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402,琉球复国

    光绪二十二年秋季的这个晚上,李旭和历史上的两位名人共进晚餐。席间谈笑风生,李旭详细了解了小站练兵的情况,袁世凯恭恭敬敬地有问必答,不敢有丝毫隐瞒---他也知道瞒不了,义勇军的情报局厉害着呢,天知道自己的新军里有多少暗探啊!而且,袁世凯此时已是一门心思投靠义勇王这棵大树,又怎么会欺上瞒下呢!

    听完袁世凯的介绍,李旭暗叹这朝廷编练的新军还是没能脱出旧式军队的俗套---表面上是师法西式练兵,只不过是学了皮毛而已。实际上还是东方式的封建军队那一套,兵为将有而不是国家的兵!

    但是李旭也没有批评指正什么,这个时代除了自己会用一百多年后的经验方法调教军队外,还有谁明白现代化军队的含义呢?算了,让朝廷折腾去吧!

    李旭忽然问袁世凯:“天津的那些琉球人还在吗?以前不是听说天津有不少琉球流亡人士吗?”

    “回王爷,以前的确是有不少琉球人在天津。但是近年来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天津,卑职眼下倒没听说还有什么人在了。”袁世凯恭谨地回道,心里奇怪王爷怎么突然问起那些背井离乡的琉球人了?

    “嗯,慰亭,你在天津练兵如果听说有琉球方面的重要人士还在,望速告本王知晓!世昌如在京里发现此等人物亦要留心。”袁世凯、徐世昌连忙起身答应。

    送走了袁世凯、徐世昌三人,李旭照旧在院子里散步消食,低头沉思。甲午战争结束后,大清国收回了被日本强行占据的朝鲜、琉球。朝鲜好办,王室俱在,不过重新收为藩属而已。但是琉球怎么办?原来的王室已经被掳到日本去了而且还被日本宣布为冲绳县直接管辖了,琉球国从法理上说已经不存在了。

    大清国直接设省管理吗?这个地方是一系列岛屿,在李旭的印象中除了渔业资源一无所有,海阔天空倒是适合旅游---可这个年代的旅游还真是奢侈品,除了有钱人没几个人会有旅游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旅游业一说了!

    如果义勇军派官员直接管治琉球还真是一个不小的包袱,人口稀少而又土地贫瘠,没市场没资源,怎么发展经济---单纯从经济角度而言,琉球实在是无利可图。

    然而琉球的地理位置所凸显的战略意义太重要了,翻开地图一眼就能发现琉球群岛和台湾几乎连成一线构成了中国大陆东部沿海的天然屏障,是保护东南沿海的前沿堡垒,为拓展海上防御纵深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正因为琉球战略地位如此重要,李旭才一定要夺回琉球置于义勇军控制之下!后世所谓岛链一说就是指琉球、台湾、菲律宾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岛屿蜿蜒围绕着东亚大陆象一条困死大陆出海通道的锁链---李旭认为

    与其将来琉球等地成为敌人的封锁线还不如现在就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成为一条海疆防御线!

    那么让琉球复国看来是现在比较好的办法,一来可以不必操心琉球内部事务,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二来在国际上也可以树立起公平正义的大国形象,赢得不少好的印象分嘛!

    可是,琉球人自己的想法呢?不知道他们的想法,这国也没法复啊…李旭心里琢磨着上哪去找那些背井离乡的琉球人呢?当初琉球王国先后派遣向德宏、毛凤来和马兼才等人向清廷求援,可惜目光短浅的李鸿章等人却一味息事宁人,坐视日本吞并琉球而无所作为以致这些琉球使节死的死逃的逃,上哪儿找去啊?唉…

    十月中旬,李旭的专列返回江宁,同行的还有载沣等前来江南读书学习的皇族子弟,自然也有前来安排这些皇族子弟学习事宜的容馨大格格。本来慈禧太后还想派内务府随行侍候着,被义勇王一句话堵了回去---是来读书学习还是来旅游啊?既然入军校就是军人,必须按部队规矩办!对此,容馨深以为然。

    二十几辆清一色的红旗牌轿车匀速行驶在通往钟山义勇王府的林荫大道上,李旭正坐在后排闭目养神,忽然感觉车速减慢,慢慢停了下来。很快侍从匆匆跑来报告说开路的先导车被一老者拦下了,说是有要事求见王爷。侍从轻声对李旭报告---那老人是琉球来的,叫马兼才!李旭点点头,命带回王府安顿好。

    次日,李旭接见了马兼才。此人本是琉球国三司官之一,亦是琉球显贵重臣。曾跟随琉球末代国王尚泰一起前往日本照料国王一家生活,先后为琉球复国奔波了十几年。此时已是古稀老人了,虽然不再是拦车时的衣衫褴褛了但仍然面有菜色,可见这些年来过得及其不易!

