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10,不败而败

    现在法国无法向越南增兵,而国防部给茹费理的报告中也指出已经证实了法国在越南的老对头黑旗军已被义勇军收编。目前在越北的义勇军至少有两个师级编制的部队存在---这意味着人数大约两万训练有素的义勇军可以随时向区区数千正规法军发起进攻甚至将他们赶下大海!

    茹费理冷汗直冒,他无法承受再来一次远东舰队覆没式的失败---那样的话,他将成为法国历史的罪人而彻底结束政治生命!

    茹费理明白解决当前越南危机和平息国内愤怒的最好办法就是和平,尽快和大清国达成一个体面的和约以避免法国在远东更大的失败!可是,如何向大清国传递自己和谈的意愿呢?自己已经失去了议会多数党的支持而不得不下台,但是作为看守内阁的总理,他必须把自己的屁股搽干净---解决越南的战争问题!

    就在茹费理苦无良策之际,风度翩翩的英国人金登干找上门来了。他开门见山地对茹费理说自己受大清国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委托代表清政府来和法国政府商谈停战和约事宜。

    茹费理按捺住内心的惊奇---大清国刚刚打了胜仗就主动上门媾和,真是出人意料啊!他不动声色地问道:“义勇军刚刚获得越北战事的胜利,怎么会突然要求停战呢?”

    金登干诡谲地微微一笑,说道:“总理阁下,义勇军的胜利不一定是政府的胜利,更不是北洋大臣的胜利!”

    茹费理恍然大悟,压抑着心头的狂喜,说道:“那么和平的条件呢?我得事先声明,法国和越南签订的顺化条约必须得到清国的承认---在此前提下,法国愿意和清国实现和平!”

    “阁下,大清国的条件就一个---只要不割地赔款,一切都好说!”金登干微笑着,一副拿钱办事的爽快劲。

    茹费理也满意地笑了,他知道法国的胜利来了---一个能保证法国在越南的利益同时又能体面的结束战争的和约就是现在条件下能取得的最大胜利!

    媾和谈判异乎寻常的顺利。茹费理将和约草案拿到议会要求批准,一些议员表示不满,认为大清国没有割地赔款,法国吃亏了!

    茹费理火了,将国防部的报告甩给议会,告诉议会在目前情况下能取得如此对法国有利的和约实属千载难逢!扬言如果议会不批准和约,他就立刻辞去看守内阁总理的职务---老子不陪你们这帮孙子玩了,你们谁有能耐谁干,奶奶个熊!

    光绪十一年六月初,李鸿章在天津和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若正式签订《中法新约》,主要内容是大清国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国权益;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两国交换战俘,归还法国舰船等。随即,朝廷明谕

    在越北的所有清军和义勇军撤回国内,中法停战开始和平。

    李旭是在统帅部会议上接到了条约的文本,浏览一遍后,他脸上的笑意没有了而代之以怒气。他将条约文本啪地摔在桌面上,起身而立,吼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说完,怒气冲天地一脚踢翻了座椅,在大会议室内来回踱步。

    与会的匡济民、赵向东等人见义勇侯勃然大怒,急忙拿过条约文本细看。大家这才明白义勇侯怒气冲天的原因---李旭最看重大清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原以为李鸿章在和法国人的谈判中会挟越北大胜之威顺利保住这个权利,拒绝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不料,朝廷还是放弃了越南---真不知道李鸿章是怎么想的,难怪大帅愤怒至极!

    匡济民忙道:“大帅息怒!这必是李鸿章不欲义勇军独占对法战事的大功,想在外交上抢得一分---毕竟世人眼里能结束战争才是大功!”

    李旭停住脚步,瞪目愤然道:“可是为了抢功就能不顾国家利益吗?本侯不在乎功大功小---只在乎国家利益!李鸿章若能保住对越南的权利,本侯情愿让其大功---可惜高估了李少荃的本事,没想到他如此昏聩!早知如此,义勇军就该抢到外交谈判的权利!也不至于因为李鸿章的昏聩、朝廷的无能而丧权辱国!”

    李旭越想越气,深悔自己高看了李鸿章而听任其主导外交以致得到如此一纸条约!他抓起茶杯,啪地一下狠狠摔在地上,碎裂的声音在静谧的会议室里竟然如此惊天动地,隐隐还有回音。在会议室服务的侍从室工作人员急忙上前准备清理,被李旭怒喝一声滚开,吓得连忙离去---人们从来没见过李旭如此怒形于色,不禁人人胆寒,都是面色惊惧!

