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 送别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语出自《增广贤文》,适用在杨铣和安思顺之间,颇有几分合适。

    杨铣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去找平常不对付的哥舒翰。自己做好了被打出来的可能,谁知哥舒翰竟然亲自出来接见,并邀请入内叙话。

    杨铣虽然颇感意外,还是随着哥舒翰入内。

    两人分宾主入座。

    杨铣拱手道:“哥舒将军,鄙人曾经多次与将军过不去,细想起来实在心中有愧。”

    哥舒翰笑道:“我与杨将军一向不和,不必道歉。我知道将军此来,定是为了大帅之事。”

    杨铣立刻起身,跪拜道:“鄙人知道让他人在陛下面前求情,承担陛下盛怒的后果,非君子所为。然而鄙人人微言轻,不得不求将军救大帅一命。”

    哥舒翰慌忙起身扶起杨铣,并道:“就算将军不来找我,我也会在陛下面前力求,请将军放心。”

    “多谢。”杨铣后退一步深深的作揖。

    哥舒翰拱手回礼。

    事情聊完,哥舒翰又留杨铣在府内用晚饭。

    直到傍晚时分,杨铣才离开哥舒翰家,打道回府。

    次日正午,哥舒翰一身朝服,和安思顺一起入兴庆宫面见皇帝。

    君臣相谈甚欢。

    皇帝即刻下诏,令哥舒翰接任陇右节度使,安思顺接任河西节度使。

    诏令下后,安思顺跪拜谢恩,山呼“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哥舒翰却端跪不动,也不开口说祝词。

    皇帝觉得奇怪,问道:“哥舒将军,对朕的诏令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哥舒翰答道:“没有。”

    皇帝又问:“既然没有,为何不谢恩呢?”

    哥舒翰“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泣道:“臣受陛下恩赐,必效死命以报陛下也。但当臣想到前任朔方节度使是王忠嗣,不由得悲从心来。王忠嗣自任四镇节度使以来,未尝不尽心竭力以报陛下,岂敢造反邪?”

    皇帝勃然变色,起身喝道:“王忠嗣之罪,自有三法司审理判定,非卿可以妄言也。”

    哥舒翰连连磕头,泣道:“臣安敢在陛下面前妄言。上有朗朗乾坤,下有冥冥地府。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皆可为臣作证,臣没有一句虚言。臣愿意以阖家上下百余口性命作保,王忠嗣实无反心,望陛下明察。”

    言讫,俯首在地,不敢抬起头。

    皇帝心中大受震撼,盯着哥舒翰,心里快速盘算着。

    安思顺脸色煞白,惊恐之余,更有几分惭愧。悬心自己职务是否能保住,越加恼怒哥舒翰。

    片刻后,皇帝冷冷地道:“卿家既然敢用阖家上下性命作保,朕姑且信汝一回,放了王忠嗣。”

    汗流浃背的哥舒翰听到这消息,欣喜地道:“陛下之德,

    臣铭感五内。必鞠躬尽瘁,继之以死。”说完再拜。

    皇帝怏怏不乐的离开了大殿。

    哥舒翰这才起身,擦点脸上的汗,轻蔑的看了眼安思顺后,离开了大殿。

    安思顺既羞且愧,自感无地自容。

    皇帝没有食言,在六月二十的时候,真的放王忠嗣出三法司监牢,封为汉阳太守。并命王忠嗣即刻起程赴任,不得逗留。

    此时,哥舒翰和安思顺都已经起程赴任,都不在长安。

    太子李亨父子,又畏惧皇帝而不敢送行。

    昔日威名赫赫的四镇节度使离开长安城时,竟然只有杨铣一人前往送行。

    南门外,桃林旁,清风徐徐,吹散点点离人愁。将军心,故人泪,长柳依依,说尽句句世情冷。

    当月二十三日,王忠嗣携妻和子赴任汉阳,杨铣单骑前来陪南行数里。

    到了一座古亭,停住脚步。

    王忠嗣拱手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嗣业不必再送,请回吧。”

    杨铣含泪道:“今日一别,再难重逢。请让末将,再送大帅一程。”

    王忠嗣一声轻叹,郑重道:“嗣业,永久分离在即,我有一言相赠,请君仔细听来。”

    杨铣凝视着王忠嗣,认真听他说话。

    “嗣业,用兵的真正之道,乃在于先谋自身再谋敌人。我做不到,所以我失败了。诸如安思顺、哥舒翰甚至是高仙芝等辈都做不到,他日必死于自己之手。我遍观诸将,只有嗣业和郭子仪能做到。我相信屈身守分、不与命抗争的你,一定能懂我的话。”

    杨铣被王忠嗣这段话给震撼了,没搭话。

    王忠嗣深深作揖道:“大唐的未来,重托于你了。”

    杨铣慌忙作揖回礼。

    王忠嗣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带着家人消失在地平线上。

    杨铣望着王忠嗣的背影挥手,直到王忠嗣一家人消失在眼前。

    “大帅!”杨铣泪如雨下。

    “哼,一个大男人竟然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说话之人,端坐在马上。一身圆领袍,头戴幞头,眉尖英气勃发。唇红齿白,不似男子。

    杨铣上下打量来人一番,仔细回想声音,突然想到一人。

    “你和大将军什么关系?”杨铣喝问道。

    “你不必知道,”来人不屑的看着杨铣,“我现身只是来告诉你一声,今天你和王忠嗣的对话,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

    说完,不等杨铣继续问,那人已经拍马而去。

    片刻后,只能看见一片烟尘而已。

    “影儿?”杨铣在心里默念,“她究竟和陈玄礼是什么关系?又为何出现在这里?”

