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五十二章 视察炮排

    下午,黄延义带着肖昌霖以及甲营四位连长,乘船渡过卢阿尔河,来到位于南岸的乙营。

    乙营营长王忠蔚上尉早已立在南岸码头上等候,当黄延义等人乘船抵达南岸码头时,王忠蔚连忙跑上来帮忙系缆绳。

    “老板,队长,上午我站在河边的瞭望台上看着你们在甲营检阅,一直等到吃午饭也没见你们过来,下午我们又接着盼了半天,真是望穿秋水啊,这下终于把你们等来了。”

    “小子,进步不小啊,还知道用成语了。”陈树华笑道。

    “嘿嘿,还不是在队长你的熏陶之下,近朱者赤嘛。”王忠蔚腆着脸说道。

    “马屁精。”甲营的肖昌霖骂了一句。

    “咋地,不服啊,你也来几个成语啊。”王忠蔚回了一句。

    “你俩别斗嘴了,要斗就在士兵训练上比个高低。”陈树华说道。

    “我们乙营当然比甲营强,我们障碍跑的合格率为91%,文化考试掌握500个以上英文单词的士兵达到88%。”

    “强不强的不在嘴皮子上,要比过才知道。”肖昌霖说道。

    “走,去阅兵台。”黄延义一句话终结了两人斗嘴。

    黄延义一行走上乙营阅兵台,只听得王忠蔚吼了一声“立正”的口令后,底下的士兵们顿时站得如木桩一般,全场没有一丝响动。

    乙营显然提前做好了准备,黄延义看了一眼王忠蔚,心道,看来这个油嘴滑舌的家伙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王忠蔚声洪嗓大,又吼了一句,“各连长报上你们的职务、姓名。”

    “预备乙营弓箭连李雁来,听候训示。”

    “预备乙营投矛连林平山,听候训示。”

    “预备乙营砍刀连蔡声旺,听候训示。”

    “预备乙营工兵连瞿才兴,听候训示。”

    王忠蔚喊完稍息后扭头望向陈树华。

    “开始演练吧。”陈树华下令。

    甲营和乙营在操练程序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同样是齐步走、正步走等队列操演。

    两营的队列水平基本不相上下,毕竟都是同时入伍,又都是一批保安队员在做教官,不可能有多大悬殊。

    黄延义把肖昌霖和王忠蔚叫到跟前说道,“兵工厂目前的产能有限,估计下个月中下旬兵工厂才能生产出300支左右步枪,到时候你们各领一个连的装备,先训练一个连的枪械,以后再逐渐装备全营。不过现在你们的操练也不可松懈,这帮小伙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本领,弓箭、投矛、砍刀,也会有用武之地,让他们相互交流弓箭、投矛方面的经验,以提高能力,我们以后防御外敌将以丛林战为主,弓箭、投矛、砍刀在丛林作战有时候甚至会比步枪更有用。”

    “文化学习不能放松,特别是语言

    上的学习,要常抓不懈,一支没有文化的队伍是走不长远的,我们将来不是要做山大王,士兵们也不是喽啰,我们要把预备役营建成正规的军队,将来要为建康的和平发展保驾护航。要把这群士兵培养成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团队意识的队伍,就必须加强文化学习,在文化学习中,慢慢向他们灌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你们对士兵们的生活要切实关心,对于士兵们的家庭状况,也要问清楚,有困难的也要给予帮扶,我让黄二姑给你们拨足了军费,你们不要想着为我节约,我们不需要艰苦朴素,我们有钱,现在不像以前,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子弹了,在子弹使用上不需要节约,不过弹壳还是要回收的。”

    黄延义又转头对陈树华说道,“我刚才说的,你要督促好,另外,我还准备成立一个迫击炮连,迫击炮要计算射程、发射角度等有关数据,需要一定文化基础,你可以在建康后来的新移民中招募一批有文化的青年,加入迫击炮连,训练成军后,迫击炮连会打散到预备役营的各连队。”

    “是,我回头就安排,只是我们现在没有迫击炮啊。”

    “过段时间我会弄几门英军的2英寸迫击炮,让兵工厂进行仿制,迫击炮仿制并不难,我们成立迫击炮连主要是防日军的掷弹筒,日军的掷弹筒是一种很讨厌的步兵武器,英军的2英寸迫击炮正好可以克它。”

    检阅完乙营后,黄延义回到了建康镇政府。

    两家制药厂搬迁的设备已经运抵建康,正在码头卸货,这些不需要黄延义亲自去管。

    第二天,黄延义和陈树华又乘坐四轮拖拉机跑到了炮排训练场。

    炮排训练场位于龙首山西南部的一块平原,这里的海拔只有400多米,已经接近热带雨林的边缘。

    2个炮排的66名士兵也是从民兵营抽调的。

    建康民兵营自去年组建以来,一直没有放松文化学习,绝大部分民兵在数学上都达到了初中水平,这为扩充预备役营和成立2个炮排奠定了文化基础。

    现在民兵营里只剩下了84人,他们仍然坚守在民兵营内,随时接受派遣,前几天执行政府考察团的保卫任务,以及平时建康的安全巡逻,都是靠这剩下的84人。

    黄延义和陈树华首先来到高炮排,在这里见到了美国火炮工程师斐德罗。

    斐德罗一见到黄延义就开始抱怨,“这帮吝啬的英国佬,他们卖给你们博福斯炮时,居然把电动瞄准系统给拆掉了,这种没有电动瞄准系统的高射炮,要想命中敌方的飞机,只能靠运气。”

    “这种瞄准系统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吗?”黄延义问道。

    “基本不可能,这是英国佬的秘密,

    这种机械模拟计算系统,可以根据敌机的速度、高度、风速、风向等条件,大致计算出瞄准敌机的方向和开火的提前量,能够有效地提升命中率,我问过陈镇长,建康没有机械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其实,即使有这方面的人才,从头开始设计制造,可能也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

    “靠人眼瞄准的话,命中率大概在多少?”

