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96,韦俊投靠

    李旭接到朝廷圣旨时,已经率部进抵安徽省城安庆了。这段时间他已经接到了王闿运发来的朝廷动态,对满朝的议论了如指掌。心里暗喜这满清朝廷狗咬狗一嘴毛,甚是热闹啊!继续,别停,呵呵…李旭决定带一个营前往安庆拜会曾国藩,其余部队由吕明率领押着俘虏和缴获返回江西。

    安庆是长江下游的大城,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亦是金陵天京的西大门,太平军和湘军在此厮杀多年。曾国藩当年制定四路进兵的策略,首当其冲就是要攻占安庆以为进攻天京打开通路和确保湘军顺江东下的后勤要道。当湘军千辛万苦攻下安庆后,曾国藩立刻将大营移驻此地,作为指挥湘军进攻太平军的大本营。

    李旭到达安庆城外,见天色已晚,决定就在城外安营扎寨,待次日进城拜会曾国藩。夜里晚饭后,李旭正在大帐看书,忽然卫兵来报湘军志字营营官从三品游击韦俊求见。李旭一愣,韦俊?他叫来住在隔壁的罗文才问道知不知道韦俊这个人?

    罗文才道:“此人是原长毛北王韦昌辉的弟弟,咸丰八年归降朝廷,湘军围攻安庆时防守枞阳,立有大功!”

    李旭一拍脑袋,想起来了韦俊曾经是三克武昌的太平军悍将啊!他来见我干嘛?李旭想了想,传令叫进。

    韦俊三十五六岁年纪,身材不高,宽额凹目,鼻梁高挺,肤色黝黑,虽然神情沧桑仍然掩饰不住悍勇之气。他一进大帐便大礼参拜,口称卑职韦俊拜见爵爷!

    李旭起身笑道:“韦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韦俊谢过后,小心落座,双手按抚膝头,身体笔直。李旭暗暗点头,不愧是沙场悍将,一举一动都有股武将的气质。

    李旭微笑让茶,说道:“本官对韦将军久仰大名了,只是缘铿一面。昔日分属敌我,今日却同殿为臣,真是造化弄人啊!呵呵…不知将军见本官何事?”

    “回爵爷,卑职是个武夫,说话爽直,若有冲撞爵爷,还望爵爷恕罪!”韦俊躬身施礼。

    “呵呵,将军但说无妨,本官亦是军人,岂会错怪焉?”李旭毫不介意地说道。

    “谢爵爷!卑职自归顺朝廷后一直在曾大人手下听用,虽几年来薄有微功,但因当年卑职在武昌城下误伤罗泽南大人以致罗大人去世而始终不能被湘军同僚原谅。”韦俊叹了口气,一脸的无奈。李旭点点头,心说原来是你当年打死了罗泽南啊!难怪湘军不待见你了。

    “当年各为其主嘛,怎能念念不忘呢?人死不能复生啊,还是应该向前看嘛!”李旭没油没盐地随口安慰两句,却令韦俊大为感动。

    “爵爷这话说到咱心坎里去了!卑职倒没什么,自知昔日罪孽深重!只是我志字营三千广西儿郎可怜啊!跟随卑职远离

    家乡四处征战,原想有个好的归宿,却到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了!”韦俊一脸悲愤,想必近来受了不少湘军的气。然后他又叹息道:“爵爷,卑职不求自己前程,但要为手下考虑---都是跟随卑职多年的乡里,其中更有一些韦氏族人---自大哥韦昌辉被洪逆诛杀后,卑职就不能不多替族人们想想了…”

    韦俊忽然起身跪倒,叩头道:“爵爷,卑职今夜来是有不情之请,请爵爷收留志字营!久闻爵爷大仁大义,善待俘虏,必会善待志字营!”

    李旭笑道:“韦将军怎么会有此念头?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不瞒爵爷,李能通昔日与卑职交好。卑职听闻他在爵爷手下听用,遂写信给他述说情由。他来信劝卑职归顺爵爷并说了韦大光的情况---韦大光亦是韦氏族人---卑职方知爵爷的仁义厚德,后又听说爵爷种种事迹,无比佩服!昨日听说爵爷今日抵达安庆,故来求告爵爷救救志字营!”言罢,韦俊眼含热泪,连连叩头。一条雄壮的汉子如此做派,可以想见其处境之艰难。

    李旭让韦俊抬起头来,凝神注视良久,不置一词。韦俊面对李旭锐利的目光虽然心头乱跳但仍然面不改色,只是满脸的期盼。

    李旭说道:“韦将军,既然你愿意追随义勇军,那么本官先把丑话说在前头。一,志字营必须完全听从义勇军的安排,不能单独立营,也许一些达不到义勇军标准的官兵将淘汰退伍---当然,对那些不能从军的人,义勇军也会妥善安排。二,韦将军交出兵权离开部队进入军校学习,以后能不能带兵酌情而定…韦将军愿意吗?”

