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07,收复谅山

    尼格理通过枪声对义勇军的判断很准确。光绪十年年中,义勇军南方工业集团经过近五年的研制终于定型了南方1884式步枪,这是当时第一种八毫米口径连发步枪,首创可靠性更高的盒式弹仓而没有采用此时已经出现的管式弹仓---供弹可靠性差和容易走火是管式弹仓的最大问题。

    虽然管式弹仓装弹量一般高于84式步枪的五发盒式弹仓,但因为84式步枪开创性地使用桥夹式供弹,装弹速度反而比管式弹仓更快!

    义勇军七师是首批装备84式步枪的部队,随后就是改编的黑旗军。李旭之所以选择首先将新武器装备西南军区的部队,是因为法军的武器装备向来世界一流。和这样的敌人作战,光凭士气和战法是不能保证胜利的,必须要有精良的装备!而为了达到战斗的突然性和对敌人的出其不意,李旭也一直将七师秘而不宣---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暴露实力投入战场!

    现在,七师在隐藏了这么多年后,终于出现在战场上了,其爆发出的强大攻击力不仅震撼了敌人也惊呆了友军。丛林里突然而至的狂风暴雨一样的攻击,瞬间就把正在进攻的法军打懵了。持续不断的射击和劈头盖脸的爆炸使正面主攻的法军措手不及而陷入惊慌失措,以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更不要说反击了。

    与此同时,另一路进攻的法军也遭到了侧翼的猛烈袭击,特别是当加特林机枪有节奏的射击开始后,这一路法军终于失去了抵抗的斗志,开始溃逃。

    于是主攻的法军受到了来自两面的攻击而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因而阵势大乱,一些祖阿夫兵率先失去了斗志开始在战场上到处乱躲乱跑疯狂叫喊。只有来自法国本土的白人士兵尚在坚持,他们躲在树木、石头后面,盲目地向四周开枪---显然他们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在长墙后面的冯子材看见义勇军已经到来,又见敌人显示出了崩溃的迹象,顿时豪情万丈,高举战刀,大呼杀贼!一马当先冲出了石墙,向混乱的法军扑去。紧随其后的是他两个儿子,然后就是士气大振的萃军官兵,最后就是清军苏元春等部的桂军、粤军---此时不打酱油,更待何时---上万清军一起呐喊,声势惊人.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当真是彩旗飘飘人山人海大刀长矛鸟铳梭镖啊…

    刚刚赶到战场的七师副师长何贵看见这场面,气得一拍大腿直骂娘,难怪大帅常说清军打仗就会击溃敌人而不是歼灭敌人,七师翻山越岭好容易兜住了鬼子可以就地消灭这一千多号却被清军搅黄了---赶紧命令部队停止射击,别误伤了冯子材老将军!

    趁着枪声停息的空当,乱成一团的法军赶紧趁机撤退。冯子材率领花花绿绿的清军一通呐喊

    着狂追,眼见的敌人炮火袭来掩护鬼子撤退,这才停止了追击欢天喜地地回营了---沿途不忘把鬼子尸体和伤兵的脑袋割下来请功!

    跟随部队运动的傅忠信已经接到了战报,也是气得直骂---奶奶个熊,这仗打得窝囊!

    他虎着脸,问部队现在位置何处?一名参谋打开地图---报告师长,一团已全部到达镇南关;二团正在向谅山迂回。

    傅忠信嗯了一声,想了想,命令一团抵近敌人营地收拢部队,休整一夜,明日拂晓发起攻击;命令侦察营一连彻夜袭扰敌营,另外两个连散布在敌人退往文渊及谅山的路上,做好沿途袭扰阻击敌人的准备,同时截断敌人的后勤补给线。

    天色渐渐昏暗,尼格理望着周围黑乎乎的丛林,心里掠过不祥的感觉!撤退的部下向他报告了战场上发生的情况,令他心惊肉跳的是敌人始终没有露面而只是用火力压制战场---这更说明了敌人的狠辣,分明是等待包围圈合拢后全歼法军---如果不是清军的贸然冲锋,自己的主力就全完了---感谢上帝,幸好还有清军啊!

    现在,他知道可怕的敌人就在丛林里,虽然他不知道他们躲在哪里但他已经感觉到了危险正在步步逼近!而且,他确信丛林里的魔鬼就是义勇军---他们早就来了,静悄悄地潜伏在密林的深处,等着自己!

    必须赶紧撤回谅山---那里只有一千多名老弱伤兵和雇佣兵,而那些越南雇佣兵的战斗力和清军半斤八两,根本不敢指望---而谅山必须要守住!

    尼格理决定连夜撤退,并且要报告河内---真正的敌人来了!

    傅忠信接到法军半夜逃跑的消息,脸色阴沉。尼格理这个老狐狸真是狡猾,发现情况不对就跑!

