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隋唐之缘起
字体: 16 + -

《第六十四章》北校场比武(下)

    大业八年的上元节朝会上,杨广向天下颁发谕旨道:“眷彼华壤,翦为夷类,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

    这“子乎者也”的到底所为何来?说白了,乃是其代表大隋朝廷向高句丽发出的正式讨伐檄文。

    为了讨皇帝陛下的欢喜,文官们皆纷纷上表以示忠心,军将们则都要求举办一次隆重的比武大会来壮大声威,于是,觉得主意不错的杨广遂当场拍板表示了同意。这不,前面提到的那个机会就这么看似意外地出现了。

    ……

    经过一番精心筹划,隋朝中央军的十二卫部队各自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精英参加了此次盛况空前的比武大会。而作为宗亲卫队的副统领,杨令源自然也少不得要加入到比试的行列当中。

    看着一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同袍,热血沸腾、激情满怀的他在观王杨雄和卫队众家兄弟的支持下,凭借一身超群的武艺竟一路过关斩将着顺利杀入了决赛。

    ……

    这日一早,杨广即领着王公贵戚、文武百官来到了北校场。决赛之所以被安排在这里,一是由于北校场离皇宫较近,就在玄武门外;二是因为北校场为近卫军团的驻地,所以从方便性和安全性上来说,都是最佳的选择。

    走上临时搭建的阅兵台,杨广让主持比武的观王杨雄宣布了进入最后决赛阶段的人员名单,其中有右屯卫将军独孤盛、虎贲郎将元礼、鹰扬郎将司马德戡和鹰击郎将杨令源等四人。经过抽签决定,半决赛的对阵形式为杨令源战司马德戡,独孤盛次战元礼。

    ……

    参加首场半决赛的杨令源和司马德戡于比武开始以后,穿着护身皮甲,带着自己惯用的武器就来到了赛场的中央。按照规则要求,对战双方只能使用兵器,而不能使用暗器,因此,杨令源便仅提了“兰陵血”下场,而至于说司马德戡,则依旧使上了他那把曾经用来和尉迟恭对过手的飞鹰宝刀。

    先向高坐于阅兵台上的皇帝行了军礼,接着,两人又相互施礼并通报了姓名。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所以先前在南校场举行的预赛中,杨令源曾感觉很不适应。在经过观王的指导以后,很快调整好状态的他于是接二连三地成功击败对手并进入到了今天的终极对决当中。为什么说是终极对决呢?这是由于另外的三人皆为军中的一等一高手,不但都在杨广的身边或长或短、或多或少地担任过护卫之职,还均是凭借着自己的军功一步步地升迁到现在的位置上来的,因此,当可以说哪个都不是吃素的角色。相较而言,杨令源反倒最年轻,且是最没有经验的那个。

    得知杨令源进入到决赛之中,观王老爷子是既高兴又担心。于是,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给自己这个最喜爱的

    家族后辈讲解战术和对手的情况。因听了觉得受益匪浅,所以心里有了底的杨令源遂于今天上场之际不但没有被对方的气势所吓倒,还做好了沉着应战的准备。

    ……

    这时,就在和对手打过近距离的照面之后,他却忍不住心生厌恶起来了,或许是源于对方的凶悍表情,亦或许是因为以前杏园楼中事的缘故吧。

    “我一定要替尉迟大哥好好教训这小子一下!”想到此处,杨令源于暗中提起一口真气来的同时,反转了手中之剑,接着即以一招“长虹贯日”迅速刺向了对方的胸口。

    看到对面那员小将攻势凶猛,自恃经验丰富的司马德戡却只当是血气之勇,于是,便准备用一个简单的闪身来躲开了了事。谁知,那招“长虹贯日”竟是虚的,当“兰陵血”刺空之后,杨令源即迅疾旋转手腕来了一招“螳螂捕蝉”,调转剑尖就朝着对方的后腰刺了去……

    当然,司马德戡也非什么等闲之辈,可能是事前便料到对方会藏有后手,故而,用一个肩部着地前滚翻的方式,他就成功躲过了杨令源的那“致命”一击。

    直到这时,司马德戡方才意识到自己所要面对的乃是一个用剑的高手,所以,心虚之下的他便不禁冒出了久违的冷汗。不过,似乎是对自己刚才的狼狈有些恼怒,于是,在重新站起之际,他竟突然使出一记“大漠狂风”来猛地砍向了对手。

    因清楚对手的气力要比自己的大,所以也不硬接,反身轻盈跳出了攻击圈的杨令源即以一招“八面来风”巧妙地化解了对战者的攻势。

    见一击不成,司马德戡于是决定使出一招必杀技,妄想着一举便将杨令源给放倒在地上。接着,即在就地一滚的同时,他先是将刀锋横扫向了对方的两个膝盖,待其跳起之后,又快速将刀尖调转并刺向了上方的小腹部位……

    没有惊慌,在下落的过程中,杨令源还就势使出一招“击鼓传令”来,目的即是想利用“兰陵血”削铁如泥的特性而将对方手中的飞鹰宝刀给硬生生地嗑开……

    刀剑相碰之际,电光石火!

