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夺情起复
杨鉴杨铣兄弟在府门的争执,被宝桂看见了,回过头就去西院正屋告诉了李柔芸。
当时霍小湘也在,听了,便道:“大哥自朦儿出生开始,就有些不服气。到暻儿出生,彻底动怒。听闻大嫂曾向婆婆哭诉,说大哥在外面养了外室,也不知是真是假。”
李柔芸道:“大哥的事情,不是我们能插话,他们兄弟自行处理妥当。我对此事,并不上心。只是小妹身子日渐沉重,等搬过去后,府中大小事务要全仰仗姐姐。”
霍小湘忙道:“姐妹之间,何须多言。我替郡主代掌几日,等郡主生下孩子便归还。”
李柔芸挺着肚子,想到肚子里的孩子,不由得摇摇头。委屈道:“也不知这胎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要是女孩多好。像昭儿和朦儿,兄妹有个伴。可是看这小家伙能闹腾,怕是又是个小子。”
“小子多好,小子能像二郎一样在外,为父为国贡献一份心力。”
妻妾正说话间,远远见到杨铣进院,并且直奔正屋而来。李柔芸忙让蘅儿搀她起来,同霍小湘出门迎接。
杨铣看到她们都在,轻叹一声,端坐在桌旁。李柔芸忙命宝桂沏茶来,自在蘅儿搀扶下到杨铣对面入座。霍小湘自觉走到杨铣身旁站着,一声不吭。
她们见杨铣一直不说话,二人对视一眼。
李柔芸道:“二郎从外面回来,为何愁眉深锁呢?”
杨铣轻叹道:“族兄府上差杨暄送来上等檀木所制棺木一口,我劝大哥不要收下。大哥不仅不听,反而怪我多事。”
关于这件事,李柔芸和霍小湘早听宝桂提起过,心里并不感到意外。
霍小湘劝道:“二郎听妾身一言,不要再管此事。如今大哥是族长,他说的话不能不遵从。就连婆婆也只等丧葬结束,就要搬出内院,另外到别院居住。”
杨铣一惊,脱口而出:“要不我们把母亲接到我们府上,颐养天年。”
李柔芸笑道:“二郎又说胡话。且不说母亲理应归大哥赡养,就算是到我们府里,也不能住在内院。内院从来都是正妻所居住的地方,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不住在内院,算不上一府的女主人。真是这样,会生乱的。”
杨铣知道李柔芸说得有理,便不再吭声。
且说杨府一应丧葬事宜,全是郑珺在里张罗。杨鉴只是遵从母亲的意思,在外面招呼祭拜之人。内外打理的井井有条,足见郑珺的能力。后来请道士经批卦算命,拟定六月十三日卯时出殡。
期间长安城内凡是有头有脸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都来祭拜,就连和杨铣多有不和的高仙芝,都差人前来拜祭。更不要说像安禄山等朝中有意和杨铣结交的要员们。太子不便亲自前来,命两个儿子李俶
和李倓代为祭奠。
这些事情,自是不用详细的说。
单说六月十三日这天,灵柩自杨府正门而出,一路浩浩荡荡往南而去。其阵势如同钱塘江涨潮一般,气势非凡。杨家全族都来送灵,就连韩国夫人等三姐妹也亲自前来送灵。
期间哭灵声摇山振岳,诵经与念唱声如百鸟齐鸣。前后队伍之长,竟然绵延数里。杨铣骑在叱拨赤上,略微回头看一眼,只见白茫茫一片,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俗话说:“月满则亏,日中则昃。”这样的富贵,真的长久吗?