    何贵急道:“咱们追上去吧!”

    傅忠信摇摇头,说:“部队长途奔袭又马不停蹄投入战斗,官兵们体力透支了!执行第二方案,参谋长已经带二团前往谅山,沿途也有部队袭扰拖延法军的撤退。咱们休整一天再追上去,哼,鬼子跑不了---在谅山一锅端!对了,告诉冯子材,让他们就守住镇南关吧,别再跟去谅山添乱!”

    清晨,走了半夜的法军已经可以望见文渊小城了,每个人都不禁松了口气。昨晚一路上不断的遭到袭击,一会儿一声惨叫,一会儿一声哀嚎,冷枪冷箭冷刀不断,防不胜防---似乎黑漆漆的丛林里到处都是敌人却看不见任何人影!

    法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令人恐惧的情况,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见却不断地被敌人干掉身边的战友---这种神出鬼没的伏击令法军人人头皮发麻高度紧张!

    现在天亮了,敌人应该不会再来骚扰了吧---他们折腾了一晚上,也该歇会儿了吧!法国人放松了警惕,每

    个人都只想快点赶到文渊,好蒙头大睡一场。

    法国人没有想到,此时正有几双眼睛在路旁近两百米外山岗的丛林深处盯着他们。那名少尉轻声问张和:“老班长,看见了那个骑马的吗?不知道是不是尼格理啊!”

    “不认识!象个大官。”张和闷声闷气地说道,眼睛一眨不眨。

    “管他是不是,干掉他!”

    “有点远,试试吧。”张和说着,掏出两把弓弩都上好弩箭轻轻放在地上,拿起其中一把开始瞄准。这是一种军用十字弩,是军工厂专为侦察部队生产的特种武器,最大射程二百米。

    嗖的一声微响,短小的弩箭无声的向目标飞去但是没有射中,从那骑马军官的脑后掠过。那军官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本能地扭头向丛林望来---这是他致命的错误,正面比侧脸目标更大---张和闪电般抓起第二把弓弩抬手就射,根本没有瞄准而全凭眼、手、弩三位一体的感觉。

    噗的一下,弩箭准确命中了军官的右眼,张和众人看见那军官惨叫一声,摔下马去,他身边的法国人顿时乱成一团,哇哇大叫,有几个法国兵抬头望山岗这边看来…

    少尉大喜,头一摆,和张和几个人迅速地溜下山岗消失在了密林深处---他们此时还不知道那个军官正是尼格理,直到战后审问俘虏才知道尼格理死于小小的弩箭---箭头上有毒!

    惊慌失措的法军群龙无首,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也不敢在文渊停留,丢弃了所有的大炮、辎重等重装备,一路向谅山狂奔而去---原本需要三天的路程,法军竟然仅仅用了三十六小时就跑完了!

    谅山的法军副司令赫本哲是个刚从巴黎派到越南镀金的办公室军官,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他见尼格理死在了半道上,法军又士气低落如惊弓之鸟,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守卫谅山,干脆一走了之,遂放弃谅山率部撤往河内。

    胆小的赫本哲无意中挽救了三千多名法军和雇佣兵的生命,当法军刚离开谅山没多久,七师的先头部队就渡过了奇穷河。很快,尾随而至的傅忠信就得到了谅山法军已经逃跑的消息,气得大发雷霆---一场精心策划围歼法军的战斗因为种种偶然的因素而变得虎头蛇尾,真是窝心!但也只好驻兵谅山,等候命令---虽然他很想一鼓作气杀向河内!

    义勇军七师在越北战场上的表现给法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格理的副官法军上尉维迪艾在他日后的著作《越北的溃败》一书中写到“义勇军的登场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并且令我们感到极度的不适应。他们神出鬼没地在丛林里出没,枪法准确,火力凶猛。你无法看清敌人而最多只能发现他们的影子---他们绿色的军服很好地融进了丛林的背景而我们蓝色的军服却

    醒目地成为了靶子!”

    “他们似乎是天生的丛林战士,除了步枪,每个人还背着一把锋利的砍刀。他们善于在丛林间奔跑、攀爬以致长途奔袭穿插,往往比我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正面作战的时候,他们拥有有效的近战支援火力---在三十米到二百米之间精确的小炮支援往往令我们措手不及---而现在我们知道那是义勇军发明的手榴弹和掷弹筒!”

    “而最令我们恐惧的是他们的伏击,从草丛、树梢甚至河里突然冒出的脸上涂抹着油彩的身影拎着砍刀是每一个法国士兵的噩梦!对法国士兵而言,义勇军七师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绿色魔鬼---真正的来自丛林的魔鬼!”---从此义勇军七师得到了绰号魔鬼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