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继续北上

    用兵的策略,不是从战争开始的时候才去布局。而是在战争之前,就要开始完成整体布局。

    杨铣故意不借回纥兵,除了担心回纥兵的贪婪和残暴,更重要的是令叛军轻敌。叛军心目中一直不把唐军放在眼里,对蕃将则充满了忌惮。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杨铣利用敌人的轻视,以唐军引诱叛军出城决战,而不是让叛军做出避敌锋芒的正确策略。决战的时候,左翼用大名鼎鼎的李光弼使叛军不敢进攻,右翼则是浑释之和白孝德,据险而守。迫使叛军只能进攻前军主力。

    杨铣再设置大量的拒马和木栅栏,采取守势。暗合兵法,用而示之不用的策略。叛军轻敌在前,急于决战在后,完全落入了杨铣的圈套。

    前军火器的配置,也是重点。杨铣按照射程和时间的间隙,完美地完成了火器的梯次配置。叛军被打得大败亏输,也不算太冤枉。

    史朝义渡河北上,于是朝着怀州河内郡逃去。

    杨铣可不是一般的将领,他立刻下令全军追击。目标:史朝义的首级。大军抵达怀州城下,杨铣调来了火器轰城。

    史朝义吓破了胆不敢守城,弃城逃亡滑州。

    杨铣在怀州城内,召集诸将进行下一步的部署。

    “河南等八道行营节度李光弼,何在!”杨铣唤道。

    “末将在。”李光弼出列应道。

    “本帅命汝率领河南八道兵马西进,夺取郑州、汴州,扫荡江淮一带叛军的残余。”杨铣抽出令箭命令道。

    “是。”李光弼上前从杨铣手中接过令箭,恭敬的退回武将队列。

    杨铣又命道:“田神功汝本为淮西节度使,便协助李光弼完成此事。”

    田神攻出列,抱拳道:“末将遵命。”

    杨铣喝道:“陕西节度使郭英乂。”

    “末将在。”

    “本帅命汝护送雍王前往收复东都洛阳,安抚当地百姓,同时严防有叛军袭扰东都。还有一件事,许叔冀乃是二臣贼子。如果生擒此人,立斩不赦。”

    “末将领命。”

    “其余诸将点齐本部兵马,休整两日后,出征讨伐滑州叛军。”

    “是。”

    诸将议事完毕,陆续散去。

    杨铣独留下李光弼,共叙旧日友情。

    “自我领兵以来,一直没有机会和李将军说话。这期间如有怠慢之处,还请将军不要介怀。”杨铣先向李光弼表示谦辞。

    “杨将军指挥行军,各有其法。更借摧枯拉朽之势消灭叛军,威慑诸将。将军良苦用心,别人或许不知道,我岂能不知。”

    李光弼洞若观火,真是一个十分通透的人。

    杨铣轻叹一声,忧心道:“还是李将军了解我啊。大局已定,我唯一担心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我军将领蠢蠢欲动的野心,二是叛军将领的处置问题。”

    李光弼对杨铣的两个担心,深表赞同:“将军所担心的事情,正是我担心的事情。不过好在将军统率全军,将领都奉命行事。只是……”

    “李将军请明言,四周并无外人。”

    “将军要小心鱼朝恩,此人乃是典型的小人。将军又有大功在身,小心为谗言所累。”

    “如果真是那样,我也没有法子。毕竟你我都是武将,不能因为计较一己之得失,而置国家于不顾。”

    “将军能这样想,诚是大唐之幸,社稷之福。”

    唐军在怀州休整两日后,再度进攻滑州。由于史朝义的精锐兵马被杨铣消灭殆尽,无力抵挡。只用了一日,即攻克滑州。

    杨铣率领唐军继续北上,兵锋直指卫州。

    史朝义召集叛军诸将汇集于卫州城下,企图做最后的殊死抵抗。

    杨铣放任史朝义纠集兵马,故意不去进攻。

    仆固怀恩见状,向杨铣进言道:“史朝义如惊弓之鸟,副帅此时进攻,可以轻易击破。为何给史朝义喘息之机,使之有翻盘的可能。”

    杨铣笑道:“我还怕他们不来呢。最好是一股脑儿地到齐,省得我再一个接一个的去进攻。”

    仆固怀恩这才想明白,原来杨铣要毕其功于一役。他心里很清楚杨铣能办得到,因为有神机营。

    神机营的威力,仆固怀恩是亲眼所见,深信不疑。只是神机营自始至终都很神秘。非杨铣本人或者有杨铣手令,外人根本进不了神机营。

    田承嗣等叛军将领,因惧怕杨铣会不容他们,于是率军前来助战史朝义。史朝义立刻纠集五万多兵马,与杨铣所率唐军的人数相当。

    杨铣在卫州城外布阵,以朔方军为前军,马璘为左翼,浑释之为右翼,镇西兵马为后军,杨铣自领其余诸将为中军,屯兵于一座小山坡上。

    田承嗣见杨铣如此布局,向史朝义建议道:“朔方军战力很强,不可正面与之交锋,左翼是陇右兵马也不可进攻。只有浑释之的右翼兵力较弱,不如集中兵力进攻右翼。”

