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一百九十章 杨铣回朝述职

    肃宗发现驸马神马的最好用,基本上是失败的时候背锅,战胜的时候可以最后赏赐。反正有公主那一头拴住,也不用太操心。如果赏赐不够,就找个理由赏公主。

    杨铣为此苦不堪言,刚在陇右有起色就被肃宗召回述职。

    时间是这一年的六月,肃宗还没有正式下诏让郭子仪离任朔方军。先召杨铣回长安述职,就是想由杨铣前往宣旨和稳定朔方军。

    杨铣从鄯州城出发,快马加鞭赶回长安。杨铣虽然在一年内,常有回长安述职。但这次明显感觉情况不对,竟然从朔方军调离郭子仪,还是在大乱尚未平定的时候。

    当杨铣抵达长安城后,立即入宫觐见肃宗。刚从丹凤楼入内,就遇到了宦官程元振。

    程元振拦住杨铣,道:“陛下有旨,驸马不必急着入宫觐见,可在家歇息几日,得到陛下的旨意后,才能有入宫。”

    杨铣急道:“请公公代为通报,说臣有急事要见陛下。”

    “驸马!”程元振声音陡然提高几度,“老奴奉陛下之命在此专等驸马,驸马可不要不识抬举。”

    杨铣心里寻思道:“陛下肯定是猜出我是为郭子仪求情,才故意不见。若是我强行违逆陛下的意思,绝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拱手称是,转身离开大明宫。

    程元振一直目送着杨铣离开,才转身离去。

    杨铣回到府里,拜见过母亲,然后回到主屋。

    李柔芸看出杨铣的脸色有些难看,柔声道:“二郎虽然辛苦,还是有一件事需要去处理。”

    “何事?”杨铣坐下问。

    “方才得到消息,回纥的葛勒可汗已于一月前仙逝。二郎应该去安慰一下述律绰妹妹才是。”

    “什么!”杨铣猛地站起来,“宁国公主岂不是要被殉葬?”

    “二姐并没有殉葬,只是割面。”李柔芸想起自己多灾多难的姐姐,不由得叹息不已。“只是我二姐的丈夫又去世,让人唏嘘。”

    杨铣沉吟片刻,道:“我这就去看望述律绰。还有下令厨房,这几日除了母亲以外,其他人都要吃素三日,聊表寸心。”

    “是。”李柔芸应道。

    杨铣出了主屋,去见述律绰。

    此刻述律绰戴着孝,正对着自己父亲和长兄的灵牌,兀自发愣。听到杨铣来的消息,正要起身相迎。

    杨铣早一步来到她的房中,忙让她不用起来。

    “你好好的休息,今晚我在此为可汗和叶护太子守灵。”杨铣看到述律绰苍白的脸色,感到有些心疼。

    “无妨。二郎既然守灵,妾身岂有先去睡的道理。”述律绰看见杨铣,原本空洞无神的眼神,总算有些光彩。

    杨铣跪在述律绰身旁,望着灵位,心中有些难受。去年还看到叶护太子,甚至并

    肩作战,谁想转眼传来死讯。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叶护太子刚死不久,又传来了葛勒可汗去世的消息。

    “新的可汗是你的兄长移地健,你对他比我熟悉,你觉得他如何?”杨铣不免想起大唐和回纥的关系,因此有这一问。

    “二哥性格孤傲,沉默寡言。”述律绰仔细想了一想回答道,“不过二哥野心勃勃,不恋旧情。只怕大唐和回纥的关系要出现变故。”

    述律绰很懂杨铣的心思,因此回答得很详细。

    杨铣沉吟不搭腔。

    “你是不是在想如何对付回纥?”述律绰突然问道。

    “没有的事情,你多想了。”杨铣急忙否认,“我只是努力地在想新可汗的音容笑貌,不觉得出神。”

    “二郎嘴上对朝廷很痛恨,但是心里却记挂着大唐。方才听了妾身的话,便想着对付新可汗的事情。”

    述律绰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仿佛看穿杨铣一般。

    杨铣讪笑道:“对不起。我不该在你面前提到这件事,尤其是你的父兄前后亡故不久。”

    “任何时候是大唐利益至上,若我是二郎,也会去思考回纥之事。”述律绰正声地告诉道,“回纥风俗本来很淳朴,恐怕随着日后的掠夺,从此起了贪欲的念头。二郎想要对付回纥,最重要的是打败回纥最引以为傲的骑兵。只有打败这支骑兵,双方才有可能相安无事。”

    杨铣深深地记在心里。

    肃宗一心想调郭子仪离开朔方军,是因为担心郭子仪拥兵自重。这和调杨铣离开陇右是一个心思,都是朝廷对武将的忌惮。

    杨铣想要为郭子仪求情的结果,只能是碰一鼻子灰。

    自杨铣到了长安后,数日内,肃宗都没有下诏唤杨铣入宫觐见。杨铣悠闲地待在杨府内,等肃宗的召见。

    其中一日,杨铣正在书房里阅读古书。安盈来见杨铣,说有事相商。

    当时萧盼儿正陪着杨铣,见安盈说明来意,忙起身道:“姐姐既然有事情要和二郎商议,小妹暂时回避。”