杨铣又想起未来的安史之乱,不禁悲从心来。看着那些面容看似哀戚,实则没有一滴眼泪的杨氏族人,不由得一声叹息。
人情似水,转眼成空。随着父亲的去世,杨鉴杨铣兄弟,似乎也走到冰冷的地步。
根据朝廷制度,父亲去世,子孙应去职在家守孝三年。杨铣在丧葬结束的第二天,就上表自请免官。
皇帝一个字答复“准”。
杨鉴当然也一道被免官。不过他看到杨铣同样被免官,心里还暗爽。这下兄弟俩可以平起平坐啦。对杨铣的态度也没以前激烈,不催杨铣赶紧搬家,并在正式入住内院后,宴请杨铣及其家人。
杨铣看到大哥这样,心里反而安慰许多。终于不用在父亲去世后,就面临兄弟失和,甚至是对立的事情。虽然宴会上无酒,只有简单的素菜,杨铣依旧吃得很开心。
此时杨铣一家,在西院的东西搬得也差不多了。想着再打扰不合适,于是向大哥杨鉴面辞。被大哥挽留,说一定等到父亲头七过了再走。
杨铣拗不过大哥,只好同意留下来。
一直到六月十七日,杨铣预备再向大哥辞行。带着李柔芸、霍小湘及金丝凯丽来内院见大哥杨鉴和大嫂承荣郡主。
杨鉴叹道:“二弟执意要走,为兄不好强留。只希望弟到那边府上后,有时间就过来看看为兄。”
他的叹息是发自内心。没了富贵荣华遮住心眼,兄弟情还是很深。
杨铣自然能听出大哥语气中的意思,忙道:“大哥请放心,小弟过段时间整理完府内俗事,自会带着孩子们来见大哥。”
杨铣本是一片好意,杨鉴听着心里不舒服,承荣郡主更是一声咳嗽。杨铣这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忙拱手行礼告辞。
杨鉴亲自送他们到母亲住的别院辞行,母子相见自是泪流千行。杨铣携众妻妾子嗣,向郑珺恭敬的磕头行礼。
事毕,杨铣带着众妻妾离开杨府,杨鉴亲自送他们到府门前。
两兄弟这一路,又说了好些暖心的话。
就在一行人快到府门口时,却见内侍张韬光手捧圣旨来到众人面前。
“杨铣接旨!”
“
臣杨铣接旨。”
“圣人制曰:王佐之重,师兵之任,旁求栋干,膺此具瞻。原云麾将军左龙武军将军借紫金鱼袋护军杨铣,早负名节,见称义勇。随军塞外,屡建奇功。孤城死守,世人称焉。朕闻赏有功,报有德者,政之急也。若功不赏,德不报,则人何谓哉?杨铣因父丧免职,未能为国效力,朕甚惜之。今天子用事,正仰赖股肱。故夺情起复,改任他职。杨铣可授左龙武军将军兼殿中监充任飞龙使,勋如故。”
“臣杨铣领旨谢恩。”
张韬光将诏书交到杨铣手里,并道:“另传陛下口谕,杨卿乔迁新居,不必今日进宫谢恩,明日亦可。”
杨铣忙再拜道:“臣杨铣谢陛下隆恩。”
张韬光略拱手,告辞。
杨铣捧着诏书,心里想着是飞龙使是什么官,殿中监又是什么官。
李柔芸却很激动,她激动的不是殿中监或者是复职左龙武军将军,真正激动的是飞龙使这一职务。
杨鉴心里不是滋味儿,却不敢说出来。还要强颜欢笑的对杨铣的复职,表示祝贺。
杨铣看出大哥心里不舒服,当即辞别大哥,随后携自己的家人来到了永济坊的新宅。
只见宅前正门左右各蹲着大石狮子,中间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着:“敕造杨府”字样。门前衣着华丽的一群下人,规矩的站在门的两侧。
为首的兴儿,笑着上前作揖:“主人,西院一应器物皆搬到此宅内。小人奉命还将宅院内外通通打扫一遍,恭迎主人入府。”言讫,引着府门前的小厮、婆子、丫鬟们跪拜在门前两侧。
杨铣点点头,表示满意。向三位夫人点头示意后,阔步从正门进入新宅。其他随行的丫鬟、奶娘等随行,兴儿最后引着众仆人跟随在最后面。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内院正堂,杨铣等主子们进屋,而兴儿领着众仆人们在屋外听差。
杨铣和李柔芸端坐在主位,霍小湘携子女上首,金丝凯丽下首。一起接受府内上下各色人等的叩拜,正式确认了主仆关系。
有句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兴儿和旺儿辛辛苦苦跟了杨铣这么多年,任劳任怨,终于熬出头了。兴儿任杨府外总管,负责一些对外接待事宜和外院的管理。旺儿任杨府内总管,听命于李柔芸,协助她管理内院事务。
兴儿媳妇跟着高升,管理外院的丫鬟、婆子们。旺儿媳妇管理内院的丫鬟和婆子们。只是内院的如蘅儿等人,不受旺儿媳妇节制。
除此之外,在唐代在京官员都有护卫称为防閤(he),依照制度,一品九十六人,三品三十八人。杨铣是左龙武军将军有三十八人,李柔芸是郡主有九十六人。这些人统
统归防合总管杨从荣管理。
杨从荣是杨景晖的庶子,骁勇有乃父之风。杨铣怜其身世堪怜,又因其父的关系,对杨从荣倍加关照。杨从荣对杨铣也很忠诚,只是本人木讷寡言,又一直很少露面,故不做介绍。
以上人等都是主职,因此详细说清楚。
根据规定,府内事务都由正妻处理。杨铣接受过仆人们的跪拜后,就离开去书房看会儿书。剩下的事情,均交给李柔芸处理。
李柔芸先命宝桂去书房,随时服侍杨铣。接着开始,向仆人们摆出她主母的威风来。
(本章完)