    史朝义听了深以为然,于是请田承嗣为前锋,进攻浑释之所部兵马。

    战端一开,登时战鼓震天,扬尘四起。

    杨铣登高而望,瞅见田承嗣的将旗出现在右翼,微微一笑,叛军果然上当。

    田承嗣率军猛攻浑释之的兵马,浑释之率军节节抵抗,如泰山一般,纹丝不动。

    杨铣通过眺望台知道浑释之的困境,立刻放出了隐藏在右翼的李忠臣兵马。

    李忠臣以逸待劳,从田承嗣的左翼进攻。与浑释之一道

    ,夹击田承嗣叛军。

    与此同时,左翼的马璘率领陇右兵马和神机营,击溃了阿史那承庆所率的兵马。并且朝着史朝义所领的中军移动。

    杨铣喜道:“叛军无能为也。”令旗一挥,催动三军猛攻叛军。

    史朝义大败,只得率领残部弃守卫州,逃亡魏州。

    杨铣趁机占领卫州,然后休整兵马,严肃军纪,准备再进攻相州和魏州。

    邺郡节度使薛嵩,在史朝义麾下担任相、卫、洺、邢等州的按察使。见杨铣兵锋正盛,于是拍使来到卫州,向杨铣请降。

    杨铣命泽州节度使李抱玉率军前往接受上述各州,但不许薛嵩再统领这些州的军务。至于薛嵩本人,必须亲自来卫州。

    李抱玉领命而去,顺利地从薛嵩手中接过这些州。

    李抱玉离开不久,杨铣再领兵出击,进攻魏州。

    史朝义不甘心失败,率军而来。

    杨铣望见叛军的士兵的面容,就知道叛军已是强弩之末。

    “叛军累败累战,就是不肯投降。副帅不担心长此下去,朝廷对副帅有所不满吗!”仆固敏出于好心地劝道。

    “你的话有道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杨铣反问道。

    “立刻上书朝廷,说明此间的情况。以免朝中小人作祟,令平叛大业功败垂成。”仆固敏建议道。

    杨铣深以为然,连夜写一封表文,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代宗在长安频频接到捷报,心情大悦。

    程元振、鱼朝恩等人嫉妒杨铣的功劳,又收到了许叔冀的贿赂。一面帮许叔冀说话,认为杨铣这是在制造矛盾,令大乱更加难以平定。一面说杨铣统率大军在外,如果有不臣之心就糟糕了。

    代宗不应,心里难免犯嘀咕。

    一日,到独孤无垢所住的地方小憩。

    独孤贵妃看代宗满面忧容,忙问缘故。

    代宗就将程元振和鱼朝恩的话,告诉给独孤贵妃。

    独孤贵妃道:“陛下的猜测的确有几分道理。妾身是女流,不懂朝政,只以人情说事。陛下与杨铣乃是至亲。安禄山和史思明的下场,杨铣都看在眼里,他怎么会舍弃亲情,而选择不归路呢。再者,陛下与杨铣相交十数年,他的为人难道陛下还不清楚吗?”

    “先帝在位时,就是连至亲都不相信。才导致平叛屡屡失败,大唐因此民生凋敝,困窘至极。”

    代宗听了,大喜认为独孤贵妃所言有理,便不再听鱼朝恩和程元振的话。

    不久,杨铣的表章送到代宗的案前。

    杨铣在表文里面,提到几件事。

    第一是长痛不如短痛,领军逐一攻破叛军的城池,是为了震慑那些不轨之心的将领。第二对叛逆的处置,此一时彼一时。彼时唐军与叛军胜负未分,所以

    宽恕。现在唐军大局已定,如果再宽恕的话,反而激化了那些人的野心。

    第三是地方和节度使是盘根错节,等到平叛结束。就应该逐个调离以前的地方,防止他们趁机做大。

    代宗看过之后,大喜。便下令将许叔冀等人斩首,以示国家法纪。

    此时,杨铣继续进攻又夺下了魏州。

    不久,薛嵩抵达魏州,进见杨铣。

    杨铣故意问道:“听闻足下乃是薛仁贵之孙,却为何依附叛逆呢!”

    薛嵩答道:“罪臣原是相州刺史,不得已而降贼。如今有机会改邪归正,自然来降。”

    杨铣笑道:“刺史快人快语,难得难得。往刺史以后不要再做出危害国家之事,否则的话!”

    薛嵩忙跪在地上,谢罪道:“罪臣再也不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