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一百章 民都鲁

    4月7日,经过3天的登陆战以及追击战,以澳军第9师为主力的盟军相继占领纳闽岛、文莱、美里。

    日军驻纳闽岛的守备队被全灭,和历史上一样,日军共计有1234人阵亡,130人被俘。盟军114人阵亡,221人负伤。

    日军驻美里的一个守备大队大部分被歼,少数日军士兵逃入内陆的丛林,近千名日军训练的土著“伪军”主动弃枪投降。澳军在美里油田俘获日本籍石油工程师和工人400余人,解救荷兰籍和英国籍石油工人200余人,还有日本人从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招募”来的1600余青年工人。

    文莱的日军守备队伍只有2个中队,主要驻扎在滨海的诗里亚油田,澳军从诗里亚海滨发起登陆战后,这2个中队的日军明知不敌,只放了几枪便逃窜到了文莱的内陆地区。澳军在诗里亚油田俘获了200多日籍石油工人,解救出400余中国籍青年工人。

    在盟军发起登陆战时,日本人意识到守不住美里和文莱,守备队司令山本大佐下令将路通炼油厂埋设炸药炸毁,将美里和诗里亚的200多口油井点燃,一时间,美里和诗里亚油田到处浓烟滚滚,天空中飘荡着石油未燃尽产生的大量烟尘,给澳军接收美里和诗里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4月7日,三马拉如。

    经过4月6日一天大面积搜索,自卫旅基本肃清了三马拉如及周围的日军残敌。

    建康自卫旅在三马拉如缴获了大量的日军筑路机械设备,还俘获了几名因海上交通断绝未能返回本土的日本路桥工程师,解救出近千劳工,这些劳工大半都是日本人从古晋和沿海地区各监狱里提出来的囚犯,他们当中有原砂劳越防御部队的士兵、白人公务员,还有少数华人。

    原日本人的1号公路建设指挥部,现在变成了建康自卫旅的作战指挥部。

    黄延义和莱恩中校、王黑五、一营长李雁来、二营长林平山、四营长黄育志等人,正在谋划如何进攻民都鲁。

    “关于这些解救出来的劳工,先让他们休息几天,能返回家里的,让他们自己返回,家在日占区暂时没法返回的,给他们就地安排一些事情做,等日本人投降了再让他们回家。日本工程师和日军俘虏,暂时先看管着,以后再安排。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进攻民都鲁的问题,各位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讨论吧。”黄延义说道。

    莱恩中校在砂劳越呆了20多年,对砂劳越沿海一带的交通状况比较熟悉,他介绍道,“现在摆着我们面前的首先是交通问题,从三马拉如到民都鲁没有公路,两地都在海边,水运很方便,所以之前砂劳越政府没有投入资金修建两地的公路,日本

    人占领民都鲁的这3年多时间,他们比较重视陆上交通建设,不过他们并没有像修建1号公路那样,下大力气修建从三马拉如到民都鲁的公路,只是派劳工把以前乡村之间的断头路给连通了,所以,我们现在去民都鲁,只能走路面没有硬化的乡村土路。”

    “这没关系,我们的四轮拖拉机不挑路,在泥土路上照样能奔跑如飞。”二营长林平山说道。

    “你说的不错,拖拉机能在泥土路上跑,但我们这一路过去,有3条河流横在我们前面,这3条河上没有能让拖拉机通过的桥梁,只有几座1米多宽的简易木桥。”

    听到莱恩说起河流河桥梁,林平山不出声了,修桥补路他也不懂。

    黄延义接过话题道,“这几条河都不是什么大河流,我们这一路过去,碰到河流就在河上架设能承重的木桥,让我们的拖拉机队伍先通过再说。三马拉如到民都鲁的陆上交通线以后必须要修好,这关系到建康和民都鲁的陆上联系,等到我们打下民都鲁以后,再考虑在河上建设石桥或钢铁桥梁。我们俘获的日本路桥工程师正好可以派上用场,现在就让他们为我们做承重木桥的设计,由我们的工兵和后勤部队负责修建。”

