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一二〇章 交通工具

    1946年春节是公历2月2日。

    2月1日,大年三十这天,谢无忌、林文盈,以及黄家一众人等回到了建康。

    黄延义本来打算和珠儿、贝尔三人吃一顿团年饭的,没想到黄家一大家子人突然全都回来了,只得又重新安排饭菜。

    人都回来了,团年饭不用黄延义去操心了,黄延义到了黄家大院的偏院,谢无忌跟着过来,坐下后就开始汇报这趟行程的经过。

    这次运送黄医生棺木回建阳黄坑镇黄氏祖坟安葬,一路都很顺利。

    古晋库巴山一带人烟稀少,启运黄医生的棺木时,根本没人发现。运送棺木穿过古晋南城抵达砂江码头,也没人怀疑什么。这时候,许多在战乱中被日军戕害或失踪的人,尸骨都陆续被找到,古晋街头每天都能看到几批运送棺木的队伍,市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为了这趟运送任务,谢无忌专门调用了一艘新下水的“民都鲁‖型”500吨级的大海船“民都鲁022号”,“民都鲁022号”表现的非常争气,来回跑了4500多海里,基本没有出过什么毛病。这个季节没有台风,在海上走的很顺利,进入福建闽江后,轮船一直行驶到建阳黄坑镇,也没有出现任何以外,所以这趟福建之行一共才花了29天。

    “民都鲁022号”的轮机工都是新招的,她们不熟悉黄家的人,也没人怀疑到什么。

    黄家下南洋已历经三代,与老家分隔40多年,黄坑老家的亲戚,老一辈熟悉的人已相继故去,新人又没什么往来,都比较生疏。黄医生的棺木在黄家祖坟下葬后,林文盈、黄延仁等人拿出一笔钱捐给了黄氏祠堂,拜托族亲们代为照看黄家墓地,然后便前往武夷山寻找得道高僧去了。

    这次随黄家众人返回建康的,就有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五位和尚。林文盈等人造访永乐禅寺,永乐禅寺的方丈行真和尚听说建康这个海外之地要修建寺庙,非常高兴,这可是弘扬佛法、建立功德的大好事,他当然要大力支持。行真和尚选定了以行衍和尚为首的5人,到建康来建立寺庙分支。

    谢无忌坐在偏院的办公室里说了有半个多小时,把这趟出门的见闻都讲完了,才回家去吃团圆饭。

    黄延义和黄家的人一起,热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带着两个值班的警卫到建康城内逛起了马路。

    今年建康的春节安排得比往年都要热闹、隆重,元嘉路上挂满了红灯笼,街道旁的居民家门口都贴上了喜庆的年画和红色的春联。

    自从黄延义在自家工厂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后,建康大部分工人都开始变得有钱起来,工人有钱以后就要消费,他们逐渐拉动了整个建康的消费能力。移民商人们开始

    从新加坡、马尼拉等地倒腾一些轻工业品到建康来销售,大到自行车,小到电灯泡、绣花针,大小商品充斥着建康的商店。临近春节,居然还有人把产自中国的焰火和鞭炮给倒腾到建康来了。

    算上西贡新移民,建康人口已经超过了4万,周边的人口还在不断往建康汇聚。建康自卫旅的士兵,以及在龙首煤矿等工厂上班的土著青年,他们这几年的工资积攒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们的家人在这些青年的带动下,开始走出深山老林,到建康城来买地定居了。

    黄延义和两个警卫在元嘉路上走了几百米,陆续有熟人认出了黄延义,主动上前打招呼、套近乎,一下子聚集了十几人。黄延义为了不影响大家过节,和众人告辞后,带着2名警卫返回了议会大院。

    在这个万家团聚的时候,黄延义没来由的感受到了寂寞,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日本人投降后,原本紧张的精神松驰下来,越是在节庆日子,反而越感到孤单。穿越快7年了,对以前的父母、亲人、同学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仿佛穿越前的经历就是一场梦,而本时空的情景反倒更真实。如果不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存在,黄延义还真会怀疑穿越前的人生就是一场梦。

    大年初二,黄延义乘飞机赶到了民都鲁的吉都隆港。

    今天有11艘货轮要抵达吉都隆港,这些轮船都是严仁均从美国购买的战争委员会处理的退役轮船。

    原本黄延义打算多购买几艘胜利轮的,可是现在胜利轮在美国非常紧俏,美国政府刚放出要处理胜利轮的消息,世界各国的船运公司便开始和美国政府联系,要求购买胜利轮,导致如今胜利轮的价格飙升到了100万美元以上。

    胜利轮的外部尺寸比自由轮略大,长度增加了14英尺(4。3米),宽度增加了6英尺(1。8米),高度增加了1英尺,排水量只增加了不到1000吨,达到了15,200吨。胜利轮凸起的前艏和更复杂的船体形状有助于实现更高的速度,航速达到了15至17节(28至31公里/小时),比自由轮快出4至6节,因此胜利轮和自由轮在外观上的区别很明显。

    胜利轮内置桅杆式、摇臂式和井架式起重机,可以在没有码头侧起重机或龙门架的情况下自行装载和卸载货物,增加了适应港口数量,这一点也是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一些美国以外的船运公司见购买胜利轮不得,退而求其次,转而购买自由轮。希腊的船运公司一共从美国购买了526艘自由轮,意大利的船运公司也购买了98艘,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竞相购买便宜的自由轮,他们对航速的要求不高。

