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宗西逃一路悲

    杨铣本来可以建议皇帝前往朔方暂避,然后引朔方、陇右诸军再图恢复大唐的山河。但是杨铣真的累了,已经数次正确的建议都不采用。相信就算是自己建议去朔方,皇帝还是不会采纳。

    这位衰老的帝王心中,只有自己的安危,也只剩下自己。正所谓虎老雄心不在,他真的不行了。

    既然如此,杨铣心目中就想起了太子。更无意中想到一件事情,也许自己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皇帝听到杨铣的话后,沉默不语。

    而杨国忠眼前一亮,蜀郡是自己的心腹崔圆的地方,到了蜀郡就可以控制皇帝了。

    杨国忠破天荒的头一次赞同杨铣的建议:“启奏陛下,杨铣的话有道理,还请准许。”

    皇帝心头悲伤,事到如今,只能同意了。道:“就依照杨卿的意思照办。”

    杨铣又道:“启奏陛下:叛军不日抵达长安。为安全计算,臣请留下飞龙禁军为陛下断后。”

    皇帝惊道:“飞龙禁军要保护朕的安全,怎么能够留下来断后。”

    杨铣道:“叛军来势凶猛,朝廷禁军都不足抵挡,只有我的禁军可以在后面断后,遇到叛军可以抵挡一阵。如果一起逃走,只会一起覆灭。”

    皇帝含泪同意。

    杨铣跪着作别。

    六月十三日夜,皇帝组织杨贵妃一家及皇子、妃嫔及一批重臣连夜从兴庆宫出发,趁着夜色离开了长安,慌忙往蜀郡方向逃走。

    杨铣留下来,率领飞龙禁军最后出长安在后面断后,防止叛军的追击。

    李柔芸在杨府做好了准备,在杨从荣的扈从下,带领杨家一干人等有条不紊的离开了长安。

    出来的时候,想起母亲韦氏还有姐姐妹妹们,担心她们没有出来。于是又折回长安城将韦氏、延光郡主、宝章郡主、独孤无垢和沈珍珠都带上一起离开。

    李柔芸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追随在大部队的后面,从容撤退。而杨铣留下来布置断后事宜,当李柔芸等人经过飞龙禁军的驻防时,夫妻在这种情况下,仓促见面。

    杨铣道:“此次南行生死未卜,宜各自保重。”

    李柔芸泣道:“二郎要小心保住性命,夫妻往后好相见。”

    杨铣叹息道:“或许吧。倘若我遭遇不幸,请不要以我为念,好好的抚养孩子。”

    李柔芸慌忙捂住杨铣的嘴,不让他继续说下去。杨铣偷偷的将小纸团,塞进了李柔芸的手心中。

    杨铣又一一叮嘱霍小湘、金丝凯丽和安盈,期间泪水不必细说。

    大部队往咸阳而去。

    杨铣率领飞龙禁军追随大部队,一路往西而行。同时派出数拨哨探,每三里一探,以防不测。

    太子李亨和两个儿子李俶、李倓都在西逃的队伍后面。李俶和李

    倓各引精兵五百,作为第二批断后的人马。万一杨铣那边有事,他们就是炮灰。

    等到李柔芸率领杨府一干人等,从他们布防的地方经过时,父女相见唏嘘不已。李俶看到沈氏也在队伍里,喜极而泣。

    当初李俶奉命调军断后,人不在府中。王妃崔氏西逃的时候,故意把她们留下,留给叛军。等到李俶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今日见到她们,当然十分的高兴。

    李柔芸要追赶皇帝一行人不能久留,小声对李亨道:“父亲,二郎有密信给父亲,请小心查看。”说完,将小纸条塞进李亨的手心,然后率领众人离开。

    李亨手揣着纸条,望着形如枯槁的韦氏,心中百感交集,无以名状。

    等他们走了之后,李亨背着人打开,见上面写道:陛下雄心不在,这是殿下千载难逢之机。到了合适的时机挑唆禁军哗变,诛杀诸杨,以安军心。再以断后之名,与陛下分道,太子北上往朔方。若是迟疑,一旦入蜀,殿下危矣。

    李亨看过之后,心中大骇。

    李俶和李倓看过之后,同样心惊肉跳。

    还是李俶最是镇定,立刻劝谏李亨道:“杨铣的话,是金玉良言。我们不能真的入蜀,不然就会受到杨国忠的制约,从此暗无天日。还有大唐的社稷,也不能允许我们入蜀。请父亲当机立断。”

    李亨将纸条一把火烧了,只说了一个字“可”。

    话说李柔芸率领杨府众人抵达便桥,却见高力士带人立在桥头,忙下马见过高力士。

    李柔芸问道:“阿翁,为何不追随陛下西行,而是在这里站着?”