    “那三马拉如呢?由哪支队伍留守?”莱恩问道。

    “我的建议是只留下一个连队,现在三马拉如的残敌已基本肃清,一个连队驻守在这里应该不会有问题。”

    “老板,您打算跟着战斗部队去民都鲁吗?”王黑五问道。

    “是的,我必须跟着去,我们的飞机对民都鲁侦察后发回报告说,民都鲁已经被盟军炸成一片废墟了,我们消灭了民都鲁的鬼子后,必须马上把民都鲁的建设抓起来,这些民政方面的事情你们又不懂,所以,我只好亲自出马。”

    吕登科说道,“民都鲁虽然只是一个4000多人的小镇,但镇上的居民大多不富裕,他们的房子被毁,恐怕都没有余钱来重建,这个民政工作可不好做啊。”

    黄延义说道,“钱不是问题,我已经电报联系邝文海了,他正在准备把建康银行开到民都鲁去,凡是没钱重新建房的,或者是生活无着的农户和渔民,我们可以无抵押贷款给他们,让他们先把住宿和生活问题解决了。”

    “老板您真是一个大善人,对哪里的穷苦人都能慈悲为怀,施以帮助。”一营长李雁来夸赞道。

    黄延义笑了笑,“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对李雁来夸赞自己是个大善人,黄延义却不以为意,他心里想的,却是另一番局面。

    穿越之前,黄延义就是在民都鲁做砂劳越州的油气项目,在民都鲁呆了3年多,论及对民都鲁的了解,他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深刻。

    后

    世的民都鲁是砂劳越州首屈一指的经济重镇,其在经济方面的重要性,超过了包括古晋、美里在内的砂劳越其它所有城镇。

    60年代以前,民都鲁一直是一个以木材加工出口和渔业为主的城镇,直到1969年,政府石油公司才在民都鲁海岸地区发现了油气田,民都鲁自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民都鲁发现石油时,美里的油田已经进入了枯竭期,壳牌公司在70年代逐渐关闭了美里的油井,美里后来发展成了以木材加工、种植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镇。

    民都鲁附近海域的石油储量,占了砂劳越州石油储量的一大半,勘探储量约为50亿桶。与石油相比,民都鲁海域更丰富的是天然气储量,勘探储量约为42。3万亿立方英尺,在开采了数十年后,直到黄延义穿越前,还不断有新的隔离气田被发现。

    民都鲁液化天然气总厂,是马来西亚天然气工业的主要枢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lng工厂,年处理液化天然气的能力为1。1万亿立方英尺(约311亿立方米),民都鲁液化天然气总厂的天然气供应来源,基本都是来自于砂劳越附近的海上气田。2009年,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出口总量为1万亿立方英尺,占全球lng出口总量的12%,仅次于卡塔尔,位居世界第二。

    民都鲁在黄延义的心目中,其重要地位不亚于建康,从穿越以来,黄延义就一直在心里琢磨,怎样才能把民都鲁近海油气田的开采权拿到手。面对着这样一大坨还未被发现的肥肉,又不能表现得太过猴急,在砂劳越的石油开采权上,黄延义个人肯定竞争不过势力强大的壳牌公司。

    黄延义现在能做的,就是抢先把民都鲁北面8公里外的吉都隆(kidurong)港拿到手,吉都隆港是一个天然海岬形成的港口,现在还只是偶尔有渔民去躲避风浪的小港。因为民都鲁没有多少要进出口的物资,木材出口走的是民都鲁镇内的格盟纳河码头,距离民都鲁镇8公里外的吉都隆港至今还处于沉睡之中。但黄延义知道,后世吉都隆港是砂劳越最大、最繁忙的深水港,2013年货物吞吐量达4540万吨,码头年收入约为5。5亿林吉特(合9亿人民币)。

