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92,大兴洋务

    同治十二年初秋,李旭在两江总督衙门的办公室外的园子里品茗办公。午后的阳光被浓密的葡萄架遮挡在外,凉风习习,花香阵阵。坐在藤椅上的李旭看着从美国发来的电报,满怀喜悦---这场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给欧美各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沉重地打击了嚣张的资本主义势力,呵呵…

    戈德曼和费里尼干的不错,不仅趁机控制、收购了大批破产企业,而且还将大批企业整厂或者主要生产线转移到了大清国。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几家被收购的中型棉纺织厂的机器设备已经装船运往宁波、福州和上海;美国的几家破产倒闭的纺织机械设备厂和冶金设备厂也已装船发往大清国;法国的两家中型钢铁厂全套生产设备正在马赛装船;费里尼的手下还买下了一家比利时的火药厂和一家意大利的修船厂,甚至还买下几家荷兰的皮鞋厂、德国的印刷厂等;费里尼电报称史蒂文森造船厂正在加紧拆卸全套机器设备,估计半年后即可开始发运台湾---这真是让李旭高兴的消息,仅仅五百万美元就买下了在世界上也能排上号的美国大型船厂,便宜啊!

    费里尼还在电报里请示是否可以收购铁路公司,他说在弗吉尼亚州有一家成立仅仅三年的小型私人铁路公司已经破产倒闭了。那家公司老板主动上门请求费里尼收购,价格低廉得如同买白菜!

    费里尼专门去看了那家铁路公司,设备全新。更重要的是原来的老板和职工都愿意继续干铁路为新老板打工---这意味着李旭可以把火车、铁轨和完整的铁路运营班子搬到大清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瓶颈越来越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大问题。虽然李旭大力修路造桥,但是光靠马车牛车能装几吨货?萍煤公司的钢铁堆积如山却运不出去,福州船厂的仓库却空空如也等料开工---修建铁路已经迫在眉睫!

    但是修铁路可是一个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李旭后世的记忆中清楚地记得洋人就是利用铁路逐步蚕食中国,满清统治的垮台也是因为四川保路运动这根导火索。而且修铁路也是一个技术活,现在的国人还没有一个懂这方面的技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这会儿还是一个留美幼童呢!

    而且李旭希望将铁路建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绝不能被洋人控制,如果自己主导铁路建设而只是利用洋人的技术和经验倒是不失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家美国铁路公司纯粹给自己打工,一切都要服从自己的决定。而且技术经验和管理都是现成,可以减少国人学习铁路建设的时间,值得一用!

    李旭决定同意费里尼买下那家铁路公司,然后把铁路公司全套机器设备搬迁到中国,同时高

    薪聘请原班人马到中国干活。他还特别指示费里尼聘请一批铁路建设方面的专家工程师来华工作,同时想法买下几家机车厂、维修厂等和铁路机器设备相关的企业---李旭可不想永远买火车头,既然决心办铁路就要自己有能力解决主要问题。

    几天后,李旭召开东南五省经济工作会,将各省经济主管官员齐聚江宁总督衙门大会议室。李旭宣布了未来五年东南五省的经济目标和发展规划,要求各省在此五年经济计划框架内完成各自的经济任务。

    李旭在会上强调,东南五省必须成为全国的经济发动机,必须作为全国经济建设的榜样,必须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和欧美经济强国比较并以这些经济强国为追赶目标!

    李旭雄心勃勃的目标令与会众人无不激动而豪情万丈---多少年来国人都是沉湎于昔日的天朝上国的梦境之中以致外侮不断,现在义勇侯提出明确的目标让国人清醒而奋发向上!

    会议还讨论了即将从国外运到的那些企业如何安排的问题,李旭要求将全部涉及民生的那些轻工业一律交给民间商人们经营,充分发展民族产业---当然不能白送,否则就没人心疼企业了!

    会议决定一律挂牌拍卖,各省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分得了一批企业。至于那些重工业企业和涉及军工的企业则交由军工部门和几家有经验的大型民营企业消化,有利于壮大一批骨干企业的实力。

    有官员在会上提出,如果有外省商人也来参加竞拍怎么办?李旭笑着表示---只要符合竞拍规则,我们欢迎所有的国内商人参加竞拍!都是中国人嘛,只要能把企业办好就是于国有益,即使他们把企业迁到东南五省以外也是好事---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嘛!