    马兼才是在一中年一青年两个男人扶持下进了李旭的会客室,一见李旭三人便下跪磕头,口呼恳请天朝上国王爷救救琉球百姓啊!

    李旭扶起三人,亲切地让三人坐下。这次会见马兼才等人他还特地叫来了涂远山、罗文才作陪,让秘书记录。

    马兼才年过七旬不远千里从琉球赶到江宁,目的就是向义勇王请求琉球复国并重新成为大清藩属。自甲午战争义勇军突然出兵大败日本,马兼才便再次感到了复国有望,便秘密联络琉球有志复国的臣民商议,众人都认为大清国小李中堂不比老李中堂,是个敢作敢为之人且义勇军已经从日本手里收回了琉球群岛,只要义勇王爷答应琉球臣民请求,复国不难!

    于是琉球众人公推马兼才前来江宁拜见义勇王,马兼才也不顾年迈体衰,毅然远赴江宁。不料到达江宁却听说义勇王进京了,只好在江宁耐心守候。此时的马兼才可不是琉球国的使

    者了,而是以平民百姓的身份来到江宁,也不知道该找谁,又没有什么盘缠,只好苦熬度日,天天守候在钟山脚下盼望见到义勇王---风餐露宿,真是吃尽了苦头!

    马兼才三人汉话说的甚好,显然汉学造诣不浅,一番话说得令人唏嘘不已。李旭感叹道---为了琉球复国,马先生吃苦了!

    然后李旭表示---琉球自古便是中华藩属,复国自然可以,本王亦有此意!只是本王希望琉球国的外交军事一体交由大清国负责,其余内政由尔等自理,如此可否?

    马兼才颤巍巍地起身说道:“王爷,琉球国小力弱,本就需要天朝上国保护!如若没有大军驻防,只怕倭夷狼子野心不死再来侵扰---一切还请王爷做主啊!”

    李旭微笑道:“先生放心,不论东洋西洋,本王断不容琉球有失!”他说完,当即命涂远山负责办理琉球复国事宜。

    马兼才等人泪流满面,十几年奔波复国,今日终于有望大功告成,心里充满了对义勇王的感激之情!

    送走了马兼才等人,李旭对涂远山说道:“琉球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不容有失!远山,你要办好琉球复国一事,这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极其重要!估计小日本肯定不愿意看到琉球复国,你要有所准备。”

    涂远山笑道:“日本现在还能阻拦王爷的决定吗?东海守备区已经控制了琉球,海军舰队和陆战队也已经驻防琉球,日本人无非是找点借口阻碍尚泰王返回琉球罢了!”

    “要小心日本人听到风声抢先暗害了尚泰王,那我们可就吃了暗亏了!”李旭笑道,提醒涂远山注意保密。

    “王爷,难道没有尚泰王就不能琉球复国吗?属下以为另找个国王并非难事啊!”涂远山却胸有成竹,似乎早就准备好了对策。

    李旭点点头---这话说的不错,一个藩属重要的不是谁当国王而是国王听不听话!

    1897年初,大清国驻日公使裕庚忽然接到义勇王的电令,命其通知日本交出尚泰一家。与此同时,大清国的报纸都登出了重大新闻,朝廷已经同意帮助琉球复国---主管外交的义勇王已经照会各国驻华公使,表示琉球国被日本无理吞并实属野蛮行径,自当还以公道助其复国。同时宣布琉球国自古便是中华藩属,今后其外交国防事宜皆有大清国循例处置!

    对于琉球复国一事,西方各国并没有什么想法---那个大海中的群岛除了捕鱼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犯不着为了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得罪义勇军!

    但是日本却表示了抗议,伊藤博文内阁因为甲午战争失败而倒台,现在主导日本政务的是松方正义内阁,外相是老资格的政治家大偎重信。当涂远山以大清国总理衙门大臣的身份作为特使抵达日本处理尚泰王返

    回琉球事宜时,大偎重信表示了强烈不满,宣称日本绝不承认琉球国!

    对此,涂远山只是冷漠地表示不管日本承认与否,琉球国注定要复国---因为义勇王的决定不可改变!如果日本政府不交出尚泰王,势必会影响两国本已脆弱的关系甚至再次兵戎相见---涂远山赤裸裸的战争威胁彻底让日本人没了脾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