    高力士道:“和政郡主请速行,老奴是奉陛下之命,防止有人毁桥,让百姓无法逃走。”

    李柔芸忙道:“自我之后全是禁军兵士,阿翁随我上马一同离开吧。”

    高力士见李柔芸率领的杨府之人行动有方,心里有几分踏实,又觉得李柔芸说的有道理,于是同行。

    当高力士和李柔芸等人在咸阳望贤宫附近追赶到皇帝一行人时,已经是正午时分。皇帝和杨贵妃及随行之人,都已经饥肠辘辘。沿途官吏百姓,听闻潼关被破,早就逃走了。

    杨国忠率领禁军四处搜刮,都是一无所获。

    这群天潢贵胄何曾受过这样的苦,一个个叫苦不迭。

    李柔芸见状,小声对高力士道:“阿翁,我车里有干粮,但是在场饥饿之人太多,我不便当面拿出来。阿翁随我到车里来,悄悄带着食物和酒去见陛下。”

    高力士听了,大喜道:“郡主有心,陛下定会重赏郡主。”

    李柔芸道:“都这时候了,能活下去就很不容易。”

    高力士连声说:“是。”随着李柔芸到最后一辆马车,两人入内。

    李

    柔芸掀开马车伪装的棉被衣物,里面是一个匣子。再打开匣子,是各种食盒。取出一盒打开里面竟然是各色果脯,还有吃食干粮。

    高力士大吃一惊,疑惑的看向李柔芸。这些东西,如果不是提前准备,怎么可能有。

    李柔芸笑道:“二郎听闻潼关被破,就立刻叫我们准备食物。这可不是我们不忠于陛下,只是无奈的选择。阿翁一定知道我们的用心。”

    高力士笑道:“放心。老奴懂。”

    李柔芸将这些东西和一壶酒交给高力士后,又叮嘱千万不要露馅。

    高力士点头叫李柔芸放心。

    这位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头一回不顾体面,脱下自己的衣袍裹着食盒和酒,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来到皇帝御前。

    众人都在逃难,皇帝见高力士这个样子,以为是吃了亏,也见怪不怪了。只是道:“力士,我是头一回这么惨。到现在滴米未进,滴水未沾。苦啊!”

    高力士环顾左右,悄声道:“大家随老奴到少人的地方,老奴有东西进献陛下。”说完一个劲儿给皇帝使眼色。

    皇帝和高力士相处日久,立刻会意。忙叫上杨贵妃和她的姐妹,借口如厕来到了少人的地方。

    这个时候,高力士才将衣服掀开,将食盒打开捧在皇帝面前。皇帝看到这么多果脯立刻来了精神,然后和杨家姐妹风卷残云一般,将一盒果脯吃了大半。又喝了一壶酒,真是快活似神仙。

    皇帝酒足饭饱后,问道:“力士是从何处得到这些东西?”

    高力士笑道:“这是和政郡主所献。郡主离开的时候,不仅带走了尚未来得及逃离长安的广平郡王府侍妾,还带走了正在生病的延光郡主。”

    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和政郡主能想到带走人,自然会想到带食物。

    皇帝笑道:“杨卿出谋划策,虑无不周。想不到在这些小事情上,也是如此的上心。”

    高力士应道:“正是。”

    杨贵妃却没有出声,她为杨铣面临的处境感到担忧。

    等他们出来的时候,却看到皇子、皇孙们都在用手抓着掺杂着麦豆的饭,吃得津津有味。

    杨国忠看皇帝出来,忙献上自己从大老远的山上虏来的胡饼。

    皇帝一看到这玩意儿就毫无胃口,连忙挥手说不要。杨国忠又献给杨家诸姐妹,她们刚吃过也不要。

    杨国忠看他们都不要,连忙自己大口的吞了下去。

    皇帝见状,心里不由得感慨。联想到献食物的和政郡主,顿时心存感激,于是徒步前往去探望她们。沿途所见,都是饥饿的禁军、狼吞虎咽的皇孙贵胄和疲惫不堪的文武重臣。

    等到的时候,却见李柔芸和杨铣的妾室、孩子们都在啃干粮。

    李柔芸等见皇帝来

    了,忙跪在御前。

    皇帝道:“杨卿一家之忠,我已经知道了。你们放心,等到我到了蜀地,一定赏赐你们。”

    李柔芸代杨铣以及全家,谢过皇帝。

    过了一会儿,大队人马继续往西行。直到夜半,才到了金城县。当地官吏百姓都逃走了,锅碗器皿还在。这群禁军自己生火做饭,才算是吃了一顿饱饭。

    当时深夜,住处不够。很多官吏士卒不分高低贵贱,抵足而眠。杨府多是女眷,李柔芸将扈从兵士分作两班,轮流守夜。杨家女眷子女也分作两班,这才安然入睡。

    杨家的下人、兴儿、旺儿、柱儿、烟儿等都侍奉在侧,不敢稍微怠慢。而杨从荣更是彻夜守卫官驿外,以保安全。

    更多的官吏、宫人都趁机溜走。各个府邸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只有杨府没有这种事情,不得不说是李柔芸治理有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