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34,吕亮牺牲

    吕亮、唐忠孝召集军官们临时开会,众人一致同意杀往库车和敌军决战---虽然敌人人数众多,义勇军只有四千多人,但义勇军的战斗力远远高于敌军。

    吕亮命令全军出动,浩浩荡荡杀奔库车。他杀气腾腾命令唐忠孝和各部军官---此战有进无退!重申大帅的十杀令,晓谕全军,哪个部队贻误了战机,主官问罪!奶奶个熊,老子亲自督战…诸君,努力!

    部署完作战计划后,吕亮命令部队休整一天后开拔。骑一旅率先前进,游骑兵们放出三十里外,在部队周边建立起侦察和遮蔽网。旌旗猎猎,歌声嘹亮,威武的骑兵旅长长的行军队伍在蓝天白云下迤逦西去。

    数日后义勇军抵达库车附近,侦察兵报告前方敌军已经列阵迎战。吕亮哈哈一笑,和唐忠孝等人策马来到一处高地上观敌瞭望,只见七八里外黑压压的一片,一万多人列阵确实气势不小,人欢马炸的。

    唐忠孝冷冷一笑,哼了一声道:“战旗不整,阵势杂乱,显示列阵未久匆忙而成,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将军,下令吧!”

    骑一旅参谋长王三娃说道:“敌人步兵在中间两翼是骑兵。大人,虽然敌人是主守的阵势,但我们要逼他们出来,发扬我军的火力优势!”

    吕亮点点头,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地形,然后断然说道:“把炮兵拉到这个高地上,居高临下猛轰;命令全部机枪架在阵前,扫射敌人的冲锋;骑兵旅列阵随时准备冲锋,三师一团紧随其后…各位,去吧!”

    义勇军的炮兵开始射击了,二十四门安庆兵工厂生产的1875式75毫米野战炮一字排开,采取最大仰角和最大药量猛烈轰击敌军。这种长身管后装线膛炮虽然还是架退式火炮,但已经开始采用优质钢材制作炮管,射程和精度以及可靠性都比以往的火炮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是义勇军军工部门的杰作,更是李禄得意之作---已经全面取代老式的六磅炮和十二磅炮,正在义勇军各部队换装。

    吕亮带着参谋人员在炮兵阵地上用望远镜观察敌军动向。虽然隔着数千米而且已经是火炮的射程极限,炮弹的准头已经谈不上了。但是炮弹还是能够飞到敌人密集的人群中给予一定的杀伤,特别是呼啸而至的炮弹带来的震撼所引发的惊恐足以打击士气!吕亮相信如果敌人不想被炮弹轰垮就只能发动进攻,否则那些没有严格训练的乌合之众肯定承受不了士气的崩溃。

    敌人的骑兵出动了,一排一排开始移动,慢慢组成冲锋阵型逼近义勇军的阵地。当进入到距离义勇军阵地还有二三里的时候,那些回部骑兵们开始呐喊,加快马速,挥舞战旗。他们的马刀和长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股股地冲向义勇军严阵以待的阵地。尘土飞扬

    中,吕亮看见叛军的旗帜时隐时现,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

    屠杀开始了!数十挺加特林机枪一起开火,在义勇军阵地前数百米远近编织起了一道弹幕。数千回部骑兵在这道弹幕前人仰马翻,血流成河。那些哀鸣的战马和惨叫的人们在漫天尘土中挣扎、奔逃…

    唐忠孝策马在整齐列队的骑兵面前小跑着进行冲锋前的动员。他高举军刀,大声怒吼:

    ---弟兄们,高举你们的长矛,还有你们的马刀!

    ---无所畏惧,奋勇向前!

    ---让敌人在我们的面前颤抖吧!

    ---让敌人在我们的马刀下四分五裂!

    ---让我们的军旗高高飘扬,勇往直前!

    ---义勇军必胜!

    ---骑兵必胜!

    硝烟弥漫中,低沉的牛角号一阵一阵响起,伴随着骑兵们震耳欲聋的呐喊---必胜!必胜!唐忠孝军刀一挥,三千骑兵排山倒海地冲向敌阵,鲜红的军旗引领着热血男儿如同海啸一般涌向敌军大阵。严格的训练让义勇军的骑兵组成了整齐的一列冲锋线,最前面的是数百人的枪骑兵队列,长达二米的长矛如枪林一般密密麻麻,当距离敌阵还有数百米时,马速越来越快,枪骑兵们也放平了长矛,寒光闪闪的矛尖直指前方,令人胆寒!

