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八十一章 我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众人分宾主之礼坐定。店主人坐主座,岑参坐上首,杨铣下首,大汉和童子坐末座。

    店博士将各色菜式,一样一样端了上来。天寒地冻,菜冷的快。众人也不寒暄,直接开吃。

    用膳完毕,撤去饭菜,又端上水果。

    众人互通姓名,才知道店主人也姓杨,单名固字。系凉州人士,久居龟兹。大汉姓詹名琛,其子叫詹权。

    岑参道:“令郎聪明可爱,某甚是喜爱。若公不介意的话,某想收此儿为义子。必教令郎圣人之道,使之成栋梁之才。不知公意下如何?不过某在此地不会待太久,他日携令郎返京。不知公舍不舍得。”

    詹琛本是农夫,自己的儿子跟着自己终究埋没草莽。倘若成为岑参的义子,必定能够有一番大的作为。忙命詹权,对岑参行跪拜大礼,并命詹权称呼岑参为“义父”。

    岑参忙扶起詹权,欢喜道:“好,得此佳儿,快哉!快哉!”遂请主人家递来笔墨纸砚。

    岑参挥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岑鹘”。这个名字,寄托了岑参对这个孩子莫大的期望。

    詹权,应该改口叫岑鹘。他跪着接过纸。

    岑参又在岑鹘论语上写了一行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并道:“为父不日即随军出征,待凯旋归来,便向你授学。”

    岑鹘谢道:“义父远行,请受儿一拜,祝义父平安归来。”

    岑参欣慰的点点头。

    杨铣跟着微笑。他无意中见证了一段历史,岑鹘后来成为了大翻译家,能翻译多国语言和文字。虽不是文章大家,但也成为了岑参心目中有用的人。

    当然这是后话了。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十二月中旬。大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三万唐军,出发征讨羯师国。

    皑皑白雪中,一路唐军顶着风雪,缓缓向前。身后响起阵阵鼓声,那是留后使封常清,亲自带领士兵擂鼓,为唐军送行。

    岑参有诗云: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虽然是在后来送封常清所作,但是特别贴合现在行军的情况。

    十二月真是最冷的时候行军,其艰苦不言自喻。

    三万大军一路从龟兹出发沿着上次征讨小勃律的路线前进,不过这次高仙芝准备充分。所有出征唐军配三马,两匹驮马,一匹骑乘马。驮马是一匹驮军需物资,一匹驮棉被。

    同时传令沿途所到军镇,务必粮草供给充足。

    大唐诸军在三辰旗的指引下,朝着遥远而未知的羯师国前进。过疏勒,越过葱岭,次年二月抵达婆勒川。

    在此地与吐火罗叶护失里伽罗所率的吐火罗部队汇合,稍事休整后,继续出发。

    杨铣冒着风霜雨雪,每天满脑子都是开道、

    警戒、鼓励士兵,一心只想着抵达羯师国就是胜利。

    他不知道远在千里之遥的长安,有件喜事降临了。

    距离杨铣离开长安,转眼过去了整整三个月。

    李柔芸这三个月,过得太苦。不是思念太苦,而是害喜太苦。

    自杨铣离开后,李柔芸发现自己特别能吃酸,而且喜爱的要命。霍小湘是过来人,仔细观察一阵后,立刻告诉婆婆。请婆婆传来太医诊治,经太医诊治,得出结论,李柔芸怀孕了。

    刚结婚不到一个月就怀孕,李柔芸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郡主驾前,太医不好说的太详细。只能解释说有的人结婚一年也未必怀孕,有的人结婚一两日就有怀孕。

    言之无意,听者有心。

    杨鉴的妻子承荣郡主听到后,气得不得了。她和杨鉴是天宝五载成亲,至今三年有余,竟然无所出。而杨铣的庶长子和庶长女一个业已两岁有余,一个也快要满一岁了。现在和政郡主又怀了孕,她不生气才怪。

    杨鉴有苦说不出,不敢埋怨是妻子无能。

    这两口子,自此没到杨府拜见二老一次。

    三个月的时间,李柔芸的肚子渐渐变大。霍小湘教她如何给孩子做衣裳,同时自己也给李柔芸未来的孩子做衣裳。

    人生真是残酷,杨铣作为父亲连续错过了自己三个孩子的出生。或许这就是人生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

