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98,荣禄企图

    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初夏的京城微风和煦,柳条懒洋洋的绿油油,在微风里不情愿地扭动了几下。

    时任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荣禄正在深宅大院的府里愁眉苦脸,昨日慈禧太后将他和一帮满人权贵大臣召到颐和园,密议如何应对义勇王和遍布全国的义勇军。众人都是哼哼唧唧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会相对叹息。

    眼下朝廷要兵没兵要将没将,拿什么应对义勇军呢?虽然上谕已经宣召董福祥的甘军火速进京拱卫,但是大家都清楚这甘军又岂是虎狼之师的义勇军的对手呢?当年左宗棠扫平西北,主力靠的还是人家义勇军---老董的甘军不过是跟在后面打打下手!

    最后老佛爷发火了,厉声呵斥---你们这帮酒囊饭袋就会遛狗逗鸟,全然不把祖宗基业放在心上!反正哀家也是一把年纪没几天活头了,真出了事,大不了两眼一闭吹灯拔蜡---看你们到时候怎么办!

    见慈禧太后大发脾气,众人都赶忙跪下请罪,纷纷表示---不是不想维持祖宗江山,这不没辙嘛---两手攥空拳能拿如狼似虎的义勇军咋办!

    领班军机大臣奕?虽然年过六旬,甲午战后更是身体日渐衰弱。但身为大清皇族之首,自然要有所表态。他咳嗽一声,说道:“太后,朝廷占着大义名分,只要和义勇王相安无事,想来江山社稷也还是能够保全的---李续之的为人臣有所了解,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令国家动乱!”慈禧哼了一声。

    去年才因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而加封为庆亲王的奕劻是皇族中仅次于奕?的二号人物,为人精明老到,也出班说道:“启奏太后,臣以为为今之计就是要加紧编练新军---只要有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在手,朝廷当可高枕无忧矣!”

    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说道:“庆王爷所言不差!太后,朝廷眼下要紧之事就是赶紧募兵练兵!袁世凯此人原本是淮系干将,久镇朝鲜以知兵著称---假以时日,当可为朝廷练就一支精兵啊!”

    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刚毅是甲午战争的主战派,人如其名向来说话干脆。他说道:“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小站练兵尚不知何时可见成效而眼下义勇军已经席卷大江南北甚至白山黑水---这两年怎么办?义勇王的忠义或可相信,可是他手下的那班悍将呢?万一再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大清怎么办?”

    刚毅这话说得众人都直皱眉,连慈禧太后都是听得心惊肉跳!大殿里一时静悄悄的,只有新近从江南传来的新鲜玩意儿---电风扇慢悠悠地在屋顶下旋转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微风阵阵,令人汗意顿消---嗯,真是个好东西啊,再也不怕夏天了---奕劻想着待会儿出了园子就叫人买去。

    良久

    ,站在殿角的荣禄出声了,怯怯地说道:“太后,奴才倒是有个主意,还请太后和各位王爷斟酌。义勇军眼下规模不小,统兵大将也日渐增多---奴才以为只要朝廷许以高官厚禄,想必有人动心吧!譬如目前义勇军的东北军区司令官黄玉金,据奴才所知此人虽是义勇军的元老之一但向来不为义勇王所重用,此次也是因为该人在山东歼灭倭寇无数方才得以骤升高位!奴才以为如果朝廷用心笼络,未必不能令其效忠朝廷---此人手握重兵十万,又居关外龙兴之地,此诚强援也!”

    众人闻言窃窃私语,奕?缓缓点头道:“黄玉金手中现成的十万精锐,如果为朝廷所用自然是大好事啊---就是不成功也必令义勇军内部疑虑,同样也是一件大好事啊!”

    众人恍然大悟---是啊,如果能令义勇军内部互相猜忌,迟早会出现变故---届时肯定有人效忠朝廷啊,荣禄此计甚是毒辣!于是慈禧太后当即命荣禄负责办理此事,表示只要黄玉金愿意效忠朝廷就赐爵封侯并命为总督大员!

