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宁王突然薨逝

    独孤无垢奉李俶之命去杨府,为了掩人耳目只佯称是探望李柔芸。带着侍从大大方方的抵达杨府,李柔芸在府门外迎接。

    两女到内院的主屋见面。

    独孤无垢直截了当的说到:“我此来是奉广平王之命,见杨将军一面。求杨将军出面,救建宁王一命。”

    李柔芸为难道:“二郎方归,正在府中歇息,只怕无力入宫。还请嫂子暂且回去,小妹等二郎醒来便告诉他此事。”

    独孤无垢道:“公主保护丈夫之心,令我深受感动。但是我有一言不得不相告,请公主静听。所谓天家之事,也是天下之事。建宁王乃是陛下亲子,今陛下欲杀之。父杀子,是大不祥。建宁王有功于社稷,陛下杀之是妄杀忠臣,损天下人之心。建宁王乃是公主兄长,公主却不肯相救是罔顾亲情。杨将军与建宁王曾并肩而战,今建宁王危在旦夕,而公主刻意隐瞒。等真相大白,公主如何见杨将军的面。”

    李柔芸听了,心下大骇,于是道:“幸亏嫂子明眼开导我,否则我就犯下很大的过失。”言讫,福身行礼。

    独孤无垢起身,欠身还礼。

    李柔芸立刻领着独孤无垢去书房见杨铣,杨铣当时正在看书,见独孤无垢来了,忙起身相迎。

    直到此时,杨铣才知道朝中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原来自从肃宗登位以来,张淑妃和李俶、李倓兄弟之间的矛盾,一天比一天大。终于在十一月的时候,张淑妃想出一条毒计,便命陛下给李倓赐婚。

    李倓不肯从命。

    张淑妃趁机在肃宗面前,进谗言:“李倓不顾大局,非忠于陛下也。且妾听闻李倓因不能成为大元帅,心里多有怨气。”

    肃宗大怒,命李倓务必完婚,否则就提头来见。肃宗是不可能真的要自己的儿子死,只是想吓唬他。李倓退一步,此事算完。

    谁知李倓抵死不从,愿意自削爵位,也不肯奉旨完婚。

    肃宗生气,又听了张淑妃和李辅国的挑拨,将李倓监禁在家。至于日后如何处置,肃宗还没有想好。

    这一关就是一个多月,直到杨铣回来时,都没有出来。而张淑妃和李辅国时常在肃宗面前,劝肃宗杀了李倓。

    杨铣听了后大惊,预示着官袍立刻入禁内见肃宗。

    张淑妃听说杨铣入禁内见肃宗,猜出是为李倓求情的事情。于是吩咐李辅国道:“汝速去陛下身边侍奉,等杨铣替李倓说情的时候,汝可在一旁劝陛下不听从杨铣的求情。”

    “老奴遵命。”李辅国退出,,然后径直去肃宗身边侍奉。

    到的时候,杨铣刚行过君臣跪拜之礼。

    肃宗道:“贤婿不在家中休息,却为何到此啊?”

    杨铣回道:“臣在家中歇息数日,想

    着今日天气不错,故入宫问安。”

    肃宗笑道:“贤婿有心,我一切都很好。贤婿既然来了,就随我一同去后花园走一走,看看这瑞雪。”

    杨铣谢恩。

    君臣二人在宫女侍从的簇拥下,来到禁内的后花园。

    园内怪石嶙峋,雪白的雪披在怪石的身上,多了几分洁白,多了几分神秘。

    君臣二人穿梭在其间,来到了荷塘前。荷塘早已结冰,好像一面镜子照着君臣二人矫健的身影。

    肃宗问道:“贤婿以为何日可以克复西京,还于旧都。”

    杨铣回道:“待明年花开雪融之时,便可。”

    肃宗大笑,心情也随之大好。

    杨铣趁机道:“臣自还朝以来听说很多传闻,不知道是真是假。”

    肃宗问道:“说来听一听。”

    杨铣道:“臣听说建宁王屡次埋怨自己不能成为兵马大元帅,只是不知是真是假。”

    “哦?”肃宗捋须沉声道,“贤婿也听说此事。不知道贤婿以为任何呢?”

    杨铣笑道:“若是臣以前没见过建宁王,肯定会认为这是真的。但是臣自陛下西巡以来,与建宁王朝夕相处,只看到建宁王出则血战,入则服侍陛下,是尽心竭力。”

    肃宗沉默不语。心里还是念起李倓的好,心里开始犹豫起来。

    李辅国见状,进言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建宁王血战不正是贪图兵马大元帅之位,陛下明察没有授建宁王此职,建宁王因此不满。”

    杨铣立刻回道:“此一时彼一时,很好。如此说来,李内侍当初血战保护陛下,也是贪图陛下的恩赏咯。”

    李辅国喝道:“汝含血喷人。”

    杨铣冷笑道:“内侍好大的威风,敢在陛下面前呵斥大将。哦,我想起来当年李林甫、杨国忠也是这样做的。”

    李辅国一时哑口无言。

    肃宗深知论斗嘴的本事,李辅国不够杨铣一个零头。于是喝退李辅国,算是保护他。

    杨铣深知此事,只装不知道。

    李辅国退下后,肃宗笑着问道:“贤卿此次入宫恐怕并非问安,而是来为建宁王求情吧。”

    杨铣眼珠一转,笑道:“臣这点本事,全被陛下看在眼里。臣此来确实是替建宁王求情,但更是为大唐天下求情。”

    肃宗冷声问道:“这话怎么说?”