    一同闪身的两人均感到了一阵虎口酸麻和手腕隐痛,不过此招过后,现场倒是爆发出了一片空前热烈的叫好声。而与此同时呢,场边的战鼓则在杨广的直接督促下使劲儿地敲了起来。于是,转瞬之间,整个比武场中的激情便被全部点燃,因见皇帝的兴致已然鼓动,所以,大家伙儿似乎也就不再如先前的那般拘束了。

    ……

    接下来,杨令源同对方又走上了十几路的恶招和险招。待大概二三十个回合之后,司马德戡开始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了。毕竟有“拳怕少壮”一说,比对手大了十几岁的他于此刻已显现出了疲态。

    而杨令源则不同,经过预赛的锻炼和观王的点

    拨,已学会了合理分配气力的他可说是越战越勇,再加上兰陵剑法均为当年兰陵王从战场上总结下来的招式,所以,实用性可说是非常地强。由于看出对手的“软肋”即在其自身体力不足这一方面,因此,杨令源遂以迅猛招式继续出击做为了自己的不二之选。

    ……

    又经过了两个回合的战斗,瞅准机会的杨令源最终找到机会祭出了他的“杀手锏”,同样也是其传给尉迟恭鞭法里的那记终极绝招——盘古开天。

    只见其奋力助跑几步,接着用右脚尖在地面上使劲儿那么一点,于一个“仙梯登云”蹿上一丈多高之后,便将手中的长剑狠狠地凌空劈向了对手。当然,如果没有对“兰陵血”的绝对自信,他也不敢像抡鞭似地将剑锋直直地就砍下去,殊知,这样干在高手的对决过程之中乃是一非常危险的做法。

    眼见对方下了如此狠手,司马德戡于惊慌失措之际,也不知是因为压力太大,还是慌不择言什么的,总之,他在此关键时刻竟就那么突地大喊了一声道:“在下认输了!”

    于半空中听到这么一句,虽有点儿不敢相信,但杨令源还是立马便收住了攻势。待其落地时,一股凌厉的剑气即贴着对手架在头顶上的刀身而顺势从旁滑了过去。

    ……

    接着,作为裁判的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进场宣布了我们主人公的胜利。望着司马德戡灰溜溜离开的背影,杨令源的心中可谓是立时生出了万丈豪情,因为于其看来,那杏园楼遇袭的恶气在今日已然算是出了,只唯一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对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他和当年的那个飞石少年给联系在一起。

    ……

    第二场半决赛在独孤盛和元礼之间展开,似乎是平日里就有一些过节,因此,当两人甫一上场时,竟于二话不说的前提下便已使出浑身的解数来缠斗在了一起……

    这独孤盛算起来应为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家族的人,其性情刚烈不说,还素有胆气。当今上尚在担任晋王时,他就已经随侍左右了,后又因功逐渐升为了车骑将军。杨广登基之后,因是藩邸旧臣,所以,他很快又得到了现在的这个右屯卫将军之职。

    ……

    恶斗了差不多有四五十个回合,到后来时,独孤盛终以一招“霸王破阵”将元礼给打倒在了地上。紧接着,在将枪尖抵住对方咽喉之际,煞是得意的他还不忘在其胸口处踏上一只脚道:“姓元的,你小子认输不认啊?”