    没有人敢再劝李旭息怒,听凭他边走边骂李少荃昏聩!朝廷无能!走了两圈,李旭慢慢平静了怒气,渐渐冷静下来。想到自己苦心经营三十余年,一心想要改变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想要改变历史的结局。可现在看来真是不容易啊---即使打赢了中法战争又能如何呢?一纸条约还是与历史如出一辙---结局依然!

    既然改变不了历史,我还有必要劳心费力地折腾吗?还不如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干脆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了此残生---就当没有穿越过!一念及此,万丈雄心顿时心灰意冷,谓然一叹!

    李旭缓缓地扫视了众人一眼,轻声一叹,说道:“大清国不败而败;法兰西不胜而胜!想到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却换来如此条约,真是令人痛心疾首!昏庸当道,朝廷无能---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国家民族!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还值得救吗?唉,护国安民…嘿嘿…真是齿冷!”

    停了一下,他继续低沉地说道:

    “我李旭十六岁投身恩师的湘勇,和诸君誓言护国安民!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浴血奋战,劳心竭力不外乎国家二字---惜乎戎马三十年却不敌朝廷一纸条约!怎不令人心力交瘁,不如归去采菊东篱…可怜吾土吾民…”

    众人听出了义勇侯言语中的索然之意,不禁相顾失色---大帅乃铁血会领袖、义勇军之统帅、有志之士的旗帜!如果大帅心灰意冷甚至退隐,谁有大帅这般威望能力领导铁血会、义勇军?义勇军岂不要散伙!

    大家却又不敢乱开口,遂一起望向匡济民---此时此刻能说话的也就是他这个义勇军二号人物了!匡济民和赵向东等人相视一眼,见众人微微点头,遂起身开口道:“大帅!万不可如此想法!昔日豫章城外大帅竖旗,属下率众投奔,与大帅秉烛夜谈,曾言国家非一姓之家乃万民之国!吾等护国安民必历经坎坷,当有百折不挠之志!”众人纷纷点头。

    匡济民忽然离开座位,眼含热泪跪下,颤声道:“大帅!我等誓死追随大帅投身护国安民之大业,非是为了荣华富贵,实为国家民族的复兴!朝廷无能,奈何亿万百姓无辜!大帅若归隐田园,铁血会何以堪!义勇军何以堪!仁人志士何以堪!天下苍生何以堪!请大帅三思!”

    众人纷纷离座跪倒,大厅里所有的人都跪拜于地。赵向东垂泪哽咽道:“大帅!昔日清屏山下相识大帅,为大帅雄心壮志感召而誓死追随!切不可因些微挫折而放弃大业啊!望大帅三思!”

    陈长风也悲声道:“属下跟随大帅三十年未曾归家,所图不过是护国安民复兴中华!若中道放弃,岂不前功尽弃!大帅三思啊!”

    会议室内众人一起跪拜呼喊大帅三思啊!不少人连连磕头恳请---可惜会议室铺了厚厚的地毯,听不到砰砰的响声。

    李旭无声一叹,让大家起身落座。他环视了众人一眼,感慨地说道:“诸君随我多年,旭岂不知诸君心意焉!壮志未遂,大业未成而言退隐却是有负诸君了!我意已决---宁可天下人负我,我绝不负天下人!”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人人均喜笑颜开!

    钱五道:“大帅,前方牺牲将士的血不能白流!这个条约咱们不认!”

    “对!不能让咱们义勇军的血白流!”吕明也吼道,他一拍桌子,大声道:“就是那几千绿营弟兄的血也不能白流!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不早和谈?还要咱们义勇军上去干什么!”

    涂远山很清楚国际法,摇摇头,苦笑道:“朝廷已经签了字,我们不承认只会引来国际纠纷甚至列强的指责和干预!”众人哑然。

    牛大勇气得一拍大腿,吼道:“这么个混账朝廷反了它!大帅下令吧,俺大牛保证一个月拿下紫禁城!”他的话显然代表了军方的心声,军方大佬们纷纷点头。

    会议室内的空气一下子凝重起来,一起望向李旭---众人早就不满无能昏庸的朝廷了,只等义勇侯一声令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