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05,同治归天

    1875年一月中旬,黑云压城,让人心头沉甸甸的莫名的压抑。紫禁城内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太监宫女们都是匆匆往来,压低了脑袋不敢随意说话打趣。自从年轻的同治帝突然生病以来,眼见得一天不如一天,皇宫内外都是一片慌乱。慈禧太后更是每天到皇帝的寝宫探视,对儿子的病情忧心忡忡。太医院的御医们也是忙得狗一样在养心殿进进出出,然而太医们虽然显得十分尽心尽力,但是谁都明白皇帝已经没治了---天花在这个年代就是听天由命的绝症!

    在这个乌云笼罩的黄昏,紫禁城的人们似乎都感到了不祥的预兆。当养心殿内传出嚎啕的哭声,人们都知道了同治皇帝已经驾崩了。在慈禧身边侍候的总管太监李莲英一脸的悲痛模样,眼角偷偷扫过慈禧的面容。只见慈禧虽然满脸悲伤,但是脸上的泪水并不太多---这不奇怪,儿子得了天花她也早就明白是祸躲不过啊!何况这十几天来泪水早就流光了。

    现在对慈禧来说悲痛儿子的早逝并不是大事,当务之急是继承帝位的人选---谁来当新皇帝比什么事情都重要。国家朝廷不可一日无主,偏偏同治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只能从宗室近亲中挑选新皇帝了。可是,选谁呢?这可不是菜场挑白菜,事关江山社稷,更关乎慈禧的权利!慈禧想得发怔,一时间竟然忘了装腔作势嚎两嗓子。

    李莲英暗自叹了口气,找个借口出了养心殿,招手叫来一个伶俐的小太监,耳语几句。然后迅速地返回养心殿,开始指挥太监宫女们布置皇帝驾崩后的事宜。那小太监飞快地溜出了宫门,向啃得鸡跑去。

    这段日子京城遍传同治帝的小道消息,大街小巷都知道了皇帝龙体不安,只是不知道皇帝何时归天。人们更热衷的是津津有味地传言同治帝的风流韵事,都说同治帝被他的伴读、恭亲王爷的儿子载徵和几个小太监的引诱下在八大胡同鬼混得了梅毒…

    当然这些都是私下里的传闻,谁也拿不出证据。而太医院的诊病方子可是白纸黑字写着“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盘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说明皇帝得的是天花。

    不过啃得鸡的老板贾老四可不这么认为,他接到宫里小太监带来皇帝驾崩的消息后,心满意足地笑了。自从两年前同治帝亲政后,贾老四就接到了情报局总部传来的指示,陈长风局长亲自下令北京站执行一个绝密的屠龙计划---害死同治帝!

    贾老四明白这个计划的难处,要不动声色地搞掉皇帝从而让满清朝廷再次陷入政治风波,加剧皇室和满洲权贵们的内耗。怎么办呢?贾老四磋磨了几天,和李莲英秘密商议。李莲英犹疑而害怕,可是架

    不住贾老四冷厉的目光,只能点头答应。

    很快几个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出现在同治帝的身边若有若无地说些宫外的新鲜事儿,令年轻的同治帝心痒难耐。终于在一个静悄悄的黑夜,在花花公子载徵和小太监们的掩护下,从小就在深宫大内长大的同治帝溜出了紫禁城,开心地出现在京城著名的红灯区八大胡同,享受到了宫里的女人们永远也不可能给他的另一种滋味,从此流连忘返于那些莺莺燕燕的床头。

    屠龙计划从开始到结束不过年把时间,一代帝皇就被送进了鬼门关成了风流鬼。贾老四顺利完成了一个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然开心。他美滋滋地自斟自饮,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当天夜里,一个快捷邮政的红马甲邮递员快马加鞭地离开了京城,向两千多里外的江宁狂奔而去。

    数日后,李旭率先接到了同治帝龙驭宾天的消息。这个震撼的消息并没有让他的心情有一丝的波动,实际上他很清楚同治帝的结局---早在两年前,他就和陈长风商量如何加深满清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时,陈长风就建议干掉慈禧太后!