    杨铣带着一肚子的疑问,上马回府。

    太子府东宫

    李俶把王忠嗣离开的消息,告诉父亲。

    李亨长

    吁一口气,满意道:“离开就好,离开就好啊。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死了就一无所有。”

    李倓恨道:“奸相李林甫屡次欲置父亲于死地,现在又损父亲的左膀右臂,真真可恨至极。”

    李俶道:“现在不是长吁短叹的时候,应该趁皇爷爷对杨家恩宠正隆的时候,早定大事。”

    所谓的大事,自然是指拉拢杨铣的事情。

    杨贵妃很明显有左右朝局的能力,她的堂弟值得拉拢。

    “我思前想后,觉得想要达成要面临三大难关。第一是陛下这一关。第二是杨家这一关。第三嘛,是芸儿这一关。”李亨眉尖皱成一团,三大难关每一关都难。

    李倓深思过后,道:“恐怕还有一关,乃是杨铣这关。孩儿听闻杨铣至今只有一个妾室,并无其他女人,也没有风流韵事传出。”

    李俶笑道:“这样不是更好!妹妹嫁过去就不会受气。”

    李亨摇摇头道:“三关难闯啊!”

    李俶自信道:“其实头两关很容易。只需要说服一人,足矣。”

    李亨惊道:“一人足矣?”

    李俶回道:“一人足矣!”

    李倓恍然大悟道:“阿兄莫非是想说服杨贵妃,她如果出面的话,头两关迎刃而解。”

    李亨大喜,但想到杨贵妃的族兄杨钊,也是仇视自己一家人,又觉得似乎没戏。

    李俶笑道:“杨贵妃这个女人不简单,最是懂得进退之道。她何尝不知道,皇爷爷是拿杨钊做棋子,对付我们。只要点明个中厉害,我想她乐意保媒。”

    李亨和李倓深以为然。

    李倓又问:“那么妹妹这关呢?”

    “额……”

    细算下来,似乎只有第三关是最难的。

    一想到她,足智多谋的父子三人,刚刚兴奋的脸庞,瞬间沉下来。

    杨铣是请假出来送王忠嗣,等送完,又回左龙武军大营。而陈玄礼在大营之内,等候杨铣多时。

    见到杨铣后,陈玄礼领杨铣到后堂叙话。

    陈玄礼开门见山的问道:“嗣业今日去送王忠嗣?”

    杨铣心知陈玄礼知道此事,也不隐瞒,直言承认:“没错,刚回。”

    陈玄礼沉声道:“送王忠嗣之事,若是被陛下得知,将军性命堪忧。”

    杨铣昂首道:“大丈夫敢作敢为,若陛下问责,末将自会承担。大将军若无其他的事,末将先行告退。”

    陈玄礼不阻止。

    杨铣拱手离开。

    杨铣人刚走,陈玄礼身后屏风闪出一人,她就是方才在城外现身警告杨铣的人。

    “父亲大人,真的不打算将杨铣送王忠嗣之事告知陛下?”她语带忧虑的问陈玄礼。

    陈玄礼愁眉深锁,摇了摇头道:“影儿,为父不能那样做。若是告诉陛下,只恐当年

    杜有邻之事再起,无数人跟着受牵连。”

    影儿担忧道:“奸相李林甫不似父亲这般好心,狗贼一旦告诉陛下,陛下会迁怒于父亲,并且认为父亲对陛下不忠。”

    陈玄礼笑道:“为父岂是李林甫轻易能撼动。你放心,为父自有策略,必使陛下不疑我也。”

    影儿见父亲早有准备,放心的福身告退。

    杨铣不知道他们父女的对话,只以为陈玄礼是在威胁他,下次不可以再做这种事情。

    说起来,杨铣到底是年轻识浅,只凭着一腔热血和情谊行事,完全不知道无形中危险逼近。

    李林甫的眼线,将杨铣送王忠嗣之事,告诉了李林甫。

    这位口蜜腹剑的宰相,同时也是难得的人才。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个一箭三雕的好机会,立刻出府将此事禀报给了皇帝。

    皇帝大怒,他不是先找杨铣,而是先找陈玄礼。

    因为陈玄礼竟然没有管好自己的属下,又没有送来情报。

    陈玄礼不给个交代,命悬一线。

    陈玄礼又将如何度过难关呢?杨铣又会遭受怎样的劫难,是否能平安度过呢?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