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一〇八章 石油工人

    卡牙利河,自从今年4月建康自卫旅和日军吉野大队在卡亚利河南岸打了一场战役之后,这条河的名字便被许多人牢牢地记住了。

    如今,建康自卫旅第四营负责民三公路项目的保卫工作,营部就设在卡牙利河边。第四营主要看守的是400多日军俘虏,还有600多日籍石油工人,以防止他们生乱。从8月15号日本投降之后,让第四营没想到的是,这1000多日本人往日的傲气就像被针刺破的气球,马上没了踪影,以往从他们的眼神中总能看到各种不服,如今一个个变得低眉顺眼起来。日本人一夜之间变得比工地上2000多中国青年工人还好管理,他们甚至还主动的向项目负责人提出不少可行的建议,以至于工程的进度加快了不少。

    用四营长黄育志的话说,这日本人真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奇怪人种。

    日本投降后,黄延义命人把有关日本本土情况报导的报纸,搜集起来,送到这些日籍石油工人的营地,供他们了解他们的老家正在发生什么。

    报纸上报导日本的社会秩序非常混乱,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粮食,日本人民正在忍受饥荒,经常出现抢粮杀人的情况。黄育志刚开始有些担心日本人从报纸上看到此类消息后,会造成人心不稳,但因为是老板让这么做的,他也按命令执行了。

    黄育志担心的人心不稳的情况没有发生,日本人反而变得更加温顺了。

    民都鲁军管会副主任肖昌霖今天带着任务来到了第四营,与他随行的是“黄庭”小组的日语译电员林阿荣。

    四营长黄育志见到肖昌霖,行止马上变得规矩起来,毕竟肖昌霖是他姆禄寨军训时期的老领导。

    “主任好,您过来也不先通知一声,我们好提前作好准备。”

    “什么准备,用老板的话说,这叫突击检查,我要是提前通知你了,还能看到我平时看不到的景象?你看你这办公室里,乱七八糟的,也不好好收拾收拾,内务整理条例早忘干净了吧。”肖昌霖板着脸说道。

    “不会,哪能呢,这不今天事情多,没来得及收拾嘛。”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信息处的林阿荣科长,今天是拿着尚方宝剑来的,你可要配合好林科长的工作哦。”肖昌霖介绍林阿荣道。

    “林科长好,上峰有何命令,请指示。”黄育志向林阿荣敬了一个军礼。

    黄育志的这个军礼不怎么合规矩,但也说得过去,林阿荣的级别比黄育志低,但他是带着黄延义的命令来的。

    林阿荣还了一个军礼,“老板派我来,是想让我们一起做一做这些日本石油工人的思想工作,争取能让他们留在民都鲁。”

    “好不容易能把日本人赶出婆罗洲了,

    现在又要把他们留下来,这合适吗?”黄育志对这道命令有些不解。

    “老板知道你们可能会想不通,所以特意让我走这一趟。”林阿荣说道,“我们建康和民都鲁现在人口奇缺,没有人口,什么事都难办,老板说,我们眼界要放宽一点,只要是有利于我们发展的,不管他是什么人,我们目前都能容纳,民都鲁将来要发展石油化工业,可是我们自己石油工业方面的人才储备基本为零,这些日本工人如果能够留下来一部分,我们等于是马上拥有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石油队伍,这些人里面有炼油工程师,有钻井工程师,还有管道工程师,如果是我们自己一步步地培养出这些工程师,非得十几年功夫不可,我们哪有十几年的时间去等。”

    “我明白了,你说现在要我怎么做吧。”

    “派人把这些日籍石油工程队的各个小队长召集起来,我们一起给他们开个会,把我们的条件给他们说一说,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

    “好,我马上安排。”

