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01,南昌教案

    九月中旬,在省城南昌清理干净后,李旭率领义勇军中军离开了赣州总兵府,进驻省城章江门附近的巡抚衙门。作为江西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城市,李旭准备好好整顿一番,要把南昌旧貌换新颜。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旭就任巡抚后的第一把火就是下令全部撤销省内各地的厘金局和关卡,取消毓科在任时的各种摊派费用,恢复全省商路畅通,迅速降低物价和稳定市场。随着旭报刊登的新任巡抚的命令,市场物价应声而落。各界百姓为此好评如潮,就是古老夫子也大加赞扬这是仁政---老头子也被毓科时期的高物价害苦了,别说香烟抽不起了,就连蜂窝煤也烧不起了!害得老头子七老八十了还得亲自动手劈柴---古老夫子深有感触,还是蜂窝煤好哇!

    李旭的第二把火是改革吏治。他早就对现在的这套官僚体制不满了,认为完全不能适应近代化的行政管理要求!穿越十年来,他也熟悉了目前的政府管理状态,当然也知道一时半会也休想大刀阔斧地全面改革这套千百年来使用的官僚体制,既不现实也没资本!但是,现在他主政一方,起码可以尝试调整改变一下。和匡济民、涂远山等人商议后,决定朝廷委任的官员先不急下手,官吏官吏先改吏---所谓吏滑如油,这个时代的官僚体制,如果官没了吏的帮助和支持,什么事都做不成!

    李旭以减轻官员财务压力为理由,宣布江西省内归属巡抚统管的各级官员的幕僚属吏全部由巡抚衙门招聘配属。以前的幕僚属吏可以一样参加考试,合格的继续留用。不合格的一律解聘,或自谋出路或进校培训学习。这道命令一下,全省官场喜忧参半。官员们高兴,以前都是自己聘请幕僚花自己的钱,现在好了,可以由巡抚衙门掏钱了!那些幕僚属吏慌了手脚,考试?考什么?谁知道义勇伯会出什么题目!一些师爷书吏象没头苍蝇一样四下打听…

    一周后巡抚衙门组织考试,师爷书吏们和三百多名今年毕业的五溪干校学生一起考试。考试范围很广,包括经史、律法、天文、地理、数算、历史甚至还有音乐---彻底把一帮师爷书吏考糊了!李旭指示旭报刊登考试题目、答案和成绩及录取分数,以示公平公开公正。李旭表示今后凡进入义勇军和赣省官府吏员行列的都必须这样经过考试合格才予以录用。

    这次招考进入官府的吏员几乎都是五溪干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年轻而富有朝气,又是义勇军一手培养出来的干部,进入各级官府后很快就掌握了办事的实权。

    在控制了各级官府的现管大权后,李旭开始对现官们动手了。能够紧跟义勇军的官员就放手使用,那些不能服从李旭要求的官员就穿小鞋揪尾巴

    找借口整材料,或者架空或者去职---总之一句话不换脑子就换位子---李旭不能让一帮不合拍的官员坏了自己的大计。

    李旭的第三把火一改前两把火的强硬和阴险,非常温柔有如和煦的春风。他亲赴九江白鹿洞书院,拜访以古老夫子为首的鸿儒大贤们,嘘寒问暖,送衣送药,一派礼贤下士的做派。李旭还在白鹿洞书院召开茶话会,征求老夫子们对时政的看法和建议。又拍板表示要成立江西国学院,请老夫子们入驻研究国学典籍,为自新图强寻找理论根据和圣贤思想,即可弘扬圣贤之道和推广国学知识,又可以使老夫子们老有所为老有所长---不仅可以扬名立万还可以出书立著,也可以赚点零花钱!

    一番话说得古老夫子们眼睛发亮,眉开眼笑---老夫子们也是人,有家有口的谁不想有点外快?光靠书院那点可怜的薪水也就混个温饱而已,更何况谁不想著书成名呢?

    当然,在给了老家伙们甜头后,李旭也要敲打敲打他们,别得了好处卖乖,尽跟本抚唱对台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点底线还是要坚持的!

