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王侯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土地情节

    第十六章:土地情节

    复州城是秦家除了金州城之外控制的另一座大城。

    准确的说是他老爹秦舒元实际控制的大城。

    早年秦舒元和秦舒宝不和,怄气离开金州,屯住复州。自此秦舒元专心经营复州很少再回金州。

    而金州,随着秦明的年纪越来越大,精力越来越有限。金州城的军事大权逐渐被秦舒宝揽入怀中。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秦瑜的心中萌生。

    离开金州城!

    秦舒宝掌握金州城军事大权多年,而他在金州没有根基。秦明也不能给他多少实质上的帮助。留在金州,秦瑜只会处处受到秦舒宝父子的刁难,掣肘,最终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我惹不起你秦舒宝父子,难道我还躲不起你吗?

    眼下曼殊人对辽东虎视眈眈,所有人都清楚脆弱的辽东边墙挡不住曼殊人的铁蹄。留在金州城和秦舒宝父子干耗着,对他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秦瑜在复州的西南角划出了三个岛屿。记忆中,后世的长兴岛和西中岛就位于这个位置。

    这个地方正好是在复州的管辖之下,而复州是他便宜老爹秦舒元的势力范围。有父子这层关系,秦舒元可以给秦瑜充当最可靠的保护伞。

    如此看来,以这经营这三座岛屿作为自己的根基之地再合适不过。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三座岛屿城犄角之势,可以互相支援,进可攻退可守。最关键的是曼殊人没有水师,没有水师就只能望洋兴叹,拿他没办法!

    哪怕是曼殊人攻占了整个辽东地区,这三座岛屿都还是安全的。

    当然,冬天会比较危险一些。辽东冬天寒冷,近海的海面容易结冰,只要海面上的冰足够厚实,曼殊人的骑兵一样踏着海冰进攻这两座岛屿。

    秦瑜对着两座岛屿的位置重重地划了一个圈,吹灭了灯火上床。

    这一次,他终于酣然入睡。

    ————————————————————

    秋风萧瑟,远处的海岛耸立在茫茫大海之上。

    海浪拍打向岸边,最终碎成一朵朵美丽的水花。

    “你眼前的岛屿就是辽东最大的岛屿长生岛。”秦舒元在马上指着隔海相望的那座海岛说道:“长生岛南面还有中岛和南岛两座岛,只是这两座岛屿的面积加起来都不如长生岛一个岛屿大。”

    经营复州多年的秦舒元对复州的情况如数家珍,他向秦瑜介绍起这三个岛屿的情况。

    周明帝柴靖平定辽东之后,在这三座岛屿上修建了粮仓,并设立了三座千户所守卫者三座海岛。

    大周帝国两京一十三省,并没有辽东省一说。由于辽东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有限,但辽东却又是大周帝国的边防重地,大周不得不在辽东布置重兵把守。为了养活辽东数量庞大的边防军,辽东只能从其它地区调粮接济。

    由于辽东半岛和(山)(东)距离比较近,加之国初海运兴盛,因此,辽东的很大一部分军粮都是从(山)(东)通过海漕的船只运来的。这三座岛屿就是当年的海漕军粮的中转站兼仓库。

    为了方便统筹两地的战略资源,周明帝直接把辽东地区划入(山)(东),在辽东设置辽东都司。也就是说在行政区划上辽东地区属于(山)(东)行省。

    英宗皇帝后,大周国力渐渐不支,武备废弛,辽东地区的兵力渐渐减少,加之倭寇猖獗,海漕不得不废止。

    海漕一废止,这三座岛屿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渐渐荒废了。

    除了少量的渔民会不定时到岛上捕鱼外,这三座岛屿常年渺无人烟。

    “为父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秦舒元望着苍苍大海,“别人都是挤破头了要往大城里钻,你倒好,放着金州城外三百

    顷良田不要,非要跑到这鸟不拉屎的荒岛上。没个一两年的垦殖,这些荒岛上产不出什么东西来,况且岛上的土壤贫瘠,远远比不上陆地。你在金州城外的三百顷良田是当初你祖父赏赐给虎儿和豹儿的田,是咱们秦家最肥的田。”

    秦舒元觉得秦瑜的做法非常愚蠢。

    当世的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节,土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无论是读书还是经商,在有了经济实力之后,人们的首要选择就是买田置地。商人宁可拿着赚来的钱买地,也不愿意购买生产资料扩大生产,以赚取更多的资本。

    “我知道那是咱们秦家最肥的田,也知道秦舒元父子眼红那三百顷田很久了。所以我打算做个顺水人情把这三百顷良田卖给他们。”秦瑜说道。

    “什么!你疯啦?!”秦舒元几乎要跳了起来,“那可是三百顷良田!打理的好就算是在荒年,夏麦秋粟,每亩一年能收两石粮食,三百顷良田年产量就是六万石!能撑死你的一千多大头兵。没了这三百顷地,你拿什么养你的兵?!”

    秦瑜又何尝不想留住那三百顷地?只是这些地在辽东,位置太尴尬。

    如果是在太平的江淮地区,不要说三百顷地,哪怕是三百亩地,秦瑜都能够守着这三百亩做个安乐的小地主。平常收收租,下雨天打打老婆和孩子,这样的小日子岂不美哉?

    只是辽东时局动荡,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

    辽东的边外流民的队伍中,不乏一个月前还是在边外地区坐拥几十上百顷田地和牧场的地主。

    但是现在的下场又是什么呢?一夜之间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产化为乌有,跟着原本没有土地的佃户长工在边内漂泊,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

    保不住这片土地,拥有再多的田产都是扯淡!

    “父亲的意思孩儿明白,只是孩儿已经做出决定。还望父亲能够支持。”秦瑜希望得到秦舒元的支持,“孩儿没有船,出海登岛,运输粮草物资还要仰仗父亲。”

    没有海船,这是秦瑜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他没有哆啦a梦的次元口袋,能从口袋里掏出一只船丢在海里就能用。

    “三百顷良田全部卖给秦舒宝为父不会同意,毕竟那些田地以前是虎儿和豹儿的。”秦舒元的态度很坚定,“况且这么多地,全卖给你二叔,你二叔未必有那么钱粮能够买走你的良田。”

    “那我留一百顷。”秦瑜做出了让步。

    秦舒元坚定的态度告诉他,打消了秦瑜把三百顷良田全部卖掉的想法。至少他过不了秦舒元这道坎。

    “不行。”秦舒元对秦瑜的这个让步并不满意,“卖一百顷,留二百顷。”

    “卖一百五十顷,留一百五十顷。”

    “成!”

    最终双方都做出了让步,勉强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