    计策不错可是派谁去秘密联系黄玉金呢?荣禄在书房里愁眉苦脸抓耳挠腮地想了半天,此等机密大事可不是派个家仆送个信那么简单,一定要找一个心思缜密之人。

    猛然间想起一人,便是在翰林院坐了十年冷板凳的徐世昌。此人曾经到东北办学,颇有才干又熟悉奉天情况。更重要的是荣禄曾经经陈奎龙介绍和他见过一面,对其印象深刻。

    于是荣禄便先将徐世昌调到兵部车马司,然后找来面授机宜,如此这般仔细交待,命其奉天一行。徐世昌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上官差遣况且又把自己从清水衙门调入肥水衙门,自然要报效忠心,遂择日启程赶往奉天。

    义勇军进驻奉天后迅速接管了城防,大批在江南读书和培训过的干部、学生纷纷派到了东北,这其中就有不少东北人。随着宪兵部队进驻和警察队伍的组建,短短半年时间,奉天就已经被义勇军牢牢掌控了。

    朝廷的盛京将军成了光杆司令,原有的练军、绿营统统被解散---身强力壮条件好的官兵留下加入义勇军工程兵部队,那些老兵油子一概遣散。义勇军猛虎师就驻防奉天城外的北大营,其他各军各师分驻东北各地,开始清剿土匪马贼,安定社会秩序。

    义勇军东北军区司令部位于奉天城北部一片大院中,徐世昌于七月初抵达奉天,随即拜会了自己当年在奉天办学时认识的老朋友武侯,并且谈及了自己此次来奉天公干的事情---自己不是朝廷钦差,不过是荣禄的私人密使。如果没人引见恐怕连见黄玉金的面都不可能---人家堂堂司令官又不认识你,干嘛要见你个穷酸啊?

    徐世昌也知道武侯肯定

    和义勇军关系非同一般,所以直言不讳地告诉武侯自己的任务,请武侯设法安排自己拜会黄玉金。武侯笑了---这荣禄还真能想啊---行啊,见见吧,让朝廷彻底死了心也好,省得没事找事!

    于是武侯向情报局报告了此事,陈长风差点乐了---朝廷那帮家伙根本不明白义勇军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以为还和湘军淮军等旧式军队一样兵归将有?以为一个将军就能带跑一支军队?

    李旭得知此事,笑了笑,对赵向东、钱五等人说:“告诉黄司令官,好好接待徐世昌---没必要甩脸子发脾气嘛!”

    黄玉金正忙着到处视察东北情况,突然听说荣禄派人来见自己,觉得莫名其妙。本来想一口回绝却接到了义勇王的指示,想了想,遂决定在开会间隙抽空见见徐世昌。于是徐世昌在武侯陪同下来到东北军区司令部,走进了会议室旁的休息室,等候正在开会的黄玉金出来会晤。

    房门一响,连通会议室和休息室的大门开了,黄玉金在秘书的陪同下走了进来,油光铮亮的硕大光头引人注目。他哈哈大笑地走上前来和徐世昌热情握手,连声抱歉自己因为太忙,只好委屈先生在此久候了。

    宾主落座沙发,黄玉金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抱歉道:“徐先生,不好意思,本司令官正在开会,只有休息的十分钟时间和先生谈谈,还请先生开诚布公。”

    徐世昌连忙说道:“黄将军主管东北大局,鄙人明白!此次来奉天是奉兵部荣大人差遣,特来拜会将军!”说着,他将荣禄的一封信递给了黄玉金。

    黄玉金撕开信封一看,却是一愣,信里只有一张空白支票。他疑惑地望向徐世昌。徐世昌笑道:“这是荣大人让鄙人转交将军的。荣大人说了,只要将军愿意遥奉朝廷旨意,随便将军填写支票数字。而且,天下总督之职任由将军挑选---就是直隶总督也可以交给将军!”

    黄玉金看了一眼武侯,突然哈哈大笑,走到门边拉开门叫道都过来。很快,二十几个将校纷纷走进休息室。黄玉金将手中的支票冲大家晃了晃,大声说道:“各位,看清楚了吗?这是兵部尚书荣禄大人给本司令官的支票---本司令官可以随便填写数字,并且还可以当直隶总督!嘿嘿,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大家便明白了,纷纷笑了起来。徐世昌却不动声色地静坐一旁。

    黄玉金对徐世昌说道:“徐先生,你我初次见面,可能你还不了解本司令官的为人,更不了解义勇军!”他抬手一指休息室里那些军服齐整的军官们,大声说道:“徐先生,朝廷以为我黄玉金是一个可以随便收买的人吗?以为东北十万义勇军只要我黄玉金一声令下就会调转枪口对付曾经的战友吗

    ?真是异想天开!”

    “如果我黄玉金现在收了这张支票,我敢保证自己走不出这间房间---你可以问问我这些同生共死的弟兄们会不会答应背叛义勇军、背叛义勇王爷!”他说着几下撕碎了那张支票,然后大声道:“徐先生,请你转告荣禄,义勇军绝不会背叛义勇王爷!我黄玉金更不会背叛---生是义勇军的人,死是义勇军的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