    李旭对古老夫子们说国难不已,大清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朝廷也在自新图强,江西更要做出表率。为此也希望老先生们能够支持赣省自新图强,支持官府和义勇军的举措,群策群力为国家的振兴而贡献力量!少些批评,多点建议,百姓是不会忘记为人民谋幸福的人的!官府和义勇军也不会忘记那些支持他们的人的---言下之意,他李旭也不会忘记那些对头!

    古老夫子们都是人老成精的家伙了,谁还不明白李旭的意思呢?这两年大伙儿都被旭报批惨了,整得个个心有余悸!加上毓科的倒行逆施弄得小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老婆孩子天天在家摔盆打碗指桑骂槐的!现在见李旭放下身段主动修好,又送上礼遇,自然人人高兴纷纷表态一定紧密团结在以李旭为首的义勇军周围,为赣省的繁荣兴旺添砖加瓦,为国家的自新图强奋斗不息!

    收拾了一班老夫子们,李旭很满意。这帮老东西本事不大名声不小,李旭现在还需要借助他们配合宣传。而且老夫子们在国学研究方面还是有作用的---李旭认为国家近代化不能全盘西化,否则就失去了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特性---也就失去了立足世界的意义!

    就在李旭大放三把火的时候,京师总理衙门也在会议一件令奕?、文祥等人头痛的事情。上年末法国天主教拉撒路会的传教士罗安当被教会任命为江西主教,于是他及其助手兼翻译方安之前往江西省城传教并在南昌城内购买地产建立教堂和育婴所,和当地绅民引发冲突导致罗安当逃离江西。

    法国方面援引中法黄埔条

    约要求清廷赔偿并惩处肇事保护传教,否则将引发严重后果!被洋人打怕了的满清高官们忧心忡忡一筹莫展,倭仁建议不妨就将此事交由李旭处理,反正他是江西巡抚,理当妥善处理此事---倭仁存心黑李旭,心想你奕?平常把李旭夸上了天,现在看看他的本事吧,哼哼!

    奕?虽觉倭仁不怀好意可也无可奈何,只好行文江西,以总理衙门名义要求李旭妥善处理南昌教案一事。李旭接到朝廷命令,知道接了个烫手山芋。教会的事情在这个年代是非常敏感而难以处理的大麻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激起社会非议甚至民变---后世所谓的群体性事件!

    不过李旭知道,处理不好宗教也就处理不好社会稳定甚至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他看来宗教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他决心一定要处理好宗教问题,为日后的社会开明和文化包容奠定基础!

    李旭借视察九江的机会会见了躲在九江的罗安当和方安之,和他们就南昌教案进行了谈判。李旭开门见山地表示虽然他本人对中法黄埔条约并不满意,但作为政府官员还是会尊重条约的合法性并承认在江西的传教活动,当然也会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罗安当大喜,认为李旭是开明的官员。他通过方安之的翻译对李旭说道:“尊敬的伯爵大人,我对您的开明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激!希望能尽快在省城重开教堂,传播上帝的福音,愿上帝保佑您!”

    李旭微笑道:“别急,主教先生,本抚的话还没有说完。本抚不相信上帝,你们的上帝也保佑不了本抚!”他笑容一变,沉声说道:“本抚支持和保障你们的传教活动是有条件的---你们必须合法传教,不能强迫信教!教徒犯法必须受到官府惩办,教会不得干预官府行为---否则,本抚不能保证传教安全!”

    罗安当呆了,他当然明白李旭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欧美各国也是这样干的。但是这是中国啊,罗安当谙熟西方基督教在东方几百年的活动历史,深知外来弱小的天主教要在千百年来统治东方大地的儒释道的手中抢块地盘是何等艰难---不搞歪门邪道几无立足的可能!不行,如果答应李旭的条件等于自缚手脚,要想超常规发展教会就必须用超常规手段!

    罗安当决定恐吓眼前这个巡抚伯爵,他知道现在的政府官员都被洋人打怕了,起码京城传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他不相信一个地方官有胆子敢对抗强大的法兰西!

    罗安当心想也许眼前这位巡抚大人只是在虚张声势,听说中国人都有这种奇怪的爱好,愿上帝拯救他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