    安盈忙拉住萧盼儿道:“这只是一件小事,妹妹尽管留下来。”

    萧盼儿不敢答应,瞅向杨铣,暗暗用眼神询问他的意思。

    杨铣笑道:“既然安盈让你留下,你且留下来。”

    萧盼儿这才留下来。

    安盈这才说起事情,“妾身的父亲含冤去世多年,听说二郎此番再度充任朔方节度副使,请二郎在陛下面前进言,还妾身父亲一个清白。”话音刚落,就跪在地上。

    杨铣忙让萧盼儿搀扶起安盈,并道:“岳父之事,就是我的事情。只是太上皇还在,若是在此时提出平冤昭雪,恐引起太上皇的不满,只会适得其反。”

    “妾身固知此事令二郎为难,但请二郎看在妾身和

    玥儿的面上,请二郎务必洗脱家父的冤屈。”安盈的请求,杨铣自然不好拒绝。

    杨铣绕过书桌,走到安盈的身前,柔声道:“你刚才说了一个我无法拒绝的理由,我答应你了。只是陛下知我要为郭子仪求情,不肯见我,等我有机会见到陛下,肯定为你鸣冤。”

    “多谢。”安盈眼含热泪。

    杨铣心里感到奇怪,怎么安盈突然提出这个要求。想来是发生了不得已的事情,才会这个时候提出。

    安盈走后,杨铣转身问萧盼儿。

    萧盼儿道:“妾身具体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安盈的母亲好像病危。”

    杨铣恍然大悟,坚定了为安思顺平冤昭雪的心。

    当晚杨铣到安盈屋中陪她,自是不用细说。

    且说又过了几日,肃宗在麟德殿召见杨铣,说起朔方之事。

    肃宗道:“此次九节度使兵败邺郡,郭子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朕为了奖赏分明,故免去郭子仪朔方节度使之职,由李光弼代任此职。贤婿委屈一下,担任副节度使,替我稳住朔方军。”

    “陛下敕令,臣不敢违抗。”杨铣话锋一转,“只是郭子仪在朔方军经营多年,又没有太大的过失,若是贸然免去职务,只恐士卒心中不服。臣虽在朔方待了数月,但不代表能稳住朔方军。”

    “贤婿有何良策?”肃宗问道。

    “臣以为只有为一人平反,才有可能稳住朔方军。”

    “何人?”

    “前朔方、河西节度使安思顺。”

    肃宗大吃一惊,深知安思顺是太上皇下诏赐死,如今为他平反,恐怕是忤逆在太上皇。若是因此惹得太上皇不痛快,事情可就麻烦了。

    “朕没记错的话,杨卿的妾室安氏,正是安思顺之女。莫非……”肃宗反问道。

    “臣一心为国,绝无私心。”杨铣睁着眼睛说瞎话,“安思顺长期在朔方军任职,颇有威望。他的冤死,天下人都知道。”

    肃宗当然听懂杨铣的言下之意,沉思片刻后,应道:“既如此朕就下诏为安思顺平反,追封安思顺为武威郡王,如何?!”

    杨铣稽首拜道:“臣代安思顺在岭南的族人,谢陛下隆恩。”

    肃宗留杨铣在宫中用晚膳,直到入夜才放杨铣回府。

    三日后,杨铣率领少数亲兵携带自己和郭子仪的任命敕书,快马赶往洛阳见郭子仪。

    杨铣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地赶往洛阳,还是因为情况有变。

    史思明杀了安庆绪之后,于这一年的五月自立称帝,改元顺天,立史朝义为怀王。改范阳为燕京,公然反叛大唐。

    这一系列的举动的背后,都隐藏了史思明的野心。他绝对不会甘愿满足于小小的河北,一定会向南争夺洛阳。

    根据地图来看,

    想要从河北出发夺取洛阳,就要从河阳经过。而驻守河阳的兵马就是朔方军为主。现在临阵换将,杨铣必须越早赶到洛阳越好。

    如果等到史思明出兵来攻,事情就变得很棘手。

    同年七月,杨铣和郭子仪在河阳的朔方军大营见面。

    杨铣没有立刻宣读诏书,而是与郭子仪单独谈一谈。

    “公与我是旧相识,有些话我不妨直说。还记得王公忠嗣在世的时候,曾对我明言,麾下将领中识时务知进退,只有公一人耳。”杨铣怀着缅怀的心情,说到旧事。

    “哎。嗣业的心思,我十分清楚。”郭子仪抚摸着酒杯,叹息道,“我一生忠君爱国,是不会让自己晚节不保。”

    杨铣听出郭子仪言语里透露的忠诚,遂不再多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