    当时李旭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否决了陈长风的建议。他知道除掉了慈禧,历史就将发生他无法预知的变化,这会令他无法掌握未来的发展。而且慈禧这个女人活着比她死去对推翻满清的统治似乎更有利---慈禧和满清权贵的矛盾正是李旭可以加以利用的关键之一,为此他不能让慈禧这么早就垮台,否则精明干练如奕?之流上台了,只怕更加难以推翻满清的统治!

    李旭决定必须保住慈禧的权位,让这个女人不得不依靠汉官的支持来保证她的权势,从而确保汉官对地方的控制---而这正是满清权贵们对慈禧最大的不满!

    李旭知道实际上在后世的历史上,慈禧也正是依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后来的张之洞、刘坤一等人才始终压制了满清权贵们的夺权。同时又利用京师的清流们来不时打压位高权重的汉官们---慈禧就是谙熟地交替使用这种貌似幼稚的手法竟然能够统治大清国将近半个世纪,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以致尚处学生时代的李旭一度认为晚清的那些大男人政治家们个个都是废物,竟然被一个女人玩弄于股掌!

    可是现在李旭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奕?、奕環、曾国藩、李鸿章之流对慈禧太后无可奈何---因为政治角逐不仅要靠实力,很多时候也需要仰仗时势和不可或缺的一点运气!令人遗憾的是奕?、曾国藩之流缺少了时势的支撑,而李旭现在也在等待那个需要的时势以及这个时势所造成的绝妙时机。

    但在这个时机到来之前,他还无法动手,更不能逆势而为。他只能耐心的等待,并且在等待的

    同时确保历史在他熟知的轨道上运行以便他在知晓历史的前提下轻松地掌控或利用可能发生的情况。

    陈长风见李旭否定了干掉慈禧,便提出干掉同治帝,这样也可以搞乱朝廷,毕竟同治帝是大清国的皇帝!李旭考虑了一下,同意了情报局的计划。很快,陈长风就上报了详实的行动方案,李旭亲自命名为屠龙计划。他命令情报局必须严格保密,陈长风要亲自掌管屠龙计划的实行。

    现在,屠龙计划成功了,同治帝年纪轻轻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甚至同治帝都不知道他是被人害死的,即使那几个教唆皇帝逛妓院的太监也不认为自己是在谋杀皇帝!而奕?的儿子载徵更是认为自己不过是为了让皇帝开心而已---没有人知道皇帝之死还有更深的阴谋,除了李旭、陈长风、贾老四和李莲英四个人!

    同治帝之死对李旭而言不过是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而已,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早就让李旭在政治上变成了铁石心肠---他始终牢记后世太祖的教导---阶级斗争不是请客吃饭!

    同治帝之死对陈长风来说不过是一个阴谋的牺牲品,情报局哪年不要干掉一些阻碍了义勇军前进的绊脚石啊。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甚至是皇帝---在陈长风的眼里,只要有利于义勇军的大业,死个熊孩子一样的皇帝算什么!

    同治帝之死在贾老四看来不过是奉命完成的一次任务。哪次任务不死人呢?只不过死人的身份不同罢了。在他贾老四的任务里没死过一千也死过八百了---多一个皇帝算个鸟!

    只有李莲英对同治帝之死在内心深处闪过一丝悲哀,他不知道同治帝怎么得罪了南方那位爷。但他更清楚了那位爷既然敢毫不犹豫地弑君,那么对他这个太监下手更是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李莲英在心惊肉跳的同时,也明白自己再也无法逃出义勇侯的手心了---唉,贼船好上不好下啊!不过李莲英倒也有股光棍劲,反正上了贼船,干脆狠下一条心跟着义勇侯爷干,哪怕将来事发也不过砍头碗大的疤!

    同治帝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朝野内外都在猜测谁是未来大清国的新皇帝---同治帝没有子嗣,那么谁会是登上皇帝宝座的那个幸运儿呢?大清国虽然已经大不如从前那般辉煌强盛,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大清国还是远东最大的国家,谁能统治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帝国也引起了列强的关注和兴趣。

    当朝野中外都在纷纷猜测承继皇帝大宝的人是谁时,已经四十岁的慈禧太后也在后宫徘徊。这些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因为慈安的退让几乎独掌大权,权利的快感让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的慈禧享受到了不同于男人带给她的兴奋!每当她看见那些道貌岸然的王公大臣们在她的权势下俯首帖耳,她都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舒坦---那是一种比男人带给她的高潮更令她心醉神迷的快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