    因为有的工程队离第四营的营区比较远,直到下午一点,日籍石油工人队的13名队长才聚齐。

    第四营最宽敞的一间会议室,早已布置齐整,会议桌上摆着各式热带水果,还有香烟、糖果。

    13名日籍队长走进会议室,被会议室内的场景吓了一跳,这么好的布置,像是招待客人的,而他们明显不是。

    林阿荣精通日语,和气地用日语向13位队长打招呼,并作了自我介绍,让他们不要拘束,桌上的水果、香烟随便享用。

    几个烟瘾大的日本人,还真从桌上拿起香烟,点着了。

    待众人都平静下来后,肖昌霖先讲话,林阿荣在一旁翻译。

    肖昌霖是代表民都鲁军管会讲话,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客气的问候了一下。

    林阿荣待肖昌霖讲完之后,才站起来说道,“我想你们已经从报纸上看到了,过去几个月你们日本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在发生着什么,这只是报导出来的一部分内容。据我从盟军方面得到的消息,各占领国主张对你们日本的制裁和禁运继续升级,连出海打鱼都需要特批。日本现有耕地的粮食产量,根本不足以满足7000多万日本人口的正常需要,加上正在准备遣返的数百万日本屯民,数百万投降日军,而且还要负担各国占领军的粮食供应,可以想见,你们如果回到日本,吃一顿饱饭都将变得非常奢侈,儿童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停止生长,婴儿会因为缺少奶水而成天哇哇哭叫,这是上天对你们日本人的惩罚。不过,现在有一个天大的机会摆在你们面前,军管会决定容留一批在战争中没有作恶的日本人,可以跟你们签定工作合同,发

    给你们工作居留证,签定了工作合同的,我们还可以协助你们把家人迁移到民都鲁来,让你们的家人摆脱饥饿和混乱的社会环境。”

    林阿荣待这些日本人把自己所说的信息消化了一阵后,才接着说道,“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希望你们能够抓住。如果有什么疑问,你们尽可以提出,我会为你们一一解答。”

    坐的离林阿荣最远的一个日本人举手后,站立起来,先向林阿荣鞠了一躬,说道,“林桑,我是大岛良平,是一名石油机械工程师,我想请问,这个雇佣合同的期限是多长,如果签定了合同,多长时间能够把家人从日本迁移过来。”

    “这个我可以很直率地回答你,雇佣合同的最低期限是八年,你们签定了合同之后,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就可以在这里和你们的家人团聚。”

    “我的问题问完了,谢谢。”大岛良平再次鞠躬,然后坐下。

    另一位日本人举手,得到林阿荣目许后,站了起来,问道,“林桑,我叫鸠山岩介,是一名石油钻井工程师,我想知道您所说的家人这个词,所包括的家庭成员范围,另外,如果是有小孩迁移过来,他们能在这里正常上学吗?”

    “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们所说的家人是指你的直系血亲,比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配偶,其他伯父、姨母之类的不算。如果拿到了工作居留证,你们的家人享受的待遇,与本地居民完全相同,成年人可以在民都鲁找工作,孩子可以就近上学,如果符合医院的免费政策,你们的家人还可以免费就医。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如果在你们的旁系亲属里,有大学教授,或者是各行业的高级工程师、技师,也可以按照我们的移民政策,破例把他们迁移到这里来。”

    “谢谢您的回答,我明白了。”鸠山岩介满意地坐下了。

    “还有人要提问吗?”林阿荣问了两遍见没人举手,说道,“我今天来只是向你们传达这个消息,不要求你们现场作出决定,你们回到工地上以后,把今天我所讲的消息准确地转达给你们小队的成员,三天之后,把愿意签定工作合同的人员名单报上来,我们会安排好后续的工作。”

    “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儿,桌上的香烟和水果,你们可以带走。”林阿荣最后说道。

    给日本人开完会,林阿荣的事情还没有完,他还要和肖昌霖、黄育志一起到被日本人“骗”来的中国青年工人的工地上去。

    这些中国青年工人,基本都是来自于广东、福建、台湾三省,还有少数来自于江浙地区,当初日本人承诺给他们高工资,可到了这里之后才知道,发给他们的是“香蕉币”,他们在美里和诗里亚辛辛苦苦干

    了3年,如今攒下的钱都变成了废纸。

    6月初,这些中国青年与日本人一起进入民三公路项目,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日本人是免费劳力,他们是有薪水的,由民三公路项目部给他们开工资,发的是现大洋。当初日本人和他们签定的工作协议上,拟定的月薪约合29块大洋/月,民三公路项目部沿袭了日本人的协议,给他们开的也是29块大洋/月。

    29元的月薪在此时的民国,算是高工资了,和1937年的上海码头工人一个级别,码头工人还要给工头和帮会提成,实际到手的并没有那么多。

    黄延义之所以对这些中国青年工人生出挽留之意,主要是这些人有三年多的炼油厂或油田工作经验,日本人已经把他们培训、塑造出来了,正好进入了工作成熟期。其次,这些人文化程度最低都是高小毕业,中学文化程度的占绝大部分,还有20多个来自江浙地区的大学生,这也是当初日本人招募石油工人时仔细挑选过的。

