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三章 命运的轮回

    杨铣对浑瑊大加抚恤,希望留浑瑊在身边。

    浑瑊请求道:“末将之父被仆固怀恩杀害,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请将军向朝廷举荐末将前往朔方,为父报仇,为国尽忠。”

    浑瑊理由充分,杨铣不好拒绝。于是答应了浑瑊,向朝廷举荐浑瑊为朔方军左右厢兵马使,留在郭子仪的麾下听用。

    代宗准许了。

    浑瑊离开凉州城前往郭子仪所在的河中,投靠郭子仪。

    就在浑瑊离开凉州城不久,由于郭子仪和杨铣在朔方军威名太盛,导致朔方军内部出现严重的分裂。负责围攻河东郡的仆固玚,在大营内遭到朔方将领张惟岳等人的攻杀,身首异处。

    仆固玚的首级,被送到了西京。

    仆固怀恩很快得知此事,入内院见母亲。

    “你干的好事!”母亲指着仆固怀恩的鼻子骂道,“好好的日子过不得,弄得家破人亡,才肯善罢甘休吗。”

    仆固怀恩哭道:“非是儿子不肯好好过日子,乃是朝中有奸臣,不让儿子过日子。”

    母亲随手抄起宝刀,指着仆固怀恩骂道:“全是歪理。我今日就要为国家,杀你这叛逆。”

    仆固怀恩不敢反抗,又不想就此死去。只得吓得落荒而逃,带着数百骑北逃前往回纥。

    郭子仪率军前往灵武,轻松的收复朔方节度使故地。

    仆固敏闻知祖母健在,于是央求杨铣迎祖母到凉州城奉养。

    杨铣同意,于当年八月迎祖母到凉州城。

    仆固敏和祖母相见,泪流满面。

    祖母道:“人生天地,忠孝为立身之本。如今你父亲忤逆不孝,又叛国北逃。真是不忠不孝,虽生犹死。你千万不要为此怀恨在心,借机报复。”

    “孙女谨记祖母教诲。”仆固敏磕头应道。

    代宗听说仆固怀恩的母亲如此高义,遂下诏赐以丰厚的财物。

    然而敕书和赏赐之物尚未到凉州城,仆固怀恩的母亲竟然去世了。

    杨铣和仆固敏都为此披麻戴孝,择吉日下葬。

    仆固怀恩听说母亲病故,朝南号泣,整日不进米食,竟然在这一年的九月暴毙而亡。

    一场臣子的动乱,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代宗因此悟出了真谛,鼓起勇气将程元振赶出长安,不再任用。由大宦官鱼朝恩,继续掌管禁军。

    杨铣正为仆固怀恩之死唏嘘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更大的噩耗。

    李光弼去世了。

    杨铣当时就蒙了,下令府内一个月不许吃肉,为接连亡故的两员大将祈福。

    李光弼镇守淮南一带,因十分畏惧程元振,不敢入朝。以至于将领们都怀疑李光弼有二心,而李光弼又无法自白,整日抑郁。终于在这一年的八月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新唐

    书·李光弼列传》对李光弼的评价:李光弼生戎虏之绪,沉鸷有守。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本夫终父丧不入妻室,位王公事继母至孝,好读班固《汉书》,异夫庸人武夫者。及困于口舌,不能以忠自明,奄侍内构,遂陷嫌隙,谋就全安,而身益危,所谓工于料人而拙于谋己邪。方攘袂徇国,天下风靡;一为迁延,而田神功等皆不受约束,卒以忧死。功臣去就,可不慎邪?呜呼,光弼虽有不释位之诛,然谗人为害,亦可畏矣,将时之不幸欤!

    一颗颗璀璨的将星划过历史的天空,燃放了属于他们的光芒,却终究抵不过人事的变化,而归于沉寂。

    回纥登里可汗见自己老丈人去世,便以仆固怀恩报仇为借口,串连了吐蕃、党项等各族,一起向朝廷发难。

    代宗速召郭子仪、杨铣等人入朝,商议此事。

    杨铣道:“吐蕃和回纥此来无能为也,都是想分一杯羹而已。臣和郭元帅各领一路兵马,我对付吐蕃,郭元帅对付回纥,都可轻松的获胜。”

    郭子仪也深以为然。

    代宗大悦,遂命二人各领兵出击。

    杨铣是陇右河西节度使,特地率军抵达鄯州城下,与李晟等人商议。兵分两路,杨铣亲自领一军出鄯州城往南,进攻积石山一带的吐蕃军。李晟出兵往西而行,进攻西海一带的吐谷浑部落。

    两人于这一年的十月出征,各自领兵进攻吐蕃。李晟骁勇在西海附近,杀吐蕃千余人。重新构筑神威军驻地。

    杨铣则挥师南下,夺回河曲之地,恢复了昔日哥舒翰在陇右任上的土地。

    在北郭子仪紧闭门户,避敌锋芒。等到杨铣在对付吐蕃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回纥看没有了任何的胜算,遂解围而去。