    美国战争委员会原

    本计划建造615艘胜利轮,到日本宣布投降时,才完成了534艘,还有3艘未完工的胜利轮搁在船坞里。战争期间,有97艘胜利轮装上舰炮,被改装成了军舰,有20艘被划拨到海军编成了补给舰。

    美国政府向美国民营船运公司出售的胜利轮只有414艘,紧俏的胜利轮一出来便被订购一空,严仁均通过福克斯采购公司只拿到了9艘。

    这次回到吉都隆港有5艘胜利轮,3艘t2—se—a1油轮,3艘自由轮级别的固体矿物运输船。

    3艘固体矿物运输船运回了一万多吨废钢、一套炼油设备、2套大型燃煤发电设备、1套燃油发电设备,还有电力熔炼炉等容易分散装载的货物。

    3艘t2—se—a1油轮也没有跑空,运回了4万吨轻质原油。t2油轮从1940到1945年间,一共建造了533艘,每艘可装载16,613吨液体,可以是汽、柴油、以及原油。t2油轮最高航行速度约为15节(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高达20,300公里。(美国在越战期间启用了11艘t2油轮改装的海上浮式发电船,并布署到了越南的几个港口,船上的150,000桶燃料,可以在不加油的情况下连续发电两年。)

    最让黄延义期待的是5艘胜利轮上运回的货物,它们分别是1200辆卡车,30辆凯迪拉克特别60轿车,50辆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黄海”(yellowcoach)大巴车,200辆四轮驱动军用吉普车,还有各类工程车,诸如挖掘机、履带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等。

    这些车辆回来后,将彻底改变目前建康只见到拖拉机到处跑的状况,以后大巴车、小轿车、吉普车、大卡车会成为建康的主要交通工具。

    从建康到民都鲁,使用大卡车运货只需要半天时间,这将大大地提升货物流通速度。两地的人员往来,也不用在拖拉机上颠簸一整天,人们可以搭乘宽敞舒适的黄海大巴。

    30辆凯迪拉克特别60轿车,将被配署到建康、民都鲁、三马拉如各级政府部门。

    凯迪拉克特别60轿车,是这个时代美国生产的最高档的轿车,特别60外部大量使用镀铬装饰,内饰也很华丽,真皮座椅,弧面挡风玻璃,动力采用的是排量5。7升v8引擎,变速箱为4速自动档(hydra—matic)。当然它的售价也不菲,每台售价为3,054美元,相当于美国工人2年的平均工资。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吉都隆港的栈桥式复合码头刚刚完工,还没有投入实际使用,这次运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船上的货物要想全部从吉都隆港卸载下来,怎么也得半个月时间

    。

    2月15日,刚刚乘坐凯迪拉克轿车回到建康的黄延义注意到了2条消息,因为时差关系,其实这两件事都是在2月14日发生的。

    一个发生在英国,英国宣布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英格兰银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央行。此时英国是工党执政,他们要将煤矿、银行、航空、交通运输、电力、军工等关键领域的企业整合成大型国有化集团,一些原本就是国有支柱企业则被以法律形式国有化,这个过程将持续数年时间。

    一个发生在美国,位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开了其制造的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这台计算机被媒体称之为“巨脑”。“eniac”的运算速度比机电式计算机快一千倍,而且它的计算能力具有可编程性。

    “eniac”耗资近50万美元,由20,000个真空管、7,200个晶体二极管、1,500个继电器、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器和大约5,000,000个手工焊接接头组成。它重量超过了27吨,占用167平方米的空间,每小时消耗150千瓦的电力。eniac没有内存系统,它使用穿孔卡片作为外部存储器。

    其实,“eniac”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

    1941年,德国人造出了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代号为“z3”。“z3”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全自动数字计算机,由康拉德?楚泽设计制造,采用了2,600个继电器,实现22位字长,工作频率约为4—5hz,手动输入初始值,程序代码存储在穿孔胶片上。在此之前,康拉德?楚泽还于1936年制造了z1计算机,1940年制造出了z2型。

    “eniac”也不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2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数学和物理学教授阿塔纳索夫在研究生克利福德?贝瑞的帮助下建造出了第一台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名叫“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abc),只是这台计算机不具备可编程性和图灵完备性。

    同时期,英国也制造出了一台电子计算机“巨像”,“巨像”是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数字电子计算机,“巨像”号称密码破坏者,它专门用于对德国的lorenz密码进行分析破译。巨像mark1型于1943年12月投入使用,改进的巨像mark2型于1944年6月1日首次投入使用,使用的移位寄存器将处理速度提高了五倍。至二战结束时,英国一共有10台巨像计算机投入使用。

    “巨像”计算机被英国列入高度机密,在二战结束后也继续保密了3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曝

    光。

    除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爱荷华州立大学,ibm公司和哈佛大学也联合制造了一台自动序列控制计算器(harvardmarki),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自动执行长计算的机器,代号为“ascc”。ascc使用了800公里电线,300万个连接,3,500个多极继电器,35,000个触点,2,225个计数器,1,464个十极开关和72个添加机器。ascc参与了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完成了制造原子弹所需的大量计算。

    黄延义大致知道一些这个时期各国计算机制造历史,但他现在只能看着欧美进行研究制造,干着急也没有办法,钱,他有,但制造计算机的人才,他没有。

    一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的制造,绝不是凑几十个人就能弄出来的,它需要数学、物理、电子等各行业的专家,以及各种特殊元器件制造工程师,一起协作,才有可能制造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