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55,鱼雷水雷

    当1880年十二月传来驻德公使李凤苞代表大清国正式和德国伏尔铿船厂签订购买二艘七千吨级一等铁甲舰合同的消息时,义勇军海军也向总部正式提交了为期三年的南洋水师建设计划,决定兴建舟山海军基地、扩建基隆海军基地;分别在舟山基地、基隆基地和马尾基地建立海军维修工厂,其中舟山和基隆基地可以承担大中型战舰的补给维修任务。

    孙三官在代表海军向总部作计划阐述时,强调海军基地的建设事关海军的长远发展,之所以选择舟山作为海军基地主要是考虑到保卫江浙沿海的安全。同时大力修建维修厂是便于舰船维保和战时修复舰船,及时恢复战斗力。

    李旭对海军的计划表示认同,批准了海军的三年计划。同时他问及有关海军水中战斗兵器的研发情况,孙三官报告目前海军根据大帅的指示正在大力发展鱼雷和水雷两种水中战斗兵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李旭当场表示要亲自到福州视察研发工作,一定要尽快拿出海军的拳头兵器!

    当月底,李旭在孙三官陪同下赶赴福州视察海军装备研究所---这是一家由海军负责,科学院、江南船舶公司、金陵大学工学院和南方技院兵工系共同合作的科研机构,整合了原江南船舶公司下属科研所涉及军事装备研发的单位和资源。这家于1878年正式成立的科研所对外名称是福州精密仪器厂,内部代号501所,直接归属海军司令部装备处领导。

    李旭此次视察的重点是501所正在全力研发的鱼雷和水雷两种武器。在他的印象中,鱼雷是导弹出现前海军最重要的水中利器,如果没有鱼雷,潜水艇就无用武之地,也就谈不上海底作战这种隐秘的战斗方式---这也是李旭之所以看重鱼雷的原因之一!

    在十九世纪这个年代,能够在海战中予敌重创甚至一击毙命的武器除了大口径重炮就只有鱼雷了。随着军舰装甲防护越来越厚,大口径重炮对于日后那些数万吨的超级军舰也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只有鱼雷因其攻击的是军舰最薄弱的水下部分而往往能给予敌舰致命的伤害。

    所以李旭格外重视鱼雷的发展情况,对鱼雷的研发工作也是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甚至不惜启动“金手指”亲自指点鱼雷的研发。他曾绞尽脑汁将后世记忆中关于鱼雷的那一点可怜的印象画出草图,尽量减少科研人员们在研发鱼雷过程中的弯路!

    然而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力,现在的鱼雷尽管也开始采用了空气压缩为动力和螺旋桨自导,但是依然缺点不少,远远不能和后世的鱼雷相提并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鱼雷航程短,普遍只有二三百米。501所潜心研发数年,算是在鱼

    雷研究方面领先世界同行了但也只是将鱼雷的最大航程提高到五百米---这意味着发射鱼雷攻击敌舰必须具有自杀的精神!

    同时鱼雷还存在着其他一系列问题,诸如速度较慢、操作繁琐、出厂定深、自航紊乱、装药受限等。在李旭看来,现在的鱼雷如果用在战场上,不仅要考验海军的勇气,更是考验海军的运气---鱼雷发射出去能否击中敌舰几乎就是听天由命了!这可不是他需要的那种致命的武器。

    不过李旭在观看了该所最新研制的450毫米鱼雷发射演示后,表示了满意。这种新推出的鱼雷安装了双轮推动以稳定航向,加大了装药量,并且可以随时定深。虽然还是五百米的最大射程,但是鱼雷攻击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经过和进口的奥地利白头鱼雷及德国黑头鱼雷的对比,这种国产的新鱼雷在很多性能上领先对手。现在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射程和航速以及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方面,对此李旭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指出鱼雷的使用要进一步简化发射,提高战斗时的反应时间。

    在谈及该型鱼雷何时可以装备部队时,501所领导表示二年后即可全部完成设计定型工作,现在主要看造船厂配套鱼雷的鱼雷艇何时完工了。

    李旭立刻问陪同视察的孙三官和程国彪---鱼雷艇进展情况如何?