    韦俊犹豫了一下,马上点头大声道:“只要志字营官兵有个好的归宿,卑职一切由爵爷做主---如有二心,天打雷劈!”

    李旭点点头,说道:“你且回去,待本官和曾大人商议调动你部归属义勇军。”韦俊千恩万谢地走了。

    罗文才道:“军门,这韦俊乃昔日长毛北王之弟,性情凶悍,恐难管教!属下听闻其在湘军营中与众人多有龌蹉。”

    “呵呵,义勇军岂如湘军?此人是个难得的将才,不用可惜了!”李旭笑道,拍拍罗文才的肩头。

    次日,李旭来见曾国藩。刚进两江总督的行营,就见曾国藩带着一帮幕僚降阶相迎,曾国藩笑容满面,幕僚们一片声地参见爵爷、爵爷辛苦…

    按朝廷规矩,曾国藩是从一品的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李旭是三等伯爵,品级属超品比曾国藩要高,曾国藩正规场合见李旭必须大礼参拜。故而曾国藩要大礼参拜,李旭连忙避开说道:“恩师如此岂不折煞学生!”

    曾国藩却笑道:“朝廷礼仪不可不尊。”于是李旭受了半礼,然后师生携手并肩步入议事厅。幕僚们跟在两人身后,

    不乏对李旭羡慕嫉妒恨,心想这小子短短十年便青云直上,手握强军身份显赫,真是踩到了那啥那啥的---唉,人比人气死人啊!

    进了大厅,又是一番推让谁坐上首。李旭故作诚惶诚恐状,说道:“在座各位都是续之前辈,续之岂敢造次?”

    曾国藩笑道:“续之现在贵为伯爵,已是亲贵之身,怎可不坐上首,岂不让人耻笑老夫不懂礼节乎?”

    众人也都说是啊是啊,爵爷不上座,我等谁敢落座啊!

    李旭无奈,只好坐曾国藩右首,说朝廷恩赏和师生情谊都是续之心中最重,岂能因身份而忘乎所以?

    曾国藩呵呵一笑,坦然坐于左首,幕僚们也暗赞这家伙嘴还那么甜,难怪能青云直上啊!

    李旭看看大厅内环坐众人,心中也是感慨不已---不容易啊,十年光阴,终于今天也能和曾国藩这家伙平起平坐了…想想当年穿越而来,恍如南柯一梦!

    大家先扯了一阵天气,然后说起胜保争功一事。曾国藩对李旭笑道:“李续宜来信盛赞续之心胸开阔不计前嫌啊!”

    李旭暗笑自己给李续宜下了眼药还得了好!遂说道:“大家都是湘军一家,岂分彼此?学生应该的!倒是那胜保营中招降纳叛,内部难以团结,只怕此番陕甘剿匪会事倍功半啊。”

    曾国藩也道:“说到降兵降将确实头痛,湘军也有归降的长毛如韦俊的志字营,桀骜不驯,和湘军官兵多有冲突,难以管领啊!”

    李旭闻言,心中一动,于是笑道:“恩师如有为难,不妨交与学生调教,不出年许,保证听话!”

    众人皆笑,一名幕僚笑道:“久闻爵爷军中多有降俘从军且战力出众,想必爵爷自有调教之法。大人干脆将志字营调于义勇军,既可省了麻烦又可保证降卒不乱,岂非两全其美?”

    李旭细观此人并未见过,但见其貌不扬,身材偏矮但神采刚毅,目光炯然,也是名士派头。

    曾国藩闻言向李旭介绍那幕僚乃是沈宝帧,是林则徐的女婿,曾在江西为官后丁忧在籍,现在曾国藩幕中办事。李旭暗道这也是历史上的晚清名人了,最大的功绩就是创办了南洋水师和发展了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对李旭和沈宝帧的建议欣然同意,当即传令韦俊率志字营归属义勇军麾下---曾国藩也乐得丢包袱。众人又谈了今后湘军和义勇军配合作战的事情,李旭表示待其回赣整编旭营和江西绿营后,义勇军即可出师东进配合曾国荃等部湘军攻打天京。曾国藩大喜,他对李旭还是放心的---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啊!

    大家又说到近来江西情形,曾国藩表示对毓科早有不满,因为毓科对湘军的供给阳奉阴违,屡屡拖延或干脆拒绝,弄得曾国藩大发脾气也无可奈何---人家是满人又没大错,能奈其何!

    李旭暗示自己回赣后就会向毓科等人发难,届时希望曾国藩予以支持。曾国藩人老成精,一听就懂,含笑不语,一双三角眼里精光闪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