    杨铣道:“臣闻安西、河西兵马不日即将抵达行在,回纥第二批援兵不日也将抵达朔方。明年初就是东征收复长安的时候,这个时候杀一名有大功的臣子于军不利。还请陛下免建宁王一死,略施薄惩即可。”

    肃宗长吁一口气,道:“贤卿既然这样说,朕就准了。贤卿传朕的旨意,免建宁王犯上之罪,但削去王爵,贬为庶民。”

    杨铣慌忙跪谢

    。

    皇帝的旨意不是立刻能拿到,还需要经过中书省起草,再盖上玺印,才能拿到诏书。

    杨铣为此苦等了两日,直到第三日下午才拿到敕书。杨铣本欲前往宣旨,又逢肃宗召在凤翔的各路将领入宫议事,就耽搁了。

    当晚,肃宗议事完毕,回到寝殿安歇。张淑妃陪伴在侧,但肃宗太劳累当晚没有行房就睡了。

    肃宗端坐在长安大明宫内含元殿的龙椅上,接受着百官的朝拜。肃宗高兴异常,正要宣布众卿平身。却见殿内空无一人,再看左右李辅国也不见了。肃宗心下大骇,走下高高在上的宝座,来到殿中惊呼李辅国、淑妃,都得不到回应。

    此时,肃宗看见眼前站着一个人,肃宗看到此人时,心里温暖了许多。

    “倓儿,倓儿,快来保护为父。”肃宗笑着奔向那个身影。

    然而李倓却道:“父亲,孩儿再也保护不了父亲啦。请父亲珍重。”

    肃宗大惊,问道:“倓儿你要去哪里?”

    李倓笑道:“儿去陪伴母亲。”

    肃宗惊叫道:“倓儿你不能走。”伸手去抓这个身影,却扑了个空。

    当肃宗醒来时,发现自己浑身都是汗。肃宗看着自己伸出的手,还有些浑浑噩噩,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再扭头看向熟睡的淑妃,才知道自己是在寝殿。但是想到自己的梦,突然很茫然。

    肃宗不知道这是意味着皇位成泡影,还是李倓要走了。

    大清早,杨铣携带肃宗敕书来到建宁王府。却见府内众人个个面容哀戚,杨铣心叫不好,忙问这些人建宁王何在。

    下人回报,说是建宁王在书房内。

    杨铣直奔书房,却看见李倓端坐在书案后面,低头弯腰。

    “建宁王!”杨铣故意大喊一声,李倓没有回答。

    杨铣大着胆子上前,轻轻地拍了一下李倓的肩膀,却发现身上凉了。低头仔细一看,建宁王已经命绝身亡。

    杨铣扑通一声跪在建宁王的身前,大声哭泣道:“末将来迟一步,来迟一步啊!”说话间,狠狠地捶着地上。

    这时杨铣看到李倓怀里的诀别信。抽出握在手中,不敢拆看。只得一面命建宁王府上下人好好的看护建宁王的尸身,一面携带建宁王的诀别信入宫见肃宗。

    肃宗得知李倓去世,登时大恸,几乎昏厥。李辅国和张淑妃上前,扶住肃宗并好言安慰。

    杨铣道:“建宁王留下一封诀别信,请陛下过目。

    肃宗拆开诀别信,只见信中的字里行间,李倓毫无怨怼之情,反而异常的平静。直言自己就算得到陛下赦免,但是赐婚这种事还是不能接受。庆幸陛下已经登位,再也不需要李倓的保护。李倓可以功成身退,去见自己的贤妻。心里异常的高兴。

    肃宗看完后,更是恸哭不止。捧着李倓的信泣道:“我逼死自己的儿子,我竟然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天啊!”

    杨铣也后悔不迭,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跪在肃宗面前,哭着请罪。

    肃宗道:“这不能怪卿。是我下令不得与外界通,才让倓儿不知道被赦免的事情。天啊!都是我的错。”

    杨铣不敢答。哭跪在地,不敢起身。

    当消息传到兵马大元帅府,李俶掀翻了帅案,仰天痛哭:“三弟啊!三弟你怎么能这么想不开。”

    李泌忙劝李俶节哀顺变,不可因悲伤荒废大事。

    李俶含泪道:“三弟一死,我将归何处呢?”

    李泌一怔,答不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