    程国彪报告说目前正在研发新型鱼雷艇,考虑到目前鱼雷射程有限,新型鱼雷艇将突出航速要求和机动性。该艇设计指标为长42米、宽5米、吃水2.3米;排水量120吨,动力为1台3胀往复式蒸汽机,1座燃煤锅炉,单轴推进,最高航速24节;左右两侧各装备二具450毫米鱼雷发射器,可以实施迎头攻击发射,编制20人。

    听完程国彪的简单介绍,李旭点点头,提出鱼雷艇主要是近海防御而且是战斗中的突击兵器,主要依靠高航速快速接敌实施鱼雷攻击然后迅速脱离战斗。所以鱼雷艇不需要装备舰炮,在艇尾装备一门小型速射机关炮用于自卫即可。但是要适当加强装甲防护能力,要考虑人员的安全操作问题。

    另外,李旭还建议将鱼雷艇和布设水雷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鱼雷艇轻小高速机动快捷的特点,和水雷的快速布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扬鱼雷艇的使用价值。

    李旭还专门向孙三官强调---鱼雷艇虽然艇小弹少不适合远海作战,但却是近海战斗的攻防利器。海军要大力发展鱼雷艇部队,要将鱼雷艇集中使用和突击使用,形成集群作战模式,利用密集快速的鱼雷艇集群突击敌人的大中型战舰---纵使不能一击毙命也可以迫使敌人为规避鱼雷攻击而打乱阵型。

    同时,海军还要充分演练鱼雷艇夜间突袭的战法,要将鱼雷

    艇便于隐蔽、行动迅速、强力攻击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当然,这就需要海军鱼雷艇部队的官兵具有悍不畏死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这对部队是个考验!

    孙三官正色道:“大帅放心!我海军官兵没有懦夫,鱼雷艇部队官兵绝无贪生怕死之徒!”

    相比鱼雷研发的艰难,501所的水雷研发却非常顺利,已经研发出了多种式样的水雷。作为一种防御性水中兵器,没有自航要求的水雷的研发难度也小于讲求主动攻击的鱼雷。该所现在重点研发一种固定式锚雷,这种锚雷装药惊人,采取铁锚固定在水底,可自由调节水雷在水中的高度以应对不同吃水深度的船舰。

    而且这种水雷造价低廉,投放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面积布放。不仅可以用作港口海湾的布防以阻止敌人舰队的进攻,而且还可以投放到敌人的港口航道进行攻势布雷,封锁敌人的港口航道等。

    根据该所的介绍,这种锚雷完全可以隐藏在水中而难以被人察觉,虽然还是触发式引爆,但由于无法被发现而难以清除,加上爆炸威力惊人,仍然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水中兵器。

    更令李旭感兴趣的是一种该所正在研发的牵拉引爆的水雷。就是将锚雷的碰炸引信改为铁丝牵拉引信,可以几颗水雷用铁丝串联起来,当船底碰到铁丝并施加了一定的力度就会引爆水雷---这特别适合攻击同一区域的船只,试想如果一个船队有一艘船牵拉了铁丝,那么该区域内可能所有的水雷或部分水雷都将爆炸,即使那些没碰到水雷的船只也将难逃厄运!

    李旭不得不叹服古人的聪明才智,他召见了发明这个创意的研究人员,当场给予高度表扬。李旭问那个有点腼腆的中年男人,如果把这种水雷放到陆地上能不能管用?比如说埋到土里。

    那个专家显然没想到义勇侯会突然冒出这种古怪的念头,呆了一下但他反应很快,马上说从原理上讲应该没有问题,不过是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地里!如果将铁丝换成更细的金属线,那么人或马车碰到也一样会引发爆炸。

    李旭频频点头,哈哈一笑,对随行的李禄笑道:“你听明白了吗?501所无意中解决了陆军的一个防御问题!”

    李禄兴奋地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的地雷一直没法解决牵引爆炸引信,没想到海军倒是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当即表示要派人来学习取经联合攻关。

    李旭对众人表示---科研难题要集思广益,绝不能有门户之见。各个单位都要取长补短协作攻关互相配合共同进步!本侯希望军队地方携手合作,密切协调,克复困难,争取更多的成绩。

    李旭视察完海军装备研究所后,又视察了福建地方工作。自光绪五年原福建巡抚沈宝

    帧病逝后,接任的福建巡抚勒方锜也体迈多病,眼下已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正在巡抚衙门病卧。福建政务已由布政使何向贤署理巡抚职权主管。

    何向贤本是台湾知府,因为工作兢兢业业,治理台湾有方,遂于上年由闽浙总督匡济民保荐为福建布政使---何向贤同治年间就是江西地方官,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被李旭调任台湾知府,现在终于成了名正言顺的布政使大员了---有小道消息说大帅对何向贤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任劳任怨极为满意,已经列为组织部重点考察对象,极有可能主管江苏或者直接进政务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