    一直到9月7日,黄育志派出的士兵才把这些分散于各个路段的中国青年工人召集到了三马拉如。

    三马拉如镇上的一处空地,成了临时会场,会场上搭起了一座主席台,台上立起一架话筒,话筒连着扩音器。

    待到工人陆续入场,会场上安静下来之后,肖昌霖走到话筒前,先试了试音,才开口说道,“同胞们,我在此要感谢你们这三个月来的辛勤劳作,我们民三公路项目进展如此之快,与你们的汗水和智慧是分不开的。如今,日本人投降了,你们想要回家,这是人之常情,毕竟你们已经离家三载,与家人分离的太久了。不过,我要先告诉你们一个消息,现在盟军方面制定的日本人遣返计划,并不包括你们这些被招募来的非日籍人口,也就是说,你们要想回家,必须自己想办法。”

    肖昌霖讲的是南方官话,底下这些念过书的人也都能听得懂。

    砂劳越的海运本就不发达,这些工人要想回中国,必须去新加坡或者马尼拉中转,现在航运业还没有恢复,让他们自己去找轮船,是非常困难的。

    会场一下变得躁动起来,工人之间开始相互商量该怎么办。

    一直等了有三四分钟,肖昌霖才再次开口说道,“静一静,诸位不要着急,现在虽然航运未通,但邮件寄送已经恢复了,你们可以先写信给家里报平安,也可以给家里汇款,这个我们项目部可以保证,信和钱,一定能汇到你们家人手里。”

    “另外,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我们民都鲁的劳动服务公司,准备从你们当中招募一批工人,凡是与我们劳动服务公司签定劳务合同的,从签字之日起,基本工资升为120块

    /月,工作内容暂时还是修路,但工资变高了。”

    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中国人向来都会先怀疑其中是否有诈。

    “下面,请我们建康总部来的林科长,给您们讲讲关于劳务合同的事,以免大家认为这其中有什么陷阱。”

    林阿荣走到话筒前,大声说道,“各位同胞,我是来自建康信息处的林阿荣,我说的话代表官方,我可以明确告诉诸位,劳务合同的事是真实的,诸位可能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此,我要说,你们多虑了。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建康实行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120元每月是所有工厂的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是工厂食堂洗菜的女工,每月工资都是120元。”

    嘶——

    台下的人群响起一片冷嘶声,都在惊奇这工资怎么如此之高,要知道此时民国普通教授的月薪才合100块银元左右(那些月薪数百块的大咖教授毕竟是少数,不具代表性)。

    “不只是如此,你们当中,如果是有技术特长的,比如能熟练操作机床的,经过我们确认后,工资会提升一个等级,每级工资是30块,那么他的基本工资会达到150块。如果你是大学毕业生,工资会提升2个等级,基本月薪会达到180块。这些都有制度规定,会严格按制度办事。”

    “我再说说劳务合同的事,劳务合同最低签定时限是五年,也就是说,签完合同后,你就要为劳务公司工作五年时间,如果想反悔,对不起,你将面临巨额赔偿。在此期间,你可以把你的家人从中国接到民都鲁来,这方面我们可以协助你们,你们的家人来到民都鲁后,符合条件的,我们可以酌情安排工作,小孩上学的事也由我们负责安排。”

    “给你们十分钟时间商量和考虑,十分钟后,如果愿意签定劳务合同的,可以到你们就近的工作台报名,签名、按手印。”

    当会场内的工人们正在商量的时候,第四营的士兵们搬出数十张桌子围在了会场周围。

    十分钟后,有数十人陆续走到士兵门的工作台前,开始询问。

    有几人当场在合同上签字、摁下了红红的手印。

    有一个名词叫“羊群效应”,而且这种效应最容易体现在中国人身上。有一就有二,许多人在三年劳动中结下了浓厚的友谊,见到朋友都签了合同,自己不跟着签,好像不够意思。逐渐的,在劳务合同上签字、摁手印的人越来越多。

    林阿荣站在主席台上,嘴角露出了笑容。

    林阿荣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黄延义的授意下做的,包括劳务合同的时限,都是黄延义亲自拟定的。这些中国青年,大部分都不是出身于贫困家庭,贫困家庭不可能有钱供他们念

    完中学。要想留住这些在老家日子还算过得去的中国人,就得先暂时断了他们的归心,集体开会,集体行动,是为了利用人的从众心理,不给他们在大会上提问的机会,仅给了十分钟的考虑时间,就是想让部分摇摆不定的人没有时间去仔细考虑。

    黄延义之所以把劳务合同时间定为五年,是因为五年之后是1950年,那时候中国大陆已经解放了,他们不一定能回得去。

    两个小时后,有1400多人在各个工作台签下了劳务合同。有部分人刚摁下手印,就开始后悔,可是,落子为定,后悔已经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