    这些想法,黄延义暂时只能埋在心底,对任何人都不会透露。

    4月11日。

    历时4天,建康自卫旅在通往民都鲁沿途的3条小河上架起了3座结实的木桥,拖拉机队伍终于走到了位于民都鲁北面16公里的卡牙利河边。

    驻守民都鲁的日军野村大队,早已得知建康自卫旅向民都鲁进发的消息,他们提前在卡牙利河的南岸修筑好了防御阵地,准备凭借卡牙利河,阻击南

    下的建康自卫旅。

    渡河战役通常都比较难打,自卫旅现在奔赴前线的有1800多战兵,对上1100多作战经验相对丰富的日军守备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莱恩中校、王黑五、一营长李雁来、二营长林平山、四营长黄育志等人凑在一起商议攻打野村大队的办法,一时间都拿不出好主意。

    这些人问计于黄延义,黄延义对他们说,论打仗,我是一个外行,不需要问我,一切由你们做主。

    最后,二营长林平山提出,由他率领第二营的士兵步行前往卡牙利河口的斯米拉渔村,从海边乘渔舟渡过卡牙利河,绕行到日军阵地背后,对野村大队来个两面夹击。

    林平山的提议得到了莱恩中校、王黑五等人的认可。

    4月12日,中午。

    林平山率领的第二营成功从海边渡过卡牙利河,绕行抵达了野村大队阵地背后1公里处,建起了临时的阻击阵地。

    野村大队得知建康自卫旅居然有一支部队绕到了自己的背后,不由大吃一惊,吃惊之余,野村不得不分出2个中队去应付来自于背后的敌人。

    下午1点,建康自卫旅的第一、第四营发起了渡河攻击。

    第一、第四营自然不会傻傻地往日军建好的防御工事上撞,两个营分别在日军防御阵地的上游和下游发起了渡河攻击战,这两地各自只有一个日军小队在丛林里布置的哨所。

    卡牙利河两岸基本都是丛林地貌,火箭炮排布不开,自卫旅渡河时,只能以迫击炮和机枪发起攻击。

    在付出40多人伤亡后,1时30分,第一、第四营先后成功地用木筏渡过了卡牙利河。

    第一、第四营过河后,与第二营一起,对野村大队形成了三面包围的局面,唯一没被包围的是野村大队东北面的卡牙利河,但卡牙利河对岸还有500多荷枪实弹的后勤队伍,他们和火箭炮的炮兵们一起守卫着自卫旅的后勤物资。

    野村大队并非日军的精锐部队,近半数都是1944年上半年重新征召入伍的老兵,许多人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5岁,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曾在中国东北驻屯过,有的甚至参与过“9。18”事变,毕竟岁数大了,体力跟不上,视力也下降得厉害,战斗力自然要差一些。

    面对建康自卫旅的三面合击,不少日军老兵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下午2点,自卫旅三个营从东、西、南三面向日军阵地发起攻击。

    野村大队要应付来自于三面的敌人,他们修建的工事原本是预备防御东北面渡河的敌人,对自卫旅现在的三个方向根本不起作用,日军仓促分兵重新部署防御阵地,这种鱼腩防御阵地很快被自卫旅攻破了。

    兵法自古讲究围三阙一,

    现在自卫旅三面围攻,加上北面是河流,野村大队根本没有出路。

    日军除了拼死抵抗,已别无他途。

    战斗进行的格外惨烈,至下午5时,战斗结束。

    此役,日军野村大队700多人阵亡,近400人受伤被俘,自卫旅的伤亡也达到了500多人,是自卫旅成军以来战斗得最苦、伤亡最大的一次。

    好在野村大队没有重炮,甚至92步兵炮都只有4门,不然,自卫旅的伤亡还要更大。

    黄延义在战后视察战场情况,看到众多倒在血泊中、年轻的自卫旅战士,看着他们青春而又黝黑的面庞,不由的流下了痛心的泪水。

    这就是战争,以生命为代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