当时霍小湘也在,听了,便道:“大哥自朦儿出生开始,就有些不服气。到暻儿出生,彻底动怒。听闻大嫂曾向婆婆哭诉,说大哥在外面养了外室,也不知是真是假。”
李柔芸道:“大哥的事情,不是我们能插话,他们兄弟自行处理妥当。我对此事,并不上心。只是小妹身子日渐沉重,等搬过去后,府中大小事务要全仰仗姐姐。”
霍小湘忙道:“姐妹之间,何须多言。我替郡主代掌几日,等郡主生下孩子便归还。”
李柔芸挺着肚子,想到肚子里的孩子,不由得摇摇头。委屈道:“也不知这胎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要是女孩多好。像昭儿和朦儿,兄妹有个伴。可是看这小家伙能闹腾,怕是又是个小子。”
“小子多好,小子能像二郎一样在外,为父为国贡献一份心力。”
妻妾正说话间,远远见到杨铣进院,并且直奔正屋而来。李柔芸忙让蘅儿搀她起来,同霍小湘出门迎接。
杨铣看到她们都在,轻叹一声,端坐在桌旁。李柔芸忙命宝桂沏茶来,自在蘅儿搀扶下到杨铣对面入座。霍小湘自觉走到杨铣身旁站着,一声不吭。
她们见杨铣一直不说话,二人对视一眼。
李柔芸道:“二郎从外面回来,为何愁眉深锁呢?”
杨铣轻叹道:“族兄府上差杨暄送来上等檀木所制棺木一口,我劝大哥不要收下。大哥不仅不听,反而怪我多事。”
关于这件事,李柔芸和霍小湘早听宝桂提起过,心里并不感到意外。
霍小湘劝道:“二郎听妾身一言,不要再管此事。如今大哥是族长,他说的话不能不遵从。就连婆婆也只等丧葬结束,就要搬出内院,另外到别院居住。”
杨铣一惊,脱口而出:“要不我们把母亲接到我们府上,颐养天年。”
李柔芸笑道:“二郎又说胡话。且不说母亲理应归大哥赡养,就算是到我们府里,也不能住在内院。内院从来都是正妻所居住的地方,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不住在内院,算不上一府的女主人。真是这样,会生乱的。”
杨铣知道李柔芸说得有理,便不再吭声。
且说杨府一应丧葬事宜,全是郑珺在里张罗。杨鉴只是遵从母亲的意思,在外面招呼祭拜之人。内外打理的井井有条,足见郑珺的能力。后来请道士经批卦算命,拟定六月十三日卯时出殡。
期间长安城内凡是有头有脸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都来祭拜,就连和杨铣多有不和的高仙芝,都差人前来拜祭。更不要说像安禄山等朝中有意和杨铣结交的要员们。太子不便亲自前来,命两个儿子李俶
和李倓代为祭奠。
这些事情,自是不用详细的说。
单说六月十三日这天,灵柩自杨府正门而出,一路浩浩荡荡往南而去。其阵势如同钱塘江涨潮一般,气势非凡。杨家全族都来送灵,就连韩国夫人等三姐妹也亲自前来送灵。
期间哭灵声摇山振岳,诵经与念唱声如百鸟齐鸣。前后队伍之长,竟然绵延数里。杨铣骑在叱拨赤上,略微回头看一眼,只见白茫茫一片,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俗话说:“月满则亏,日中则昃。”这样的富贵,真的长久吗?
杨铣又想起未来的安史之乱,不禁悲从心来。看着那些面容看似哀戚,实则没有一滴眼泪的杨氏族人,不由得一声叹息。
人情似水,转眼成空。随着父亲的去世,杨鉴杨铣兄弟,似乎也走到冰冷的地步。
根据朝廷制度,父亲去世,子孙应去职在家守孝三年。杨铣在丧葬结束的第二天,就上表自请免官。
皇帝一个字答复“准”。
杨鉴当然也一道被免官。不过他看到杨铣同样被免官,心里还暗爽。这下兄弟俩可以平起平坐啦。对杨铣的态度也没以前激烈,不催杨铣赶紧搬家,并在正式入住内院后,宴请杨铣及其家人。
杨铣看到大哥这样,心里反而安慰许多。终于不用在父亲去世后,就面临兄弟失和,甚至是对立的事情。虽然宴会上无酒,只有简单的素菜,杨铣依旧吃得很开心。
此时杨铣一家,在西院的东西搬得也差不多了。想着再打扰不合适,于是向大哥杨鉴面辞。被大哥挽留,说一定等到父亲头七过了再走。
杨铣拗不过大哥,只好同意留下来。
一直到六月十七日,杨铣预备再向大哥辞行。带着李柔芸、霍小湘及金丝凯丽来内院见大哥杨鉴和大嫂承荣郡主。
杨鉴叹道:“二弟执意要走,为兄不好强留。只希望弟到那边府上后,有时间就过来看看为兄。”
他的叹息是发自内心。没了富贵荣华遮住心眼,兄弟情还是很深。
杨铣自然能听出大哥语气中的意思,忙道:“大哥请放心,小弟过段时间整理完府内俗事,自会带着孩子们来见大哥。”
杨铣本是一片好意,杨鉴听着心里不舒服,承荣郡主更是一声咳嗽。杨铣这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忙拱手行礼告辞。
杨鉴亲自送他们到母亲住的别院辞行,母子相见自是泪流千行。杨铣携众妻妾子嗣,向郑珺恭敬的磕头行礼。
事毕,杨铣带着众妻妾离开杨府,杨鉴亲自送他们到府门前。
两兄弟这一路,又说了好些暖心的话。
就在一行人快到府门口时,却见内侍张韬光手捧圣旨来到众人面前。
“杨铣接旨!”