    东南五省在义勇侯的领导下紧锣密鼓地发展经济,南方三大报纸也是密切配合,成天宣传鼓动社会各界大力开展经济建设,并且登出了东南五省即将拍卖大批企业和机器设备的消息。顿时引起了全国各地的热议,江南总商会的商人们个个激动万分,义勇侯又送来了发财的机会啊!其他省份的商人们也是满心欢喜,以前没赶上发财的机会,这回可不能错过啰!

    为了对抗江南总商会那些财大气粗的商人们,外省的商人们纷纷联合起来准备集资竞拍---云贵川的商人们联合起来组建西南总商会,扬言要虎口夺食并得到了四川总督的大力支持。消息传出,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一时间中原总商会、华北总商会先后成立,与江南总商会并称大清国四大总商会。

    对于各地商人踊跃参加竞拍的景象,李旭深表欢迎,邀请各地报纸记者到江宁召开大清国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李旭亲自在记者会上发表讲话,表示热烈

    欢迎全国的商人们都来江宁参加竞拍。考虑到广大内地省份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现代化的民生工业几乎是空白,为了帮助内地尽快发展经济,决定拿出一批竞拍企业专门针对内地商人们召开专场拍卖,东南五省的商人不能参加以保证内地商人的利益!

    消息登报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纷纷赞颂义勇侯仁义公平,没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家子气而是胸怀天下的真豪杰!

    南方的热闹也让北方的一个人坐不住了。天津直隶总督行辕,李鸿章将报纸放下,点着雪茄烟,慢慢在书房里踱步---李续之能折腾啊!自打其出任两江总督,先是大搞环境卫生,然后就是卖地建房,现在又来了一个企业拍卖!看来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是烧完了,但也烧得轰轰烈烈啊!

    外界所谓汉官三巨头,左宗棠不去说了,一心扑在西北剿匪平叛,所辖之地安定社会发展经济之事一股脑丢给了李续之派去的官吏打理,哼,他倒知道省心!自己本是三巨头之首,不料却被小师弟抢了风头,看看人家东南五省经济日趋活跃繁荣的景象,再看看自己辖下的北方死气沉沉的样子,不能不叹服李续之是个小能人啊!

    不过这能全怪自己无能吗?京师那帮清流老夫子成天念叨“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等!朝廷一些满汉大臣也时常指责义勇侯纵容商贾败坏风气,弄得世风日下铜臭弥漫---唉,这众口铄金之言岂是招惹得起的!再说他李鸿章也不愿意为了几个商人的臭钱损害了自己中堂大人的令名!

    不过自己也是力主大兴洋务之人,如果经济上完全没有作为也未免有损洋务干将之誉。而且这枪炮可是武装军队的利器,义勇军之所以公认称雄天下不就是枪炮厉害吗?这办洋务造枪炮可是有利无弊之事,一定要大办特办!

    心腹幕僚盛宣怀也早就劝自己兴办一些实业,倒不一定要像义勇侯那样遍地开花什么都搞,但也要有一二样拿得出手的东西,比如船运业。盛宣怀说目前大清国的海运基本上都被洋人的洋行和江南总商会的福建人包了,福建船运公司和南华轮船公司把持了闽浙两广的绝大部分国内海运业务。但是长江水运却大部分是洋行垄断,中堂大人不妨从此介入---一来可以办理实业免得义勇侯专美于前;二来也可借机渗透义勇侯的地盘,避免江南被义勇侯弄得铁板一块,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李鸿章本来对办实业还有点迟疑---手里钱不多啊!可是转念一想,盛宣怀的话有道理啊,如果能借办实业之机渗透已被李续之死死把控的江南,未尝不是好事。遂于去年决定创办轮船招商局,总部就

    设在上海,采取官督商办的新路子---李鸿章可信不过那帮商人!

    不过建立这轮船招商局也不容易,首先就是公开募股不顺利。江南的商人们弄明白了官督商办之意,立刻没了兴趣---愿意头上顶个婆婆自己做小媳妇啊!投钱参股者寥寥无几。

    总算经办此事的盛宣怀能力不错,不仅从北方商人那里募集了股本,也亲自挖来了几个上海滩有名的买办商人入股招商局,终于在今年初让轮船招商局正式开张了---不容易啊,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