    此时,杨铣并不知道这件事,正在随军抵达小勃律国的孽多城。那里驻守着大唐归仁军,千余人。

    除了休整以外,还是给归仁军送粮食被褥等军需物资。

    我们先说一说羯师国,这是一个超级小的国家。有关它的记载,只是在《新唐书·西域列传》里面,附在一段关于吐火罗国介绍的文字里。

    羯师国所在地是小勃律国的西南方向,有一条河流从其国家中间流过。该国的王城,就设在河谷下面。

    高仙芝率唐军从小勃律继续出发,在二月末抵达羯师国领地。没有立刻对其发动进攻,而是与羯师国兵马隔河对峙。

    一面整顿大军,防止吐蕃的进攻。一面伐木,做云梯等攻城的器械。

    诸位千万别以为攻城云梯,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梯子。云梯底部装有三对负重轮,底盘前端左右各竖起两根木柱,木柱顶端到底盘的后端,搭固定不动的木梯子,称之曰主梯。主梯是固定不动,在主梯的基础上,架设副梯。副梯顶端还有防止被推的钩子,挂在城墙上用的。

    除了云梯,还有冲车等不消细说。

    高仙芝如此费时费力,就为了取下小小的王城。如果真是如此,他就不是高仙芝了。

    他是在等吐蕃援军,围点打援。一面制作攻城器械给羯师国看,让他有时间通风报信

    。一面让杨铣和李嗣业埋伏在从大勃律到羯师国的必经之路。任由羯师国使者去向吐蕃求救,只盯着吐蕃军是否到来。

    时值二月天,吐蕃大军很有可能到来。

    然而等了半个月,也不见吐蕃大军的影子。后来据细作来报,说吐蕃赞普拒绝了羯师国的求救,不派大军了。

    高仙芝得到这个消息,就不再浪费表情。传令诸将,明日一早四面攻城,务必在中午前夺下王城。

    在将领的部署上,杨铣跟随李嗣业攻打王城东面。

    当晚士兵饱食一顿休息,次日三更起床,生火做饭,五更集结。

    破晓时分,大军开始攻城。

    杨铣和李嗣业立于将旗之下,指挥麾下士兵,开始攻城。

    “攻!”

    唐军兵士除了最前沿的刀盾兵,其余士兵都张弓搭箭,面准王城。

    “放!”

    唐军万余同时放箭,真是箭如雨下,压得羯师国士兵抬不起头,只躲在城墙里的女墙后面不敢抬头。

    “登!”

    眼看羯师国招架不住,唐军立刻以刀盾兵为前阵迅速接近外围城墙。并用冲车,冲城。与此同时,云梯随即跟上。四面架设,很快就完成登城。

    套用一句俗话: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另一句俗话更有趣:对于羯师国败退这么快,唐军是没有思想准备的。

    唐军活捉羯师王勃特没,其王兄素迦降唐。

    唐军军令如山,严禁伤害羯师国百姓。并出榜安抚百姓。

    接着高仙芝以安西四镇节度使的身份,命素迦暂代羯师王,等候朝廷的正式册封。

    三月中旬,唐军凯旋而归。

    不出意外,杨铣发现回去的时候,高仙芝的中军又多了几匹马,可谓满载而归。

    “这人也太贪了吧。”杨铣在心里嘀咕道。

    杨铣没想到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大军三月中旬归来,到六月初抵达疏勒镇。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自称是石国来的使者,恭迎高仙芝率领的凯旋而归的唐军。

    高仙芝很是高兴,于是摆开阵势请使者检校三军。谁知使者一路,昂着头走路,完全不把唐军放在眼里。

    当到了陌刀营时,高仙芝乐呵呵的介绍道:“此乃本节度最引以为豪的前军陌刀营,进攻时如墙一般进攻,无不克敌。”

    使者傲慢道:“如此羸弱之兵,在我骑兵面前,不堪一击耳。”

    高仙芝一路忍了很久,此时勃然大怒,呵斥道:“尊使如此目中无人,是想拭我鞘中宝剑是否锋利!”

    说完,拔出宝剑就冲向石国使者。

    幸亏他手下亲兵拦得快,没让高仙芝伤到使者。

    杨铣和李嗣业也慌忙下马,李嗣业紧紧抱住高仙芝,杨铣夺过高仙芝手中的宝剑。

    高仙芝喝

    道:“汝自回去告诉汝王,石国如此无礼,等着唐军的讨伐吧。”

    石国使者听罢,拂袖而去。

    杨铣一看,怎么来的不像是使者,像个大爷。而且石国是小国,怎么会无缘无故挑衅大国呢?正疑惑之际,回头看见岑参铁青的脸色,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杨将军,本节度欲上表讨伐石国,不知将军可否附议。”高仙芝突然冷静下来,对杨铣提出要求。

    所谓附议,就是上表的时候,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我也是同意表文里的内容。

    杨铣可不傻。刚才看出岑参脸色不对,知道这里面事情不对,不能轻易掺和进去。于是道:“下官只是奉命随军,不敢做越俎代庖之事,还是高节度自行上表。”

    高仙芝隐隐有些失望,但没有表现出来,只得拱手离开。

    那么其中到底有何猫腻呢?请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