    十一月,杨铣率军返回鄯州城。十二月入朝觐见代宗,算是在长安过年。

    这一年,户部上奏人口数:二百九十余万户。

    诸位可知天宝十三年的时候,户部上奏的人口数量是多少吗?九百零六万户。

    杨铣现在的爵位是镇宁郡王,因有数次大功,代宗正式赐杨铣实封一千五百户。

    杨铣看大唐民生凋敝,有意推辞。

    李柔芸却反对道:“陛下厚赐功臣是一种奖励的形式,要使天下将领看到功臣的结果,二郎不可推辞不受。”

    杨铣这才接受敕书。

    代宗以郭子仪功大,赐封食邑两千户。

    郭子仪在坦然接受后,上表辞去朔方节度使等职,得到代宗的批准。

    杨铣有样学样,上表辞去陇右河西节度使等职。

    代宗不许,还赐封杨铣为朔方节度使。

    杨铣和郭子仪从大明宫出来,一路上聊起这件事。

    郭子仪道:“我老了,只剩下一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郡王则不同,正当盛年,以后大唐的天下要靠郡王啦。”

    杨铣望见郭子仪白发苍苍,不由得叹息一声。

    “汾阳王何出此言。小王相信汾阳王如曹孟德诗句所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杨铣想到已故的李光弼,言语间不免伤感。

    郭子仪听出这份伤感,笑道:“人一生能活多久,不过百年而已。这两年戎马匆匆,都差点忘了自己的年岁。闲下来这么一想,真的是老了不少。不过我能为大唐社稷发光发热,不甚荣幸。”

    杨铣跟着笑道:“相信将来还有能用到汾阳王的时候。”

    “别!”郭子仪忙摆手,“能用到我的时候,都不是什么好事。”

    杨铣哈哈大笑,语重心长的说道:“希望能再有机会和汾阳王一起,能像今天这样聊天。”

    郭子仪郑重的点头。

    杨铣以前都是骑马回府,这回破天荒是乘坐轿子回府。杨铣在颠簸的轿子里,想着自己年轻时候很多的事情。

    “唉!时光真是一把杀猪刀。我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这么大把年纪。”杨铣赶紧擦去眼角的眼泪,不让下人看见。

    当杨铣回到自己的府邸,刚到门口,正好见杨昭和杨朦兄妹两人,骑着马迎着寒风,手里拿着数枝桃枝策马走来。

    “父亲大人。”

    “父亲。”

    现年十八岁的杨昭和十六岁的杨朦,见到父亲杨铣站在门口,忙下马快步上前行礼。

    杨铣望着杨昭,竟然产生了一种幻觉。心道:“多像年轻时候的自己啊!”

    “跟我一起进屋吧。”杨铣微笑的道。

    “欸。”杨昭将桃枝插在门上,才随着杨铣一起入府。

    杨朦搀扶着杨铣往里走,来到前厅。

    李柔芸等杨铣的妻妾和杨暻等杨铣的子嗣,都在前厅等候多时。

    “你们是怎么走到一块儿?”李柔芸好奇的问道。

    “碰巧而已。”杨铣很自然坐到主位,并让所有人入座。

    李柔芸感慨道:“自从婆婆去年去世,二郎又征战在外,家里很久没有像今天这么热闹啦。”

    杨铣眼神一暗,想起了这件事。若不是自己征战在外,也不会连母亲郑珺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李柔芸见杨铣脸色有些暗淡,自知说错话,忙道:“贵妃娘娘昨日召妾身入宫,商议昭儿的婚事。陛下有意将永清公主嫁给昭儿,将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两礼同时进行,以为最大喜事。”

    皇帝以公主下嫁功臣之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不嫁公主,反而不正常。

    杨铣子嗣中,嫡子杨暻年龄还太小,只有十五岁。只有杨昭年龄合适,而且霍小湘的真实身份代宗

    心知肚明,因此赐予下嫁。

    杨铣突然想起自己当年和和政公主的婚礼,当时参加婚礼的人竟然都不在了。

    “二郎不高兴?”李柔芸看杨铣依旧愁容满面,“是不是想到自己的儿子都要成亲,心里有些感伤啊。”说完,捂嘴偷笑。

    李柔芸其实是在为杨铣圆场,毕竟大喜事,不能这样愁容满布。

    杨铣反应过来,唤杨昭近前。并道:“为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王公忠嗣麾下奋战。那一年为父阵斩吐蕃王子达松和牟松。你是有福的人,不用像为父那样浴血疆场。希望你婚后能继续精进学业,爱护妻子,做一个让为父和你母亲都感到骄傲的男儿。”

    “是,父亲。”杨昭回道。

    “你且等我一下,”杨铣转身入内不一会儿拿出一个普通的瓶子,递给杨昭:“这个瓶子是当年你母亲给我的,有些事一大把年纪就不细说。只盼望你能延续下去。”

    杨昭跪着接受瓶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