    随后的骠骑兵队列高举马刀,遮天蔽日,狂呼呐喊,潮水一般掩杀。在枪骑兵的两翼是敏捷快速的游骑兵,他们举着马枪不时射击敌阵,往往快速冲到敌阵跟前扔出一包炸药又迅速地退去,如此周而复始地骚扰。

    枪骑兵在令人恐惧的呐喊声中撞进了敌人的步兵大阵,如同滚烫的尖刀刺进了柔软的奶酪,迅速地撕开了敌军的阵型。紧随其后的一千多名骠骑兵们将缺口撕扯开,狂奔的战马撞翻了无数惊恐万状的敌兵,寒光闪闪的马刀划开了敌人的身体。吕亮命令炮兵和步兵一起向前推进,压向敌军的阵地,准备一举击溃敌军。

    战场上枪林弹雨,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已经被义勇军骑兵冲乱了阵型的阿古柏军队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但仗着人多还在顽强抵抗。先前溃逃的骑兵也慢慢收拢了队伍,开始从两翼围拢过来,准备包抄义勇军的骑兵。而及时赶到的义勇军步兵迅速组成方阵,将炮兵团团护住并抗击敌人骑兵的进攻。吕亮在方阵中大声吆喝炮兵展开队形,实施越顶炮击,狠狠打击那些冲杀过来的敌人骑兵。

    唐忠孝指挥骑一旅的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猛攻敌人最顽强的中军大营,他的身上血迹斑斑,挥舞着军刀,声嘶力竭的大吼,不顾安危亲自率领警卫连准备再冲一次!他知道现在是大战关键时刻,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就看谁能坚持最后一下了!

    忽然远处戈壁滩上尘头滚滚,传来了熟悉的牛角号声

    ---那低沉的号角仿佛天边传来的死亡之音!伴随着铺天盖地的骑兵冲锋,鲜红的义勇军旗迎风招展…范进副旅长循声望去---是骑二旅!骑二旅到了!

    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方大河的骑二旅突然杀进战场彻底打垮了阿古柏军队的战斗意志---凶猛的义勇军骑兵让一向以彪悍好斗而闻名的回部骑士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战士!他们崩溃了,落荒而逃…他们甚至不敢回头去看一眼身后穷追不舍的那些战士,他们只想远远逃离那些魔鬼一样的追兵!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吕亮兴奋地哈哈大笑,他问方大河怎么冒出来了?

    方大河憨憨一笑,说情报显示库车这里有大股敌军,也没多想就赶过来看看能不能沾点便宜---没想到正赶上大战!

    吕亮哈哈一笑,拍着方大河肩膀笑道:“老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的功劳有你一份!”

    边上唐忠孝扁扁嘴,心说你老方真能凑热闹,骑一旅好端端的一个大功被你硬生生地抢了一半,呸!

    库车大捷后,吕亮将两个骑兵旅合兵一处,直扑拜城并再次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已经继承了阿古柏权位的其子伯克胡里的军队,陆续攻占阿克苏和乌什等地。至此,清军在一个月内驰驱一千公里,连克南疆东四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

    清军的破竹之势使盘踞在西四城(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喀叶噶尔)的敌军惊恐万分。和阗叛军呢牙斯向清军请降,并主动率兵围攻叶尔羌。伯克胡里率兵自喀什噶尔增援叶尔羌,打败呢牙斯。但前喀什噶尔守备何步云乘机反正,率数百满汉兵民占据喀什噶尔汉城。伯克胡里赶忙回救喀什噶尔,何步云派人向已进抵乌什的义勇军乞援。

    吕亮接到何步云的求援,决定亲率一连骑兵急赴喀什噶尔,抢先稳定该地局势。唐忠孝、方大河率主力随后赶来。众人纷纷反对,认为喀什噶尔局势不明,吕亮身为大将不该亲赴险地!

    方大河道:“末将愿替将军走一趟,看看当地情势!”

    吕亮满不在乎地一挥手,说道:“都别说了!本将肩负南疆进兵重任,岂能贪生怕死?喀什噶尔地位重要非比一般,如能尽快收复于我克复南疆极为有利!本将坐镇当地,有稳定局势之效。况且尔等皆为一旅之长岂能擅离职守?就这么定了!”

    吕亮连夜出发赶赴喀什噶尔,抵达后即安抚当地士绅百姓和起义官兵,安排部署防御等诸般事情。不料诸事未毕,伯克胡里的大军已经逼至城下,将喀什噶尔汉城团团围住,四面攻打。

    城里众人惶恐不安,只有吕亮毫无惧色镇定自若,命令各部上城死守,扬言义勇军主力两天后即到。然后自己亲自登城坐镇城楼,指挥若定。

    守城众人见吕亮大将风度,无不敬服,遂听从吕亮指挥积极防御,任敌军如何强攻硬打总是差着一口气攻破城池。

    一天坚守下来,数千敌军竟然没能攻破这座小小的城堡!众人信心大增,都将吕亮视为主心骨,他在自然有信心守住城。不料次日开战,一发要命的流弹却击中了正在城楼上指挥作战的吕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