    躺在地上一言不发,只用凶狠的目光盯着对方看,尽管败了,但元礼却不是那么心悦诚服的。

    来护儿见状,遂急忙上前将两者给分隔了开,算是解围的同时,还立马就宣布了独孤盛为获胜一方,仿佛是怕夜长梦多似的,竟急匆匆地便把已对上了眼的二人给打发下去了

    。

    ……

    看到进入决赛的一个是自己过去的亲随,一个是现在的亲随,甚为高兴的杨广便很是对自己的识人之明有些自鸣得意。于是,心情愉悦的他随即就向在场的所有人宣布道:得魁元者除开先前的那些赏赐之外,另行再加官进级一等。旨意一出,全场雷动,只因大家都觉得,一场顶尖高手的对决在皇帝临时加码之后当定会变得更加地精彩好看才对。

    ……

    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待决赛开始,杨令源即依旧带着他的“兰陵血”下场,而独孤盛呢,则将之前的木杆大枪换成了全铁小枪,只因经过半决赛实践的他突然发现步战对阵中还是用较短的武器会更称手一些。

    随着裁判官来护儿的一声令下,杨令源和独孤盛便开始绕起了圈子,因相互不熟悉,再加上又不像先前那般与对手有仇或恨,所以,稍显谨慎的他俩便没有急于展开进攻。

    ……

    于两人相互试探之际,场外的气氛反而凝固了,这是因为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场上二者的爆发。观战的这些人,虽说不上全是内行,但在那个军事贵族盛行的年代,就算文职出身的官员也是要习武防身的。而正由于此,所以在隋唐两朝便陆陆续续地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著名“出将入相”式人物,前者如杨素,后者则有裴度。

    ……

    接下来,还是杨令源因年轻气盛而沉不住气,率先即以一招“飞龙在天”攻了过去。独孤盛当然也不示弱,挺枪上前将对方挡下之后,一杆枪便被他舞得来是如同密不透风了一般,既像梨花带雨,又似蟒蛇缠身……

    先前看完独孤盛的比赛,杨令源就觉得对方对自己的最大威胁乃是那杆手中的大长枪,兵器谱上有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之说,即长兵器在对阵短兵器时有着天然的优势。可是,有些让其没有想到的是,对手竟会在与他的对决当中将长枪换成了短枪,将大枪换作了小枪。

    而独孤盛让杨令源看出的另一个弱点乃是连他自己都有可能忽略了的孤傲性格,也就是有那么点儿不把人放在眼里的味道。这种性格可说是为官者的大忌,亦可能正是此一原因不但造成了他与元礼之间,甚至是还和其他更多的人产生了不愉快。

    发现这两项破绽之后,杨令源顿时感到成竹在胸了,因为一方面是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减弱;而另一方面则是对方的漏洞有可能被自己给利用上。

    果不其然,武功虽高,但独孤盛却没有什么心机。因此,在一番试探性交手过后,他便被对手给一步步地诱进了设计好的圈套。

    通过一系列的示弱,杨令源终于让对方上了钩,误以为其实力在对手之上的同时,更是觉得自己手中的长武器要占优势一些。

    ……

    招过了二三十个回合,逐渐

    被带入对手节奏的独孤盛竟开始于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间对杨令源展开了步步紧逼。

    ……

    虚刺一剑,杨令源故意卖了个大大的破绽,目的即是要把对方的枪给引诱出来。

    以其暴烈的脾气哪管是不是计,更何况还一直觉着自己占尽上风呢,于是,想也没想的独孤盛遂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铁枪给刺了过去……

    往往都是这一念之差,这一招半式之间,这一个回合之中即叫那胜负立现,高下立判,于此方才是真正的高手过招。一旦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则霎那间掉入别人为之精心设计的陷阱也就似乎变成了迟早之事。

    ……

    只见杨令源一个侧步,左手突然如鹰击一般伸出,迅疾抓住对方刺过来的枪身的同时,右手以一记“神剑倚天”于转眼之间就让“兰陵血”的剑尖抵上了对方的下颚。

    在被对手抓住枪杆的瞬间,独孤盛即意识到了自己有可能遭遇了算计。而当被冷冰冰的“兰陵血”顶住要害处时,他便更是清楚了已然输掉比赛的事实。不过,一向光明磊落的他倒是一个真性情的汉子,输了就是输了,而且承认输得心服口服。

    ……

    见其主动丢开了枪杆,遂赶紧将“兰陵血”放下的杨令源也及时调转剑身并收了回来,接着,更是拱手说道:“独孤将军,承让!”

    “在下佩服!”爽快回应的独孤盛亦不待裁判官宣布就独自出了演武场。

    ……

    接着,被来护儿引上阅兵台的杨令源自是受到了皇帝杨广的一番嘉奖。杨汪也少不了跟着沾光,知道其关系的在场大臣们均纷纷赶过来以示祝贺。观王杨雄则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这里面当有着两层意思,一是杨令源给皇族宗亲添了彩;二是教出来的徒弟给自己的脸上增了光。

    就在披红挂绿的杨令源准备跨马巡场之际,一个正在变嗓的声音冲他高喊道:“世兄,好样的,世民今日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本章完)