“
臣杨铣接旨。”
“圣人制曰:王佐之重,师兵之任,旁求栋干,膺此具瞻。原云麾将军左龙武军将军借紫金鱼袋护军杨铣,早负名节,见称义勇。随军塞外,屡建奇功。孤城死守,世人称焉。朕闻赏有功,报有德者,政之急也。若功不赏,德不报,则人何谓哉?杨铣因父丧免职,未能为国效力,朕甚惜之。今天子用事,正仰赖股肱。故夺情起复,改任他职。杨铣可授左龙武军将军兼殿中监充任飞龙使,勋如故。”
“臣杨铣领旨谢恩。”
张韬光将诏书交到杨铣手里,并道:“另传陛下口谕,杨卿乔迁新居,不必今日进宫谢恩,明日亦可。”
杨铣忙再拜道:“臣杨铣谢陛下隆恩。”
张韬光略拱手,告辞。
杨铣捧着诏书,心里想着是飞龙使是什么官,殿中监又是什么官。
李柔芸却很激动,她激动的不是殿中监或者是复职左龙武军将军,真正激动的是飞龙使这一职务。
杨鉴心里不是滋味儿,却不敢说出来。还要强颜欢笑的对杨铣的复职,表示祝贺。
杨铣看出大哥心里不舒服,当即辞别大哥,随后携自己的家人来到了永济坊的新宅。
只见宅前正门左右各蹲着大石狮子,中间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着:“敕造杨府”字样。门前衣着华丽的一群下人,规矩的站在门的两侧。
为首的兴儿,笑着上前作揖:“主人,西院一应器物皆搬到此宅内。小人奉命还将宅院内外通通打扫一遍,恭迎主人入府。”言讫,引着府门前的小厮、婆子、丫鬟们跪拜在门前两侧。
杨铣点点头,表示满意。向三位夫人点头示意后,阔步从正门进入新宅。其他随行的丫鬟、奶娘等随行,兴儿最后引着众仆人跟随在最后面。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内院正堂,杨铣等主子们进屋,而兴儿领着众仆人们在屋外听差。
杨铣和李柔芸端坐在主位,霍小湘携子女上首,金丝凯丽下首。一起接受府内上下各色人等的叩拜,正式确认了主仆关系。
有句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兴儿和旺儿辛辛苦苦跟了杨铣这么多年,任劳任怨,终于熬出头了。兴儿任杨府外总管,负责一些对外接待事宜和外院的管理。旺儿任杨府内总管,听命于李柔芸,协助她管理内院事务。
兴儿媳妇跟着高升,管理外院的丫鬟、婆子们。旺儿媳妇管理内院的丫鬟和婆子们。只是内院的如蘅儿等人,不受旺儿媳妇节制。
除此之外,在唐代在京官员都有护卫称为防閤(he),依照制度,一品九十六人,三品三十八人。杨铣是左龙武军将军有三十八人,李柔芸是郡主有九十六人。这些人统
统归防合总管杨从荣管理。
杨从荣是杨景晖的庶子,骁勇有乃父之风。杨铣怜其身世堪怜,又因其父的关系,对杨从荣倍加关照。杨从荣对杨铣也很忠诚,只是本人木讷寡言,又一直很少露面,故不做介绍。
以上人等都是主职,因此详细说清楚。
根据规定,府内事务都由正妻处理。杨铣接受过仆人们的跪拜后,就离开去书房看会儿书。剩下的事情,均交给李柔芸处理。
李柔芸先命宝桂去书房,随时服侍杨铣。接着开始,向仆人们摆出她主母的威风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