乱说了。”

    黄延义抬眼看了看黄幺姑,说道,“你猜的不错,她现在就在我这儿,但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我们建康为什么就不能招收女飞行员呢,现在提倡男女平等,可不能光在嘴上说,在实际行动上也要体现出来。就这样定了,剩下的7个名额就招收女飞行员,如果体检和文化都合格,超过了7人,那就有多少录取多少,总人数不必局限于100人。”

    “这样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我们的眼界也要放宽一点,就这样吧。”黄延义说完,把电话挂断了。

    黄幺姑噌地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双脚离地老高,举着双手大声欢呼到,“真是太好了,我可以开飞机了。”

    黄幺姑喊完,看到屋内的几人都盯着自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给黄延义鞠了一躬,“大哥,谢谢你,让我达成了一个伟大的心愿。”

    “你可别高兴的太早,好几个关口在前面等着你呢,如果体检或者文化课不合格,我这里是不会给你开后门的。”黄延义预警道。

    “大哥放心,文化课肯定没问题,体检嘛,你看四哥延孝都能开飞机,我的身体又不比他差,肯定也没问题。”黄幺姑倒是自信满满。

    “那你就好好准备吧。”

    贝儿坐在沙发上也听明白咋回事了,说道,“阿爸,我长大了也要开飞机。”

    “当然没问题,那你吃东西就不能挑食。”

    “好,从今天开始我不挑食了。”

    3月3日,吉都隆港。

    从吉都隆港的栈桥码头上,可以看到一艘胜利轮改装的万吨级客轮正缓缓的靠近,在它前面是2艘“民都鲁‖型”海船,正牵引着这艘客轮往码头靠近。

    10几分钟后,这艘船艏标注着“迈阿密阳光”的客轮靠上栈桥码头,落下了沉重的铁锚。

    从舷梯上当先走下两人

    ,正是离开砂劳越近6年的陆家森和蔡成功,他们在船上早就看到了等候在栈桥码头上的黄延义。

    码头上,三个人甫一靠近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整整分隔了4年半,多少别情离绪在这一刻尽皆烟消云散。

    “总算把你们盼回来了,这几年辛苦你们了。”黄延义搂住俩人说道。

    “老板,这四年多,我们是无时不刻的牵挂着这边,你可是我们的掌舵人,我们都不敢去想,万一你在这里有何闪失,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害怕会变成一群无头苍蝇,害怕整个事业分崩离殂。”陆家森激动道。

    “没那么严重,我不在的这四年半时间,你们不一样也干得很好嘛。”黄延义说完,松开了俩人,侧身让出一步,指着后面的林文栋、邝文海等人说道,“你们几个分开的时间更长,也互相亲热一下吧。”

    陆家森和蔡成功从1940年去美国开办化工厂之后就再没有回来,在诗巫制药厂初办时期,他俩和林文栋、邝文海等人共事达半年多,之后就再没有见面。

    “我们俩知道,你现在是军管会主任,管着民都鲁和三马拉如两个镇子。”陆家森、蔡成功双双和林文栋握手。

    “欢迎你们回来建设家乡。”林文栋笑着说道。

    “家乡?对,就是家乡,好久没听到这个词了,你们在的地方,就是家乡。”蔡成功愣了一下,说道。

    陆家森、蔡成功和邝文海等人一一见过面之后,才说道,“船上还有1100多从美国来的工人,他们正等着下船,我们先把他们安顿好了,再坐下来慢慢絮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