    “这个不好说,如果是飞得很慢的轰炸机,高度在500米以下的话,可能会有10%以上的命中率。”斐德罗想了想说道。

    “呵呵,照你这么说,我们这几门博福斯炮岂不是只能吓吓敌机了。”黄延义苦笑道。

    “应该是如此,其实也还有一个办法,如果用很多门博福斯炮,组成一张火力网,也可以提高命中率。”

    “你说的这个办法现在还做不到,士兵们怎么样,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博福斯高炮了吗?”

    “基本熟悉了,只是没有靶机,平时训练都是对空漫无目标地射击。没法检验他们的训练成果。”

    黄延义走到一架博福斯高射炮旁,观看炮兵们操练,一个炮班5名士兵各据其位,负责瞄准的士兵大声报着各种参数,2个士兵正根据参数推动着基座旋动,另外两个给弹兵一个正在往炮膛内供弹,一个正在搬运。

    “如果有电力辅助系统,只要3人就能操作这座博福斯高炮。”斐德罗解释道。

    “暂时没办法,先因陋就简,就这样训练着吧。”

    陈树华在一旁介绍,“高炮排有6个班,每班5人,他们分上午和下午交替训练。”

    这时,炮排排长林纵贯从远处跑了过来,站定在黄延义面前,敬礼道,“老板好,我刚才给6班调配炮弹去了,没能迎接老板。”

    “无妨,储存的炮弹够用吗?”黄延义问。

    “够用,我们平时用的都是训练弹,训练弹可以复装。”

    “好,你们继续训练,我再去野炮排看看,斐德罗,一起过去吗?”黄延义问斐德罗道。

    “当然。”斐德罗答道。

    野炮排距离高炮排只有400多米。一行人走了不到10分钟就到了野炮训练场。

    一路上,斐德罗不停地吹嘘美国火炮制造能力,“英国火炮制造能力其实早就落后于美国了,除了他们的舰炮方面还凑合,陆军火炮制造能力远无法和我们美国相比,黄,你知道我来自费城,我们费城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美国军事工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不但有费城造船厂这个美国军工领域最庞大的造船厂,还有费城重型武器制造厂这个火炮制造业的巨无霸,美国陆军所使用的100毫米以上火炮,37%都是产自于费城重型武器制造公司,现在还有大量火炮

    出口到了英国。”

    黄延义心想,英国军工其实还是不错的,一战之后才开始逐渐落后于美国,到现在也不过是近20年的事情。

    野炮训练场上,三门长达4。6米、墨绿色的qf25磅榴弹炮,高昂着炮口整齐地排成一列,煞是威武。

    qf25磅榴弹炮是一款非常著名的火炮,一直使用到了80年代,在两次阿以战争、两次印巴战争、两伊战争中,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qf25磅榴弹炮的炮筒长2。47米,口径87。6mm,最大射程12253米,射速为6—8发/分钟,炮弹规格为88×292mm,重11。5kg。

    qf25磅榴弹炮全重1。6吨左右,基座下装配着一个轮式地盘,安装有两个橡胶轮,建康的四轮拖拉机可以轻松地拖动火炮,转运起来非常方便。

    野炮排也是6个炮班,每班6名士兵,和高炮排一样轮替着训练。

    野炮排长王德禄隔着老远就看见了黄延义一行,跑过来敬礼,“欢迎老板前来视察野炮排。”

    “王德禄,我知道你,你和谢无忌小时候是玩伴,他说起过你,说你是个从小就不安分的家伙。”黄延义笑着说道。

    “那是年少不懂事,现在我可是老成许多了。”王德禄嘿嘿笑道。

    黄延义哈哈一笑,“还有夸自己老成的,怎么样,这三门野跑能玩得转吗?”

    “请老板检阅。”王德禄再次敬礼道。

    “很好,今天我来就是要听听动静的。”

    王德禄跑到野炮训练场,给3个班18名士兵训话足有3分钟,才开始行动。

    王德禄挥舞着小旗,有规律的吹着口哨,3个班的士兵开始同步清理炮膛,升炮管,装弹,闭锁炮膛,发射,直到三门炮的炮口喷出三团火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打完第一发,接着是第二发,连续六发炮弹打出,炮场内逐渐弥漫起硝烟。

    弹着点离发射场足有十多里,看不到落点,只能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的轰鸣声。

    “报告老板,射程7000米,六发连射,实弹射击演习完毕。”王德禄报告。

    “很好,虽然看不见弹着点的情况,但我看你们整套动作搞得有板有眼,证明还是下了功夫的。”黄延义说道。

    “老板,你不用担心,之前他们在10000米都能做到50%的命中率,刚才是7000米射程,起码有90%的命中率,你不用怀疑他们的能力,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刻苦训练。”斐德罗在一旁插话。

    很显然,在人工计算瞄准没有被计算机代替的年代,榴弹炮射程越远,命中率越低,稍微在角度上偏差1度,都会造成几百米的弹着误差。

    黄延义对陈树华以

    及王德禄说道,“炮兵的作用是不用置疑的,炮兵的作用也是其他兵种无法替代的,野炮排今天能做到在7000米距离上90%的命中,我很高兴,上了战场,一架大炮至少可以顶一个排的步兵。我们建康的炮兵将来也是以防守为主,只要让大炮在拉让江上守住几个重要隘口,敌人便没法靠进建康地区,这样就能保障建康的生产与生活。”

    “炮兵能杀敌于视线之外,对于我们没有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建康民兵来说,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陈树华说道。

    黄延义点点头,又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目前建康唯一担心的就是空中之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